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近代汉语五套试题汇编.docx
13页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近代语言研究》5套模拟试题汇编一、填空题1、 近代汉语是一门语言历史学科2、 认识近代汉语的历史范围要确两条原则,一是认识 主干部分的原则, 二是前后阶段可以部分重叠的原则3、 近代汉语词缀的使用加频繁,也加灵活,从而使加缀式双音词和多 音词大大增加4、 近代汉语文献的错字,多半是由两种原因造成的,一个是 形近致讹; -个 致讹5、 等韵学产生于唐宋时代,其研究对象是《韵》、《广韵》音系和 唐宋 以来的近代汉语语音6、 进士——古代指可以进授官职的人,明清时代则专指殿试取中者7、 宋元时代,''才人指编撰杂剧、话本的作者或说书艺人8、 词义的引申有辐射式和连锁式两种方式9、 四音偏义词组是近代汉语的新的词汇现象10、大约从宋代起,人称代词''我、 “你、 “他逐渐经常地带上后缀“们 (或写作“门、“每、“瞒)表示复数11、 “打可以作 动词前缀,比较常见的格式是“打+单音动词12、 第三人称代词“他字的普遍使用,标志着近代汉语人称代词的配套 加完备13、 元代以后,系词“是置于表话之后的判断式逐渐消失14、 表示祈使话气的助词主要有: 者、着(著)、咱、则、着者、则个。
15、 大约在东汉夫,开始出现“被字引入主动者的16、 现代汉语递进复中常用的关联词“但、“而且,最迟在 唐五代时期即已使用17、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在20世纪40代写作的《“这“那考原》一 文中开始使用“近代汉语这个名称18、 研究近代汉语主要依据该时期的书面材19、 夺文布 文字;衍文指误添文字20、 研究近代汉语,调查的主要对象是近代汉语文献21、 近代汉语文献语言同时具有丰富的时间变化形态和地域变化形态22、 对于平、上、去、入四声,至迟在唐代就已被分为平、仄两类,即将上、 去、入三声归入仄声,与平声相^对23、 “平分二义,入派三声是周德清的两大发现24、 举人——古代指选用人才,作名词用时,则指被举荐的人才明清时代 则专指乡试取中者25、 虚词也有同步引申的现象26、 近代汉语偏义词语包括偏义复词和偏义词组两类27、 “我们的台音词“俺和''你们的台音词“您,最早使用于28、 前缀“有的使用特点是:(1)只与单音节动词组合;(2)“有V 一般表示人的为动作 29、 “生字作形容词后缀,用大多见于 唐宋时 代的文献30、 “奴和“侬声母相同,这两个词可能同出一源 宋代以后,“奴 用住妇的谦称。
31、 第二人称代词“你从古代“尔演化而来,在唐代文献已普遍使用32、 近代汉语中“主语+表语+是的判断来源于 汉译佛经33、 近代汉语的主干部分长达_个世纪左右,如果适当地考虑它的上下沿,可能共有十 个世纪左右34、 近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多音节词在整个词汇中的比明显高于古代汉语35、 穷尽调查常使用于专书语言研究和语言共时研究36、 近代汉语综合研究分为近代汉语内部的综合研究和近代汉语和其他学科 的综合研究两种类型37、 《广韵》分为206韵,是包括着声调因素的,假如考虑声调的同,实际上是61 韵38、 浊富清化是造成《中原富韵》富系中声母数目大大减少的主要原因39、 固定模式具有能产性,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构造词语的方式40、 倒反词语仅是一种修辞现象,而且也是一种词汇现象41、 词语语富相同(或相近),其意义往往相同,这是因声求义的原则42、 近代汉语中表示强调作用的介词“和在 明清之际被“连字所代替,但“和(连)……也……的子格式却被继承下来43、 第三人称代词“他在唐五代时期才有所使用44、 “把字置于数词和词之后可以表示概数,其用多见于 明清时代的 作品45、 近指代词''偌从元代起就常见使用。
