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docx
10页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第一章 职业规划与就业概述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及其意义,了解与职业规划 相关的理论对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和了解;帮助学生确立 正确的职业理想,制定明确的职业目标教学重点:1、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及其意义2、使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方法和步骤3、了解职业生涯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职业生涯的基本概念一、职业生涯的基本概念:1、职业的概念: 社会学的职业概念:4 个层次职业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种社会位置,这种位置是个人进入社会生活中获 得的一种劳动角色职业是从事某一专门工作和活动的社会分工 职业同权力和利益是紧密相连的职业是国家确定和认可的经济学的职业概念:4 个层次 职业是社会分工体系中劳动者所获得的一种劳动角色 职业是一种社会活动,具有社会性职业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职业具有经济性总结:职业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2、职业生涯的基本概念: 直观:一个人一生所从事的工作、职业活动 不同的生命周期:生物生命周期、社会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职业生涯 周期职业生涯概念:4 个层次 职业生涯是个体的概念,是指个体的行为经历 职业生涯是职业的概念,是指一个人一生的职业经历和历程。
包括“外在职 业生涯:招聘、培训、晋升、解雇、退休等内在职业生涯:主观因素,如 需要、动机、能力、发展取向等”职业生涯是时间的概念,是指与工作相关的整个职业生涯期 职业生涯是发展和动态的概念,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二、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的基本概念:1、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概念:(1)职业生涯发展的含义: 为达到职业生涯计划的各种职业目标进行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培训、教育 等活动,也是个人逐步实现其职业生涯目标,并不断制定、实施新目标的过程2)职业生涯发展的类型: 职务变动发展:晋升与平行调动 非职务变动发展:未发生晋升与平行调动,但通过工作丰富化等发展2、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1)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指个人根据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 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制定和安排相应的教育、培训、工作计划并付诸行动, 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四个方面:自我分析、设定目标(分层次、阶段)、实现目标的策略、评估 与修正2)职业生涯规划需考虑的因素: 专业与技能、准确的信息、职业选择、工作和家庭的协调、发展与稳定、机 会成本、避免职业陷阱、机遇与职业、业绩与职业成功、单一职业和多种职业。
三、新的形势与新的要求:1、信息时代对职业能力的要求2、在竞争中求生存3、积极面对失业与待业第二节 职业生涯的基本理论一、职业发展理论: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动机理论八个要点 需要与动机的关系: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 人的动机是统和性活动如:当一个人饿了,实际是他整个人都需要食物, 而不只是他的胃人类的需要是似本能需要:人与动物的区别 需要的性质决定动机的性质: 人类的需要有两大类:基本需要、心理需要 人类需要成等级系统:生理、安全、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 低层次需要是高层次需要的基础各层次需要的产生和个体发育密切相关2、帕森斯:特质-因素理论:(1)基本概况: 描述:个别差异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个人心理与行为中,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 特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质,而某种能力模式与人格特质又与某些特定职业相关 联职业指导三步曲: 自我分析:评价求职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心理测量及其他测评手段, 夺得求职者的身体状况、能力倾向、兴趣爱好、气质与性格等方面的资料工作分析:分析各种职业对个人的要求包括:职业性质、工资待遇、工作 条件以及晋升的可能性;求职的最低要求;为准备就业而设置的教育培训计划, 以及这种教育和培训的机构、学习年限、入学资格和费用等;就业机会。
人职匹配:通过科学分析进行个人与职业的匹配2)对该理论的评价: 优点:重视个体差异与职业需求 缺点:忽略人格动态的发展;相同职业所需条件存在较大差异;个人特质类 型复杂;忽略人的创造潜能;过程复杂3、金斯伯格:职业发展理论:(1)要点: 职业选择是一个发展过程;职业选择过程中的大部分是不可逆转的;职业选 择过程以一种折中方式结束2)择业心理的三个阶段:幻想期(11岁以前);尝试期(11-17 岁);现实期(17岁以后):探索阶段、 具体化阶段、明确阶段4、萨珀:终生发展理论: 主要贡献:完整的人生职业生涯发展阶段模型:(1)成长阶段:0-14 岁主要任务:逐渐认识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同时对工作和工作的意义有初步的 理解阶段分期:幻想期(4-10 岁),需要占统治地位;兴趣期(11-12 岁),个 人喜好起决定作用;能力期(13-14 岁),开始考虑自己的能力及工作要求 (2)探索阶段:15-24 岁主要任务:探索各种可能的职业选择,对自己的能力和天资进行现实评价, 并根据未来的职业选择做出相应的教育决策,完成择业及最初就业阶段分期:尝试期(15-17岁),明确自己的职业偏好;过渡期(18-21 岁), 明确自己的职业倾向;初步承诺期(22-24 岁),实现一种职业倾向,了解更多 机会。
