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天麻治疗头痛的药对及其配伍规律探讨.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531014468
  • 上传时间:2023-11-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58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天麻治疗头痛的药对及其配伍规律探讨青岛卫生学校王洪喜(266071) 指导老师丁元庆关键词:天麻头痛药对配伍药对是临床固定常用的两药组合,药队是三味药以上的固定组合从药队和药对 的研究着手,是揭示中药配伍规律和制方法度的有效途径施今墨谓“对药作用即辩 证法中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实践,非相生相克之谓分析历代用天麻治疗头痛的方剂,发现天麻治疗头痛的主要配伍有:天麻配川芎, 天麻配川芎、白芷,天麻配天南星,天麻配旋复花,天麻配南星、半夏,天麻配南星、 川乌,天麻配地龙,天麻配僵蚕,天麻配僵蚕、全蝎、蜈蚣等天麻治疗头痛的现代临床文献研究显示,当代医家继承了古人的组方经验,或配 伍活血行气药,或配伍祛风止痛药,或配伍虫类通络药,或配伍温经止痛药,尤其重 视配伍柔肝补肝药(白芍、生地、当归)、平肝熄风药(钩藤、怀牛膝、石决明、刺 蒺藜)、活血化瘀药(当归、桃仁、红花)、化痰通络药(南星、白附子、僵蚕)还 体现出各种治法的综合应用,从而以适于头痛复杂多变的病机常用的药对有:天麻 配伍白芍,天麻配钩藤,天麻配怀牛膝,天麻配白芍、当归,天麻配刺蒺藜等1. 天麻配川芎天麻配川芎是古今治疗头痛的常用而有效的配伍方法之一,这是由于天麻与川芎 的性味、功效特点所决定。

      因为天麻甘缓质润之性可以滋补,又能祛风湿以止痛、平 肝息风以止痉;川芎气香质润,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四方面的功效恰合头痛复杂 的病机,为六经头痛必用之药《神农本草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张锡纯《医学 衷中参西录》中指出:“其特长在能引人身清轻之气上至于脑,治脑为风袭头疼、脑 为浮热上冲头疼、脑部充血头疼天麻与川芎配伍治疗头痛,二者相辅相济,一升一降,既散郁结,又平亢逆,则 清气得升而逆气易降,调畅气机,通达气血,通络止痛,二药配伍为治头痛的重要药 对从历代天麻古方组成中可以看出,古方用天麻而不用川芎的极少,天麻伍川芎几 乎贯穿于所有天麻治疗头痛的复方中,下述其他药对例举的古方中均有天麻配伍川 芎若川芎为主则用于外感头痛,若天麻为主则可用于内伤头痛川芎散则有余而补 则不足,升则有余而降则不足;得天麻潜降补益则相辅相成升降气机,清阳易升而痰 火易降,气血易和而邪气易解2. 天麻配川芎、白芷《本草经百种录》:“白芷极香,能驱风燥湿,其质又极滑润,能和利血脉而不枯 耗冉雪峰《大同药物学》谓白芷“润而合之辛温,藉其冲动挥发之力以为涵濡灌 溉之助天麻得川芎、白芷则祛风止痛之功力胜,天麻镇潜之性可制川芎、白芷辛 温走窜,川芎、白芷辛散可助天麻走肌表巅顶,且三者皆兼濡润,又可与滋阴药相互 化合,可用于风寒头痛、寒湿头痛、痰厥头痛、肝寒头痛、气郁头痛、血瘀头痛、血 虚头痛。

      圣饼子(《普济方》引《余居士选奇方》)、祛风清热散(《仁术便览》)、淡婆婆根 汤(《重订通俗伤寒论》)、祛风清上洗药(《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清上抑火汤(《何 氏济生论》)、防风雄黄丸(《杨氏家藏方》)、风药一字散(《古今医统》)、追风散(《传 信适用方》)、神仙透空丸(《洪氏集验方》)、太一丹(《传信适用方》)等方都是天麻 与川芎、白芷同用3. 天麻配川芎、白芍川芎为血中气药,能化瘀滞,开血郁,上行头目,下达血海;白芍微苦能补阴, 略酸能收敛,《名医别录》谓其“缓中”,实即养育肝脾二脏之阴,收两脏之逆气川 芎、白芍相配,一动一静,一散一收,辛酸相合既可补肝气,养肝气,又可开肝郁 白芍益阴力强以补天麻甘补之不足,天麻平肝力胜能助白芍酸收之不足,且川芎、天 麻、白芍皆善止痛,川芎行气祛风止痛,白芍柔肝和肝止痛,三者配伍相得益彰,能 用于血虚头痛、肝阳头痛、肝郁头痛、肝火头痛、瘀血头痛现代文献中此种配伍尤其多见,参见附录:“天麻方药治疗头痛的现代文献分析”4. 天麻配天南星湿痰横行经络,壅滞不通,南星善于开络中之痰,天麻善于化痰息风,二者皆善 止痛,配伍应用,相辅相成用天麻配南星治疗痰厥头痛,是沿用至今的重要药对之 一。

