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实政策彰显特色加大保护.pdf
1页10月16日一大早, 在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 兴园街道板桥村汪家源村小组一条坑坑洼洼的 小路上, 村小组长周森生正挥动着锄头除草、清 土、打基……忙得不亦乐乎 大家动作快点,趁 着没下雨,抓紧点时间,要不了多久就修好了 ” 在他的督促下,十几个村民在工地上挥汗如雨 这是一条通往外界的必经之路, 狭窄、坑 洼、崎岖 一直以来,汪家源村小组进进出出都 要经过这里,生活极其不便修好这条路是村民 们最殷切的希望年初,由于承诺帮助修路的爱 心人士的捐款迟迟没有到位, 周森生毅然从家 里拿出2万余元启动了修路工程 “ 老周不仅个 人垫资来修路,还经常吃住在工地几个月来, 他一边四处筹措资金, 一边带领大家义务投工 投劳,现在,细长的3米宽石子路已被拓展成6 米宽的水泥路,修建了1.5公里 眼前的周森生, 脚上一双绿色的解放鞋破 了个洞,卡其布的上衣已经看不出是什么颜色 作为一个村民小组长, 政府一年只给200元的误工费,周森生仅靠在家和妻子一起务农为生 一下子从家里掏出2万元来修路, 怎样才能做 通妻子的工作?对于记者的提问,他憨厚地笑着 说: “ 她看到路修得像点样子,自然就同意了 ” “ 大家都叫他 ‘ 周高尚’。
”板桥村党支部书 记徐亨福告诉记者, 自周森生担任村小组长以 来,村民们都称赞他肯吃亏,责任心强,件件事 情都做得让村民放心满意去年,为做好农村合 作医疗款收取工作, 他天天利用早晚乡亲们都 在家的时候上门宣传, 耐心解释合作医疗的意 义 最终,每个村民都心甘情愿地交了钱 村里 70余岁五保户周堂生老房破旧不堪,他积极向 上申请改建补助资金,周堂生逢人就夸他的好 组里有一个学生成绩不好家境差, 出现了自暴 自弃的情绪周森生了解后,主动找这名学生和 家长谈心,并承诺资助他完成学业在周森生的 激励下,这位学生去年考取了大学 为克服园区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周森生 给300余亩秃头山种上了数千株树苗, 把荒山 改造成了绿色的海洋同时,他还自学了立体养 殖和套种技术,带领村民承包了10余亩土地种 植油菜和绿色有机蔬菜通过改造,如今的汪家 源村小组田成网、树成林、林成阴,成为开发区 一道靓丽的风景今日4版2013年10月 20日星期日农历癸巳年九月十六国内统一刊号:CN36—0006邮发代号:43—8第10593期SHANGRAO RIBAO上饶新闻网:中共上饶市委机关报上饶日报社出版发展升级 小康提速 绿色崛起 实干兴赣贯彻落实省、市委全会精神本报讯 记者陈绍鹏报道:10月18日至19日,市委书 记陈俊卿先后来到铅山县太源、篁碧畲族乡,就少数民族乡 村建设与发展情况进行调研。
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和省、市少数民族政策,彰显少数民族特色,加大生态环境 保护,努力促进民生改善,全力推进少数民族乡村各项事业 更好更快发展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汪霞随同调研陈俊卿考察了太源水美古村落, 篁碧词臣牌坊、 雷 家大院、 华氏宗祠等 对当地政府完整保护古建筑的做 法表示赞赏, 希望要进一步科学规划, 彰显特色, 按照 畲族建筑风格, 抓好老建筑保护、 新建筑改造、 旧建筑 重建, 同时要深入研究民族建筑文化内涵, 扎实做好特 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工作, 打造民族特色魅力村寨, 加快推进畲乡风情旅游业发展 随后,陈俊卿来到深山移民安置点,进农户、看住房、问产 业,实地了解情况 走进畲族村民蔡学忠家中,陈俊卿亲切与 他交谈,了解他家生产、生活情况蔡学忠告诉陈俊卿,他的房 子不仅土地不要钱,还补助了项目资金1.5万元,自己花了不 到10万元现在依靠种植香菇、黑木耳等经济作物,每年收入 超过4万元,比在外打工好,生活越来越好了 陈俊卿听后高 兴地说: “ 你们家的生活达到了城里中上水平, 而且这里空气 远比城里好,生活质量更高! ”在81岁畲民雷荷花家中,老人 用畲族山歌欢迎陈俊卿的到来。
优美的歌声、喜悦的笑脸,深 深感染着陈俊卿,他深情地对村民们说,党和政府关心少数民 族的生产生活, 一定会全力帮助扶持, 同时大家也要互帮互 助,通过政府推动、能人带动,加快发展,改善生活 陈俊卿十分关心畲乡的基础设施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 先后考察了太源畲族乡盘瓠文化广场、福田畲林土鸡养殖场, 篁碧畲族乡联合新村、交通大桥、民族文化特色街、篁碧畲族 学校 当看到篁碧交通大桥建成通车,太源盘瓠文化广场、篁 碧民族文化特色街等一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陈俊卿对畲乡 的发展变化感到十分高兴在篁碧乡畲族学校,陈俊卿勉励学 校负责人在教育教学设施得到改善的同时, 