3)创业阶段:25-44 岁主要任务:发现自己喜欢从事的工作机会;学会与他人相处;巩固已有地位 并力争提升;使现有职位得到保障;在一个永久性职位上稳定下来阶段分期:承诺和稳定期(25-30 岁),确保一个相对稳定的位置;提升期(31-44 岁),好的业绩,资历加深4)维持阶段:45-64 岁接受自己的缺点;判断需要解决的问题;致力于最重要的活动;维持并巩固 已获得的地位5)衰退阶段:65 岁以后主要任务:发现非职业角色;做自己期望做的事;缩减工作时间 阶段:衰减期、退休期5、施恩:职业锚理论: 描述:个人在不得不做出职业选择时,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至关 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作用:指导、稳定和约束个人的职业生涯 类型:技术/职能型职业锚;管理能力型职业锚;创造型职业锚;自主/独立 型职业锚;安全稳定型职业锚;服务型职业锚;挑战型职业锚;生活型职业锚二、职业决策理论:1、职业决策:(1)概念: 综合收集并分析自身能力与客观因素后所进行的职业选择2)特点: 决策的项目多;信息来源广;个人要求及任职要求复杂;重要他人(亲属等) 影响大2、PIC 职业生涯决策模型: 前期筛选、深度考察、选择三个阶段。
1)前期筛选: 依据个人职业偏好,通过结构化搜寻对众多职业进行筛选,提炼出针对性强、 数量较少的待选职业2)深度考察: 回答两个问题:该职业适合我吗?我适合从事该职业吗?(3)选择阶段:3、职业生涯决策的影响因素: 个人因素:健康、个性特征、能力、兴趣爱好、性别、年龄、所受教育 家庭因素:朋友、同龄群体的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 经济因素:第三节 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一、大学生就业概述:1、大学生就业工作任务艰巨:(1)原因分析: 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供需矛盾突出、高校专业设置问题、传统体制影响2、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 理、服务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高等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 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 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3、大学毕业生择业特点:(1)择业意识增强具体表现为: 主动就业: 注重夯实择业基础:(2)择业观念务实: “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观念: 淡化“专业对口”的观念: 自主创业的观念: “适时跳槽”的观念: 终身学习的观念:(3)择业标准务实:(4)择业渠道多元化:(5)择业讲究技巧:(6)择业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①择业目标居高不下,盲目攀比,与社会需求形成很大反差; ②“鱼”和“熊掌”两者想兼而得之;③择业目标不稳定,“这山望着那山高”,并多 向性地进行求职应聘。
二、社会需要怎样的大学毕业生:1、 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匮乏:(1) 高级技工人才缺乏:(2) 高级专业人才就业空间巨大:(3) 社会急需造就“灰领”:2、 四川及成都市紧缺人才需求情况:(1)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加大:预计到2010 年,成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将超过 60%主要体现在旅 游、酒店、餐饮、交通、通信、广告、零售、建筑装饰、城市维护等行业的发展 服务业以及建筑业的从业人员的比例将大幅上升2) 制造业人才节节看涨:(3) 高级技能型实用人才日见走俏:(4) 职业经理首次登榜:3、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1)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弱项: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弱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外语的实用能力成“拦路虎”: 磨合期还应缩短:不少企业还指出:大专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 “零距离”接触如 教师经常到企业实践,企业技术主管到学校兼职当老师,双方合作搞项目开发, 有些项目甚至可以拿到课堂上,让学生一同参与学生的实习期也不要限定在 毕业前的短短几个月里,而是与企业“常来常往”,这样既能让学生不断提高实 践能力,也能了解先进技术的发展动态,工作后还能缩短磨合期 人际沟通须加强:工作经验不够、期望值太高:(2)企业欢迎怎样的大学生:三方面要求: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既有专业本领又是多面手; 有不断创新进取精神。
三大基本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 三大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3)大学毕业生发展的不同途径:按时就业、延期就业、自主创业、继续深造、出国求发展第三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与步骤一、职业生涯规划及意义:1、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历程:(1)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它包括确立事业 目标、选择何种职业、在什么地区和单位从业、担任什么职务,如何在一个职业 领域中得到发展,打算取得什么样的成就等问题职业规划是个人职业历程的首要环节,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实现事 业目标、走向成功的第一步2)职业历程: 职业历程是指一个人从初步就业到退休的整个职业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可能 是连续不断的,也可能是间断的(中途下岗待业)其发展有三个阶段职业适应期: 职业适应期包括由非职业心理向职业心理的转换,组织内外环境的适应,业 务知识和技能的熟悉稳定发展时期:职业适应期结束后,相对稳定在一个职业单位,成为业务主管,逐步成为骨 干或担任领导职务,这一时期即稳定发展时期,个人的职业生活能力处于最旺盛 状态,是创造业绩、成就事业的黄金时期职业结束期:个人因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丧失了职业能力或职业兴趣,从而结束职业。
职业规划是职业历程的基础职业历程发展顺利与否,职业期间创造的社会 财富多少、个人发展的方向和水平,都因职业种类、从业地点和单位、担任职务 的不同而显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搞好职业规划 是一项重要课题3)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A、确立目标阶段:处于择业期的学生应该确定择业的目标是: 高尚的目标首先,择业者必须将社会的客观需要与正确的主观择业意向结 合起来这是因为,只有社会的客观需要才能为个人提供广阔的活动场所,让个 人有用武之地,从而为社会创造财富;与此同时,个人的择业意向还必须建立在 正确的思想上,即应具备“为人类活动”的择业意向其次,应建立健康的职业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