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总复习提纲.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1610513
  • 上传时间:2018-05-3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9.01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理解第一单元知识归纳文章思想内容《巴东三峡》本文采用“移步换景”的方式,记叙了作者经过长江三峡时沿途所见到的无比雄伟奇丽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叹和喜爱之情,是一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游记《周庄水韵》这篇游记作者通过三次写游周庄的情景和感受,充分表现了周庄的“水韵”,写出了它的多姿多彩和动人心弦的景象,表现了周庄水乡在改革开放以后充满生机,反映了周庄人民的幸福欢乐生活和对外开放意识《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课文写作者在青海湖的所见所感,从各个方面(湖水蓝得醉人;环境氛 围清新幽静;神话传说神奇迷人;鸟岛神奇;鱼类丰富)描绘了青海湖醉人的美,表现了大自然 的奇妙和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走进纽约》本文描写了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的繁华景象,也反映了纽约的另一方面:竟争激烈,生活压力大表达了作者的心理状态:一方面作者看到纽约的“奇崛、伟岸和生命力勃发的现代 文明” ,深感必须调整脚步,学习其先进之处,力争赶上另一方面作者身在异邦,虽然出在繁华 的大都市,但依然时时心向祖国,心系落后、封闭的家乡,希望她能早日繁荣富强二单元学习的知识点:1. 作家作品:《北京喜获2008 年奥运会主办权》的体裁是消息,作者是许基仁、刘广、林榕均,这三个人都是《人民日报》的记者。

      本文选自2001 年 7 月 14 日《人民日报》 《别了,“不列颠尼亚” 》是一篇特写,作者周婷、杨兴是著名记者本文选自《通讯名作100 篇1949——1999》 《生命之舟》是一篇电视新闻,作者梁家新是著名记者本文选自《中国新闻奖作品选(1998 年第九届)》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一篇人物通讯,作者谭士珍,著名记者本文选自《晚报文萃》1990 年第 5 期文体知识:新闻作为一种文体是目前世界上发表量最大、受众最多的文体,它通过各种传媒(报纸、电视台、电台、网络)对当前的政治事件和社会生活进行报道其特点是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它通常有这样几种形式:消息、特写、电视解说词、通讯1)消息的要素及结构特点:消息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消息的结构:标题(有时有副标题)、导语(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主体(消息的躯干,用充足的事实对导语内容作进一步的扩展和阐释)、背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有时省略或暗含在主体中)2)特写及其特点:特写也叫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

      它侧重于“再现” ,采用文学手段,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发生的现场,或某些重要精彩的场面三、议论文的阅读㈠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句子论点一般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的 )1. 把握文章的论点中心论点 1 个(统帅分论点)分论点 n 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①从位置上找:Ⅰ标题;Ⅱ开篇;Ⅲ中间;Ⅳ收篇㈡论据(用什么证明)⑴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 ;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㈢论证(怎样证明)⑴论证方法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④喻证法比喻第四单元篇目 作者及出处大体内容及中心《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小说通过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前后情节的叙述,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嫉恶如仇、伸张正义、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的英雄人物形象,表达了被压迫人民的愿望《范进中举》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课文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范进疯癫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物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批判了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及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乃至整个封建社会。

      《选举风波》秦文君《男生贾里 ?女生贾梅》小说围绕一次学生会干部选举而展开,主要记叙了墙外噪音影响孩子们正常上课及林武翔被子砸伤之事,以鲁艳青、贾里为代表的同学积极发起并处理这些小波折的故事,表现了他们的聪明、活泼、热情、积极并告诉我们:人生滋味是多味的,人不可能天生是伯乐《山米与白鹤》贝尔斯小说生动细腻地描写了山米与外祖父相处的一段经历,它使山米的情感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理解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表现了祖孙两人的倔强与爱心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爱不仅使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关切,甚至也能使人与动物,与大自然相沟通回顾小说的相关文体知识小说这种文学体裁,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一篇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其中,人物的刻画是中心按照篇幅的长短, 小说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小小说一)人物描写1、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2、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说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3、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进行描写二)人物形象1、小说的三要素是(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环境。

      2、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公3、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表现出来的思想性格,分析好小说的人物形象,才能很好地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三)故事情节1、故事情节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上部分四)环境描写1、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2、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3、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4、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③渲染气氛、烘托人物④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第五单元复习提要:事理说明文一、说明文内容提要1、说明文分类:按对象:事物性说明文《苏州园林》《未来的桥》;事理性说明文: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死海不死》;接语言:文艺性说明文与平实说明文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按时间先后进行说明),空间顺序(由远及近,由内到外,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等);逻辑顺序(由表及里,由果到因,由浅到深等)。

