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管介绍及配管规范.doc
7页第 1 页 共 8 页线管介绍及配管规范线管介绍及配管规范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线管介绍线管介绍一、线管分类一、线管分类SC:焊接钢管TC:电线管(薄钢管)PC/PVC:硬质塑料管/聚氯乙烯硬管CT:电缆桥架CP:金属软管SR:钢线槽RC:水煤气管KPC 波纹管二、线管解释二、线管解释1、焊接钢管、焊接钢管SC 管是钢导管的英文单词 steel conduit 的开头字母缩写SC 新的标准标注,同于原来的 G,应该是电线管, (也就是通常说的厚壁电线管) TC 管是薄壁电线管RC 管通于原来标注的 GG,是通常说的水煤气管以上通称焊接钢管2、非金属管、非金属管PC/PVC 硬质塑料管/聚氯乙烯硬管FPC 半硬管KPC 波纹管3、桥架、桥架CT 是桥架敷设桥架分为金属桥架和非金属桥架,其中金属桥架分为防火桥架和普通桥架,金属桥架按照制作工艺分为盒式桥架和梯形桥架消防上一般使用金属防火桥架4、目前几种常见的金属线管、目前几种常见的金属线管KBG、JDG 是薄壁电线管的一个变种,它属于行业标准标注,不是国标和SC 管等不是一回事,SC 管是规范上的焊管而且是厚壁的,壁厚通常不小于第 2 页 共 8 页3mm。
KBG 是扣压式电气导管,使用专用的压钳将套接管与导管压接紧固JDG 是紧固式电气导管,套管与导管使用用螺丝紧固JDG、KBG 管成为镀锌钢管,不用防腐、不用跨接,颜色是黄色的壁厚为 1.2mm-2.5mm 左右广泛应用,节省钢材安装简便,功效高但要用正规厂家的,否则弯曲时,易扁、开裂要用配套的弯曲工具和弹簧JDG 管管JDG 导管系列产品是我公司在吸收国内外同类先进技术的改进型,与日本JIS 工业标准相一致,并与 GB50303、GB50300 相吻合,即改变了传统熔焊和套丝复杂的施工工艺,也弥补了国内市场同类产品易滑扣等不良现象选材精当选材精当JDG 导管及系列产品均采用优质钢材,经精密加工而成,双面镀锌,既美观,又有良好的防腐性能施工方便施工方便无需电焊机和套丝设备,也不需做跨接地线,无须刷漆,省去了传统熔焊和套丝等复杂的施工工序(如果作为明敷设消防电线管使用时需要刷金属防火涂料) 只需将直管接头连接管与管,螺纹管接头连接管与接线盒,定位后用专用工具拧紧(拧断)螺钉即可,与接线盒连接处用锁母紧定即可管路转弯处用弯管器可现场弯曲相应的弧度适用范围广适用范围广JDG 导管有超轻型管和轻管两种,超轻型管可用于明敷,轻型管既可明敷亦可暗敷。
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市政管线中电线电缆的穿线保护,尤其适用于日趋推崇的智能写字楼的综合布线系统性能优越性能优越JDG 导管相对国产镀锌管、SC 管等市场同类产品,在综合性能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 工程验收工程验收JDG 导管已形成行业(CECS)规范,施工验收遵照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所制定的 CECS120:2000《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程》进行第 3 页 共 8 页工程验收价格便宜价格便宜价格相对低廉是 JDG 的一个突出优点以 100 米为评估单元与其它同类产品比较,JDG 具有附件少,材料及施工成本低等优点KBG 管管KBG 为套接扣压式镀锌薄壁电线管,其连接是用扣压钳子,将管道和管件压出小坑,紧密连接KGB 管壁厚与 JDG 有很大区别,JDG 除了 16 的管壁厚为 1.2mm 以外,其余全部为 1.6mmKGB 管壁厚和管大小有关 大于 1.6mm 的也有,1.2mm 的也有,更有 1.0mm 的三、钢质线管的成型工艺三、钢质线管的成型工艺1、焊接钢管、焊接钢管焊接钢管就是焊管,它是由钢带切割成窄钢条,然后用模具冷加工裹成管状然后使用专用焊机将一条管缝焊接,外焊缝打磨光亮。
一般的焊管的内毛刺不打的,只有精密焊管才打内毛刺2、无缝钢管、无缝钢管无缝钢管就是用圆柱形钢锭热拉成管状,所以看不见焊缝,承受压力比焊管大四、钢管的用途四、钢管的用途1、水煤气管是一般采用焊接钢管,输送流体和气体时的叫法,因为要承受一定的压力,所以管壁都比较厚不钱镀锌,刷两道漆就行了,由于是黑色的就叫它黑铁管2、电线管就是穿电线用的薄壁管那个时候只有个标准,没有人生产其实八九十年代都用水煤气管3、白铁管就是镀锌焊接钢管内外都镀锌了,可以输送自来水电气就拿来当穿线管使用,一般管壁都比较薄现在市场上的很差弯管器弯角度大了要爆口子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配管规范配管规范一、一般规定一、一般规定第 4 页 共 8 页1、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保护管,管口及其各连接处均应密封2、当线路暗配时,电线保护管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3、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保护管,排列应整齐,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 50-80mm4、电线保护管不宜穿过设备或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保护措施5、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 10%。
6、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当线路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 6 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 4 倍当线路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 6 倍;当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 10 倍7、当电线保护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中间应增设接线盒或拉线盒,且接线盒或拉线盒的位置应便于穿线:管长度每超过 30m,无弯曲管长度每超过 20m,有一个弯曲管长度每超过 15m,有二个弯曲管长度每超过 8m,有三个弯曲8、垂直敷设的电线保护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增设固定导线用的拉线盒:管内导线截面为 50mm 及以下,长度每超过 30m管内导线截面为 70-75mm,长度每超过 20m管内导线截面为 120-240mm,长度每超过 18m9、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明配电线保护管,其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 1/210、在 TN-S、TN-C-S 系统中,当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盒(箱) 、塑料电第 5 页 共 8 页线保护管、塑料盒(箱)混合使用时,金属电线保护管和金属盒(箱)必须与保护地线(PE 