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满族伊拉理氏家族研究.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310080584
  • 上传时间:2022-06-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05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满族伊拉理氏家族研究1伊拉理氏族源及分布伊拉理,满语ilarihala关于伊拉理姓氏的来源,《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以下简称“《通谱》”)中记载“伊拉理, 满洲一姓,其氏族散处于乌喇、叶赫、殷及各地方”①其中关于始祖的记载有:“额礼恳,世居乌拉地方,本姓纳喇, 其祖图鲁伦移居伊罕阿林城,而改为伊拉理氏"②可知,伊拉理应该是更改姓氏伊拉理氏的主要家族散居于乌拉、叶 赫、殷等地方,通过对《通谱》记载的各地方伊拉里氏的整理,发现其分布于乌喇、叶赫、殷、蜚悠城、德尔吉河、讷 殷江、哈尔敏、赫石、沈阳、辉发、长白山、仓、虎尔哈、阿喇、吉林乌喇、扎库塔、英额、多尔吉河、哈达、叶赫哈 达、卦尔察、赫舍里河等22处,这与“伊拉理氏,凡二十二派”③是一致的关于伊拉里氏的来归情况,通过整理《通谱》, 伊拉里氏国初来归40户,天聪时来归13户,康熙时从科尔沁撤回1户,来归年份无考12户2清朝各时期的著名人物2.1 阿山阿山,伊拉理氏,满洲镶蓝旗人,祖父额礼恳,父亲额尔特额礼恳,世居乌拉地方,本姓纳喇,其祖图鲁伦移 居伊罕阿林城,而改为伊拉理氏④因额礼恳是国初率领族人归顺的,所以太祖便将其编入镶蓝旗,并设佐领让其统领。

      “额尔特,从征大凌河,败敌有功凡攻城辄先登,授半个备御世职三遇恩昭,加至三等阿哈达达番⑤因此我们可 以得知,阿山的父辈国初来归时,跟随太祖和太宗四处征战,在各种军事战争中建功立业,因功勋而被授予官职爵位, 他们为清朝的建立和统一做出重大贡献长子达尔泰袭职,从征叛镇王辅臣有功,仕至副都统⑥阿山的兄长达尔泰 承袭了父职,后来在征伐叛将时立下功劳,也为清初巩固统一做出贡献《钦定八旗通志》记载:“阿山有文学,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康熙三十九年,任江南江西总督,内升刑部尚书阿 山子法敏累任湖北四川陕西山东巡抚积善,康熙四十八年进士,累任江西按察使⑦可知,阿山受文化教育程度相对 较高,且他的后代也多走政治道路,在不同的职位上为清朝的开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康熙三十年,阿山去襄阳验收赈灾, 寻谕大学士评价“阿山为人庸劣,奉差之事不能尽心”⑧,可见其对百姓的事不尽心尽力,于是被革职康熙三十五年, 皇帝亲征嚼尔丹,阿山跟随,班师回朝后升盛京礼部侍郎,后任《平定朔漠方略》副总裁官康熙四十三年,阿山被弹 劾“庇张四教,并收属吏贿赂,盗仓毂不问,贪淫恶迹,纵妾父生事”⑨阿山当时任两江总督,收受贿赂,为张四教逃 脱罪名,于是又被革职。

      康熙四十五年,阿山升刑部尚书,四十六年皇上南巡时,临视阿山主持修建的溜淮套开河筑堤 工程,谕曰“与所进图样迥乎不同,且所立标杆多在坟冢上”⑩,再次被革职纵观阿山的一生,他的政治仕途并不是一 帆风顺的其家族的先辈参加了围大凌河、征广东、攻定陶等以及康熙年间征伐叛将和嚼尔丹等重大战役,虽不是大家 望族,但因为在战争中的突出贡献,也被授予官职爵位虽然家族中也有阿山这样被屡次降职的人,但其又能凭借自己 的能力复职或者升任,可见还是有一定政治才能的2.2 和舜武和舜武,伊拉理氏,满洲镶蓝旗人,历经乾嘉两朝和舜武作为伊拉理氏族人,在清中期从官学生一直做到巡抚, 卒后还恩赏总督衔,为清朝的开展做出了贡献,深受统治者的优待嘉庆二十三年,和舜武时任山东巡抚,“审结京控五十余案,上嘉其实心任事,记录二次又以征收本年新赋在六 分以上,特旨赏加一级”k可见和舜武在山东为官期间,尽职尽责,一心为地方百姓办实事,且屡次受到嘉庆帝的奖赏 期间他还上奏皇帝,提出重新拟定山东省关于窃贼窝匪的条例:“请裁改窃贼窝匪条例,加重定拟俟盗风稍息,奏复旧 例1他的建议被采纳实行后效果显著嘉庆评价其:“朕因和舜武官声素好,伊调任以来,东省顿无京控之案,自系该 省民人知和舜武到任必能勤于民事,遂不远来赴诉。

      可见,和舜武在山东任职时,勤于政事,改善民生,清理了之前积 攒的几千件案子,得到山东百姓的拥护和皇帝的嘉奖和舜武还积极整顿吏治,“登州镇中右二营地处海滨,粮草昂贵,兵力拮据请于司库扣存工程银两内拨给四千两, 以二千两交登州镇存贮,每年秋收后采买粮食,散给兵丁于发饷时扣还存项,以二千两发商生息,所得息银分作八年 还款”m他的建议得到皇帝批准虽然和舜武资历较浅,但他每到地方都尽心做事对于和舜武的去世,皇帝都深感惋 惜,“赠故山东巡抚总督衔谥恭慎”n关于和舜武的子孙,“其子钟祥、宝岁,俱候补主事”其余记载很少 或尚未发现2.3 增祺增祺,伊拉理氏,满洲镶白旗人,作为伊拉理氏在清晚期的后人,历经光绪、宣统两朝,最初是密云驻防佐领, 后升任齐齐哈尔副都统光绪二十四年,升福州将军兼闽浙总督接着又任盛京将军,期间他发现奉天兵纪松弛,“奉天 自中日战后,副都统荣和、寿长编练仁宇、育字两军,营务废弛,增祺奏请派员查办,上命李秉衡往查,夺二人职,交 部治罪,军制肃然”p可见,增祺对奉天的官员和军队严加整顿,重塑了奉天八旗兵的纪律和素质日俄战争给东三省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祸,光绪三十年“谕增祺赈抚东三省难民,并发内帑三十万赈之。

