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渔家傲》中考试题及答案.pdf
9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渔家傲秋思全国中考试题(一)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这首词反映了边地生活的艰辛,表现了将士们_ _,_的英雄气概 ,风格苍凉悲壮概叹战攻未立决心守边御敌2词的上片着重描写_,下片着重抒发_边塞景象思乡忧国的情怀3“ 塞下秋来风景异” 中的 “ 异 ” 字统领上片,然后从词人的所感,所闻,所见的角度,渲染塞下风景之 “ 异” ,用线条将有关的内容连接起来衡阳雁去无留意所闻b四面边声连角起所感c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c -b -a 4“ 长烟落日孤城闭” 与王维的诗使至塞上中的“ _,_”的意思相似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5词的结尾三句即景抒情,抒发了边塞将士_的感叹和 _的情怀,感情是十分沉痛的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壮志难酬思乡忧国6本词中的主人公不是羁旅游子,而是守边大将,故下片的前两句于家国之思中寄寓着“_” 。
用范仲淹的有关名句填空)6.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7渔家傲中渲染边地凄凉而悲壮气氛的词句是“ _” ,透出战争前线局势紧张的三个字是“_ ”7. 四面声连角起孤城闭8 “ 浊酒一杯家万里” 写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我国古代诗人抒发思乡情感的著名诗句有:(写出原诗句两句,并写明出处)_ 6.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7. 四面声连角起孤城闭8. 例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 秋思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9. 词中描写塞外景致最有名的一句是_,表达了诗人苦苦思乡,又因外敌压境,不能靖边,外患未除, 无法回去的复杂心情的句子是_9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以下是20XX年广西桂林中考题)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0 上阕中 “ 塞下秋来风景异” 的 “ 异” 字表现了边陲之地的_ 10 孤寂荒凉11. 请谈谈你对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句的理解。
答:_ 11 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思念忧国的感情 以下是 20XX年山东省高青县中考题) 12 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_,下阕写_,笔力雄健,感情沉郁2 分)12 边塞秋色思乡之情13. “ 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2 分)14 ( 20XX年洛阳市)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塞下秋来风景异” 中的 “ 异” 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B“ 千嶂里 ” 中的 “ 千嶂 ” 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C“ 浊酒一杯家万里” 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D“ 羌管悠悠霜满地” 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D (以下是08 年金华中考题)15 “ 塞下秋来风景异” 的“ 异” 字,突出了 “ 塞下秋来 ” 的哪些特点?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5 天冷、声杂、城孤16 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6 上阕侧重描写,下阕侧重抒情思乡之情(壮志难酬,有家难归)(以下是07 年遵义中考题)17 你怎样理解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句中的 “ 寐 ” ?17 睡觉18 从 “ 长烟落日 ” ,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18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9 ( 1)词的上下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 _ ”(限两个字)(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重在写景,主要描写季塞下秋景之“ 异” ;词的下阕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词的上阕中“ 长烟落日孤城闭” 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的意境相似C词的下阕中 “ 羌管悠悠霜满地” ,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凉的愁思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19 ( 1)雁去(2)C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以下是07 年泰州中考题)20 请揣摩 “ 霜满地 ” 在表达上的作用20 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 长烟落日 ” 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21 请赏析 “ 长烟落日孤城闭” 的妙处21 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军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22 ( 09 年湖南)对诗歌内容赏析的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 塞下 ”“霜” 等词语可以看出B “ 衡阳雁去 ” 是说 “ 大雁向衡阳飞去” 而不是 “ 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
C这首诗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D这首诗感情悲观而又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22 D渔家傲全国中考试题(一)品读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6、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雁去”(限 2 个字) 1 分)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 分)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B、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C、词的下片中“ 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9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9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7、“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2 分)天冷、声杂、城孤。
8、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思乡爱国之情9、你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2 分)答: 睡觉10、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2 分)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11、这首词的上、 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答: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12、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完成下列三题5 分)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2 分)(1)本题 2 分,一点1 分 a、慨叹功业未立;b、思念家乡其它如“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之类的意思也得全分2)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1 分)(2)本题 1 分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答对其中一点得全分,若答“交代时令特征”或“借景抒情”、“渲染气氛”之类的内容,也得1 分)(3)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
2 分)(3)本题 2 分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答对一点得1 分,答对两点得全分)13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 )( 2 分)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1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3 分)答: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2 分)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15、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 从 “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B.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C.“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非“大雁从衡阳飞走了”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16、 . 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词的上阙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B.词的下闻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9 页 - - - - - - - - -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9 页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当时孤城危急的战况D.这首词基调悲壮,意境开阔,风格和“苏辛”相似17. 发挥想象,用一段话来表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致不多于100 字)答案:6、雁去C7、天冷、声杂、城孤 8 、思乡爱国之情9、睡觉( 2 分 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 分)11、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答对一种表达方式给1 分,后一问意思接近即可给 2 分共 4 分)12( 1)本题 2 分,一点1 分 a、慨叹功业未立;b、思念家乡其它如“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之类的意思也得全分。
2)本题 1 分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答对其中一点得全分,若答“交代时令特征”或“借景抒情”、“渲染气氛”之类的内容,也得1 分)(3)本题 2 分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答对一点得1 分,答对两点得全分)13、B 14、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 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2 分)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1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