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唐宋诗词格律.doc

143页
  • 卖家[上传人]:简****9
  • 文档编号:98317046
  • 上传时间:2019-09-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9KB
  • / 14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唐宋词牌格律 因本人喜爱古典诗词,但天性愚钝,不能领会原调之神韵,闲暇之余俟心境较佳也偶有填写,但均为庸碌之作,难登大雅之堂,故不敢贸然处之今见博友时填古词,内心之痒再度勾起,遂将龙榆生先生《格律》整理一番粘贴于此,愿与喜爱填词的朋友共享 词不称“作”而称“填”,因为它要受声律的严格约束,不像散文可以自由抒写它的每一曲调都有固定形式(定格),而这种特殊形式,是经过音乐的陶冶,在句读和韵位上都得和乐曲的节拍恰相谐会,有它整体的结构,不容任意破坏的 每一曲调的构成,它的轻重缓急和节奏关系,必得和作者所要表达的起伏变化的感情相应词牌的格律分为平韵格、仄韵格、平仄韵转换格、平仄韵通叶格和平仄韵错叶格等几大类,由于篇幅所限,每次固定整理出二十种,如有疏漏错误之处恳请博友批评指正 一、平韵格词牌 1、十六字令 又名《苍梧谣》、《归字谣》十六字,三平韵 【定格】 平(韵)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2、南歌子 又名《南柯子》、《风蝶令》唐教坊曲,《金奁集》入“仙吕宫”,廿六字,三平韵例用对句起宋人多用同一格式重填一片,谓之“双调”。

      【定格】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欧阳修: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来去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3、渔歌子 又名《渔父》唐教坊曲,入“黄钟宫”廿七字,四平韵近似七言绝句,只是中间第三句七言改为三言两句,例用对偶,并增加一韵 【定格】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另有仄韵双调渔歌子,每片廿五字,首句也为三言两句,以对偶为宜,末句减少一字 【定格】 『仄平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中平仄(韵) 『仄平平,平仄仄(韵)』,中仄中平平仄(韵) 4、忆江南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金奁集》入“南吕宫”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廿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 【定格】 平中仄,中仄ˇ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仄平平(韵) 5、潇湘神 唐代潇湘间祭祀湘妃神曲,刘禹锡为填两词,见《刘梦得文集》卷八廿七字,三平韵,叠一韵 【定格】 〖平仄平(韵),平仄平(韵)〗 仄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韵) 6、捣练子 又名《深院月》例作征妇怀念征人之词《太和正音谱》入“双调”二十七字,三平韵 【定格】 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中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7、浪淘沙 唐教坊曲刘禹锡、白居易并作七言绝句体,五代时起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乐章集》名《浪淘沙令》,入“歇指调”,前后片首句各少一字复就本宫调演为长调慢曲,共一百三十四字,分三段,第一、二段各四仄韵,第三段两仄韵,定用入声韵(唐宋人词,凡同一曲调,原用平声韵者,如改仄韵,例用入声,原用入声韵者,亦常改作平韵)《清真集》入“商调”,韵位转密,句豆亦与《乐章集》多有不同,共一百三十三字,第一段六仄韵,第二、三段各五仄韵,并叶入声韵。

      【格一(七言绝句式)】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注】此用仄起式亦有用平起者,与七绝平起式全同 【格二(双调小令)】 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韵) 【格三(商调慢曲)】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仄(韵) 平平仄仄仄仄(韵) 仄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仄平仄、仄仄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韵) 平仄(韵) 仄平仄仄平仄(韵)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韵)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韵) 仄平仄仄(韵)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韵) 平仄平平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韵) 仄平仄、平平平仄仄(韵)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注】此种慢曲,必须选用入声韵部所有拗句与领格字,不但要遵守平仄,更得注意四声,方能符合曲体 8、江南春 单调小令,为北宋寇准所创。

      三十字,三平韵 【定格】 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韵) 9、忆王孙 单调小令,又名《荳叶黄》、《阑干万里心》三十一字,五平韵 【定格】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10、江城子 一作《江神子》《金奁集》入“双调”三十五字,五平韵结有增一字,变三言两句作七言一句者宋人多依原曲重增一片 【定格】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韵) 【注】第一句可作“仄仄平平仄仄平(韵)”第四句前四字亦可作“仄仄平平” 11、长相思 又名《双红豆》唐教坊曲双调小令三十六字,前后片各三平韵,一叠韵 【定格】 中中平(韵),〖中中平(韵)〗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中中平(韵),〖中中平(韵)〗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12、醉太平 双调小令,三十八字,前后片各四平韵。

      第一、二句第三字,第四句第一及四字,最好用去声,方可将调激起结句是上一、下四(上一字领起后面四个字) 【定格】 平平仄平(韵),平平仄平(韵),中平中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 平平仄平(韵),平平仄平(韵),中平中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 13、玉蝴蝶 唐曲,《金奁集》入“仙吕调”四十一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三平韵宋教坊衍为慢曲,《乐章集》亦入“仙吕调”,九十九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 【格一】 平平平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 14、浣溪沙 唐教坊曲,《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四十二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平韵,过片二句多用对偶别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片各增三字,韵全同 【格一】 中仄中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 【格二(摊破浣溪沙)】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注】上片第三句末三字,可作“平仄仄” 【格二(慢调)】 仄仄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中、中平中仄,中仄中、中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韵) 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中、中平中仄,中仄中、中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韵) 15、巫山一段云 唐教坊曲,原咏巫山神女事双调小令,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乐章集》增两字,后片转用两仄韵,两平韵,与此不同 【定格】 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16、采桑子 又名《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唐教坊大曲有《杨下采桑》,南卓《羯鼓录》作《凉下采桑》,属“太簇角”。

      此双调小令,殆就大曲中截取一遍为之《尊前集》注“羽调”,《张子野词》入“双调”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另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 【格一】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格二(添字)】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仄平平(韵) 17、诉衷情 唐教坊曲唐温庭筠取《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龙榆生《格律》原书收平仄韵错叶格(格二),双调平韵格未收平韵格流传较广,宜为定格平仄韵错叶格,《金奁集》入“越调”三十三字,六平韵为主,五仄韵两部错叶 【定格】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韵) 【别格】 平仄(韵),平仄(韵),平仄仄(韵),仄平平(韵) 平仄仄(韵),平仄(韵),仄平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平平(韵),平平平仄平(韵),仄平平(韵) 18、画堂春 最初见《淮海居士长短句》四十七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三平韵《山谷琴趣外篇》于两结句各添一字 【定格】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韵)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