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利弊.doc
5页浅谈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利弊江西省余江县春涛中学 吴国泰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教育领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传统的课堂,教师只凭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能上课而依据现代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合理利用传统教学媒体,使二者恰当结合,相辅相成,既能准确、迅速地传输教学信息,又能及时反馈调节,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这就是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要借助的工具主要包括幻灯和投影、广播和录音、电影和电视等这些现代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过去,教师板书要花许多时间,现在一张投影片就解决了问题,这样一来,课堂密度就会大大增加,以往对于学生来说很抽象的事物,放一段录像或投影出几张图片,便一目了然 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更为显著以前学生上语文课,只是听教师讲;而使用多媒体后,学生所接受的不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在视、听、触等各方面都受到刺激,这种新颖、多样而又富于变化的刺激,会使学生的注意、兴趣稳定而持久,自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下面,我就以朱自清的《春》为例,说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所在 《春》是朱自清先生比较有代表性的散文,在朱先生的笔下,一幅阳光明媚、春风荡漾、绿意盎然的美丽景色跃然纸上。
但如果单纯地由教师讲授此文,恐怕学生很难想象出这种景色如何之美,毕竟语言描绘出的东西是缺乏立体感的而应用多媒体来讲授此文,效果则截然不同,首先,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几首关于春天的乐曲,如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在播放乐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细细品味文章中绮丽的意境然后,教师可以通过投影向学生展示一组春天的图画,给学生在视觉上予以冲击,接下来教师可以对选文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随时根据需要用多媒体演示比较有立体感的描写性语言,因为,这篇文章写了山水花鸟、小草果树、蜜蜂蝴蝶、和风细雨等很多景物,用多媒体来演示这些画面比用干巴巴的语言来描述要形象得多最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古人一些描写春天的佳句(投影),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等,然后教师让学生这些反复朗读,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使这一课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不可否认,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后,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备课和授课两个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那么,是否有了多媒体,对教师的要求就降低了?其实不然,教师想利用好多媒体教学,还需要做到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只有对这两者都有了深入了解,才知道用什么媒体最合适,以及怎样用这种媒体,选择最恰当的媒体,准备好软件,包括板书设计、教学挂图、录像带、光盘等等,有需要的时候,教师要亲自动手制作课件。
此外,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上认真观察学生的反映,随时采取措施应变,这一点是增加课堂信息量,增加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由以上三点可以明显看出,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脑力劳动强度大大增加了,与此同时,多媒体教学也给有才能的教师提供了一方广阔的表演舞台,给学生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极富现代感且受益良多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下的语文教师在备受指责的困窘中似乎看到了曙光,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特别是在一些公开课、观摩课的应用中,效果极佳,无可挑剔但是,也有很多语文教师走向了极端,似乎离开了多媒体就无法教学,以下是我对某些误区的分析 (一)为用而用教师往往抱着“不怕胡用,只怕不用”的心理,强拉硬扯,将多媒体拖进课堂教师往往出于狭隘的功利主义,运用多媒体来迎合某些已走入形式主义的标准,而全然不顾所选乐曲是否与课文的主题合拍,所用图片是否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这种强扭的硬用,只能使课堂徒增无效信息,干扰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促进教学,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盲目“拿来”目前,真正能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上课的语文教师并不多在这种情形下,教师想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怎么办?当然是盲目“拿来”就用现在互联网上的课件很多,有心者自然可手到拿来。
平心而论,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起步的初级阶段,能主动拿来,应该是值得肯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有些教师对制作课件缺乏必要的认识一个成功课件是制作者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理念、教学环节安排等诸多因素设计制作而成,它不可避免地凝聚着制作者的教学习惯、教学思想、教学风格,以及他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认识等主观因素,就这个角度而言,课件是个别的,不可移植的教学中,对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课件的内容、流程也应不同如果忽视了这一点,盲目引进的结果只能是造成机械、僵化、缺乏个性 无论如何先进的教学手段,如果忽略了课堂教学中“人”这一核心因素,甚至把人变成机器的“奴隶”,都不足取 (一)适度适量多媒体教学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而定,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毫无原则地滥用多媒体,只能造成资源的浪费,华而不实另外,多媒体的声、形、色对学生的刺激,若时间太长,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刺激状态,会造成学习疲劳,降低学习效率,从而失去了多媒体应有的价值所以,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教师必须在认真研究教材内容,把握好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多媒体真正起到教学的辅助作用,突出重点,拓展视野,启迪思维。
二)视听与思考结合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在单位时间内传递的信息要比传统教学大的多,要使这些信息更好地为学生所理解、消化和吸收,不通过思考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只有做到视听与思考相结合,带着问题去看去听,在视听过程中积极思考,才能起到激活思维的作用三)形式与内容相匹配多媒体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利用多种表现形式传递内容的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并没用实质性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传统表现形式与现代表现形式应相互补充,选用什么形式表现教学内容,一要考虑教学需要,二要考虑媒体特性,三要考虑条件是否允许,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教学形式,而忽略了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已开始渐渐地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之中,对传统教育模式发起了挑战,特别是对历史悠久的语文学科的教学冲击最大但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教学也有它本身的弊端:造价不菲,无论是一套完整的系统,还是教学课件的开发,都需要花费为数不少的一笔钱,而针对那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来说,多媒体教学无异于纸上谈兵其次,多媒体设备终究还是现代化设施,而现代化设施几乎是无电不能运转的,因此,一旦停电,,再高级的设备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多媒体设备也无法逃避这个“命运”,但这些客观因素无法抹煞多媒体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它最终使中学语文教学跟上了时代的发展步伐。
目前,我国农村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还处于实验和推广阶段,但我们可喜地发现,凡参与实验的学校,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成绩都有明显提高多媒体教学反映了一种新的教学观念,新的方法和手段.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还有广阔的潜力可挖,而多媒体教学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必将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