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声乐教育母语文化的意义与愿景.doc
9页声乐教育母语文化的意义与愿景[摘要]声乐教育与母语文化关系十分密切但在我国的声乐教育中,母语文化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全球多元化声乐教育背景下,保持民族文化特点是我国声乐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声乐教育回归母语文化的过程中,要尽量使母语中的民族文化特色最大程度地得到保护与传承同时,要吸收国外先进的声乐教育理念,完善以母语声乐文化为内容的教育教学体系 [关键词]声乐教育;母语文化;回归;意义;愿景 声乐指的是融合了民歌、戏曲、说唱等形式的新的艺术形式声乐教育是音乐教育的一种,指的是音乐教育中声乐的教学,声乐教育的内容、形式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声乐艺术的发展[1]72母语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要素,也是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音乐教育中母语文化的回归就是重视声乐教育的母语性、民族性,强调对传统民族声乐的学习实现声乐教育中的母语文化回归,有利于传统声乐艺术的民族性传承,能够使声乐艺术保持独特的民族性[2]36-39 一、声乐艺术与母语文化的关联 (一)母语文化的概念界定母语”借自英文“NativeLanguage”,可以理解为“本地的语言”或是“天生的语言”,也就是一个人从幼儿阶段开始掌握的语言。
这种语言一般不需要后天专门的学习,可以通过与周边人的接触自然而然地掌握与母语相对的是“外语”,即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才能学会的语言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对于很多拥有自己语言的民族来说,其民族语言就是“母语”,例如,维吾尔族的维吾尔语、藏族的藏语等[3]28-30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几乎每个地区都有特定的方言,这些方言属于汉语的范围,但是在某些语音、语调、词汇方面与普通话有着一定的差异而且有些地区的方言非常具有特色,并以此形成了有特色的音乐、文学等,如以陕北方言为基础的陕北民歌[4]1-35声乐教育回归于母语文化,也就是在声乐教育中强调民族的“第一语言”,重视以第一语言为特色的声乐作品的学习,在课程等方面强调声乐教育的母语文化[5]2对于我国实际而言,就是尊重并学习各民族、各地区的特色声乐作品通过母语文化的学习,拓展学生对声乐教育的认识,了解具有各地区语言特色的声乐作品二)传统声乐艺术的母语文化特征语言是声乐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言能充实声乐艺术的内容,声乐艺术又能丰富语言的形式,二者相互借力,共同发展在我国传统声乐中,蕴含着丰富的母语文化[6]79-80第一,随着母语文化发展,传统声乐艺术形式也不断发生变化。
社会文化影响着声乐艺术形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较早出现的音乐形式“劳动号子”就是在传统劳作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其次,我国较早出现的音乐作品《诗经》也是在传统采风习俗的影响下创作的;再次,魏晋时期动荡的政局形成了多样的社会文化,也促进了声乐形式的多样化发展等总之,社会政治的发展会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进而影响着声乐艺术的变化第二,传统民族声乐具有明显的母语性在语言上,很多传统民族声乐都是以母语为基础进行创作的,在表演风格上,母语的独特性形成了传统声乐作品的特色传统声乐艺术的母语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很多传统声乐作品都是以本民族母语进行创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7]33-34在传统文化影响下,声乐演唱讲究“字正腔圆”其次,大部分传统声乐作品的内容都以民族文化和风俗为主,以民族的五声调式为基础,极具母语特色再次,在民族文化影响下,讲究“声情并茂”的演唱风格,符合我国传统声乐理念的要求总之,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声乐作品离不开母语及母语文化在母语文化的影响下,传统声乐作品才具有其独特的民族性,才能不断传承发展三)现代声乐艺术的母语文化特征我国现代声乐艺术是对传统声乐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在传统声乐艺术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发展。
