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信息窗二:变葫芦.doc
3页信息窗二:变葫芦(新授)信息窗二:变葫芦(新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5-7 页,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2.通过同数连加引出乘法算式,掌握写法、读法及各部分名称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乘法的意义2.乘法算式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实物展台、小棒、小正方形、小圆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一、创设情境展台出示主题图)师:舞台上又进行了什么魔术表演?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回答,并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宝葫芦?一共有多少只小鸟?你能列式解决吗? 5+5+5+5+5+5+5+5=40(个) 4+4+4=12(个)二、探究新知二、探究新知1.操作感知1)让学生用小棒摆 3 个 2 或 2 个 3教师指导学生摆小棒,既可以先横着一行摆 3 根小棒,摆 2 次,也可以先竖着摆2 根小棒,摆 3 次学生摆完后,教师提问:每次摆 2 根小棒,摆 3 次,要求一共摆了几根小棒,用加法计算?怎样列式?等于几?学生列出算式:2+2+2=6(根)每次摆 3 根小棒,摆 2 次,要求一共摆了几根小棒,用加法计算?怎样列式?等于几?学生列出算式:3+3=6(根)2+2+2 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 2 相加?板书:3 个 2。
3+3 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 3 相加?”板书:2 个 32)让学生用小正方形摆 4 个 3 或 3 个 4教师提问:每次摆几个小正方形?摆了几次?求 4 个 3 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怎样列式?求 3 个 4 是多少用加法计算怎样列式?用加法算:3+3+3+3=12 或 4+4+4=123)让学生用小圆片摆 5 个 4 或 4 个 5摆完后,先让学生写出加法算式用加法算:4+4+4+4+4=20 或 5+5+5+5=204)归纳小结:求 3 个 2 或 2 个 3 相加是多少,4 个 3 或 3 个 4、5 个 4 或 4 个5 分别相加是多少,都可以用连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方法-乘法教师板书:乘法2.乘法算式的写法师:下面我们学习怎样写乘法算式教师明确指出:要想求一共有多少个宝葫芦?必须知道 8 个 5 或 5 个 8 相加是多少,用加法算是“5+5+5+5+5+5+5+5=40 或 8+8+8+8+8=40”,用乘法计算就可以写成“8 乘 5 或 5 乘 8”两个数中间写“×”,这个符号叫乘号教师板书:8×5=40 5×8=403.引导学生把上面的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加以比较。
使学生看到:在乘法算式中乘号前后两个数分别表示加法算式中的什么数,以及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4.教学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教师结合 8×5=40 5×8=40 两个算式,教学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指出乘法算式的读法教师明确指出:8 和 5 相乘可以写成 8×5,也可以写成 5×8说明:求两个数相乘的积是多少,可以用两个乘法算式中的一个进行计算5.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鸟?怎样列乘法算式?学生独立解决,并在小组内交流三、自主练习三、自主练习自主练习 1:看图列算式第 1 小题,教师先让学生说出图中表示的是几个几?学生回答出“表示 2 个 8”后,提问:“可以怎样算?怎样列式?”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想,求 2 个 8 的和是多少,也就是求 2 个 8 相乘的积是多少,可以用乘法算式计算第 2小题,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 2: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并讲述改写理由自主练习 3: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写算式,然后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 4 个 2 相加可以写成 4×2 或 2×4,6 和 4 相乘写成 6×4 或 4×6 都是正确的自主练习 4:连线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进行交流,并说一说连线的依据。
题目中的 4+4+4+4+4 是多余信息自主练习 5:小游戏练习时,让小组同学合作完成,边活动边说算式练习结束后安排一些操作性和游戏性的练习要求学生只列出算式,不算出得数自主练习 6:把盖住的画出来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弄清题意后说一说2×4 表示的意思,明确 2×4 既可以表示 2 个 4 相加,也可以表示 4 个 2 相加,再根据算式画图,以增加练习的开放性和趣味性,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自主练习 7:解决问题练习时,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全班交流,反思自己的方法四、全课小结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