      3 、说明方法:※ 举例子:是利用列举实例的办法把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解说得具体明白※ 列数字:有些事物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用一些数字说明,往往可以使读者了解得更清确、更具体※ 分类别:是按照一定标准对事物或事理进行分类,加以说明,使之眉目清楚※ 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如统筹方法是一种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用A是的 B或的 B,叫 A※ 作诠释:用通俗浅显的语言对事物特征作一般性解说※ 作比较:用具体的或大家比较熟悉的事物与被说明事物作比,使它留下具体而鲜明的印象,突出事物的性状特征※ 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这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征,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列图表:用图表说明事物,往往能够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说明更直接,更具体※ 引资料:包括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使说明内容更充实具体※ 摹状貌:就是对说明对象用生动语言进行描绘,相当于记叙文中的描写4、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准确:就是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要求对事物进行周密的观察和深入的分析,而且要求运用准确的语言介绍事物的特征遣词造句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不模棱两可,不夸张。

      如“《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二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中的“大约”“可能”之所以这样用是因为不敢完全肯定我国古籍中是否还有比这更古老的桥的记载所以要加上这些修饰词⑴准确: 常以 “ 加点字能否删去 “ 的形式出现 答题规范: 不能删去, “ **(加点字) “表示,, ,去掉后就变成了 ,, ,不符合实际情况,影响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⑵生动:主要的体现在形容词、动词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上第六单元第 21 课《小石潭记》一、文学常识⒈本文选自《柳河东全集》,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因其出生于河东,故称柳河东其人文名远播,与韩愈并称韩柳写本文时,他正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本文是《永州八记》之一⒉“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⒊古代四大文体指记、表、铭、说,“记”是古代一种文体,或叙事或写景,或状物⒋本文按游踪顺序,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等景物,着重渲染了冷寂落寞、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作者被贬官后忧伤、孤寂、愤懑、抑郁的情感主题)二、按原文填空⒈作者笔下的小石潭的特点是:(1)石底:写出文中相关语句: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2)水尤清冽,这一特点是通过写潭中鱼来实现的⒉第三段写溪流曲折的句子: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理解⒊第四段作者抒愤懑的句子: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⒋表现作者出游心情的句子:心乐之⒌描写小石潭概貌的句子: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⒍写出文中形容流水声音清脆悦耳的句子:如鸣佩环⒎写出描写石奇的句子: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⒏写鱼静态的句子: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写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也⒐写出潭上景色给人感受的句子: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指出下列句子所属特殊句式,并翻译⒈全石以为底句式:宾语前置译: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⒉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句式:省略句译:太阳光照到水底, (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地一动不动⒊坐潭上句式:省略句译:我坐在潭边九、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⒈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排比)⒉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似与游者相乐也拟人)⒊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比喻)⒋其岸势犬牙差互 (比喻)十、掌握注释及翻译十一、阅读理解⒈分别概括各段段意第 1 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描写石潭全貌(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写潭,树)第 2 段:描写潭水和游鱼(写水、鱼)第 3 段:探究小潭的水源及岸势(源头,岸势)第 4 段:作者对小石潭的印象和感受(写感受、抒愤懑)第 5 段:记同游者(缀述同游者)⒉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行、隔、闻、伐、取、见⒊第 1 段写景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写了水、石、树等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水清、石奇、树美。

      表现小石潭周围美丽环境的句子: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⒋作者写游鱼的作用是什么?采用什么方法写鱼?①实写鱼虚写水,写鱼同时是写水,通过鱼的活动来衬托水清②表达作者愉悦的心情 (侧面描写)⒋第③段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描写景物,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源流曲折、岸势差互⒌“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这一句写了潭水之源的神秘莫测,其中有何深意?回望自己的人生境遇,而对前途和未来,正如这不可知的潭的源头,渺茫和遥远第④段中,“不可久居”的原因是:以其境过清第④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被贬后忧伤、孤寂愤懑的心情⒍作者描写游鱼、潭水和潭上景物的特点有什么不同?其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不同感情?潭水空明澄澈,游鱼动静相得,生动传神,其中蕴含着作者欣赏美景之初的愉悦感情潭上景物凄清幽邃,其中蕴含着作者被贬之后抑郁忧愤的感情⒎与郦道元的《三峡》比较,说说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