要着力抓好学校 的教风和学风,进一步传承和发扬畲族文化,做到教学相长,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在与太源、篁碧党员、干部、群众代表进行座谈时,陈俊卿 认真听取他们对市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详细了解畲乡群众 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陈俊卿指出,太源、篁碧两个畲族 乡的最大优势就是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而且干部群众精 神面貌好,展示了新时代少数民族群众的新风貌 各级党委、 政府要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少数民族政策,更好地帮助少数 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把少数民族的特色融入到各项经济社会 发展工作中,在镇村建设中注重体现民族特色,进一步传承和 发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开拓 创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做到在保护中求发展;充分利用丰 富的资源优势,树立民族特色品牌,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 加值;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切实改善畲族群众生活水平; 加强班子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 引领群众共同走上致富路。
本报讯记者吴菁报道: 玉山县积极主动 融入 “1+5”信江河谷城镇群建设,依托自身的发 展现状和优势, 全面加快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工 作,突出一个 “ 干”字落实一个 “ 快”字,坚持走 有特色的差异化城市发展之路,力争到2015年 全县城镇化率达55%, 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县 城建成区面积达20平方公里、人口过20万 玉山全力打造赣浙交界区域的休闲旅游中 心,加快金沙溪梦里水乡湿地漂流、七里街旅游 综合体建设,积极筹建三清山国家湿地公园,进 一步彰显 “ 千年古邑、江南水乡”的个性特征和 文化气息, 努力实现三清山旅游、 玉山配套服 务,三清山游山、玉山玩水,三清山观光、玉山休 闲着力打响 “ 博士县”招牌,以教育园区建设为 重点,在完成新二中、玉山五中等学校配套设施 建设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职校培训中心、体育训 练中心、城东小学等一批重点教育项目建设,不 断改善办学条件,并实施 “ 千名教师招聘计划” 和 “ 教育质量提升工程” 进一步加快玉山高铁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以电子商务、 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把高 铁经济区打造成玉山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和现代 生活示范区。
同时,立足现有产业特色和后发优 势,积极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区域领军企业、优 势骨干企业,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 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该县通过扎实开展“ 美丽金沙溪、 保护信 江源” 主题实践活动, 着力解决好信江源头流 域沿线的工农业污染整治、 生活污水垃圾整 治、 河道整治以及流域的绿化美化等问题, 为 下游城镇群送上一江放心水、 干净水 打通上 玉一级快速通道, 与“1+5” 城镇群形成半小 时经济圈, 抢抓全市加快构建快速便捷的高速 公路网和城际快速通道的机遇, 不断完善国省 道公路干线和改造农村公路网, 进一步优化玉 山内外交通网络, 缩短玉山与各城市和城镇之 间的时空距离 大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加强供 ( 排)水、 供气、 供热和污水处理 等设施建设, 统筹安排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教育、 医疗、 文 化、 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和建设, 实现区域内各城镇群 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同时, 大力推进镇村联动发展, 促进农业人 口向城镇转移 全面启动紫湖、 怀玉两个旅游精美小镇建设, 完善 临湖、 仙岩两个镇村联动示范点建设, 抓好城中村提升改造工作, 建设冰溪镇镇村联动建 设发展综合示范区,以 点带面,逐步形成生态 优美、宜居宜业的城乡 一体化城镇体系。
