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鉴赏备战高二语文——诗歌鉴赏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答案.doc
61页20诗歌鉴赏备战高二语文——诗歌鉴赏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答案一、诗歌鉴赏1.(2019•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只望至公将卷读① , 不求朝士致书论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瑰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思注】①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B. “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C. 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D.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 答案:D解析: (1)D(2)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解析】【分析】⑴D项“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分析不正确。
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表明了自己一般不接受平常的恩惠,接受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原则立场,即符合“道义” ⑵本题颈联“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用典故“垂钓”来表达自己热爱田园生活的情趣,用大雁夜半乘风来归,表达渴望能收到好消息,即对取得功名的渴望这两句从情感表达角度来看,写出了作者虽有求仕之心,但高洁耿介情怀没有改变,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从结构安排来看,首联、颔联,表达了求仕的心尾联表达接收恩惠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原则颈联起到过渡的作用,舒缓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 故答案为:⑴D; ⑵①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②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⑵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达技巧及其作用的能力。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的答题步骤: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③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双调]沉醉东风•村居曹 德 茅舍宽如钓舟,老夫闲似沙鸥江清白发明,霜早黄花瘦,但开樽沉醉方休江糯吹香满穂秋,又打够重阳酿酒注释】①江糯:江南地区特产的糯谷,又叫江米1) 请简析前两句中“宽”和“闲”所蕴含的意思 (2)“江清白发明,霜早黄花瘦,但开樽沉醉方休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解析: (1)“宽”实际上是窄,以“茅舍宽如钓舟”来形容茅舍的窄小; “闲”的不是沙鸥,而是“老夫”,说明作者生活自由2)清江映白发,早降的寒霜使菊花凋零,作者借酒浇愁,流露出年华老去,青春不再的凄苦之情 【解析】【分析】(1)本题,“茅舍宽如钓舟,老夫闲似沙鸥”,意思易懂,茅草屋窄的就像小舟,我悠闲的就像江面飞翔的沙鸥首句即用“茅舍”领起,点出环境,用“宽如钓舟”写明住宅的简陋第二句用一“闲”表达了诗人对村居的乐趣2)本题,这支曲子题为村居,“江清白发明,霜早黄花瘦,但开樽沉醉方休”,意思是,江水清澈衬托我头上白发更加清晰,霜降的早菊花分外凋零,只来举起酒杯一醉方休吧。
写出村居的时日已经不短,虽然可以赏菊饮酒,但是头上都有了白发,感叹韶华易逝,青春不再年华老去,青春不再的凄苦之情故答案为:⑴“宽”实际上是窄,以“茅舍宽如钓舟”来形容茅舍的窄小; “闲”的不是沙鸥,而是“老夫”,说明作者生活自由 ⑵清江映白发,早降的寒霜使菊花凋零,作者借酒浇愁,流露出年华老去,青春不再的凄苦之情 【点评】(1)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炼字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字往往是在该诗句中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比如动词、形容词、数词、修饰词语、表示声音和颜色的词语等答题时,先要解词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词语放回到诗句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鹧鸪天·游鹅湖,醉书酒家壁①辛弃疾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
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②注释】①辛弃疾作此词时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年仅42岁②外家: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1)下列对本词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春入平原荠菜花”写荠菜花开满了田野,表现农村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孟春之景B. “新耕雨后落群鸦”写土地耕好了,又适逢春雨,群鸦落在土地上,一片凄凉景象C. “闲意态,细生涯”写的是村民的生活状态:村民们悠闲自在,生活井然有序D.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被罢官闲居农村时不为俗事所扰,心系田园,悠闲自得的心情2)这首词在写法上很有特色,词人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C解析: (1)C(2)①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或“反衬”)的表现手法②田园风光怡人,农家生活闲适,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的春天,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事业上的失意与感叹岁月流逝的惆怅之情便油然而生;③对闲适、古朴的村居生活的描写, 更让人感受到词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甘闲居却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态 【解析】【分析】(1)A项,“孟春之景”分析有误,应是仲春之景,由“荠菜花”“新耕”“蚕生”可知。