46、 助词“过由动词“过虚化而成,这个虚化过程晚于 宋代47、 近代汉语的“ 乃表示肯定判断,具有和系词“是相类似的作用48、 “小可汴人也的型是: 主语+表语49、 文言著作中出现口语成分,大抵有两种原因,一是作者受工语影响,有 意无意地将口语搀杂进文言;二是由于记事的需要,能使用口语50、 近代汉语中“连……也()……式常见于 明清时代51、 近代汉语的综合研究还可以与文学、版本、宗教、心习惯、民务等学 科结合起来研究52、 韵图是通过表格来反映语富结构和语富系统的我们在图上看到任何一 个字,就同时可以解到这个字以及这个字所代表富节的声、韵、调53、 《中原富韵》第一次把平声区别为阴三、阳平两类54、 倒序词语指字序可以颠倒的词语55、 别义一般可分为引申义和彩响义两类56、 “些字是第一人称代词,唐、五代时候,男尊卑可使用57、 "者、“遮两个字在唐宋时代也用住 近指词,其实就是“这字的 同写法58、 近代汉语的 介词“从,既可以表示处所、时间的起点,也可以表示 其他起点59、 近代汉语口语作品,“自多表示 时间起点60、 助词“着是由动词“着虚化而成的,这个虚化过程大约发生在 唐代。
61、 “生至蒲州,乃今之河中府是也的型是: 主语+力+表语+旻也62、 疑问副词“还来源于“ 为,它们仅读音相近,而且在语法功能上 也有相同之处63、 “可作为疑问副词,使用在反复问和 特指问之中64、 唐宋时代,处置用“将较多见65、 研究元代语法需要佐正,要想从杂剧寻找材,最好选择 元代刊本66、 近代汉语比较研究可以从与古代汉语比较、与现代汉语比较、近代汉语 内部同时间比较、近代汉语内部同 地域比较等四个方面进67、 传统的音韵学包括今音学、古音学和等韵学三个主要分科68、 宋元之后,汉语的韵母明显简化,两呼八等遂逐渐演变为齐齿,开口, 台口,接四呼69、郎中——古代用作官名,宋代以后,医生也可称为郎中70、修辞方式在词义的引申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媒介和促成作用71、 在词语训释中,常用的比较方法有修辞角的比较:上下文比较;固定 词组、熟语的异文比较;同 版本的异文比较;与现代方言词语比较等72、 元代以后的文献,带前缀“阿的代词用逐步减少,而称呼名词带 前缀“阿却持续衰,一直使用到现代73、 大概在清代以后,“才成为一个专门用来填补缺位的词74、 近代汉语中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么(甚么)、作么(怎)、 _、那等。
75、 介词“连和副词“、“也前后呼应,形成“连……也 “连 等格式,表示 强调的语气76、 “地作为助词,主要用来连接 状语和中心语77、 在判断有加“只、“则、“即等,是近代汉语常见的一种 强调式 判断78、 近代汉语中值得重视的疑问主要有: 迁字 、可字 、连用反义词表示疑问、难道 成?等几种79、 元明时代的作品,常可以见到尾带“则个的祈使80、 从宋代开始,出现处置式和被动式相混合的型二、选择题1、 万望娘子休等小人,有好头脑,自招嫁,莫为冲误贤妻中的 “头脑,意思是“对象或“人物2、 下四组词,只有 船只、为人组是偏正式合成词3、 (生白)酒钱多少?(旦)这个妨,看官人与多少中的“看是 比喻义4、 “我们的台音词“俺和''你们的台音词“您,最早使用于 宋代5、 门子听得,只做如,洋洋的走开来中“洋洋的意思是 悄悄地6、 下四组词,只用 筹算、左右组是合成词7、 下四组词,净手、点胸组是动宾式合成词8、 “却得一伙泼皮通报,是着那厮的手这是 假设关系复9、 下四组词,只有 洋洋、丁当组是单纯词10、 下四组词,只有 打换、阿你组是前缀式合成词11、 下四组词, 喃喃、呢喃组是象声词。