在发展中,我国现代声乐艺术受西方艺术表演形式影响,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声乐作品,如20世纪初的《长恨歌》等在借鉴西方艺术形式的基础上,现代声乐艺术的母语文化特征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学性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声乐艺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发展中,传统声乐艺术要在坚持母语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学习外来音乐形式,形成现代声乐形式母语文化下的科学性,促进现代声乐艺术的发展第二,现代性在不断发展中,现代声乐技术既继承了民族语言特征,也吸收了西方现代化音乐形式,形成了独特的现代声乐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现代性[8]209-211第三,艺术性现代民族声乐在演唱技巧上学习了西方先进的演唱方法,音色更美、音域更宽,在艺术性上有了显著提高第四,时代性也就是现代民族声乐形式具有了明显的当今时代的特征,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总的来看,在西方声乐的冲击下,现代民族声乐中的民族性越来越不受重视,在声乐教育中,母语文化也越来越被忽视,现代声乐艺术带有了明显的“西化”性质 二、全球化语境下的母语文化与多元化 (一)国外多元化音乐教育范例美国声乐教育的多元化趋势发端于19世纪初,原因归结于大批移民的涌入,导致本土教育必须进行重大变革,以满足人口多元化带来的教育多元化需求。
然而19世纪美国音乐教学的主流依然是德国古典音乐,直到19世纪末,音乐教育内容才开始向欧洲音乐倾斜[9]50-6020世纪初,鉴于国内纷繁复杂的局势,美国正式提出多元化教育理念二战结束后,美国将更多精力投向跨文化教育,意图借此实现和平共处同时,大量美国声乐教育从业者开始接纳黑人音乐,将其视为美国音乐的组成部分,并纳入声乐课程体系20世纪末,美国颁布《豪斯赖特宣言》,阐明了音乐教育的多元化目标,强调除传承西方音乐外,还应广泛借鉴其他地区的民族音乐二战后的英国出于重建需要,同样吸纳了大量移民,势必也使其音乐文化开始呈现多元化属性,这也反映了这一时期音乐教育的多元化趋势英国音乐教育素来以欧洲古典音乐为主,然而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非洲、亚洲部分地区的音乐也正在逐渐丰富英国音乐课程体系值得指出的是,英国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便是帮助学生获得鉴赏和演奏多种风格乐曲的能力德国作为欧洲古典音乐的发源地之一,虽然始终坚持古典音乐教学,然而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对于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学生,教育部门已经开始寻求解决办法,并已在其课程中加入更多多元化音乐元素日本虽然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极其强烈,但对于外来文化也表现得十分包容。
在明治维新后逐渐西化的过程中,日本对欧洲音乐文化表现出极高的接纳度,同时将西方音乐纳入各级教育体系,与西方音乐进行深度融合综上可知,虽然每一个国家对自身的音乐文化都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但是也都正在逐渐接纳其他民族音乐,多元化音乐教育已是大势所趋二)我国母语文化与声乐教育的多元化我国的民间音乐研究起源于两千多年前,随着秦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兴起,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加之我国本就拥有众多民族,文化迥异,因此可以认为我国早已成为一个多元文化国家,这种多元的文化结构为我国音乐教育提供了珍贵的素材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重要成果,教育事业同样实现了快速发展音乐教育体系更是吸纳了众多国外优秀理念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我国音乐教育在坚持民族化的基础上,正逐步向多元化迈进开展多元化音乐教育,应以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为依托,逐步融入西方音乐元素唯有充分挖掘传统音乐的独特价值,我国本土音乐教学的特色才能得以体现除西方外,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音乐文化同样值得借鉴,这些国家既广泛吸收了外国音乐元素,又较好地维护了本土音乐文化[10]142因此,在吸收世界音乐元素,实现多元化的同时,应当更加注意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由于我国多民族的特性,民族声乐作品中已然包含多元性,同时母语音乐文化也体现出了多方面、多角度的文化特点不论世界音乐如何发展、如何融合,我国声乐教育都应当以民族声乐为基础,继而寻求创新不论对于哪一个国家而言,声乐教育的基础都应该是其母语和本土文化因此,没有母语文化,民族声乐也就无从说起在民族音乐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