      大追风散(《张氏医通》)、太一丹(《传信适用方》)、追风散(《传信适用方》)、 八生散(《证治要诀类方》)、神仙透空丸(《洪氏集验方》)、一字散(《朱氏集验方》)、 太白丹(《御药院方》)、乳香丸(《圣济总录》)等,均以天麻南星同用5. 天麻配半夏天麻为治风痰之要药,善于熄风止晕;半夏辛温,为治湿痰要药,长于燥温祛痰 半夏与天麻合用,功擅化痰熄风,二药相合相成,功专化痰熄风,治眩晕头痛,历代 医家常以此治疗风痰的要药肝风挟痰者,每因痰随风动,风助痰势,化痰与熄风相 伍,能防微杜渐,而收标本兼顾之功天麻丸子(《圣济总录》)、四明丸(《圣济总录》)、羌活丸(《圣济总录》)、天南 星丸(《圣济总录》)、玉饼子(《医方类聚》引《施圆端效方》)、如圣饼子(《局方》)、 天麻饼(《普济方》)、沈氏头风丸(《杂病源流犀烛》)、祛痰丸(《杂病源流犀烛》)、 清上抑火汤(《何氏济生论》)、太白丹(《御药院方》)、乳香丸(《圣济总录》)、神仙 透空丸(《洪氏集验方》)、八生散(《证治要诀类方》)、太一丹(《传信适用方》)等方 剂均以天麻半夏配伍6. 天麻配伍天南星、半夏半夏与天南星皆为治痰之要药,半夏燥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南星开泄化痰以祛 经络中之风痰,二药合用,祛风痰功力尤胜。

      天麻又常与南星、半夏同用天麻配伍 半夏、南星是治疗痰厥头痛的重要药队,也是镇痛作用较好的药队如四明丸(《圣济总录》)、羌活丸(《圣济总录》)、天南星丸(《圣济总录》)、圣 饼子(《普济方》引《余居士选奇方》)、玉饼子(《医方类聚》引《施圆端效方》)、如 圣饼子(《局方》)、天麻饼(《普济方》)、太白丹(《御药院方》)、乳香丸(《圣济总录》)、 神仙透空丸(《洪氏集验方》)、八生散(《证治要诀类方》)、太一丹(《传信适用方》) 均是天麻与南星半夏同用7. 天麻配伍全蝎、蜈蚣、僵蚕、地龙等头痛日久,反复发作,痰瘀阻络,根深蒂固,必以虫类非常之药搜剔方可凑效 因虫类药属血肉有情之品,行走通窜之物,不仅擅长化瘀通络止痛,而且多具搜风通 络、解痉息风之功,直趋高巅之位,可以促使脑府痰浊瘀血的消散,以畅通经邃,调 和脑血流和微循环正如叶天士所说:“阳气为邪阻,清空机窍不宣……藉虫蚁血中 搜逐,以攻通邪结,乃古法,而医人忽略者[1]现代医家临床实践日益重视虫类透 络止痛的作用,头痛反复缠绵,久病入络,配伍虫类药是十分必要的止痛妙法天麻与地龙皆归肝经,皆善息风止痉止痛,天麻长于平抑肝阳,缓肝补肝;地龙 长于清肝凉肝,通络化痰。

      二者相伍,平肝息风,活血通络,清热化痰,可用于肝火 头痛、肝阳头痛、血瘀头痛、痰火头痛现代全天麻胶囊治疗头痛,《圣济总录》地 龙散主治风头痛,二者都善治头痛,配伍应用止痛之功尤胜如前所述,天麻吸至浊之气而禀玉润明净之体,最善浊中生清,善化痰浊《本 草备要》“僵蚕僵而不腐,得清化之气,故能治风化痰,散结行经;蚕病风则僵,故 因以治风,能散相火逆结之痰天麻与僵蚕皆得清化之气,相互配伍,善于平肝息 风,通络止痛,化痰散结痰厥头痛、肝阳头痛可恃为要药,而头痛日久不愈,风火 痰瘀相结,天麻配伍僵蚕尤为常用僵蚕善祛外风,散风热,用治肝经风热上攻之头 痛、咽喉肿痛有捷效,天麻与之配伍为治疗外感头痛和风痰头痛的重要配伍之一张秉成《成方便读》谓:“全蝎色青善走者,独入肝经,风气通于肝,为搜风之 主药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谓:“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 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性能入脑,善理脑髓神经,使不失其所司天麻与之 配伍,动静结合,刚柔相济,止痛作用迭加而走窜之弊可免追风散(《传信适用方》)、大追风散(《张氏医通》):天麻配僵蚕、全蝎、地龙; 防风雄黄丸(《杨氏家藏方》)、黑神丹(《杨氏家藏方》):天麻配白僵蚕;太白丹(《御 药院方》):天麻配蝎梢、白僵蚕;一字散(《朱氏集验方》):天麻配全蝎、僵蚕;乳 香应痛丸(《局方》):天麻配全蝎、蜈蚣、虎骨、白僵蚕。

