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荔浦话量词探究.doc
16页广西荔浦话量词探究摘 要:广西荔浦话是桂柳方言的一支,也属于西南官话荔浦话中的量词与普通话量词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本文通过对荔浦话量词的描述,探索其与普通话的不同之处,并简要分析其语法特点 关键词:荔浦话 量词 分类 语法特点 荔浦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南缘全县通行荔浦话,是桂柳方言的一支,也属于西南官话作为官话的一种,荔浦话中的量词与普通话量词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点本文通过对荔浦话量词的分析,指出荔浦话量词的特点,并对量词语法特点进行分析 对于量词的分类,学界看法不一,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类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 (1979)把量词分为专用个体量词、通用个体量词、集合量词、部分量词、容器量词、临时量词、标准量词、准量词、动量词;王力《汉语史稿》 (1980)把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朱德熙《语法讲义》 (2002)把量词分为个体量词、集合量词、度量词、临时量词、不定量词、准量词、动量词;刘丹青《语法调查研究手册》 (2008)把汉语量词分为计量单位词和分类词 本文参考众多学者的观点并结合荔浦话的特点,将荔浦话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将名量词分为个体量词、集合量词、借用名量词、度量衡单位词,将动量词分为专用动量词和借用动量词。
一、名量词 (一)个体量词 “个”是普通话中运用较多的一个量词,几乎占了量词使用的“半壁江山” 孙汝建(1996)曾提出:“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中的附表‘名词量词配合表’ ,该表收量词 144 个,名词 439 个,其中能与‘个’搭配的名词有 159 个,占名词总数的 44.94%, ‘个’是 144 个量词中搭配频率最高的一个 ”可见量词“个”的使用范围之广在荔浦话中, “个”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除了少数名词不能与“个”搭配之外,其他名词几乎都可以与“个”搭配如: 荔浦话 普通话 荔浦话 普通话 一个鱼 一条鱼 一个河 一条河 一个蛇 一条蛇 一个鸟 一只鸟 一个桌子 一张桌子 一个手 一只手 一个汽车 一辆汽车 一个树/草 一棵树/草 一个牛/马 一头牛/一匹马 一个桥 一座桥 一个蚊子 一只蚊子 一个电脑 一台电脑 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在普通话中不能用“个”搭配的名词在荔浦话中都可以与“个”搭配, “个”不仅可以用于动物也可以用于植物和其他的一些名词如:“一个狗、一个羊、一个星子(星星) 、一个豆子、一个雨伞、一个电脑”等其中植物类的物体除了可以与“个”搭配外,还可以与量词“蔸”搭配,且“蔸”更为常用,如:“一蔸树子、一蔸野草、一蔸竹子”等。
“个”还可以重叠构成“个个”形式,不过“个”重叠时有两种不同的语音形式:[ko21ko54]和[ko54ko54]如: (1)个个[ko21ko54]像饿死鬼一样 (2)个个[ko54ko54]像饿死鬼一样 例(1) 、例(2)虽然形式相同,但由于“个个”的语音形式不同,因此表达的效果也不相同例(1)只是语气平淡地陈述一件事情;例(2)中的“个个”表示强调,在句中成为焦点,强调的是“每个人都这样” ,而不是“单一的个体这样” 在荔浦话中,用得比较多的个体量词还有: “把”:一把刀、一把枪、一把雨伞、一把锁、一把柴火、一把梳子、一把锄头、一把铲子等 “颗”:一颗石头、一颗星子、一颗豆子、一颗珠子、一颗炮仗、一?w 