已有众多学者对民族音乐与母语文化的关联进行了深入探究匈牙利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经说过:“任一个民族的歌谣,都是其智慧的凝聚,都是属于该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11]31-35德国在科技领域虽然领先于世界,具备极强的创新能力,然而其仍然将古典音乐奉若神灵;俄罗斯更是将民族音乐视为音乐教学的根本音乐语言是中国母语文化声韵的独特表现特征可见,深入了解母语文化、掌握民族音乐、传承母语音乐(以声乐作品为主)是发展我国母语音乐文化的重要前提民族文化日益多元化,使得声乐教育的多元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音乐教育多元化已是大势所趋总之,声乐教育多元化是顺应世界音乐教育理念的,而我国也应根据国情把民族本土音乐、母语文化作为今后声乐教育之重点从世界范围看,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声乐教育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母语文化声乐教育应着眼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融合形势而进行深入探究,最终达到民族声乐作品与母语文化多元性的共同发展 三、我国声乐教育中母语文化回归的意义 (一)我国声乐教育中的母语文化优势我国声乐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母语文化,因此声乐教育中具有独特的母语文化优势第一,民族特性是声乐艺术应该涵盖的特征,通过表现各种民族形式,传递民族精神是声乐艺术的重要任务母语文化代表着民族特性,母语文化的回归能够赋予声乐艺术更具有民族特性,在“哈日”“哈韩”潮流中,我们必须保持传统民族音乐的特点第二,声乐艺术起着沟通社会的桥梁作用,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纽带,在社会民俗影响下产生,对于传承地区文化、沟通地区间的联系具有重要作用母语是民俗活动的基础,推广母语文化,能够增强民族意念,进而引发民族认同感第三,母语是民族文化的基础,也是声乐艺术的重要方面,这种母语化的民族声乐反映着民族习俗,也影响着社会的道德准则,起着约束人们行为以及影响社会舆论的作用,能够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总之,母语文化是我国声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音乐教学中,教学者应将母语文化作为声乐教学的基本准则,使民族文化、民族音乐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与传承。
母语文化在声乐教学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希望国家能使有关母语声乐作品的传统文化得以发展继承,且让世界各国有所认识接受二)我国声乐教育必须回归母语文化实现声乐教育中母语文化的回归,是改进声乐教育的要求,也是在国外音乐冲击下保证声乐艺术民族特性的必然要求首先,在我国目前声乐教育中,母语文化缺失的现象十分严重,无论是中小学音乐教育,还是高等院校音乐教育,都忽视了母语文化的作用但是,对于声乐艺术来说,母语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必须强调声乐教育中的母语文化回归其次,从世界范围来看,很多国家在声乐教育中都重视母语文化的重要性,这是世界声乐艺术发展的一大趋势,为了提高我国声乐艺术的影响力,显示我国声乐艺术的鲜明个性,必须重视声乐教育对母语文化的回归总之,不论在国外还是国内,人们都认识到了对母语文化回归的价值学校既是传承母语文化的重要媒介,也是向学生介绍母语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将相关背景知识融入教材内容中,使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及了解我国音乐教育中的母语优势,并以声乐教育为主来推广与发展各地区的母语文化 四、我国声乐教育中母语文化回归的愿景 (一)营造良好的母语声乐教育环境。
良好的母语声乐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习者的思想观念,使学生意识到母语文化在声乐学习及传承中的重要性为了营造良好的母语声乐教育环境,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营造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声乐环境首先,可以利用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手段宣传母语声乐文化教育现代媒体手段存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创办具有民族特色的声乐选秀节目,鼓励民间优秀声乐表演者参与节目,并聘请专门的声乐专家担任评委,通过各民族音乐的展示及专家的讲。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