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四上语文《盘古开天地》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二.docx
6页盘古开天地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教学目标(一) 认识并理解“劈”“浊”“丈”3个生字,借助图片理解 “混沌”一词二) 借助图片和提示,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课 文主要内容三) 通过圈画词句,欣赏批注,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二、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奖励卡,多媒体课件三、 教学过程(一) 课前游戏,走进神话世界课前游戏:出示本单元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的成语,猜神 话人物,知晓神话特点之一一一人物本领神奇随机奖励神话故事 卡)(二) 回顾导入,知悉神话特点1. 回顾神话,关注相同特点出示“大禹治水” “羿射九日”两个神话,寻得故事共同点:很 久很久以前通过比较,提炼神话特点之二一一时间久远2. 简介特点,导入课文1)介绍神话导入:很久以前,那时候祖先对世界的了解很少但又很好奇,他 们把生活中不能实现或者不能理解的事情用幻想的方式作出解释,所 以神话里的人物都有很神奇的本领,做着神奇的事情,而这样的事情 依靠口头讲述代代相传,就变成了我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2) 知晓单元主题和学习任务出示篇章页)(3) 导入课题读课题,认识主人公:课文中有神奇力量的人物是盘古,他做了 一件神奇的事情一一开天地。
3. 揭题质疑,明确学习任务1) 借课题质疑为什么要开天地?怎么样开天地?结果怎么样?(2) 链接篇章页,明确学习任务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 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三)借助插图,理“开天地”顺序1. 带着问题初读课文1)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思考这个神话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是什么2. 梳理起因,学概括方法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1) 指名读,读通、读准字词2) 借助图片和偏旁,理解“混沌”3) 指导概括方法将文字和插图相结合,从两方面提取信息:宇宙和盘古预设:宇宙混沌,盘古沉睡)3. 借助《作业本》,用方法理过程1)运用习得的方法,借助课文插图,进行提取和概括引导 学生从两方面进行信息提取和概括:盘古怎么做,宇宙怎么变)(2)借助《作业本》,梳理开天地过程指名说,反馈交流)图二:拿起斧子,劈开天地图三:顶天立地,天地成形图四:身体变化,创造世界4. 整理插图,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学生上台将插图进行整理, 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5. 借助提示,把盘古开天地的过程说清楚1)师生合作说。
很久很久以前,宇宙,盘古还在后来 他苏醒了,拿起,他担心天地合拢,就,一 直到,他也累得倒下了,他的身体最终2) 学生自主练说3) 同桌互说4) 指名说5) 小结原来在古人眼中世界是这样创造出来的,难怪盘古 被称为“创世神”世界从原来的混沌一片到后来的光明美好,盘古 用自己神奇的力量做了一件神奇的事情但是神话故事的神奇并不仅 限于这个变化四)研读段落,谈“开天地”神奇1. 圈画字词,交流感受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 蛋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1)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2) 学生在自己认为神奇的地方画上横线,思考神奇的原因3) 指名交流,指导学生批注感受2. 迁移学法,自主学习1) 朗读、圈画故事“经过”部分,批注感受2) 学生交流神奇之处教师相机梳理)3. 小组合作,谈神奇,悟形象四人小组合作,组长安排一人 读句子,一人谈感受)4. 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1)预设一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读准生字“劈”,教师引导感悟盘古形象一一神勇,力大无穷2)预设二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 降,变成了地。
读准生字“浊”,借助动画理解变化过程,感受变化的神奇3)预设三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盘古这 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读准“巍峨”,借助“一万八千年”这一时间词语,体会盘古坚 持不懈的精神,并想象此时此刻盘古心里在想什么,从中感受盘古的 伟大无私五)课后延伸,巩固课堂所得1. 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找一找第五自然段的神奇之处,作批注2. 课后搜集“神话故事卡”上的神话故事,阅读后尝试把故事的 起因、经过和结果简要地讲给同学听附板书:盘古开天地拿起斧子’劈开天地成天立地,天地成形身体度化,创造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