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鲶鱼效应(catfish effect).doc
12页鯰魚效應(Catfish Effect) ,也稱鯰魚效應(Weever Effect) 什麼是鯰魚效應挪威人愛吃沙丁魚,尤其是活魚,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魚後,如果能讓他活著抵港,賣價就會比死魚高好幾倍但是,由於沙丁魚生性懶惰,不愛運 動,返航的路途又很長,因此捕撈到的沙丁魚往往一回到碼頭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只有一位漁民的沙丁魚總是活的,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賺的錢 也比別人的多該漁民嚴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後,人們才打開他的魚槽,發現只不過是多了一條鯰魚原來鯰魚以魚為主要食物,裝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就 會四處游動,而沙丁魚發現這一異已分子後,也會緊張起來,加速游動,如此一來,沙丁魚便活著回到港口這就是所謂的「鯰魚效應」運用這一效應,通過個體 的「中途介入」,對群體起到競爭作用,它符合人才管理的運行機制 目前,一些機關單位實行的公開招考和競爭上崗,就是很好的典型這種方法能夠使人產生危機感從而更好地工作同樣的,大部分失敗的公司,事先都有一些徵兆顯示已經出了問題,然而即使有少數管理者已略微察覺這些現象,也不太留意如:企業的氣氛沉悶,缺乏壓力,管理層安閒舒適,員工充滿惰性,一些真正具有能力和潛力的人員則得不到充分發揮才能的機會,他們或者離開公司,或者被無謂地浪費掉,企業慢慢地失去生機。
鯰魚效應的表現「鯰魚效應」是企業領導層激發員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表現在兩方面: 一是企業要不斷補充新鮮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氣、思維敏捷的年輕生力軍引入職工隊伍中甚至管理層,給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舊的懶惰員工和官僚帶來競爭壓力,才能喚起「沙丁魚」們的生存意識和競爭求勝之心 二是要不斷地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管理觀念,這樣才能使企業在市場大潮中搏擊風浪,增強生存能力和適應能力 鯰魚效應的利與弊 [1] 西班牙人愛吃沙丁魚,但沙丁魚非常嬌貴,極不適應離開大海後的環境當漁民們把剛捕撈上來的沙丁魚放入魚槽運回碼頭後,用不了多久沙丁魚就會死 去而死掉的沙丁魚味道不好銷量也差,倘若抵港時沙丁魚還存活著,魚的賣價就要比死魚高出若幹倍為延長沙丁魚的活命期,漁民想方設法讓魚活著到達港口 後來漁民想出一個法子,將幾條沙丁魚的天敵鯰魚放在運輸容器裡因為鯰魚是食肉魚,放進魚槽後,鯰魚便會四處游動尋找小魚吃為了躲避天敵的吞食,沙丁魚 會自然地加速游動,從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如此一來,一條條沙丁魚就活蹦亂跳地回到漁港 這種被對手激活的現象在經濟學上被稱作"鯰魚效應" 團隊管理也是這個樣子無論是傳統型團隊還是自我管理型團隊,時間久了,其內部成員由於互相熟悉,就會缺乏活力與新鮮感,從而產生惰性。
尤其是一些老員工,工作時間長了就容易厭倦、懶惰、倚老賣老,因此有必要找些外來的"鯰魚"加入團隊,製造一些緊張氣氛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來 說,人到了一定的境界,其努力工作的目的就不再僅僅是為了物質,而更多的是為了尊嚴,為了自我實現的內心滿足所以,當把"鯰魚"放到一個老團隊裡面的時 候,那些已經變得有點懶散的老隊員迫於對自己能力的證明和對尊嚴的追求,不得不再次努力工作,以免被新來的隊員在業績上超過自己否則,老隊員的顏面就無 處存放了 而對於那些在能力上剛剛能滿足團隊要求的隊員來說,"鯰魚"的進入,將使他們面對更大的壓力,稍有不慎,他們就有可能被清出團隊為了繼續留在團隊裡面,他們也不得不比其他人更用功、更努力 可見,在適當的時候引入一條"鯰魚" ,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團隊戰鬥力的重新爆發的在這一方面,日本的本田公司就做得非常出色,值得我們借鑑 有一次,本田對歐美企業進行考察,發現許多企業的人員基本上由三種類型組成:一是不可缺少的幹才,約佔二成;二是以公司為家的勤勞人才,約佔六成;三是終日東遊西蕩,拖企業後腿的蠢材,佔二成而自己公司的人員中,缺乏進取心和敬業精神的 人員也許還要多些那麼如何使前兩種人增多,使其更具有敬業精神,而使第三種人減少呢?如果對第三種類型的人員實行完全淘汰,一方面會受到工會方面的壓 力;另一方面,又會使企業蒙受損失。
