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心中的好老1.doc
3页我心中的好老师我自豪我有这样一位好老师,他就是我的数学老师——李涛,也是我的班主任李老师严厉而幽默,每次数学课上看起来他非常严厉,其实他也有和蔼的一面 记得有一次数学课上,他讲得特别快,因为我反应慢没有跟上,我听着听着就走神了,便和前面的同学小声地说起话来,结果被老师看见了此时,我只看见老师在笑着讲课,而眼睛却注视着我们,他看见我们没有停止的意思,便笑着说:“顾友青,你在老师心目中还是一个好学生,而且各科老师对你的评价也很高,希望你不要因此而破坏自己的‘形象’此时,全班同学的目光都注视在了我身上,有的在大声说话,有的在乘机捣乱,还有的在对着我笑……“上课,”老师严肃的一声令下班里一片寂静这时的我慢慢地低下了头,感觉脸在发烧,在老师心目中一直都是好学生的我竟然做出这种事老师不但没有指责我,反而提醒我不该这样做 下课以后,我拿着书惭愧的走进办公室站在老师面前向他解释道:“老师,你刚才可讲的有些快,我没听懂,所以……”“你能不能……再……再给我讲……讲一遍?”我吞吞吐吐地说不出话来上课听不懂下课我可以给你多讲一遍,但不许在课堂上说与课题无关的话,刚才我只是提醒你,希望以后类似的事不要发生,”老师慢慢的教导我。
其实我一直都知道我在唐老师眼里是个积极努力的学生,她不希望我像其他成绩不好的同学一样犯错误 记得初三最后一学期,我刚好又是班里的卫生委员那段时间我正在全力以赴准备中考,所以班里的事我几乎什么都没管过那天老师进班上课,第一眼就看见讲桌上乱七八糟,粉笔盒里全是垃圾,而且讲桌上还有一层粉笔灰这时,上课铃声响了,老师上课的第一句话就问:“班里的卫生是谁负责的?”我慢慢的站起来,看着老师严肃的样子我迟迟不敢转移视线老师看着我紧张的样子便笑着说:“来,抹布拿上过来擦,什么时候擦干净什么时候上课此时,我满不在乎地走到我曾经站过很多次的讲台前,习惯地扫视了一下全班同学,正想收拾讲桌上的垃圾,突然意识到,这可不是像往常一样在宣读班规,而是老师对我的惩罚我敏感的低下了头,用最快的速度把讲桌收拾得干干净净,跑回到座位上我知道老师是不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因为他知道我每天 那段时间,我一直在默默的努力,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从来没让老师说过一句,因为我想为自己的最后初中生活留下一段充实的回忆而且在那段时间老师特别关注我,甚至每节课都要走到我身边问一句:听懂了吗? 在这里,我想对李老师说一声谢谢,谢谢您曾经对我的鼓励与批评。
如果没有您的鼓励,我不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如果没有您的批评,我将永远看不到自己的错误您永远都是我心中的好老师! 老师,您的无私奉献常慰我的心,您的谆谆教诲永远铭记在这美好而属于您的日子,感谢您的教育.点评 一 创造轻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若要学好数学,首先要使学生对数学感兴趣这就要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时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投入,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赞扬,正确对待学生中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评价时做到不褒此贬彼让老师和学生能够很快的熟悉.并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之间也相互熟悉,并就近分学习小组来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分组采用好中差结合的办法,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让基础好的同学帮助差一点的同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态要亲切轻松,深入学生中间,让学生产生亲近感,从而由亲近老师到喜欢数学.二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新课标的实施,使我们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数学学习应当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要让学生在奇妙的数学环境中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者和体验者.在平时老师要有意识的强调预习,自学,这样能让学生用自己的策略探索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使课堂教学变的更轻松.对于有的问题,可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解答.有的老师对教具的使用不够重视,其实这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有很多的教具我们都可以让学生来做,这样不花多少功夫,也要不了多少时间,而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学习几何三角形全等定理“SAS”,就可让学生自己用硬纸片做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对应角不是两条对应边的夹角,结果两个三角形不全等。
