诗篇第一篇讲章结果子.docx
6页诗篇第1 篇的讲章篇一《诗篇》是形成于希伯来民族的一部诗歌总集,凡5 卷,计 150篇收录于《诗 篇》的诗歌,出自不同时代的不同作者,时间跨越了1000 余年这些诗歌问世之后,或用于宗教 礼仪,或散落于民间,经过较长时间的流传后,约于公元前 4 世纪被整理、编辑在一起,成为我们现在所看到 的《诗篇》按着常理,编辑诗集时,-定会对各篇诗歌的编排顺序有所讲究,虽然我们没有穷追《诗篇》 之编排原则的必要,但编者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诗篇》第1 篇放在整本诗集的卷首,却是很值玩味的该 诗以"有福”为主题,教导 人敬畏上帝,远离罪恶,过上帝喜悦的生活,这样的思路与整本《诗篇》所倡导 的主题相-致将该诗放在 诗集的卷首,具有统领全书的作用,可视为全书的眼睛,或全书的窗户因为这 个缘故,很多解经家将该诗形象地称为《诗篇》的"序” (严格地说应该是“代序”) 虽然编者并未如此交 待,但该诗的确起到了“序”的作用因此,当我们阅读《诗篇》时,需要留意《诗篇》第1 篇的信息, 若能深刻领会该诗的含 义,就能正确理解《诗篇》的整体信息,并能正确把握《诗篇》的诠释方向笔 者不揣冒昧,将阅读该诗的 -些粗浅心得撰写成文,与读者分享并交流,期盼.上帝祝福并使用这些文字。
一、蒙福的选择(1) 犹太人深信,人所能经历到的"福”,与他的个人操守及 处世为人有着必然的联 系因此,诗人在 以"福”为主题的诗歌中,开宗明义地指出,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及生活方式, 是蒙福的先决条件,一个愿 意走上蒙福之路的人,必须在善与恶的面前果断地做出选择,那就是“不从恶人 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 不坐亵慢人的座位”有了蒙福的选择,才可能有蒙福的人生 第1节的三句诗采用了希伯来诗歌惯用的同义平行体,三个包子的用词虽有不同, 但所要表达的意 思却基本一致这里的“恶人”、“罪人” 和“亵慢人”都是指犯罪作恶之人, “计谋” 、“道路” 和“座 位”都是指罪的具体体现,而“从”、“站” 和“坐”是指人们对罪恶的态度 “计谋”是指人的思想或意念,“不从恶人的计谋” 就是不顺从产生于内心的罪 恶思想或意念,这 是面对罪恶应有的第一种态度 生活在世界上的人,每-天甚至每一刻都会受到 罪恶念头的侵扰,而这些念 头足以将人引向罪恶之路因此,如何对待这些邪恶的念头,成为人们重要的选 择有的人打消了罪恶的念 头,于是成为义人;有些人顺从了罪恶的念头,于是成为恶人恶与义之间,其 实只是一念之差,而这一念之 差,关系着人的前途命运,甚至祸福生死。
可见,“不从恶人的计谋” 是何等重要!《箴言》说:“你要保守 你心,胜过保守-切,因为-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4: 23)我们应当时刻切 记这个教训!“道路”-词《现代中文译本》译为“脚步”,代指人的举止或行动, “不站罪 人的道路” 就是不在肢体上有罪恶的举止或行动,这是面对罪恶应有的第二种态度与人的思想一 样,人的行为也影响着自己的一生,“- 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说的正是行为对人生的影响" 有一 条路,人以为正,至终成为死亡之路”(箴 16: 25) 人虽然能找出很多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但 事情的结局却没有一个人可以 预料,更没有一个人可以改变因此,“不站罪人的道路” 是至关重要的《箴 言》 说:“不可行恶人的 路,不要走坏人的道要躲避,不可经过,要转身而去箴 4: 14-15)愿意走 上蒙福之路的人,一-定能洁身自好,疾恶如仇座位”-词《思高本圣经》译为“席位” ,代指人的地位或立场, “不坐亵慢 人的座位”就是不将自己于罪人的行列,不和罪人保持一样的立场, 这是面对罪恶应有的第三种 态度个人如果自甘堕 落,乐富与罪人为伍,这是非常危险的,他几乎不可救药,他完全和恶人保持一 致,费同并追随他们的-切 作为。
“他们虽知道上帝关定行这样事的人是当死的,然而他们不但自己去行, 还喜欢别人去行”(罗1:24-31),这种人的结局我们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应当切记“不坐亵慢人的座位” 保罗说:“你要逃避少 年的私欲,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癌仁爱和平提后2: 22)这是达 到“不坐亵慢人的座位”之目标的重要方法 上帝是“福"之源头,对“福”的赐予有绝对的主权,然而,他却将对‘福”的 选择权赐给了世 人愿富走上装福之路的人,就当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确的选择,他必须 远离罪恶,并时刻对罪保持高度的警党经上说:“你们既作顺命的儿女, 就不要效法从前藏昧无知的时候 那放纵私欲的样子那召你们的既是圣洁,你们在一 切所行的事上也要圣洁因为经上记警说 : ‘ 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ursquo;"(彼1: 14-16)这是我们面对罪恶时永远不变的立场!二、装福的追求(2-3)慧福之路不是一劳永逸的, 选择了这条路后,还需要竭力追求,以求生命更加 丰盛,具体的方法就是“喜爱耶和华的律法”,并“星夜思想”一个人若不如此追求,很难成为蓑福 之人诗人所说的“耶和华的律法”并不是指旧约律法的条文,而是代指“摩西五经”,这是当时唯- -已 经确立为经典并广泛用于宗教礼仪的经籍。