其實,這些人也能完成工作,只是與公司的要求與發展相距遠一些,如果全部淘汰,這顯然是行不通的 後來,本田先生受到鯰魚故事的啟發,決定進行人事方面的改革他首先從銷售部入手,因為銷售部經理的觀念離公司的精神相距太遠,而且他的守舊思想已經嚴重影響了他的下屬必須找一條"鯰魚"來,儘早打破銷售部只會維持現狀的沉悶氣氛,否則公司的發展將會受到嚴重影響經過周密地計劃和不斷地努力,本田先生終於把松和公司銷售部副經理、年僅 35 歲的武太郎挖了過來武太郎接任本田公司銷售部經理後,憑著自己豐富的市場營銷經驗和過人的學識,以及驚人的毅力和工作熱情,受到了銷售部全體員工的好評,員工們的工作熱情被極大地調動起來,活力大為增強公司的銷售出現了轉機,月銷售額直線上升,公司在歐美市場的知名度也不斷提高本田先生對武太郎上任以來的工作非常滿意,這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工作表現,還因為銷售部作為企業的龍頭部門帶動了其他部門經理人員的工作熱情和活力 從此,本田公司每年重點從外部"中途聘用" 一些精幹的、思維敏捷的、30歲左右的生力軍,有時甚至聘請常務董事一級的"大鯰魚"這樣一來,公司上下的"沙丁魚"都有了觸電式的感覺,業績蒸蒸日上 "鯰魚效應"一直為很多企業所推崇,但我們不得不看到,這種引進外部力量刺激內部成員的做法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
首先,從企業這個大團隊來講,從外部引進的人才,其職位都不會太低,他們更多的是我們常說的"空降兵" ,一到公司,就被委以重任,具體負責某一塊的具體業務關於"空降兵" 的優勢與劣勢在此處暫且不談,我們只需要認識到,"空降兵"的到來,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原成員晉陞的機會,從而扼殺了某些原本就非常努力的員工的奮鬥激 情對一些人來說,他們奮鬥的目的就是為了晉陞,為了更高的職位,為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這種目的完全是無可非議的一旦他們發現自己失去了上升的空間,他 們就會要麼選擇出走,要麼就選擇消極對待如此一來,企業這個大團隊的戰鬥力就被削弱得更厲害了 其次,對公司內部的一個小團隊來講,既然是為了刺激團隊的活力,所引進的新人在能力上就不會很弱,如果團隊負責人再把握不住度,總是故 意地把興趣放到新人身上,勢必會引起原有成員的不滿,要是這種不滿使原有成員變得更加消極,則引進"鯰魚" 刺激團隊活力的結果就適得其反了 最後,無論是"大團隊" 還是"小團隊" ,"鯰魚"的進入能否和原有成員形成優勢互補,是否具有合作觀念,都會影響到團隊以後的戰鬥力發 揮一旦引入的"鯰魚"個人主義觀念濃厚,單打獨鬥的行為明顯,那麼他不但不會產生" 鯰魚效應",還會把團隊僅存的一點戰鬥力給破壞掉。
因此,鯰魚效應固然可以提升一個團隊的戰鬥力,但也可以毀掉團隊的戰鬥力是否要採取鯰魚效應來刺激團隊戰鬥力的爆發,還需要團隊領袖對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和決策 鯰魚效應的副作用魚池裡的魚被喂養時間長了就有失去本性,不再主動游動去尋找食物,而停在水中,等著喂養,或是被飼養人員趕著被動地游弋,因而人們稱之為「休克魚」 「休克魚」長得很慢的,而且容易生病死去為瞭解決這個問題,養魚人一般在水池中放養一條鯰魚,這種魚生性兇殘,游動速度很快,因此極大的改變了魚的生存環境,「休克魚」消失了這就是人事心裡學中所說的「鯰魚效應」 在某一個相對穩定的團隊環境裡生存久了,人的主觀能動性會一直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這是不利於企業的持續進步的這時候就需要一定的刺激來激活人的創造性,使大家重新煥發出工作的激情來 刺激的方式有多種,其中發揮「鯰魚效應「就是一個有效的方法但必須註意的是,運用「鯰魚效應」必須有以下前提: 一、團隊環境、工作內容、性質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變化,比如團隊成員很久沒有增加,骨幹人員的待遇、職位很久沒有調整等; 二、「休克魚」已經出現並從數量上已經明顯影響到團隊目標的實現; 三、挑選「鯰魚」的目的是適度刺激,所以從數量上要把握好,以免引起團隊的整體波動。