落豆(花生)等 “根”:一根棍子、一根柱子、一根竹子、一根绳子、一根鞭子、一根棒子、一根链子、一根头发、一根甘蔗、一根手巾等 “块”:一块模板、一块豆腐、一块砧板、一块布、一块砖、一块田、一块镜子、一块猪肉等 “张”:一张纸、一张钱、一张相片、一张名片、一张奖状、一张报纸、一张牌、一张布告等 其他个体量词还有:“条” ,一条路;“支” ,一支笔;“道” ,一道题;“架” ,一架车;“篇” ,一篇作文;“幅”,一幅画;“杆” ,一杆秤;“层” ,一层楼;“门” ,一门课;“种” ,一种药;“样” ,一样东西;“件” ,一件衣服;“句” ,一句话;“本” ,一本书;“封” ,一封炮仗;“餐”,一餐饭;“家” ,一家店;“朵” ,一朵花;“节” ,一节课等等。
在荔浦话中, “个”的使用范围最广,很多在普通话中不能与“个”搭配的名词,在荔浦话中都能与“个”搭配,如:“一个鱼、一个蛇、一个桌子、一个树”等表示植物时一般用量词“蔸” ,文本类的物体一般用量词“本” ,如:“一本书、一本日记、一本账本、一本字贴” 长条状的物体一般用“根” ,如:“一根棍子、一根甘蔗、一根竹篙”等 (二)集合量词 荔浦话中的集合量词主要有:“对、双、条、沓、件、套、副、?I、梳、帮、□[p?u?21],□[pu?54]、垛、排、堆、把、抓”等 “对” ,表示成双成对的人或物:我有一对袖笼 “双” ,表示成对的事物:我有一双漂亮咧高跟鞋 “条” ,指未打开大包装的香烟:我要买两条烟 “沓” ,多指叠在一起的东西:我们还有一沓钱纸,没要买了 “件” ,与“箱”同:一件牛奶要五十块钱 “套” ,多指两件以上的事物:我刚买了一套西服 “副” ,多表示成双或者成套的东西:我有两副手套/麻将 “?I” ,多用于指整理好的成捆的毛线:这点毛线可能有二十?I “梳” ,指长得像梳子一样密集的东西:这么多的香蕉可能有好几梳了 “帮” ,与“群”类似:他们一帮人没晓得跑哪去了 “□[p?u?21]” ,同“群” ,主要用来形容动物:她屋有一大□[p?u?21]鸭子。
“□[pu?24]” ,同“串”:这凯有好几□[pu?24]果子垛” ,多指堆积、重叠的事物:刚做了五十垛白糍粑 “排” ,指成排的东西:那边有几排果子 “堆” ,表示众多东西杂乱地放在一起:赶紧把你的这堆东西收拾好 “把/捆” ,多表示用绳子捆好后的东西:屋后有两把/捆柴火 “抓” ,多表示用单手抓的东西的量:三抓米就差不多有半斤了 (三)借用名量词 所谓借用量词,是把原本不是量词的其他词性的词借用过来,使它们具有量词的性质和功能黄伯荣、廖序东《汉代汉语》 (2002)将借用名量词分为借自名词的量词和借自动词的量词本文依据黄伯荣、廖序东的观点并结合荔浦话的特点,将荔浦话名量词分为借自名词的名量词和借自动词的名量词 1.借自名词的名量词荔浦话中的借用名量词与普通话中的借用名量词大致相同,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借用器物名称的,如“一瓢水”中的“瓢” ;一类是借用工具名称的,如“一锄头泥”中的“锄头” 较多的是借用器物名称 1)借用器物名称的名量词主要有:“盆” ,一盆水;“瓶” ,一瓶饮料;“壶” ,一壶茶;“车” ,一车泥;“碗”,一碗饭;“缸” ,一缸菜;“盒” ,一盒牛奶;“桌” ,一桌饭菜;“盘” ,一盘菜;“桶” ,一桶水;“篮” ,一篮水果;“杯” ,一杯酒;“床” ,一床毛毯;“箱” ,一箱?O 果;“坛” ,一坛酸菜;“锅” ,一锅鱼;“碗柜” ,一碗柜菜;“屋头” ,一屋头人;“瓢羹” ,一瓢羹汤;“身” ,一身汗;“口” ,一口水等。
2)借用工具名称的名量词主要有:“锄头” ,一锄头泥;“铲子” ,一铲子沙子;“簸箕” ,一簸箕豆子;“箩筐” ,一箩筐谷子;“锅铲” ,一锅铲菜;“□[kua21]子” ,一□[kua21]子石鼓(石头)等 2.借自动词的名量词荔浦话中借自动词的名量词主要有:“把” ,一把柴火;“抓” ,一抓米;“捆” ,两捆甘蔗;“包” ,一包烟;“卷” ,一卷纸;“抱” ,一抱干草;“担” ,一担水;“捧” ,一捧沙子;“□[k?a21]” ,一□[k?a21]面团等 (四)度量衡单位词 度量衡单位词是表示度量衡单位的词在荔浦话中,度量衡单位词可以分为表示长度的单位词、表示重量的单位词、表面积与体积的单位词,表容积的单位词、货币单位词等按照传统与现代的标准划分,度量衡单位词在荔浦话中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度量单位,如“寸、尺、丈、钱”等多为老派使用;一类是国际通用的度量单位,多为新派使用,如“米、分米、厘米、克、千克”等1.