今天的读者理解“耶和华的律法” , 却并不仅指“摩西五经”更泛指整本圣经,包括旧、新两约 -个寻求装福之路的人,一定会“喜爱"圣经,因为他能从中得到更多的造就,使 自己的生命不断 成长经上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申 8: 3)圣经对我们有如此之 大的用途,我们怎能不认真阅读呢?一位上帝的仆人说过:“圣经是主所赐的生命 粮, 藉此可以养育我们的灵 性生命,从未见不常看圣经,他的灵性生命能日益健全的位先知说:“耶和华 万军之 上帝啊,我得着 你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你的言语是我心中的欢喜快乐,因我是称为你名下的 人耶15: 16)-位诗人说:首领无故地逼迫我, 但我的心畏惧你的言语我喜爱你的话,好像人得了许 多捕物谎话是我所恨恶所憎嫌的,惟你的律法是我所爱的"诗119: 161-163)先贤们对圣经的爱幕,值 得我们效法!对于圣经,单有“喜爱"并不足够,还需要“思想”(此处的“思想”是动词,《思 高本圣经》将此 译为“默思”),只有“喜爱"而没有“思想”的读经态度,没有实际的意义,即便 他“喜爱"到能倒背如流 的地步,若并不理解其中的含义,仍然与他无益处。
耶和华提醒约书亚:“这律法书 不可离开你的口, 总要醒夜思想,好使你谨守遵行这书上所写的一切话的1: 8)阅读圣经并不只是 为了增长知识,更为置要的是明白圣经的教导,从而可以“察验何为上帝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图12: 2), 最终达到“谨守遵行这书上所写的一切话”的目标,而这个目标,非有认真的“思想”就无法达到 以“思想”的态度读经,就不能走马观花,也不能囫图吞枣,他会细辱慢咽,细细品味其中的滋味如 此,他的生命必然健麼成长读经需要“思想”,而“思想”的态度又非常关键,他必须“星夜思想” , 不能 忽冷忽热,更不能-曙十寒当然,这里所说的“昼夜思想”只是诗歌所惯用的夸张手法,并不是 说一定要24小时不间断地“思想”,这样的人全世界都不可能有诗人提醒读者“室夜思想” ,所要强调 的是,“思想” 上帝的话霄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喜爱" 并“思想”上帝的话,是我们远离罪恶,并追 求圣沽的重要途径,如经上所说:“少年人用什么清净他的行为呢?是要遵行你的话 我一心寻求了你,求你 不要叫我偏离你的金令我 将你的话毫在心里,党得我得罪你诗119: 91)因此,我们应当“量夜思想" 上 帝的话。
一个喜爱”并“思想”上帝话语的人,他的生命是健康活泼的,是积极向上的, “他要像- 棵树 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桔干”这里提到的“栽”,《现代中文译 本》 和《吕振中译本》均 译为“移植”,“喜爱”上帝律法的人原来没有在“溪水边” ,但因“喜爱"上帝 话语的缘故,被上帝“移 直”在平安稳妥之地,这是上帝给人的恩典,而不是人的功劳的确,当一个人 愿拿远离罪恶并热爱上帝话 语时,上帝会使他的生命及生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栽在溪水边” 的他,可以 从上帝那里源源不断地支取 能力,所以他生命丰盛,硕果氦氦《耶利米书》 也提到了“溪水边“ 的人生: “倚靠耶和华、 以耶和华为 可靠的,那人有福了他必像树栽于水旁,在河边扎根,炎热来到,并不惧怕, 叶子仍必青翠,在干旱之年 毫无挂虑,而且结果不止" (耶17: 7-8) 有了丰盛的生命,就有了和上帝的亲密关系,所以他能得到上帝的看顾,以致“凡 他所作的尽都顺 利”上帝说: “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亚4: 6)又说:“我 的意念 非同你们的富含,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富含高 过你们的意念。
雨雪从天而降,并不返回,却滋润地土,使地上发劳结实,使撒 种的有种,使要吃的有粮我口所出的话也必如此,决不徒然返回,却要成就我所喜悦的,在我发他去成就的事上必然享通C55: 8-11) “顺利”、亨通”,都是我们所羡慕的,旦我们却要记得,其前提是’:爱 耶和华的律法”因此,我们应当记住耶稣的教导:“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 这些东西都要 加给你们了太6: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