上述幾點,如果把握不好,不光是發揮不了「鯰魚效應」,還會產生很大的副作用一般會出現以下幾種局面: 一、團隊整體狀態還很好的時候就引進「鯰魚」,則會打擊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同時會導致員工的公司的認同感降低,他們會認為公司對他們失 去了信任或存心想 「整」他們這時候員工的反映將會是,一)把對工作的積極性轉化為破壞性行為,故意和公司對著乾;二)骨幹員工失去對情景的希望,離職;三)消極怠工,真 正變成「休克魚」,「讓能幹的人(鯰魚)去乾吧」; 二、引進的「鯰魚」數量過多,刺激過度,則會引起全體的恐慌,各種流言出現,小道消息、猜疑增加,加重了員工心理負擔並且員工在工作同時還在提防「鯰魚」,戒心增加,顯然不利於整體工作的開展,對企業良好的文化將會造成破壞; 出現上述兩種問題的時候,最直接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取出「鯰魚」,但這很難做到因此,一般有下列方法可以採用: 1 、緩行「鯰魚」提出的各項措施,特別針對人的措施; 2 、統一政策的出口,「鯰魚」的良好措施也要有公司固有的途徑向員工傳達,而不是通過小道散佈; 3 、迅速找骨幹員工談話,告知引進「鯰魚」的真正目的和意義,穩定情緒;4 、提高骨幹員工的待遇,表示雖然引進了「鯰魚」,但公司還是非常重視他們的; 5 、安排員工適當休假,緩解壓力,減輕心理負擔; 6 、當眾表彰骨幹員工,表示出對團隊成員的信任和認可; 7 、提拔骨幹員工,給他們委以重任,顯示出對現有團隊成員的信心; 8 、組織「鯰魚」和「休克魚」進行團隊活動,增進工作之外的感情,減輕牴觸情緒。
鯰魚效應的應用分析案例一:鯰魚效應在領導藝術中的運用 [2]「鯰魚效應」這個原理常常被引用到經濟活動中去,並逐步演變為一種競爭機制作為一種競爭機制,「鯰魚效應」在組織人力資源管理上,抑或領導的方式上,也能充分發揮其作用 一、「鯰魚效應」的作用及其運用效果 在組織人力資源管理上,「鯰魚效應」是指在組織內部人浮於事、缺乏效率等情況下,在組織內部挖掘或從組織外部引入一些「鯰魚」,通過提升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來帶動和刺激整個組織的其他人員,從而在組織內部形成一個人人向上的良好競爭氛圍這、的「鯰魚」特指那些業務骨幹,即那些個人素質高、業務能力強、有著較強的個人感召力的人群,他們在組織中可以擁有一定範圍內的權力,但他們常常運用的卻是非權力領導力,依靠個人魅力去帶動和激勵組織中的其他人員 「鯰魚效應」在組織人力資源管理上,一個作用表現為帶動作用因為那些「鯰魚」有著較高的個人素質、較強的業務能力和較強的個人感召 力,周圍的人群總是在關註著他們,不管他們手中有沒有權力,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都會通過言行去影響和感化周圍的人群,使周圍的人群不知不覺中能夠倣傚並 追隨「鯰魚效應」的另一個作用表現為刺激作用。
「鯰魚」的活動能力會打破現有的平衡,他們的積極向上、領導對他們的關註和支持以及他們待遇上的巨大變 化,會給周圍的人群帶來壓力,會刺激周圍人群的自尊心,在「你能我也能」的強烈意識支配下,引導得當,則會出現「比、學、趕、超」的良好局面 「鯰魚效應」在組織人力資源管理上的有效運用,會帶來出乎意料的效果某醫院各病區護理組專業水平發展和服務水平差別較大,為提高全院 護理水平,該醫院把 「鯰魚效應」試用於護理人員管理中,獲得了很好的效果該院所採用的方法是:護理部擬定可行性規劃方案和實施方法;護理部根據全院護士以往工作能力、學習 熱情、上進心在全員中排查「鯰魚」,併進行排隊;以工作需要為由,調整部分能力強的「鯰魚」取代不稱職或工作熱情低的護士長,其他的「鯰魚」根據各個專業 工作性質、工作量、現有的護理人員情況等,分別調配到各病區,使每個病區除護士長外,至少有一條「鯰魚」經過一年時間的實踐,出現了可喜的效果 二、「鯰魚效應」運用中的領導藝術 「鯰魚」雖然人數不多,卻是強勢團體,其能量不亞於「愛國者」導彈當「鯰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