表长度的单位词:“米、里、尺、寸、公分、丈、步、□[k?ia21](拇指和食指丈量的长度) 、□[p??54](两只手臂张开的长度) 、千米、分米、毫米”等 (3)这个竹子可能有五米啵! (4)从茶城到村里头有十里远。
(5)这个布有三尺长 (6)七寸咧木头拿来做什么? (7)这个东西就是两公分长 (8)马可以跳几丈远? (9)屋头到代销店就才几步路 (10)椅子就是两□[k?ia21]宽 (11)两□[p??54]长咧东西好长了啵 2.表重量的单位词:“斤、两、钱、公斤、吨、克、千克” (12)三斤/两/公斤的猪肉已经很多/少了 (13)这点药材就三钱 3.表面积与体积的单位词:“亩、分、平方、方” (14)村里头每个人就三亩/分田 (15)这个房子有一百平方 (16)这堆树子可能有五十方 4.表容积的单位词:“升、担” (17)这个水应该有两升 (18)这堆谷子有三担 5.货币单位词:“块、毛(角) 、分” 在荔浦话中,关于度量衡量词的使用,新派、老派的区分十分明显,老派主要使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新派主要使用国际通用的度量衡单位同时,荔浦话中包含当地特有的度量衡单位,如:“□[k?ia21]、□[p??54]” 二、动量词 动量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词一般可以分为专用动量词、借用动量词 (一)专用动量词 专用动量词,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用来表达动作、行为的量词荔浦话的专用动量词有:“次、下、趟、轮、转、餐、场、顿、通、觉、盘”等。
“次” ,用于计量次数:这次我要得第一/他考了三次才通过考试 “下” ,用于计量身体动作的次数:她打了我一下 “趟” ,用于计量行走及相关行为:我都跑了两趟了 “轮” ,用于计量次数,与“次”同:我去了两轮荔浦了 “转” ,用于计量有来回的行为的次数:他吃完饭总要出去打两转 “餐” ,用于饮食行为:我们一天就吃两餐咧 “场” ,用于社会活动、个人行为、自然现象等:这场雨下得太大了/学校刚举行了一场篮球比赛 “顿” ,用于打骂行为:她挨她哥打(骂)了一顿,现在还在哭 “通” ,用于说话行为:我妈讲了我一通 “觉” ,用于睡眠行为:她刚睡了一觉 “盘” ,用于竞技类游戏、活动等:我们下了几盘棋 (二)借用动量词 借用动量词是指从其他词类借用过来表示动量的词,主要有以下几类: 1.器官类动量词:“眼、口、脚、手、头”等身体部位如: (19)我一眼就看到他在那里 (20)我一脚把气球踩爆了 2.工具类动量词:“板、刀、棍子、叉子、枪”等工具如: (21)我一棍子就把蛇打死了 (22)我两枪才把瓶子打烂 3.伴随、结果类动量词:“步、声、圈”等如: (23)我好像听见有人喊了我两声 (24)我刚下去跑了两圈。
三、荔浦话量词的语法特点 (一)个体量词“个”的虚化 “个”不仅在普通话中普遍使用,在荔浦话中它的用法更加广泛,可以与大部分的量词搭配随着用法的扩大,“个”还可以用于口语之中,且用法虚化 1.“个”可以用于数量结构之前,表示概数如: (25)他拿得个几多?你不随他嘛 他拿得了多少,你就随他拿吧 (26)小娃仔生日给个一两百块钱就得了 小孩子生日给一两百块钱就可以了 (27)你去买个五六包烟回来 你去买五六包左右的烟回来 (28)我用得个三四斤,你有哏多咩? 我用得了三四斤左右,你有这么多吗? 2.“个”可以用于动补结构当中,与普通话的用法相同,可以作补语如: (29)她一直在那里笑个没停,都没晓得搞□□[s?54ma54]? 她一直在那里笑个不停,都知道为什么? (30)我们今天要喝个痛快 (31)这件事情我们要问个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