B项,“一片凄凉景象”分析有误,应是群鸦在新翻的土地上觅食,充满生意D项,表达了词人被罢官闲居农村时不为俗事所扰,心系田园,悠闲自得的心情”分析有误,这首词表现的是词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 不甘闲居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故选C项 (2)结合词下面的注解及词的内容可知,这首词主要是借怡人的田园风光,来反衬自己的失意手法应当是以乐景衬哀情面对生机勃勃的春天,词人想到了的失意,因此感叹岁月流逝,感慨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不甘闲居却又无可奈何 故答案为:⑴C ⑵ ①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或“反衬”)的表现手法②田园风光怡人,农家生活闲适,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的春天,联想到自己的遭遇,事业上的失意与感叹岁月流逝的惆怅之情便油然而生;③对闲适、古朴的村居生活的描写, 更让人感受到词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甘闲居却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态点评】⑴此题考查古诗词的理解鉴赏能力主要集中对诗意理解、诗歌主旨、诗歌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诗歌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诗歌要读懂诗意,注意情感、形象、技巧等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 ⑵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从诗歌鉴赏的角度说,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互文)、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照应、动静、虚实、正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答题时按照如下格式:先点明运用了什么手法,体现在何处,然后再解释写出了什么内容,最后点明表达了什么情感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秋斋独坐寄乐天兼呈吴方之大夫刘禹锡空斋寂寂不生尘,药物方书绕病身纤草数茎胜静地,幽禽忽至似佳宾世间忧喜虽无定,释氏销磨尽有因同向洛阳闲度日,莫教风景属他人1) 简要赏析颔联的表达效果 (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解析: (1)以动衬静,以忽至的幽禽反衬出环境的静谧;作者以静谧的环境烘托出内心的宁静以及孤独;并照应开头的“空斋寂寂”2)劝勉、宽慰友人莫负风景;作者身处困境的豁达乐观;也暗含远离中心,只能消磨时光的一丝无奈 【解析】【分析】(1)这两句明显写景,可以从描写手法(动静的角度)、结构(照应上文)来分析前句“纤草数茎胜静地”写出了环境的幽静,后句“幽禽忽至”,突然飞来几只幽禽,以鸟的飞来衬托幽静的环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所有的景都与情相关,这里的环境的幽静与题目的“独坐”联系起来,以静谧的环境烘托出内心的宁静以及孤独在结构上此句的“静”与上文“空斋寂寂”形成照应 (2)尾联“同向洛阳闲度日,莫教风景属他人”中“莫教风景属他人”,劝勉、宽慰友人莫负风景;“同向洛阳闲度日”中“闲度日”说明作者没有得到重用,身处困境,但他依然劝诫朋友“莫教风景属他人”,这里其实也是自我劝慰,体现了他的豁达乐观;“闲度日”,每天只能无所事事,聊以度日,也暗含远离中心,只能消磨时光的一丝无奈 故答案为:⑴以动衬静,以忽至的幽禽反衬出环境的静谧;作者以静谧的环境烘托出内心的宁静以及孤独;并照应开头的“空斋寂寂” ⑵劝勉、宽慰友人莫负风景;作者身处困境的豁达乐观;也暗含远离中心,只能消磨时光的一丝无奈点评】⑴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⑵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南湖早春①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鸸②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注】①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甕子口以南称南湖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被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②鸸:一种鸟这首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解析: ①动静结合,首联既有风吹云散的动景,又有阳光返照,大地回暖的动静②借代修辞,颔联“红”借代红花,“绿”借代水苹的绿叶③色彩渲染,颈联“白”“黄”色彩对比鲜明,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④视觉与听觉相结合,颈联写雨后白雁低飞诉诸视觉,黄鸸的叫声不成样子诉诸听觉⑤乐景写哀情,江南美丽的春光和作者衰病惆怅的心情形成反衬,倍增其哀⑥直抒胸臆,最后以“衰病”渲染惆怅之情,表达了诗人被贬谪的悲愤之情 【解析】【分析】诗的前六句描绘了一幅清新美丽的春景图诗人紧紧把握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芳、水苹争绿、白雁低飞、黄鸸语涩等几个最具早春特征的意象进行描绘春雨刚停,湖水经过雨水的浸润,柔媚之中更增添了几分清新明快。
早春时节,不时仍有寒风阵阵,而阳光返照,不仅给景物镀上一层柔和的色调,还具有一种温暖明快之感这时候,漫山遍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