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答案语文学案.doc
7页七年级上册语文学案(教师版)参考答案第一单元1、在山的那边二、课堂导学(一)整体感知1、诗中所说的“海”是什么呢?1、诗人说,“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就是说,“海”指的是理想的境界山那边是海,这“山”不是一座山,而是无数座山爬上一座山是非常吃力的,爬无数座山,那就更要历尽艰险这就是说,理想的实现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2、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信念? 2、 诗人取象于群山和大海,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意象壮阔,意蕴丰富一个“山”字,既可以指一座山,也可以指无数座山,由一个意境翻出一个新的意境,诗意在跌宕中推进,感情也波澜起伏,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二) 合作探究 1.为什么说是“隐秘的想望”?小时候想望山那边的海,爬山是为了望见大海,这个想望并没有告诉他人,所以说“隐秘”2.为什么说“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这是拟人手法我”爬上山顶,满以为能够看见大海了,望见的却依然是山,非常失望、沮丧,所以望见那边的山,看起来就像“铁青着脸”山色是青的,只因为“我”的心情不好,好像山也铁青着脸在那里怪我痴心妄想,笑我幼稚可笑3.“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我”原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大海,现在明白这是幻想,所谓“零分”就是说幻想全然落空。
4.“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比喻一个信念,妈妈给我的信念,──山那边是海妈妈是由我的痴想、疑问而说起这话的,这话也并非确指理想,所以说是飘来的5.“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这些诗句是什么意思呢?诗人确信远方有海──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日日夜夜理想在心中激荡,鼓舞着“我”不懈地奋斗,就像听到大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枯干的心灵”,比喻对理想的渴望海潮“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就是说,理想滋润着心灵,使心灵不再枯干,变得充实而有活力6.“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蕴含着怎样的意味和感情?先要想为什么“照亮”,可以想见这“全新的世界”是光辉灿烂的再想照亮前后的心情,能体会到那一种惊喜,理想境界的实现使人兴奋、惊喜三、课内阅读 1、深根 依然 喧腾 是海吗 翻 攀 海呀 照亮 2、⑴ 追求信念的路途坎坷遥远 ⑵ 执著追求 3、⑴ 翻过山顶是“我”幻想成真正的必然,因而具有诱惑力 ⑵ 执著的追求变失望为希望 4、① 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② 我们自己要有信心四、拓展延伸: 1.作者被盛开的花的美好姿态所感染2.过渡,由上文的回忆过渡到下文的感怀;设问,启发读者,引发思索。
3.不一样前者指的是:无法体验大自然的情感,不能相融为一;后者指的是:人为自己的事劳忙而又不受其所囿,关注更为广大的空间4.人不能生活得太麻木,应该为生活中的美好而感动;人要学会以微笑面对人生,面对其它生命;与大自然的和谐融合能使人愉悦;大自然的美好能让人产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人应当在关注自身的同时关注更为广泛的自然空间;人无法完全理解自然,与大自然悲哀的相隔着5.视鉴赏情况给分6.不用拟人手法不给分;手法正确,根据语言酌情给分 2、走一步,再走一步二、课堂导学(一)整体感知2、作者小时候“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指什么呢?结合内容理解 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有天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来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这种人生经验,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我”爬到石架,上不去,下不来,陷于绝望、恐惧,听了父亲的话,觉得一小步,“似乎能办得到”,第一步成功,“顿时有了信心”,第二步成功,“信心大增”。
这个经验,使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对付一切二) 合作探究1.开头为什么突出“闷热”?开头一段是说孩子们怎么会想到爬悬崖的,写天气闷热,就写了动因,他们是想爬到悬崖上去凉爽凉爽2.未段说“看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又说“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既然要到的地方“很明确”,为什么又说“前途茫茫”呢?这里“前途茫茫”的意思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抵达我要到的地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3、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有什么经验教训?写一片段或短文三、 课内阅读【参考答案】 1、不用冒号的原因是,前后两句话都是父亲说的话若改为冒号,则变为,前半句是别人讲的话,与文章表达意思不同 2、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暮色苍茫,……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黑暗作用:环境描写能烘托人物的心情夜幕降临,自己独自一人在岩石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更增添孤独与恐惧感同时也为后来战胜恐惧和困难,增强勇气,埋下伏笔 3、不是,相反从这一举动看出他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他爱孩子不是一味的溺爱这位父亲深知,如果自己上去救儿子,孩子自己的能力就毫无长进他让孩子经过努力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炼,可以增长勇气和经验 4、“我”就会失去这个难得的增长勇气和经验的机会。