上课时让学生带进课堂来分析三角形不全等的原因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性质时布置学生自己用硬纸片制作一个等腰三角形,把等腰三角形对折,体会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顶角上的角平分线互相重合.使学生在学做教具的同时能自主学习数学知识.三 重视理解和贯彻启发式教学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仍掌握着课堂的主动权,教师的讲解还占有很大比例,虽然老师没少下功夫,可效果还是不好.例如在讲解一个方程应用题,我们不要轻易给出答案,而要善于引导学生设未知数,找相等关系,从而列出等式这样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数学里的公式定理很多,而且很严密抽象,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照本宣科,那是不行的,就算背掉也会很快忘掉,老师一定要让学生理解,这样才能运用教师满堂灌不对,满堂问也不好提问不等于启发教育不具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提问并不能达到启发学生、调动思维积极性的目的.有些教师一堂课要提好几十个问题,这样学生怎能有时间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呢?四 善于提问,培养学生的自信学生的智慧潜能如宝藏一样需要开采、需要激发,“知识即是力量,方法即是智慧.”美国哈佛儿童教育学家尼普斯坦说:孩子的表现不如父母的意,老师觉得孩子教不会,其实这是因为大人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激活孩子的智慧潜能,只要用对方法,即使最顽劣的孩子,也是可以教好的.要想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就要有一定的学习方式和技巧. 一次不成功的提问,可能会彻底击毁一个学生的自信,使他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在普通的班级,由于学生的基础相差非常大,有些时候课堂提问只是少数优等生的表演了.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的参与呢?这就要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善于提问了。
比如一个很难的题目你可以让一个优生来回答,中等难度的题目可让中等生来答, 容易的题目可让差生来回答在教学中,一般情况下提问的次数不会很多,许多同学举手也没法让他来回答,几次后他可能就不愿再举手或主动思考了这种情况常会发生,老师要能应对这种情况采取措施,要充分利用黑板,对于需要进行板演的题目可让多人同时进行,而且要鼓励他们主动自愿的上黑板来展示自己,要使他们感觉到这是一种荣耀,一种快乐.从而起到榜样和带头的作用.这样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对数学的兴趣. 平时控制作业量,主要是要提高效率,作业量不要大,因为学生被动的完成十道数学题还不如主动的完成一道数学题的效果好.对于学生课外预习的练习可分层布置:差生及中等生布置做A组作业,优生做A组及B组选做题.书本上较简单的题目让学生直接解答在书本上,需书写过程的习题做在练习本上若遇到不会做的抄在练习本上,留出相应的写作位置,等到教师讲解或理解后再补上.五、 转变教育观念 现在,家长和社会的教育观念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应试教育观念上,甚至一部分教师也不例外,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不在于课程标准,也不在于教材,而在于教师的教学和对学生的评价上现在对学生评价的手段单一,还是定量评价为主的唯分数论英雄,在中考的指挥棒下,学生就要上好的高中就要拿高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是被激励出来的,而是利益驱动下产生的。
而在农村,家长对教育的态度是无法和城市的家长相比的.很多家长都有读书无用这样的观点,而且很多家长为了生计很少过问自己的孩子学习,认为只要给孩子钱花就行了,教育孩子那是老师的事情,这也是农村中学生流生率居高不下的一个很重要一个原因.所以我们就要多和家长联系,多与他们沟通,改变他们的观念.当家长认识到老师确实在为自已的孩子而尽心的时候,他就会在平时教育孩子信任老师贴近老师,让孩子多学习知识,这样学校家庭能真正的共同行动起来, 从而能更好的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来.素质教育观念的形成,光靠课程新标准的制订和执行,光靠新教材的开发利用,光靠教师和新教法,靠新的学生评价机制,都不足以形成,必须一步一步地走,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为了尽快缩短这个过程的时间,必须大家都行动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