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32915935
  • 上传时间:2021-12-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0.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区域经济发展论文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水平的因子分析摘要:本文选取了五大类26项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 类分析法,对江苏省13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了综 合评价,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并针对各城市的特点,提出 相应的政策建议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因子分析综合评价一、引言江苏作为主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城市社会经济发 展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于传统的生产力布局上的不 同,以及在地域、资源、人文和政策上的差异,江苏又是一个 典型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省份,各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存在着相大的差异如何客观、准确地评价江苏各城市社会 经济发展现况,分析各城市的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为各城市能针对性地制订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进而促进江苏各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 实践意义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1.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对于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既要考虑经济总量,更要考虑 经济质量和经济效能,还要考虑指标的全面性、代表性和可操 作性等原则在借鉴了国内外相关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的基 础上,本文选取了五大类26个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具体如 下:(1) 经济总量指标:总人口(X01)、土地总面积(X02)、总产 值GDP(X03)、地方财政总收入(X0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X05)、第三产业总产值(X06)、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07)o(2) 经济效能指标:人均GDP(X08)、单位GDP能耗(X09)、 单位GDP电耗(X10)o(3) 人民生活水平指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XII)、农村居 民人均纯收入(X1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3)、居民人均 储蓄余额(X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15)、保费收入(X16)、 财政支岀中民生支岀额(X17)o(4) 对外经济指标: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X18)、进岀口总 额(X19)、进岀口差额(X20)o(5) 基础设施指标:人均公路里程数(X21)、人均民用汽车 拥有量(X22)、人均土地面积(X23)、人均卫生机构床位数 (X24)、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X25)、中专以上学生人 数(X26)。

      2•数据样本和数据来源本文选择了江苏省13个城市2007年相关指标数据,所有 数据取自《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⑴和《2007年全省及各 省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2]3. 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方法是将具有相关性的多个原始指标的评价 问题转换为较少的、新的综合指标的评价问题⑶的一种方 法新的综合指标称为主成分或公因子,这些主成分不仅保留 了原始指标的绝大多数信息,并且彼此不相关利用各主成分 的因子得分it篡出每个评价对象的综合得分,并以此作为综 合评价的依据本文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从26个评价指标中选取 了 4个主成分,利用各主成分的因子得分计算出每个城市的 综合得分,并以综合得分作为评价依据计算结果如下:(1) 提取的主成分及主成分的特征根和贡献率表1主成分的特征根、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讥献申%累恨讥献率%勺・—52.XX452.XX42 |5—023172.11534.0415.538—X7.653rtiiiu93 371从表1可知,根据特征根的选取原则,选取前4个主成分 作为新的综合评价指标,这4个主成分已反映了原始指标中 93.371%的信息2) 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为了能更加明确地表示主成分与原始指标间的关系,经 过对因子矩阵载荷矩阵7次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得到正交旋转 后的因子载荷矩阵(K),选取因子载荷矩阵各个主成分与原始 指标载荷系数较大的指标,构成各个主成分的因子。

      从表可以 看出(限于篇幅这里略去该表):第一因子(F1)在 X03、X04、X05、X06、X08、X10、XII、X12、X13、X14、X15、X16、X17、X18、X19、X20、 X21、X22、X24上有绝对值较大的载荷系数,表明第一因子 是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能力的反映第二因子(F2)在X07、X26上有绝对值较大的载荷系数, 表明第二因子是城市的产业结构的反映第三因子(F3)在X01、X02、X25上有绝对值较大的载荷 系数,表明第三因子是城市的总容量能力的反映第四因子(F4)在X09上有绝对值较大的载荷系数,表明第 四因子是城市的的经济效率的反映3) 各城市的综合因子得分对每个城市的4个主成分的因子得分,以对应主成分的 贡献率为权数进行加权累加,计算得岀每个城市的综合得分 (Z),结果如表2所示表2 各城市的因子得分、综合因子得分和排名(Z)rn jFl12* 4 ■ ■■IF4综介因f 得分I |南京市■0.05567V(3779M 1-0.00136•0.534360.52399032 1 JCW 市1.340550.51385-0.244950.246360.78378023 松:州ib-0.8847 K-0.01353135467-2.03661-0.37647094 [常州市0.876274).23741•IJ253H-0.52630".21279045 |妳州rtf2.2528X-0.685501 795580.201661.150506 南通ill0.079800.117460.217291.015060.156597 1连云港市-0.73642-0.27595-0.437400.39240-0.48804II8 1淮女市>0.86412-0.4907K—0.03738-0.36171-0.56624_9 | tt Mili-1,13512-0.012601.357051.43309-0.3099208io !扬州山-0 174740(16399•0.827031.11869-0.1446406i H w J 山0 23710•0.28288-1.565830.11479-0.165750712 1秦州市—0.01441-1.04342-0.62653-1.52896-0.377821013 |祜迁市■0 95017-0.693020.066510.4658K-0.59879134. 综合因子得分的聚类分析为了能客观地对江苏省13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进行分类,本文采用Q型聚类分析方法,以每个城市的综合得 分为样本进行分类。

