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目解题方法指导汇总.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77466101
  • 上传时间:2023-07-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4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专题一、【考点分析】无机化工题事实上是考查考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及相关学问来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实力解此类型题目的基本步骤是:①从题干中获得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 ②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A .反应物是什么B .发生了什么反应C .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③从问题中获得信息,帮助解题了解流程后着手答题对反应条件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对平衡转化率有何影响?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如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爱护(从绿色化学方面作答)二、【工业流程题中常用的关键词】原材料:矿样(明矾石、孔雀石、蛇纹石、大理石、锂辉石、黄铜矿、锰矿、高岭土,烧渣),合金(含铁废铜),药片(补血剂),海水(污水)灼烧(煅烧):原料的预处理,不易转化的物质转化为简单提取的物质: 如海带中提取碘 酸:溶解、去氧化物(膜)、调整pH 促进水解(沉淀)碱: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整pH 促进水解(沉淀)氧化剂:氧化某物质,转化为易于被除去(沉淀)的离子氧化物:调整pH 促进水解(沉淀)限制pH 值:促进某离子水解,使其沉淀,利于过滤分别煮沸:促进水解,聚沉后利于过滤分别;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如氧气趁热过滤:削减结晶损失;提高纯度三、【工业流程常见的操作】(一)原料的预处理①溶解:通常用酸溶。

      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②灼烧:如从海带中提取碘③煅烧:如煅烧高岭土 变更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 ④研磨:适用于有机物的提取 如苹果中维生素C 的测定等二)限制反应条件的方法①限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pH 值的限制 调整pH 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意两点:能与H +反应,使溶液pH 值增大不引入新杂质若要除去Cu 2+溶液中混有的Fe 3+,可加入CuO 、Cu(OH2、Cu 2(OH2CO 3等物质来调整溶液的pH 值②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③加热的目的: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④降温反应的目的: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 ⑤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会析出⑥冰水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削减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三)物质的分别和提纯的方法①结晶——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蒸发溶剂、冷却热饱和溶液、浓缩蒸发)重结晶是利用固体物质均能溶于水,且在水中溶解度差异较大的一种除杂质方法②过滤——固、液分别③蒸馏——液、液分别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间的分别⑤萃取——用一种溶剂将溶质从另一种溶剂中提取出来。

      ⑥升华——将可干脆气化的固体分别出来⑦盐析——加无机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四)常见名词2浸出:固体加水(酸)溶解得到离子浸出率:固体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的含量的多少酸浸: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水洗:通常为除去水溶性杂质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四、【常见文字叙述套路】1.洗涤沉淀:往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2.从溶液中得到晶体: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留意:①在写某一步骤是为了除杂是,应当注明“是为了除去XX 杂质”,只写“除杂”等一类万金油式的回答是不给分的②看清晰是写化学反应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留意配平五、【难点解析】要解好这类题,最重要的是要克服畏惧心理,仔细审题,找到该试验的目的一般来说,流程题只有两个目的:一是从混合物中分别、提纯某一物质;另一目的就是利用某些物质制备另一物质一、对于试验目的为一的题目,其实就是对混合物的除杂、分别、提纯当遇到这一类题时,要求学生确定要仔细在题目中找出要得到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混有的杂质有哪些,仔细分析当加入某一试剂后,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产物,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杂质除去。

      只有这样才能明白每一步所加试剂或操作的目的这里特殊提一提蒸发与结晶 蒸发与结晶方法都可以将溶液中的溶质以固体形式析出,详细采纳何种方法,主要取决于溶质的溶解度有的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变更比较大,如NH 4NO 3、KNO 3等物质,在蒸发过程中比较难析出来,所以要用冷却法使它结晶而有的物质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变更比较小,如NaCl 、KCl 等,有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如Ca(OH2要使它们析出较多固体溶质时,则要用蒸发浓缩的方法例如NaCl 和KNO 3 混合溶液,假如将混合溶液蒸发一段时间,析出的固体主要是NaCl ,母液中是KNO 3 和少量NaCl 假如将混合溶液加热后再降温,则析出的固体主要是KNO 3 ,母液中是NaCl 和少量KNO 3假如是除杂,杂质所含的量比较少,一般是让主要物质析出来如KNO 3溶液中含少量NaCl ,常用升温冷却结晶法,再经过过滤、洗涤、烘干(不同的物质在烘干时实行的方法不同),就可得到 KNO 3固体了假如NaCl 溶液中含少量 KNO 3,则用蒸发浓缩结晶法,这种方法一般要经过趁热过滤才能得到主要物质,主要缘由是假如温度下降,杂质也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来。

      例1:碳酸钠是造纸、玻璃、纺织、制革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工业碳酸钠(纯度约98%)中含有Ca 2+、Mg 2+、Fe 3+、Cl -和SO 42-等杂质,提纯工艺路途如下:已知碳酸钠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更的曲线如右上图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趁热过滤”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在试验室进行“趁热过滤”,可实行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种)4)若“母液”循环运用,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已知:Na 2CO 3·10H 2O(s=Na 2CO 3(s+10H2O(g ΔH1= +532.36 kJ·mol -1Na 2CO 3·10H 2O(s=Na 2CO 3·H 2O(s+9H2O(g ΔH2= +473.63 kJ·mol -1写出Na 2CO 3·H 2O 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从题目中可知,该题中的试验目的是从工业碳酸钠中提纯出碳酸钠,工业碳酸钠中含有的杂质有Mg 2+,Fe 3+,Ca 2+,Cl -和SO 42-等,所以该流程的目的就是把这些杂质除去并得到纯净的碳酸钠固体。