如果今后遇到更大的困难,也不能自己去面对,去克服这不是惟一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5、他私自离开胆小怕事,且最需要帮助的朋友,给“我”带来一定的困难,这一点他做得不对;但是他后来带领父亲来解救我,从这一点来说他做得很对 6、哭泣──顿时有了信心──信心大增──产生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一系列的心理变化给“我”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 四、拓展延伸: 1、第①段“扫街”在文中的意思是:满大街寻找工作2、请将文中的画线句改成反问句2分)答:我不来公司做保安,你怎会发现我的才能?3、小说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请在空格处填上恰当内容寻工作不得,回老家 父亲提议上山采蘑菇因为人多未采到蘑菇 采摘山果卖得不少钱父亲买蘑菇为我做汤 父亲解惑,我去公司做保安4、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答:尊重、理解孩子(1分); 善于引导,讲究方法,有智慧(2分)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DA、面对挫折,不要气馁,只要坚持,就会有成功的一天B、只要目标明确,有时候走一点弯路同样能够取得成功C、如果善于发现,生活中就有一条捷径等你去走D、有时候换一种方式,打破思维定势,也许离成功更近3、短文两篇(《蝉》 《贝壳》)二、(二)1、“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原因,也是由蝉引发的关于生命的深刻道理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厂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2.作者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3、我们一般是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它赋予秋风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厂进来言少而意浓 4、此句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点,空间要多一点,以,一颗感激的心情表达珍惜、回馈生命的激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感动 5、作者希望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一些像贝壳这样的东西来,她并不梦想自己成就伟大的功业,只想对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馈。
她渴望不是人们对她的绝对地赞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平常但执著的爱的美的灵魂所以此处的“固执”“简单”都是作者相对白谦的说法,其实足执著和单纯的意思 6、相同之处: (1)都是由—‘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些感悟; (2)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3)对于“物”的描写都细致人微,笔触清柔而自然 不同之处:(1)《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2)《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3)《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蝉的生命意义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丁白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留下令人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1.蝉:本文作者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通过对细小、聒噪的蝉因为一个夏天而付出17年代价的了解,进而联想到人类的生活历程,提示人们: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2.我不肯定啊 应该是“在地下等了17年却仅仅迎来一季的生命”3.“才”字(“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突出蝉等待的时间之久,享受生命之短暂“就”字(最后一句)突出作者对蝉的态度的转变,和对蝉的肃然起敬。
4一般这种题,都是用什么“突出”“显示出”之类的开头~四 1、两个 第一件:初次见果实累累的柚子树,作者的感受是喜悦和新奇 第二件:初次见刚孵出的雏鸟,作者的感受是喜爱 2、因为无论是哪种感受,感觉都是新鲜的,是从未体验过的,特别刺激,给人的感觉是不可磨灭的,所以是回味无穷的 3、因为每一个第一次,都为你开启了生命中的一个新的领域,经历也就多了,感受也就多了,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4、当然不是有的坏的事情就坚决不能去尝试 5、略 4、紫藤萝瀑布参考答案 3、赏花(1—6)、忆花(7一9)和悟花(10、11) 感悟:作者见到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大意正确即可)“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4、(1)从三个方面写 ①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②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③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彼此推着挤着2)先写花瀑,次写花穗,再写花朵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描写的3)“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株大紫藤萝,后来被拆掉毁坏了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花又盛开了 作者通过紫藤萝的变迁,联想到类似的家庭境状和人生际遇,触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随之起伏涌动二) 合作探究: 答案:1“我不由停住了脚步”说明作者是因为心有所动而止步不由”在这里点了作者从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的过程那么他为何而沉思,又被什么所吸引了?这里的独句成段,既是作者内心的反应,又为全文埋了悬念伏笔 2、借景抒情3.比喻:只见一片辉煌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形象、生动、具体地写出紫藤萝生长的繁茂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形象、生动地写出紫藤萝色彩上的特点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形象、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