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共12页).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文库****9
  • 文档编号:211987462
  • 上传时间:2021-11-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8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要点考点一: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 性状是指生物学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人的单双眼皮、番茄的果色、兔子的毛色等)和生理特性(如人的消化能力,血压的高低、人的血型等)2. 相对性状:指的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小贴士: 判断相对性状要诀: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条件要同时具备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说的是生物之间的遗传现象一娘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的是生物之间的变异现象★小贴士: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4.自然界中,生物的亲代和后代之间相似的现象,叫遗传,是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5.变异指亲代与子代间、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染色体基因DNA6.染色体的组成主要是蛋白质和DN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能够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断★小贴士: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它上面含有DNA(脱氧核糖核酸),DNA上又有许多基因因此,细胞核是细胞结构中的遗传信息的中心7、遗传物质中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是基因生物的每种性状通常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的相同位置。

      8.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总是成对存在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如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就包含23对DNA分子9.在生物的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单在存在的 ,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单存在的,如人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就包含23个DNA分子★小贴士:判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要诀首先要分清哪类细胞,精子、卵细胞为生殖细胞,除生殖细胞外的其他细胞为体细胞(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然后按照细胞类型写出相应的染色体数目,注意要写明单位(条还是对)如人体中的红细胞、神经元、口腔上皮细胞、乳腺细胞等的染色体数目都为46条(或23对),人的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也为46条(或23对),但人的精子、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为23条(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半)10.每一个人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胚胎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融合而成的精子来自于父亲,卵细胞来自于母亲11.父母亲的性状是通过其生殖细胞遗传给子女的动植物的性状也主要是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的★小贴士:基因在亲代和子代之问的传递示意图如下父亲体细胞→ 精子 (23对) (23条) → 受精卵 → 子女 母亲体细胞→ 卵细胞 (23对) (23对) (23对) (23条)12.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控制显性性状的是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控制隐性性状的是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13. 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有两种,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有一种如:若用D表示控制高茎的基因,用d表示控制短茎的基因,那么表现为高茎的基因组成为DD或Dd,表现为矮茎的基因组成为dd14.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是23对=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男性性染色体XY,女性性染色体是XX15.从理论上讲,一名孕妇不论生多少胎生男孩的机率是50%,生女孩的机率也是50%新生儿的性别主要取决于精子的类型16.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XY,女性的一对性染色体为XX ★一个正常男孩 生殖细胞(精子)内染色体组成——22条常染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 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22对常染色体+XY★一个正常女孩生殖细胞(卵细胞)内染色体组成——22条常染色体+X 体细胞内染色体组成——22对常染色体+XX17.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疾病(包括染色体异常或DNA上基因异常)★小贴士:遗传病的预防:禁止近亲结婚----------最有效的措施婚前检查、遗传咨询等积极的措施18.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色觉正常基因是显性基因,它们都位于X染色体上。

      因此:色盲的男孩 如X Y其色盲基因一定是来自母亲,色盲的女孩 如X X 其色盲基因一半来自父亲(父亲一定是色盲),一半来自母亲(母亲可能是色盲或者色觉正常但带有色盲的基因)19.常见的遗传病除色盲病之外,还有白化病、血友病、镰刀型细胞贫血、先天性聋哑、小头畸形、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等20.近亲结婚的后代患有遗传病的几率要比随机婚配的后代大得多因此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直系亲属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21.在自然界中,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就是生物的变异同生物的遗传一样,生物的变异现象在生物界中也是普遍存在的22.变异有两种类型: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遗传的变异指: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引起的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能遗传的变异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不遗传的变异指:由于环境条件改变,而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产生的变异不会遗传给后代 如皮肤被晒黑)23.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转入到另一种生物遗传物质中,培育出的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使得这种转基因生物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异,这一技术被称为转基因技术如转基因番茄、转基因烟草。