      流程图中加水是使可溶物质溶于水,少量的Ca 2+与CO 32-生成沉淀CaCO 3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很显然是将Mg 2+、Fe 3+转化成Mg(OH2、Fe(OH3沉淀,再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但这一步骤对Cl -和SO 42-是没什么影响的所以流程图中出现了一个蒸发浓缩结晶和趁热过滤的操作,这确定是为了使一个随温度上升溶解度变更不大或减小的物质析出来,通过读图可得出Na 2CO 3·H 2O 符合这一条件,这样可以通过趁热过滤除去Cl -、SO 42-和一些沉淀不完全的离子由于Na 2CO 3·10H 2O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变更特别大,假如降温,确定会析出来而影响主要产物,所以要趁热过滤答案:(1)滤渣的主要成分为Mg(OH2、Fe(OH3、CaCO 3 (2) 使析出的晶体为Na 2CO 3·H 2O ,防3止因温度过低而析出Na 2CO 3·10H 2O 晶体,令后续的加热脱水耗时长3)用已预热的布氏漏斗趁热抽滤 (4)溶解时有大量沉淀生成,使Na 2CO 3损耗且产物Na 2CO 3混有杂质;缘由:“母液”中,含有的离子有Ca 2+,Na +,Cl -,SO 42-,OH -,CO 32-,当多次循环后,使用离子浓度不断增大,溶解时会生成CaSO 4,Ca(OH2,CaCO 3等沉淀。

      5) Na 2CO 3·H 2O(s= Na 2CO 3(s + H2O(g ΔH= +58.3kJ/mol二、对于目的为制备某一物质的流程题,要求学生留意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题目目的是制什么物质,从题干或问题中获得有用信息,了解产品的性质只有知道了试验目的,才能特别清晰的知道整个流程的意义所在,题目中的信息往往是制备该物质的关键所在而产物假如具有某些特殊性质(由题目信息获得或依据所学学问推断),则要实行必要的措施来避开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其它杂质一般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种状况:(1)假如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留意对温度的限制如:侯德榜制碱中的NaHCO 3;还有如H 2O 2、Ca(HCO3 2、KMnO 4、AgNO 3、HNO 3(浓)等物质2)假如产物是一种会水解的盐,且水解产物中有挥发性的酸产生时,则要加相对应的酸来防止水解如:制备FeCl 3、AlCl 3、MgCl 2、Cu(NO3 2等物质时,要蒸干其溶液得到固体溶质时,都要加相应的酸或在酸性气流中干燥来防止它水解,否则得到的产物分别是Fe 2O 3 、Al 2O 3 、MgO 、CuO ;而像Al 2 (SO4 3 、NaAlO 2 、Na 2CO 3等盐溶液,虽然也发生水解,但产物中Al (OH 3 、H 2SO 4 、NaHCO 3 、NaOH 都不是挥发性物质,在蒸发时,抑制了盐的水解,最终得到的还是溶质本身。

      3)假如产物是一种强的氧化剂或强的还原剂,则要防止它们发生氧化还原的物质,如:含Fe 2+、SO 32-等离子的物质,则要防止与氧化性强的物质接触4)假如产物是一种易汲取空气中的CO 2或水(潮解或发生反应)而变质的物质(如NaOH 固体等物质),则要留意防止在制备过程中对CO 2或水的除去,也要防止空气中的CO 2或水进入装置中5)假如题目中出现了包括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的溶解度信息,则要留意对比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变更的状况,依据它们的不同变更,找出合适的分别方法2、找寻在制备过程中所需的原料,写出主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或制备原理,从中了解流程图从近几年的高考题目中会发觉,大多数题目都会给出制备物质时所需的原料,但一般会涉及到物质的分别、提纯的操作所以在明确了试验目的之后,再写出主要的反应方程式,视察有没有副产品,假如有,剩余的步骤就是分别提纯了 例2:工业制备高锰酸钾是锰的重要化合物和常用的氧化剂工业上用软锰矿制备高锰酸钾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上图1)KMnO 4稀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消毒原理与下列物质相同的是____(填代号)a 、84消毒液(NaClO 溶液) b 、双氧水 c 、二氧化硫 d 、75%酒精(2)高锰酸钾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下列试剂保存不须要棕色试剂瓶的是_________(填代号)。

      a 、浓硝酸 b 、硝酸银 c 、氯水 d 、烧碱(3)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运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4)若不考虑物质循环与制备过程中的损失,则1 mol MnO2可制得 mol KMnO45)该生产中须要纯净的CO 2气体若试验室要制备纯净的CO 2,所需试剂最好选择(选填代号) a 、石灰石 b 、稀HCl c 、稀H 2SO 4 d 、纯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