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莲花山地区成矿规律研究.doc
6页广东莲花山地区成矿规律研究摘 要: 广东莲花山工作区位于莲花山断裂带以东,属浙闽粤沿海成矿带,区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为莲花山式斑岩型钨金矿本文通过对工作区内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以及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的研究,提取了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信息,建立区域成矿模式,编制区域成矿要素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找矿要素与成矿的关系,揭示了莲花山地区矿产时空分布规律 关键词: 莲花山地区; 成矿规律; 矿床 Study on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Guangdong Lotus Hill area Abstract: Guangdong Lotus Hill area is located in the east of Lotus Hill fault, belong to Zhejiang Fujian Guangdong ore belt, the region is rich in mineral resources, mainly for Lotus Hill type porphyry tungsten deposits. In this paper, through studying of the ore-forming geological, metallogenic tectonic and metallogenic structure and mineralization features of signs, The strata, structure and magmatic rocks related to mineralization are extracted, the regional metallogenic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regional metallogenic elements are compil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e prospecting factors and mineralization is analyzed from several angles, and revealed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Lotus Hill area. Key word: Lotus Hill area,Metallogenic regularity, deposit 广东莲花山工作区位于莲花山断裂带以东,属浙闽粤沿海 Pb-Zn-Cu-Au-Ag-W-Sn-Mo 成矿带[1-3],区内矿产资源丰富,是晚古生代以来的相对隆起区。
中生代以来构造、岩浆活动强烈,早期沉积巨厚的海陆交互相碎屑岩,晚期喷溢出巨厚的陆相火山岩与火山岩同源的侵入岩广泛分布[4-5],北东向―北西向构造交汇发育成矿主要与上述侵入岩、火山岩、构造有关,如锡、钨、多金属硫化物和银等矿床,展现出良好的资源前景 1. 成矿地质特征 1.1 地形地貌 属丘陵地貌,南靠韩江三角州,鸿沟山为最高山岭,海拔 300米山坡北面陡南坡缓植被覆盖率高 1.2 地层 区内分布上三叠统―下侏罗统地层,为一套细碎屑岩,是区内锡铅锌银主要赋矿层位莲花山矿区主要分布长埔组,岩性为粉砂岩、中细粒长石砂岩、粉砂质页岩等,鸿沟山一带则为三叠纪头木冲组,岩性以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夹炭质泥岩 工作区中部和北东部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火山岩,为一套中酸性喷出岩与熔岩,石英斑岩可能为晚期次火山岩,与钨、锡、铜、铅锌、银成矿关系密切 1.3 侵入岩 主要形成于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呈岩基产出;晚侏世侵入岩主要岩石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中细粒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早白垩世侵入岩主要岩石为细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石英闪长岩、石英斑岩等,推测早白垩世侵入岩浆作用与锡铅锌银成矿关系密切1.4 构造 本工作区是位于莲花山断裂带、汕头―惠来深断裂南东侧,炮台山背斜西北翼。