陈 俊 卿 在 铅 山 调 研 时 强 调 落实政策彰显特色加大保护 推进少数民族乡村更好更快发展突 出 “干 ”字落 实 “快 ”字玉 山 差 异 化 发 展 对 接 中 心 城 区婺源讯在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 业博览交易会上,婺源木雕 《 紫气东来》、砚雕 《 孟母教子》分别获金、银奖 去年底,在江西省 文化厅公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10个生产 性保护示范基地中,婺源2家企业榜上有名这 是该县加强人才培养、发展文化产业、推动非物 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一个缩影 该县文化行政部门牵头,开展 “ 非遗”项目 和传承人普查工作,采取现场调查、社会推荐和 个人自荐等多种方式,全面掌握县内各区域 “ 非 遗”项目传承状况和传承人生存状况并对项目 传承状况按发展型、一般型和濒危型进行分类, 按项目特点将传承人划分为传统技艺、民俗、传 统戏剧、 传统舞蹈、 民间文学和传统医药六大 类,建立 “ 非遗”智力库 同时,成立婺源文化研 究所和 “ 非遗”保护中心,专门负责传承人的日 常管理和服务工作目前,婺源县 “ 非遗”从业人 员已达3000多人,拥有国家级 “ 非遗”传承人6 人、省级传承人17人,位居全省之首。
该县设立文化发展基金和人才基金, 资助 “ 非遗”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教学、交流、展示 和研究出版活动, 帮助生活困难的传承人,支 持、 表彰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传承人和传承团 体 县政府对国家级传承人每人发放1万元工 作津贴, 对传承人项目研究和成果出版给予一 定标准的经济补助, 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文化人 士授予 “ 文化事业贡献奖”荣誉称号,并给予经 济重奖组织开展各类交流培训活动,为传承人 创作、研究、传承、展示提供便捷平台目前已建 立朱子艺苑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设立华 龙徽雕、朱子艺苑、婺源徽剧传习所等6个传承 基地和大畈歙砚制作、长径傩舞、汪口 “ 三雕”技 艺等6个保护小区 该县将 “ 非遗”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结合起 来,通过招商引资、申报文化产业项目、争取文 化企业优惠政策等方式,对文化演艺、歙砚、 “ 三 雕”、傩面、工艺伞等企业给予用地、资金、税收等各方面扶持 婺源华龙实业有限公司、朱子实业有限公司、甲路工艺伞厂、婺 源乡村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借助政策扶持东风,迅速 成为 “ 非遗”行业龙头企业,年产总值超过5亿元 吕富来)10月 16日,中石 化施工人员 正在对信州 区段的江西 成品油管道 进行焊接施 工。
据了解, 中石化江西 成品油管道 二期工程是 保障我省东 部、中部、南 部地区成品 油消费市场 供应稳定的 重 大 工 程 管道全长达 710公 里 , 总 投 资 约 24亿元,预 计在明年底 竣工 吴晓敏 记者方军 摄鄱阳讯 日前,鄱阳县作为江西省唯一一家袁隆平第四 期杂交超级稻高产示范基地,今年试种500亩已经收割,经 过测产,亩产达800公斤以上,创全省每亩单产最高记录 该县引进袁隆平第四期杂交超级稻种,分别在乐丰镇、饶丰 镇、鸦鹊湖乡、鄱阳镇试种500亩 经省市县农业科技专家 现场测试,平均亩产达到806公斤 叶丽霞)婺源讯 为巩固林改成果, 提高林农的风险应对能力, 婺源积极推进林地森林保险工作今年以来,该县累计承保 森林保险面积378万亩, 其中商品林综合险投保面积223 万亩,承保面积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59%;公益林投保面 积155万亩,承保面积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41%,全县林 地森林保险实现全覆盖 吕富来 黄伟平)德兴讯近日,一队身着制服、骑摩托车的 “ 巡警”出现在 德兴市张村乡的田间地头这支 “ 农村巡警队”成立没几天,就 在一次夜间巡逻过程中抓获一名涉嫌盗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