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怎样来欣赏一幅美术作品.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70209471
  • 上传时间:2022-11-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9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怎样来欣赏一幅美术作品当我们面对一幅美术作品,尤其是一幅经典的绘画作品,我们怎样看出画中的含义并从中得 到启迪呢?通常的方法是:感受一理解一再感受,这同人的认知过程是相一致的第一个感受,要把注意的重点放在对画面整体效果的观察上,通过对画面整体形式的观察, 结合你对生活和艺术的经验,从中获得一个新鲜的印象这种感受可能来自你对作者高超技 艺的折服,也可能来自对画面组织精巧的惊叹,更重要的是应该体验到心灵与作品产生共鸣 所引发的一种情感的上升获得这种感受是艺术欣赏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感受的强度取决 于作品的品质和你所投入的审美情感强度,而不一定依赖你对艺术知识的掌握,所以说在欣 赏作品的第一阶段,艺术知识不多的人同样也可以获得艺术享受无疑,你所获得的艺术感受是作者的期望和他精心准备的,艺术家利用他的技术和激情,通 过动作和材料将他的意志和情感表现在画面上,以期感染观赏者,这也是艺术家创作的目的 欣赏的第二阶段既是寻找和发现艺术家是利用什么方法实现他的目的的,或者说是画面中的 哪些因素对我们的激情产生了作用,比如对作品产生的年代和当时社会背景的的了解,对艺 术家生世和个性的了解,对作品样式风格、流派的归类和对作品绘制方法的了解,都会帮助 我们理解作品成功的原因和对我们产生影响的因素。

      对艺术经验不多的人来说也可利用其他 方面的知识帮助理解画面的内容和含义一般说来优秀的美术作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条件:作品结构的严密、完整,有很强的秩序感,每一个线条和色块都有明确的含义富有鲜明的时代感在作品欣赏的这一阶段,我们要完成:第一,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的手 法;第二,要找到作品中使我们产、生联想和共鸣的形式通过对作品的理解,我们可以认 识到,人类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艺术家对自然、生命深刻的理解和他丰富的情感以及对社会 高度的责任感经过欣赏的前两个阶段,我们对欣赏的作品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找到了画面中形式与形式 之间,观赏者与创作者之间的一种相互联系现在我们再重新审视整个作品,就会发现作品 更加真实可信,对作品的整体印象和感受更加完整、深刻在与作品面对面的观照中,我们 仿佛回归到美的自然,仿佛看到了生命的永恒,也仿佛洞察了艺术家的灵魂当然,真正读懂一幅作品,需要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阅读,越是好的作品,越是需要在反复 的欣赏中去发现其深刻内涵和丰富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查阅别人的评论和介绍,来不断丰 富我们的认识经验,提高对美的鉴赏力,使我们能够更好的享受生活我们按照上面提到的欣赏的感受一理解一再感受的方法,先来对作品的整体进行感受,看看 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印象。

      首先,我们要对整个画面静心观看,把得到的感受与经验中的类 似感受进行比较,然后,着重感受作品的特殊点,最后,注意体会特殊感受对身心带来的特 殊经验为了提高这种体验的强度,我们必须静心观赏,学会调动全部的注意力,用一种近 似儿童般的目光去全面的审视作品尽管每一个人在经验和爱好上都有不同欣赏的第二阶段是对作品的分析理解,目的是要找出作品使我们感动的原因这一阶段主要 依靠艺术上的知识和经验:首先,让我们分析作品的色彩;其次,我们分析一下构图;再次, 我们分析画面的造型和结构;最后,经过分析,使我们懂得了作品的感染力是通过作品色彩 的强烈个性和造型的强烈对比形成的当然,为了更好的理解作品,对艺术家的作品和社会 背景的了解也是相当必要的欣赏的最后一步,是在掌握了作品资料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的感受,使 我们的体验上升为一种真正具有审美价值的欣赏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我们仿佛参与了艺术 家的构思和创作,经历了与艺术家同样的情感波折,分担了艺术家对人类命运和社会前途的 忧虑概言之,美术作品欣赏只有进入创作主体一一美术作品一一接受主体三者构成特定的对象性 关系中时,才成为完整的美术活动,美术作品才成为现实的美术作品。

      才能实现其艺术价值 和社会价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