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在编考试.doc
9页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B 转变旧的学习方式;C倡导建构的学习; D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2、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 )A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B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充分地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3、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 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C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4、“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5、新课程改革倡导( )的课程评价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 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是( )理论和( )理论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 ),( )3、新课程改革贯彻( )的工作方针,坚持( )的原则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 )、( )5、初中阶段设置( )相结合的课程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
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并将错误的改正)1、开发校本课程就意味着要编写教材 ( )改为:2、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 )改为:3、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教师 ( )改为: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审定制”改为“国定制” ( )改为:5、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的结果和学生的收获 ( )改为:四、简答(本大题含3小题,共10分)1、 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要素是什么?(2分)2、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4分)3、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重要特点?(4分)五、案例分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1、 某中学初二(3)班是全校有名的乱班,上课纪律混乱,打架成风班上有一名“在野学生领袖”,喜好《水浒》人物打抱不平,常常“为朋友两肋插刀”打架时,只要他一挥手,其他人就蜂拥而上班上正气不能抬头,班干部显得软弱无力,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请分析说明:(1) 如何将乱班教育转化为优良的班集体?(2) 如何正确对待和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2、 有一次上课时,初二(3)班的刘强不好好听课,而把旁边的同学推来搡去,扰乱了课堂纪律青年教师小李发现后先是高声喝斥,说刘强是“害群之马”,“朽木不可雕也”;又将刘强推出教室,罚站在楼道走廊。
请分析说明:(1) 小李老师的做法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哪些要求?(2) 小李老师侵犯了学生的哪些合法权益?(3) 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做才对?六、作文(40分)请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孟二冬,男,1957年出生,党员,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严谨施教,精心育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他淡泊名利,潜心治学,出版了多部重要著作2004年3月到新疆石河子大学对口支教,每周讲授10学时必修课,同时还为中文系教师开设《唐代科考》选修课一段时间后,他患上了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尽管每天打针吃药,他仍然坚持上课校领导和老师们多次劝他休息,但他都微笑着说:“没关系,我还能坚持2004年4月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近一年来,孟二冬在北京接受了三次大手术,但仍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病痛折磨,坚持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的工作鉴于孟二冬同志的先进事迹,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决定授予孟二冬同志“全国模范教师”的荣誉称号,并号召全国教育系统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孟二冬同志学习请以“向孟二冬同志学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体裁不限,字数 中学教师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1、 D; 2、A; 3、C; 4、C; 5、D。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多元智力;建构主义2、积极互动,共同发展3、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民主参与,科学决策4、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分科与综合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1、×改为:开发校本课程意味着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改为: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改为: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审定制”改为: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过程和学生的体验四、简答(共10分)1、 行为目标陈述的四个要素是:①行为主体;②行为动词;③行为条件;④表现程度2、 教师角色的变化:①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②教书匠→→→→→→→教育教学的研究者;③课程的执行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④封闭型→→→→→→→开放型的社会型的教师3、 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特点有:①努力将素质教育理论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部分之中;②突破学科中心,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体系;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④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五、案例分析(每小题10分,共20分)1、 (1)培养优良班集体的方法: (4分)①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②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形成班级骨干力量;③培养良好的班风,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④坚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
2)教育转化“在野学生领袖”的方法: (6分)①严格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约之以规;②利用其特长为班集体做好事,争荣誉;③将“在野学生领袖”转化为“正式学生领袖”2、 (1)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 (3分)(2)人身权、名誉权、受教育权; (3分)(3)正确做法多种多样(略) (4分)说明:本题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评卷时可酌情灵活赋分六、作文(40分)立意20分;表达20分3个错别字扣1分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7分) 1、杨贤江写的《 新教育大纲 》,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2、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有目的的培养人的 社会活动 3、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四书 )、(五经 ) 4、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 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 京师同文馆)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 6、1903年颁布的(癸卯学制),是中国最早实行的近代学制《奏定学堂章程》 7、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相结合的学科。
理论性与应用性 8、义务教育,也叫( ),是由国家用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强制实行的国民基础教育强制教育 9、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矛盾 10、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11、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 辅助型式) 1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课外 )、作业批改(成绩考核)四个环节组成 13、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各科教学)渗透德育 14、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中小学各类(课程计划)和各科课程标准、教科书之中 1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的品德之间的矛盾 二、选择题(下列四项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6分) 16、“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是由( 3 )首先提出的:⑴《论语》 ⑵《孟子》 ⑶《学记》 ⑷《劝学篇》 17、西欧最早出现的教育专著是(一):⑴《大教学论》 ⑵《论演说家的教育》 ⑶《普通教育学》 ⑷《我的教育信条》 18、“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二)提出的:⑴赞科夫 ⑵巴班斯基 ⑶苏霍姆林斯基 ⑷凯洛夫 19、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一 ):⑴和谐教育思想 ⑵教学过程最优化 ⑶教学发展观 ⑷全面发展观 20、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是( 1):⑴痒 ⑵序 ⑶校 ⑷学 21、讲授法的基本方式包括(一):⑴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⑵讲述、讲解、报告、讲演 ⑶讲读、讲演、讲评、讲述 ⑷讲述、讲解、讲评、报告 2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1):⑴教育的性质 ⑵教育的方法 ⑶教育的效益 ⑷教育的规模 23、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3 ):⑴做人教育 ⑵职业教育 ⑶基础教育 ⑷专业教育 24、中小学的“双基”教学是指(1 ):⑴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⑷基础理论,基本原理 25、德育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具有(4 ):⑴积极作用 ⑵影响作用 ⑶制约作用 ⑷导向作用 26、班主任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一): ⑴主导作用 ⑵主动作用 ⑶领导作用 ⑷能动作用 27、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3 ): ⑴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⑵有健全的组织系统和领导核心 ⑶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28、教师的劳动价值主要体现在教育劳动的(一): ⑴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⑵主体价值 ⑶创造价值 ⑷教育价值 三、简答题(共32分) 29、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6分) 答:①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分);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深刻(2分);③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30、简述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6分) 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3分)(2).教育还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3分) 31、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8分) 答: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示范 32、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6分) 33、什么是教学?教学的任务是什么?(6分) 四、论述题(34、36两题任选一题,35题必做,共25分) 34、学习教育学有何意义?(11分) 35、为什么说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决了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矛盾?(14分) 36、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11分) 要求:①论述要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 ②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③每题字数不得少于200字 一、填空题: [评分说明] (1)共15小题,17个空,每空1分,共17分;(2)以标准答案为准,填正确记1分,不填或填错不记分 [标准答案] 1、新教育大纲2、有目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