      利用SPSS软件分析得到下列分类结果:第一类:苏州市第二类:无锡市、南京市、常州市、南通市第三类:扬州市、镇江市、盐城市、徐州市、泰州市、连 云港市、淮安市、宿迁市三、结果评价与分析经过对综合得分进行散点图分析,发现除了苏州市的综 合得分较高外,其余城市的综合得分基本呈直线状结合综合 得分和聚类分析的结果看,将江苏省13个城市按经济社会发 展水平可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级:水平最好的城市只有苏州市1个城市苏州市 以1.3505的综合得分高居榜首,明显高于其它城市,单独成为 一组,可称为“一枝独秀”苏州市在F1方面最为突出,列该因子的第1位,它在生产 总值、地方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外商直接 投资额、进出口总额和进出口差额等九项原始指标均列各市 之首;它在F3方面也很突岀,它的总人口原始指标列第1位; 但它在F4方面子得分偏低为-0.68350,低于平均分,原因是它 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较低,列第10位此外,苏州市在单 位GDP能耗和人均公路里程数两项原始指标均列全省最后1 位第二级:水平较好的城市有无锡市、南京市、常州市和 南通市,这四个城市的综合得分均在全省的平均之上无锡市在F1因子方面也很突出,列该因子的第2位,它在 生产总值、人均GDP、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居民人均储蓄余 额等四项原始指标均列各市第二位,特别是它的人均卫生机 构床位数指标列全省之首;但它在F3因子方面得分偏低为 -0.24495,低于平均分,原因是它的人均土地面积指标列全省 末位。

      此外,它的土地总面积和单位GDP电耗两项原始指标 均列全省最后3位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它在F2因子方面很突岀, 列该因子的第1位,它在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和中专以上学 生人数2项原始指标列全省首位它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费收入和中专以上学生人数等四项 原始指标均列全省之首;但它在F4方面子得分偏低为 -0.53436,列全省倒数第三位,原因是它的人均土地面积原始 指标列全省最后第2位此外,它的单位GDP能耗和技术人 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两项原始指标均列全省最后2位第三级:水平较弱的城市有扬州市、镇江市、盐城市、 徐州市、泰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和宿迁市,这八个城市的 综合得分均在全省的平均之下盐城市尽管总体发展水平低于省平均水平,但它在它在 F4因子方面却很突出,列该因子的第1位,它在土地总面积、 单位GDP能耗、人均公路里程数和人均土地面积等四项原 始指标列全省首位但它的人均民用汽车拥有量指标列全省 末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列全省倒数第二位宿迁市的综合得分列全省的末位,它在总产值GDP和地 方财政总收入等^一项原始指标列全省末位但它的单位 GDP电耗指标列全省第一位。

      四、政策建议综上所述,根据江苏省各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存在的 问题,各城市之间存在的差异,特别是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 地区间的差异更为明显的特点各个城市应该根据自身薄弱 环节,制定岀符合本市特点的发展战略,进而制定岀全省经济 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战略苏州市作为江苏省最发达的一个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 过程中,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如大 力发展物流业和服务外包业此外,应加大科技投入,进行技 术创新,降低对电力和能源的需求,提高GDP产出效率,实现 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对于无锡市、南京市、常州市和南通市等四个城市,除加 快经济发展、尽快提高经济实力以南京为例,应充分利用省 会城市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其科技教育优势,培植以电子、 生物工程、新材料、机电一体化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对于扬州市、镇江市、盐城市、徐州市、泰州市、连云 港市、淮安市和宿迁市等七个城市,特别是地处苏北地区的徐 淮盐连等城市,由于其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差距是全 方位的,要实现全面赶超,首要的任务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以连云港为例,作为新亚 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是我国海洋开发的三大特殊区域之一, 其风景秀美,气候宜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其充分发展旅 游业提供了十分有利条件。

      连云港应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 置和旅游资源,在力发展海洋经济和旅游业,推动经济社会发 展另外,省政府要加大省域内各城市的合作政策力度,把苏 南地区的资金、技术优势与苏北地区的资源优势相结合,例如, 正在建设中的“苏州宿迁工业园区”总之,在继续保持苏南、 苏中地区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快苏北的开发,最终以科学 的发展观推动全省各城市的共同发展参考文献:[1] 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 统计岀版社.2008.10.[2] 江苏省统计局,2007年全省及各省辖市单位GDP能 耗等指标公报[EE/OL].江苏省统计局网ht。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