12、 “非但殃身招祸,亦力辱及先宗这是 递进关系复13、 下只有 妯娌、伶仃组是联绵词14、 下四组词,只有 猛可、爪组是后缀式合成词15、 从元代开始,连词“和的用才逐渐多起来16、 “随处随地有吉,言此界与他方这是 条件关系复17、 宋元时代,''才人指编撰杂剧、话本的作者或说书艺人18、 下四组词,只有 嘴舌、寻找组是联合式合成词19、 “兀字作代词前缀,较多地使用于宋代,并有逐渐排挤代词前缀“阿 之势20、 我死,魂也要一日来一百遭答案是: 假设)三、是非题(/ ) 1、近代汉语是汉语发展史上一个独的阶段乂)2、近代汉语的主干部分是语言新质与旧质交替演变较显著的时期, 语言现象特别丰富,也特别复杂/ ) 3、近代汉语中的36字母代表唐宋时代语音的 36个声母,我们 在看这些字母的时候,只须着眼于他们的声母,而必顾及他们的韵母和声调/ ) 4、探花——全国性科举考试第三名/ ) 5、指任常能引起词义的引申/ )6、所谓读音相同或相近,必须是声母和韵母相同和相近,有时还 须考虑声调的因素/ ) 7、一种语法形式替代另一种语法形式,这种情况在语法史上是 断发生的乂)8、介词''和强调语气的用法在宋代即可见到。
/ ) 9、近代汉语的系词“是可以放在主语和表语之间,而置于表语 之后乂)10、用''可字表示祈使语气,这种语言现象可以上溯到唐代乂 )1、南宋、元代、明代和清代是近代汉语时期乂 ) 2、近代汉语词语的总可能超过古代汉语/ ) 3、无论是编写反还是拼读反,实际上在进着声、韵、调的 分解和拼台乂 ) 4、“潇潇洒洒是一个合成词乂 ) 5、 “坐地是一个动宾式的合成词乂 ) 6、固定用语中有偏义复词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也是存在的/ ) 7、、元、明时代的“您,没有尊称对方的意味/ )8、"啥 大概霆"(甚)么 的台音字,在明、清时代常写作“蛇 、 “煞等乂 )9、"乃前面可以加否定副词表示否定判断/ ) 10、在否定式被字,否定词可以置于“被字之前,也可以置于“被字之后/ ) 1、把近代汉语分作主干部分和非主干部分,是为论述其历史范 成的需要乂)2、近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差异较大,与现代汉语差异也 较大乂)3、抽样调查可以证明有某种语言现象,也可以说明没有某种语言现 象乂)4、由简趣繁,是近代汉语语音,特别是方话语音发展的总体特点乂)5、草房内干柴着,刮刮杂杂,火势冲天"刮刮杂杂如个多 音节合成词。
/ ) 6、(鲁智深)睁起双眼骂道:“直娘贼!你两个要打洒家,俺和 你厮打!中的“睁用的是本义/ ) 7、比喻经常造成词的新义,一般称为比喻义乂)8、《水浒传》中的双音介词"自从和"打从的使用,分工还 太明显乂)9、"自家合音而写作''咱,"咱字是在元代开始使用的乂 ) 10、宋代以后,"这字普遍使用,成为最基本的近指词/ ) 1、纯粹•的复数标记"们产生于近代汉语阶段,一直沿用到现代乂 ) 2、在近代汉语文献,对语音的表达方式虽自成系统,但与现代汉语没有明显的区别/)3、15、古人把36字母按发音部位分为"唇、舌、齿、牙、喉五音/)4、殿试 由皇帝主持的考试,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称为进士乂)5、反语能造成引申义/)6、侄儿听见(惜言)要寻死觅活好几次中的“觅活无义乂)7、附加前缀"打而组合成的动词多半是及物动词乂)8、"儿是轻性的第一人称代词,唐代以后已见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