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53 于令仪不责盗.doc
4页53 于令仪不责盗一、美文精读【文学常识】 王辟之(1031年—?),字圣涂,北宋临淄人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以“贵德尚贤”闻名整理《渑水燕谈录》十卷文章主旨】于令仪善良、宽容、不损人利己;教人有方,宽厚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启示我们教育别人要讲究方法,要用宽大的胸怀挽救失足者文言原文】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乡里称君为善士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之,子、侄杰仿举进士第,今为曹南令族摘自《渑水燕谈录》)【对照注译】原文注释译文【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曹州】古地名,今山东菏泽市井】指做生意曹州人于令仪,原来是个以贩卖货物为业的小商人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长厚不忤物】为人忠厚,不损人而利己颇】十分他)为人忠厚,不损人而利己,晚年时家道殷实富足 一【夕】,盗入其家,【夕】晚上一天晚上,有一个小偷,到于令仪家里行窃,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
禽】通“擒”,抓获被他几个儿子抓住了,原来小偷是邻居家的儿子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素】一向,平时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于令仪问他:“你一向为人本分谨慎,何苦要当小偷呢?”曰:“迫于贫耳!”小偷回答道:“不过是被贫穷逼成这样罢了!”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十千】指十贯铜钱于令仪问他想要什么东西,他说:“我如能得到十千钱,就足够穿衣吃饭了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如】按照于令仪就按他说的数目,付给了他钱既去】,复呼之,盗大恐既去】已经离开既,已经去,离开小偷拿了钱以后,已经走出去了,于令仪忽然想起了什么,又叫住他, 那小偷非常害怕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甚】十分负】背着诘】责问于令仪对他说:“你如此贫困,夜里带着十千钱回家,我恐怕你在路上,要被人怀疑盘问,就麻烦了留之,【至】明使去于是于令仪留下小偷,在自己家里过夜,到天亮后,才让他回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大】十分,很卒】最终为】成为小偷经历了这样的人和事,很受感动,大为惭愧,后来终于成了一个良民乡里称君为善士乡里的人们,都称道于令仪是名善士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之。
择】挑选,选择秀】优秀延】聘请,邀请掖】教导于令仪挑选出一些优秀的子侄辈,建立学堂并聘请有名的儒士来教导他们子、侄杰仿【举】进士第,【举】考中他的儿子于伋、侄儿于杰和于效,(他们)后来都相继考中了进士,【今】【为】曹南令族今】现在为】成为现在,他们于家成了曹南一带的名门望族作品赏析】这个故事中,于令仪通过自己的言行来教诲周围的人,并且用宽厚的心去感化别人,甚至是盗贼文章揭示的现实意义是:对于别人不能因一件事而下判断性的结论,要分析事件的原因,要有原谅和向善的心,这样才能帮助他人改过自新读后必练】(共25分)1. 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 (10分)① 诸子禽之 ( ) ② 汝素寡悔 ( )③ 问其所欲 ( ) ④ 卒为良民 ( )⑤ 何苦而为盗耶 ( ) ⑥ 既去 ( )⑦ 夜负十千以归 ( ) ⑧ 恐为人所诘 ( )⑨ 盗大感惭 ( ) ⑩ 延名儒以掖之 ( )2. 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① 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耶? ② 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 ③ 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④ 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⑤ 君择子侄之秀者,起学室,延名儒以掖之 3. 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2分)A. 诸子禽之 禽:通“擒”,抓获 B. 汝素寡悔 素:一向,平时C. 问其所欲 欲:欲望 D. 卒为良民 卒:最终4. 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
并结合实际说说你的感悟3分) 【参考答案】1.① 禽:通“擒” 抓获 ② 素:一向,平时 ③ 欲 :想要 ④ 卒:最终 ⑥ 已经 ⑦ 背,背着 ⑧ 责问 ⑨ 十分,很⑩ 聘请,邀请2. ① 你一向为人本分谨慎,何苦要当小偷呢?② 于令仪就按他说的数目,付给了他钱③ 你太穷了,晚上背着十贯铜钱回家,恐怕会被人责难的④ 小偷经历了这样的人和事,很受感动,大为惭愧,后来终于成了一个良民⑤ 于令仪挑选出一些优秀的子侄辈,建立学堂并聘请有名的儒士来教导他们3. C 4. 宽厚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 感悟言之有理即可二、趣文泛读笑话一担秀才年将七十,忽生一子因有年纪而生,即名年纪未几又生一子,似可读书,命名学问次年,又生一子笑曰:“如此老年,还要生儿,真笑话也因名曰“笑话三人年长无事,俱命入山打柴,及归,夫问曰:“三子之柴孰多?”妻曰:“年纪有了一把,学问一点也无,笑话倒有一担译文】有个秀才年近七十,他的妻子突然生了一个儿子,因为年岁已高才生了儿子,就取名为“年纪”。
过了不久,又生了一个儿子,看模样像个读书的,便取名为“学问”第三年又生了一个儿子,秀才笑道:“这样大的岁数了,还能得子,真是笑话于是取名为“笑话”三个儿子长大后无事可做,秀才让他们进山打柴,等到回来,丈夫问妻子说:“三个人谁打的柴多?”妻子说:“年纪有了一把,学问一点也没有,笑话倒是有一担儿童心理发展是有顺序的,这是由遗传决定的,不会因为各种外部环境的影响,或者学习、训练的作用而发生改变,出现心理发展的超越或逆转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的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既是个体自身发展成熟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