      24.生物的变异不仅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而且在生产实践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人们利用生物变异的特性可以培育优良品种,例如太空椒的培养考点二:生物的进化1.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原始海洋2、原始生命产生的条件:(1)、原始大气:水蒸气、氢、氨、甲烷等(物质条件)(3)、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提供能量)(3)原始海洋(提供场所)3、米勒模拟实验:(过程:简单的无机物→简单的有机物→复杂的有机物→原始生命)原始裸子植物原始苔藓类原始蕨类原始被子植物原始生命原始藻类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古代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能光合作用4.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新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5.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不能光合作用★小贴士:1、研究始祖鸟化石可以说明: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形成 2、最高等的植物是被子植物(种子植物),最低等的植物是藻类植物3、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动物,最低等的动物是原生动物(原始单细胞动物)4、 最低等的脊椎动物是鱼类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是:两栖动物6.生物进化的趋势、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7.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古代鱼类,最早出现的陆生脊椎动物——爬行类8.人工选择: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爱好,对生物发生的变异进行不断选择,从而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人工选择是选育农作物和家禽、家畜良种的重要手段9.生物进化的原因:外因:环境因素;内因:遗传变异10.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把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1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都具有:(1)、过度繁殖(2)、生存竞争(3)、遗传变异 (4)、适者生存(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12.类人猿是指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长臂猿人类与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森林古猿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是古猿进化而来的13、人类的进化:人类祖先直立行走具有决定意义;工具的使用和制作促进了大脑的发达;在群居的劳动和活动过程中,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形成了社会 考点三: 健康地生活1.病原体:环境中致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2.人体的三道防线: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第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等组成由皮肤和黏膜组成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3.抗体:病原体进人人体,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特殊蛋白质。

      机体产生)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外来异物)4.免 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异物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它能维持人体内部生理活动的稳定特定情况下,免疫对人体也可能有害5.免疫对人体具有的功能: ①抵抗病原体的侵害,防止疾病的产生 (防御感染) ②及时清除体内损伤或衰老的细胞 (自身稳定) ③发现并杀伤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 (免疫监视) (如肿瘤细胞或移植的细胞)6、 免疫功能异常: ①防御功能异常:出现过敏反应(引起反应的物质叫过敏原起抗原作用)②自身稳定异常:对正常细胞发生反应③免疫功能异常:有可能出现肿瘤★计划免疫---特异性免疫7.疫苗:由被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将疫苗接种进人体后.人在不发病的状况下,可产生抵御这种病原体的抗体,从而使人不再患由这种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疫苗名称预防功能卡介苗(BGG)预防结核百白破疫苗(DPT)预防百日核、白喉、破伤风麻疹疫苗(MV)预防麻疹口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OPV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乙肝疫苗(HBV)预防乙肝8.计划免疫:即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特定的人群接种疫苗,提高人体对这些疾病的抵抗力,从而达到控制和消灭疾病的目的。

      ★小贴士:计划免疫是当今预防传染病的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措施9.每年的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10.1796年5月14日英国詹纳创造“牛痘接种法”,成了人类征服天花的标志,詹纳成为预防接种的创始人.11.法国路易斯巴斯德研制出狂犬病、霍乱、炭疽病的疫苗,揭开计划免疫的序幕.12.①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②根据病毒寄主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又叫噬菌体)三类③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核酸组成④病毒虽然有害,但也有可利用的一面,可制疫苗或作基因工程的运载体13.传染病—由病原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如:细菌—痢疾 、 病毒-流感、AIDS 、 真菌—脚癣 、寄生虫—血吸虫病、蛔虫病等 (人类的传染病大约有80%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14.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15.血吸虫的生活史: 成虫(在人或动物体内) 虫卵(排出体外)尾 蚴 (感染性幼虫) 毛 蚴(在水中)(非感染性幼虫)在钉螺体内发育繁殖经皮肤黏膜感染 血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体————血吸虫传染源————血吸虫病患者传播途径————接触传播中间宿主————钉螺终末宿主————人或动物疫水:含有感染性幼虫-尾蚴的水叫疫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