      8. 天麻配菊花菊花乘秋金肃令盛开,最喜风为之疏荡,湿为之滋养,所以菊花既能肃降清疏, 又兼柔润养阴之功,疏散兼能清降,凉润兼利血气《本草蒙筌》载“驱头风止头痛 晕眩,清头脑第一”冉雪峰《大同药物学》赞菊花:“其入药也,能肩重任,非同处 士虚声”,菊花与天麻皆是平抑肝阳兼有补益,二者配伍相得益彰,可用于风热头痛、 肝阳头痛、肝火头痛、肝郁头痛、血虚头痛愈风丹(《普济方》引《瑞竹堂方》)、祛风清热散(《仁术便览》)、神白散(《医 方类聚》引《神巧万全方》)、淡婆婆根汤(《重订通俗伤寒论》)、祛风清上洗药(《慈 禧光绪医方选议》)、沈氏头风丸(《杂病源流犀烛》)等,方中皆天麻与菊花同用9. 天麻配白芍、当归白芍酸苦化阴,最大的优点在于柔润而化以芳香,芳香而含于柔润,体阴而用阳, 以补为攻,以敛为开头痛用芍药以滋肝,则肝火可清,肝风可去,肝气可舒,肝血 可宁,所以《本经疏证》说:“其体阴则既破,而又有容纳之善;其用阳则能布,而 无燥烈之虞当归辛香苦温而甘润,能补血虚,能润血枯,能通血滞,能抚血乱,宜于血虚头痛及瘀血头痛,因气味偏于阳性,常与白芍相须为用当归、白芍皆有养血止痛功效,当归长于温养,白芍长于敛藏,二者相伍有生长 收藏之妙用,几因肝阳、肝气、肝火证之疼痛,及肝横诸证,用之皆效。

      以白芍、当 归柔肝补肝以顾肝体的方法几乎贯穿于所有的平熄内风剂中,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天麻配伍当归、白芍,常用于血虚、血瘀、气郁、肝火、肝阳所致的头痛10. 天麻配钩藤、怀牛膝《景岳全书》“能清于厥阴之火,足厥阴、足少阳之风热,故专理肝风相火之病 肝阳头痛用天麻配伍钩藤、怀牛膝成为现代临床中广泛应用的治法,代表方剂为天麻 钩藤饮天麻得钩藤、牛膝镇肝逆、熄肝风之力尤胜,是肝火头痛、肝阳头痛的殊胜 配伍11. 天麻配刺蒺藜《本草崇原》:“蒺藜子坚劲有刺,禀阳明之金气,……金能平木,故主治肝木所 瘀之恶血《本草正义》说:“独能上巅顶,流通脑户之风寒,为头风痛之要药天 麻配伍刺蒺藜既能外疏风热,又能内平肝火,是风热头痛、肝火头痛、肝阳头痛、肝 郁头痛的常用药对12. 天麻配旋复花《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谓旋复花“惟此味咸而治上,为中上二焦之药咸能软坚, 故凡上中二焦凝滞坚结之疾,皆能除之旋复花咸能入血,甘能缓中,斡旋气血, 痰饮得之则消,气逆得之则顺,血滞得之则通《本草经解》:“秉天春和之木气,入 足厥阴肝经《日华子本草》:“治头风,通血脉天麻配旋复花可用于痰厥头痛、血虚头痛、瘀血头痛古方如:四明丸(《圣济总录》)、羌活丸(《圣济总录》)、羌活丸(《博济方》)、 羌活散(《三因方》)、清上抑火汤(《何氏济生论》)都用天麻配伍旋复花治头痛。

      参考文献:[1] 潘华信,朱伟常主编.叶天士医案大全.第1版.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 社,1994:409[2] 彭怀仁主编.中医方剂大辞典.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 马子密,傅延龄主编.历代本草药性汇解.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