      增祺招集 流亡,商民复业”q面对深受灾难祸乱的东北百姓,增祺设立了一系列的机构来救济难民在盛京任职期间,还积极整 顿了东北的吏治,先后增设洸南、海龙、辽源、开通、靖安、西丰等府县还把围场、牧厂等逐渐放垦,积极开展东北 的农业由于奉天财政没有规章制度,“咸丰后始办货厘,光绪初始办盐厘”,所以财政状况也比拟紧张,于是增祺筹办 粮、酒、烟、药各税,变通盐法,岁入渐增尤严治盗,以增官设治为弭盗清源之本丁增祺不仅改革了奉省的税收制 度,增加了财政收入,还严缉盗匪,为清末奉省的开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光绪三十三年,改蒙古正白旗宣统三年,回 京任弼德院顾问大臣,可见增祺是富有勋劳和政治学识经验的人卒“谥简然”s增祺作为盛京将军,被迫与俄国签订条约,人们普遍将这份条约视为增祺卖国的证据但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 清政府封建腐朽,列强瓜分中国,沙俄也对东北虎视眈眈,增祺处在无法扭转局面的境地而且甲午战争时,增祺还挑 选了许多精壮甲兵、兵器和军火,支持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前线作战增祺与沙俄的签约,虽然造成极其不好的影响, 但他也有好的一面,任职期间积极整顿吏治,日俄战争爆发时,尽力救助东北的百姓,且正是因为他的努力,省城才免 于战乱,因此对于他的贡献我们还是给予肯定。

      通过对《八旗满洲氏族通谱》《钦定八旗通志》进行整理总结,可知伊拉理氏官职二品以上十七人其中一品以 上四人,将军两位,尚书两位,其中两位还是总督官至二品有十三人,三位副都统,三位巡抚,一位布政使,其余皆 为各部侍郎伊拉理氏家族中的官职大小都有,最大为一品官,佐领也很多,在清一代其家族多以武职为主,在满洲尚 武精神下,其家族就成为清朝不可缺少的力量同时通过整理可知伊拉理氏被载入《列女传》的女性有四十三人,皆因 丈夫去世单独守节,这对研究伊拉理氏女子的婚姻状况具有重要作用3结语伊拉理氏家族为清朝的建立、巩固和开展做出巨大牺牲,同其他大家子弟们一起保家卫国,屡次受到恩赏仅《八 旗满洲氏族通谱》《钦定八旗通志》中记载的伊拉理氏在清一代受皇帝恩赏二十八人,其中因战阵亡八人,还有两人赐 予谥号(表1) O伊拉理氏家族早年以军功起家,被授予世职,是其家族的荣耀他们从国初来归四处征战,到入关后 数次平定各地战乱以及西征嚼尔丹等,其家族子孙为清朝做出不少的牺牲伊拉理氏家族是满洲重要组成局部,自天命年间归顺太祖,便编入满洲八旗,天聪年间他们跟随皇太极征战中原, 为满族入主中原立下汗马功劳,清朝建立后,又开始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效力。

      尤其是清初的伊拉理氏族人,以军功 起家,凭借战功获得世职爵位虽然伊拉理氏在清一代并不是望族,但其家族后代中也涌现出大批步入仕途的人,他们 在乾嘉时期担任重要官职,颇有建树,为整个家族也为满族做出很大贡献纵观其家族的开展,我们应该辩证看待,根 据其功绩客观评价,仔细分析他们对本家族和清朝历史的影响随着历史的变迁,伊拉理氏后人多分布在东北,所冠汉 姓多为潘、伊、樊、苏等,如今他们在不同的岗位继续为我国的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注释①②④弘昼.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四十七[M].沈阳:辽沈书社,1989: 534.③李洵.钦定八旗通志:卷五十六:氏族志三[M].沈阳: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1042.⑤⑥⑦鄂尔泰,等,八旗通志:卷二百十三:勋臣传十三:镶蓝旗满洲世职上[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1985: 4885.⑧中华书局.清实录:康熙朝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8.⑨赵尔巽.清史稿:卷二百七十八:列传六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1998: 599.⑩国史馆.满汉名臣传:卷二十三:阿山列传[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 670.kn中华书局.清实录:嘉庆朝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8.I赵尔巽.清史稿:卷三百五十九:列传一百四十六[M].北京:中莘书局,1998: 283.mo国史馆.满汉名臣传:卷十四[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 4204pqrs赵尔巽.清史稿:卷四百五十三:列传二百四十[M].北京:中华书局,1998: 732.参考文献⑴弘昼.八旗满洲氏族通谱[M].沈阳:辽沈书社,1989.[2]鄂尔泰,等.八旗通志[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网李洵.钦定八旗通志[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4]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⑼国史馆.满汉名臣传[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⑹乾隆官修.清朝通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⑺穆彰阿,潘锡恩.大清一统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网阿桂,等.盛京通志[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7.[9]刘庆华.满族家谱序评注[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0.[10]常越男.国家之间:清初满洲八“著姓”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