线)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二、钢管敷设二、钢管敷设1、潮湿场所和直埋于地下的电线保护管,应采用厚壁钢管或防液型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干燥场所的电线保护管宜采用薄壁钢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2、钢管的内壁、外壁均应作防腐处理当埋设于混凝土内时,钢管外壁可不作防腐处理;直埋于土层内的钢管外壁应涂两度沥青;采用镀锌钢管时,锌层剥落处应涂防腐漆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规定进行防腐处理3、钢管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内应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应平整,管口应光滑4、钢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采用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 1/2;连接后,其螺纹宜外露 2-3 扣螺纹表面应光滑、无缺损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 1.5-3 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套管采用焊接连接时,焊缝应牢固严密;采用紧定螺钉连接时,螺钉应拧紧;在振动的场所,紧定螺钉应有防松动措施镀锌钢管和薄壁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或套管紧定螺钉连接,不应采用熔焊连接钢管连接处的管内表面应平整、光滑5、钢管与盒(箱)或设备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暗配的黑色钢管与盒(箱)连接可采用焊接连接,管口宜高出盒(箱)内壁 3-5mm,且焊后应补涂防腐漆;明配钢管或暗配的镀锌钢管与盒(箱)连接应采用锁紧螺母或护圈帽固定,用锁紧螺母固定的管端螺纹宜外露锁紧螺母 2-3扣。
当钢管与设备直接连接时,应将钢管敷设到设备的接线盒内当钢管与设备间接连接时,对室内干燥场所,钢管端部宜增设电线保护软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后引入设备的接线盒内,且钢管管口应包扎紧密;对室外或室内潮湿场所,钢管端部应增设防水弯头,导线应加套保护软管,经弯第 6 页 共 8 页成滴水弧状后再引入设备的接线盒与设备连接的钢管管口与地面的距离宜大于 200mm6、钢管的接地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当黑色钢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应焊接跨接接地线或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跨接镀锌钢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的跨接接地线宜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跨接,不应采用熔焊连接7、安装电器的部位应设置接线盒8、明配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均匀,钢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表 2.2.8 的规定;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 150-500mm表表 2.2.8 钢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钢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钢管直径(mm)15-2025-3240-5065 以上敷设方式钢管种类管卡间最大距离(m)厚壁钢管1.52.02.53.5吊架、支架或沿墙敷设薄壁钢管1.01.52.0-三、金属软管敷设三、金属软管敷设1、钢管与电气设备、器具间的电线保护管宜采用金属软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软管的长度不宜大于 2m。
2、金属软管应敷设在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干燥场所,且不应直埋于地下或混凝土中当在潮湿等特殊场所使用金属软管时,应采用带有非金属护套且附配套连接器件的防液型金属软管,其护套应经过阻燃处理3、金属软管不应退绞、松散,中间不应有接头;与设备、器具连接时,应采用专用接头,连接处应密封可靠;防液型金属软管的连接处应密封良好4、金属软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软管外径的 6 倍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 1m,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的距离宜为 300mm与嵌入式灯具或类似器具连接的金属软管,其末端的固定管卡,宜安装在第 7 页 共 8 页自灯具、器具边缘起沿软管长度的 1m 处5、金属软管应可靠接地,且不得作为电气设备的接地导体四、塑料管敷设四、塑料管敷设1、保护电线用的塑料管及其配件必须由阻燃处理的材料制成,塑料管外壁应有间距不大于 1m 的连续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2、塑料管不应敷设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3、塑料管管口应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件应采用插入法连接;连接处结合面应涂专用胶合剂,接口应牢固密封,并应符合下列要求:管与管之间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 1.5-3 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
管与器件连接时,插入深度宜为管外径的 1.1-1.8 倍4、硬塑料管沿建筑物、构筑物表面敷设时,应按设计规定装设温度补偿装置5、明配硬塑料管在穿过楼板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应采用钢管保护,其保护高度距楼板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6、直埋于地下或楼板内的硬塑料管,在露出地面易受机械损伤的一段,应采取保护措施7、塑料管直埋于现浇混凝土内,在浇捣混凝土时,应采取防止塑料管发生机械损伤的措施8、塑料管及其配件的敷设、安装和煨弯制作,均应在原材料规定的允许环境温度下进行,其温度不宜低于-15℃9、塑料管在砖砌墙体上剔槽敷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 M10 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15mm10、明配硬塑料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均匀,管卡间最大距离应符合表 2.2.10 的规定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为150~500mm表表 2.4.10 硬塑料管管卡间最大距离(m)硬塑料管管卡间最大距离(m)管 内 径(mm) 敷 设 方 式 20 及以下25-4050 及以上第 8 页 共 8 页吊架、支架或沿墙敷设1.01.51.011、敷设半硬塑料管或波纹管宜减少弯曲,当直线段长度超过 15m或直角弯超过三个时,应增设接线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