发育次级轴向北东―南西向的短轴背斜出露地层为上三叠―下侏罗统银瓶山组与长埔组其控矿构造为石英斑岩与砂岩内、外接触带的网状细小裂隙密集带裂隙带走向北东 65°,倾向南东,倾角 58°°~75°,与接触带产状一致 1.5 矿化特征 工作区内分莲花山钨矿区段与鸿沟山金锡矿区段莲花山钨矿区段又分南、北两个矿带其中北矿带由 13 个大小不等的工业矿体及 21 个大小不等的表外矿体组成产于石英斑岩与绢云母变质砂岩夹变质石英砂岩的内外接触带走向 45°~60°,倾向南东,倾角56°~75°主矿体长 744m,小矿体一般分布于主矿体北西、南东两侧,一般长 50m~280m,矿带延伸 10m~230m,平均宽 1m~24m,矿体形态为不规则的带状或小扁豆状,也有呈分支燕尾状南矿带由 5 个工业矿体及 5??表外矿体组成产于石英斑岩与绢云母变质砂岩夹变质石英砂岩的内接触带走向 40°~45°,倾向南东,倾角 66°~76°矿体呈零星出露主矿体长 50m,延伸 105m,呈囊状;其余矿体规模不大,矿体形态一般呈扁豆状 1.6 矿石质量 工作区内钨矿主要有益组分一般为黑钨矿,其次是白钨矿,属黑钨、白钨混合矿石。
钨矿以细小密集的硫化物和石英网脉贯穿于石英斑岩、砂岩和石英闪长玢岩中,或部分单体矿物浸染在岩石中钨矿的工业矿体平均品位 WO30.617%,伴生 Cu、Bi、Sn,Cu 平均品位 0.143%、Bi 平均品位 0.057%、Sn 平均品位 0.044% 矿物组合主要特征是金属矿物为黑钨矿、钨铁矿、白钨矿、毒砂、黄铁矿、磁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钼矿、辉铋矿、镜铁矿、锡石、钨华等,非金属矿物为石英、白云母、正长石、绢云母、绿泥石、电气石、磷灰石、红柱石、黄玉、方解石等 莲花山金钨矿区段矿为斑岩型黑钨―白钨矿矿床,探明 WO33.4 万吨,平均品位 0.63%、金 3.7 吨,品位 0.5g/t,还伴生有Cu、Sn、Bi、Co、As、Ag,为岩浆期后高温―中温热液裂隙充填矿床,于 1993 年停采,尚有保有储量鸿沟山金锡矿矿脉长 80m,平均宽 4.4m,Au 品位 7.5g/t,Ag 品位 21g/t,为热液充填型矿床 2. 找矿预测地质模型 在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成矿模式图(图 1)与成矿要素表(表 1) 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简述如下: 莲花山重点工作区的矿床为斑岩型。
矿区花岗岩、火山岩是同源岩浆不同侵入的产物,且具幔源特征;成矿热液也来自深源,且为岩浆成因深源岩浆经深断裂向上运移,在近地表处于次级构造中形成本区同熔岩浆系列岩石当岩浆结晶到晚期,岩体内部聚集了富含钾质、硅质、挥发分的成矿气液,随温压等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在次级构造控制下,于岩体边缘沉淀,形成网脉状、浸染状矿化及相应蚀变随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不断剥蚀,形成现在的矿床Fig. 1 Geological Model of ore prospecting in Lotus Hill area 1. 上三叠―下侏罗统银瓶山组砂岩建造;2. 晚三叠统头木冲组砂岩建造;3. 晚侏罗―早白垩世同熔系列岩浆岩(以石英斑岩为主) ;4. 千枚岩化;5. 青盘岩化;6. 钾化;7. 断裂;8. 矿体;9. 剥蚀界面;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莲花山工作区的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以及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的研究,提取了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信息,建立区域成矿模式,编制区域成矿要素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找矿要素与成矿的关系,揭示了矿产时空分布规律为更好地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部署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为国家及省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朱裕生, 肖克炎, ?R 玉波,等. 中国成矿区带划分的历史与现状[J]. 地质学刊, 2013, 37(3):349-357. [2] 翟裕生, 姚书振, 蔡克勤. 矿床学.第 3 版[M]. 地质出版社, 2011. [3] 黄玲玲, 李妃妹, 武国忠,等. 广东厚婆坳整装勘查区矿产类型研究[J]. 地质学刊, 2015, 39(3):415-421. [4] 武国忠.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省级预测成果汇总中的若干问题研究[J]. 地质学刊, 2013, 37(3):400-405. [5] 国家特邀国土资源监察专员赴广东调研组. 广东省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调研报告[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8, 21(4):4-6. [6] 高友库, 于玺卿. 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莲花山铜银矿找矿前景分析[J]. 西部资源, 2013(6). [7] 张兴奇. 广东阳东牛屎坑铅锌矿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J]. 西部资源, 20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