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V.拉曼谷歌第一盲人科学家.doc
7页T.V.拉曼谷歌第一盲人科学家来到了康奈尔大学,T?V敏锐地发现了计算机 科学对盲人的价值,然而在当时,这个新兴的领域还 不习惯考虑盲人,T?V说,“我应该让一些东西与众不 同被一位同事引进门来,盲人科学家T?V?拉曼 (T?V?Raman)手里飞快地翻折一张白纸一一这是他的 习惯动作,不需要眼睛看路,他便用闲下来的手习惯 性地做些有挑战性的数学游戏,盲文魔方或是折纸 几十年下来,他已是这类游戏的行家里手,Youtube 上流传着他恢复盲文魔方的视频,用时23秒一个酷爱数学的孩子穿粉衬衫,戴墨镜,留大胡子,略带印度腔的英 文,与人说话时,这位盲人会很礼貌地把面部准确地 转向发话者,并辅以适当的抬头或低头,就像他在看 着你一样T?V姓拉曼在印度,曾经有个出过两位诺贝尔 奖得主的科学豪门就姓拉曼,与拉曼提起,他没听完 就笑了,摆摆手:“我跟他们不是亲戚在他供职的 Google,同事们更喜欢称他为T.V,仿佛这位无障碍研 究领域屈指可数的顶级专家是台行走的小电视出生于印度的浦那,小时候,拉曼家的拉曼是热 爱数学的小书呆子,不喜欢运动,却喜欢各种各样的 数学游戏14岁那年,因为青光眼,拉曼失去了视力, 他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许多计划,然而,被那场疾病改 变了命运的,却不仅仅是这个孩子,《纽约时报》认为: 这场疾病也改变了某项技术的命运。
失明后的拉曼只能通过别人的阅读,或者用手指 “阅读”盲文书籍来学习然而,14岁几乎是一个人 学习盲文的年龄极限一般认为,超过了这个年龄, 手指便不够敏感,就很难学会盲文了最终学会盲文 时,拉曼已经17岁了,这都得益于他那双读书人的手, “很多印度小孩喜欢玩手球,我不喜欢玩球,手上没 有茧子,触觉还很灵比起盲文,拉曼更习惯用聆听的方式来学习,“我 读得不够快(利用布莱叶盲文)视力受损之后,母亲、 哥哥以及同学们朗读教材帮助拉曼继续学习高中毕 业,他升入了当地的浦那大学,本科毕业后还考进了 印度理学院一一那是印度最好的理工科院校,以“在 美国成功地建立了一个名叫硅谷的印度殖民地”而闻 名于世在印度理工学院,拉曼是第一位盲人学生,毕业 后,与大部分同学类似,他去了美国的康奈尔大学继 续读书,攻读应用数学博士学位那些关于盲人的发明一百多年前,当布莱叶发明那套由6个点组成的 盲文书写系统时,他不会想到,有一天会出现那些可 以自动朗读文字的机器来到了康奈尔,拉曼敏锐地 发现了计算机科学对盲人的价值,然而在当时,这个 新兴的领域还不习惯考虑盲人,拉曼说,“我应该让一 些东西与众不同最初,拉曼曾考虑与一位教授合 作研究一种类似GPS系统的机器导盲犬,却因为当时 的硬件条件,这个方向“进展缓慢”,他把方向改作了 计算机朗读软件。
毕业时,拉曼的博士论文是一种能 够朗读数学公式的软件一一这首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 需求那时候的阅读软件很可笑,“它们念一个数学公 式:反斜杠、X、一个不认识的符号……”这种状况令 他下定决心,写个软件,把公式们读得漂亮些拉曼的发明多数如此,源于技术的梦想却不乏 务实的成分这位盲人只是从需求出发,寻找那些技 术本应达到的改善从一个盲人的视角,拉曼很明显 地知道,只要小小的改进,就可以给这个人群带来巨 大的方便一一能够看清面前墙上的一幅画固然好,但 现在他们所需要的,只是要知道前面是堵墙在博士 论文的摘要中,这位盲人科学家像哲学家一样谈到阅 读与聆听:“阅读时,我们的眼睛会积极主动在一个被 动地等待关注的二维世界中寻找我们想要的信息;而 聆听的过程中,信息几乎是自顾自地流过聆听者消极 被动的耳膜,但也是因此,聆听时,人们很难做到先 浏览大概,然后关注细节利用拉曼的朗读软件,熟练的聆听者可以听懂音 色和音调勾勒出的信息结构,再辅以一些交互行为, 就能让聆听达到与阅读类似的效果凭借那篇论文, 拉曼拿到了当年的美国计算机学会最佳博士论文奖近几年,拉曼的兴趣集中到了上,答案很简 单,“这个小机器正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且, 这机器有成为导盲犬的潜质,“拿着智能凭Google 地图就能够走遍北京”。
无法看见屏幕上的按钮,拉 曼正在致力于开发一种“免视”,在他设计的基 于相对位置的拨号器中,手指触到的任何位置将被视 为5,要拨其他号码,只需简单地朝各个方向滑动手 指,左上角为1,右下角为9,以此类推目前看来,“免视”产品的应用前景远远超出预期, 在自己讲座的开头拉曼很骄傲地表示:“免视”的主 意不仅对盲人有用,对那些正在驾车、不方便看屏幕 的使用者也非常有用我们现在的设计思路并不是假 如人们看不见该怎么做,而是,假如人没在看屏幕时 该怎么做外星语言、摄影与导盲犬每天早上,坐上Google的班车,利用班车内的无 线信号,拉曼就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工作,收发邮件、 编写或者检查代码,以及了解当日新闻,“看看”自己 的股票跌了还是涨了拉曼的打字速度丝毫不逊常人, 当然,与一般人不同的是,拉曼的笔记本一般不用开 液晶屏,“对一台笔记本而言,这样比较省电”拉曼日常用来工作和学习使用的语速是正常语速 的3倍以上,这种声音被描述为:“有点像一种外星语 言,或者一张光盘在速进”一一这是为了保证拉曼利 用聆听获取信息的速度与正常人的阅读速度相当把语速降下来时,拉曼所用的朗读系统只是一种 标准的、不太自然的机器人英语,没有跟他一样的印 度口音,虽然,有人认为它“与史蒂芬?霍金教授的声 音有点像,两者所用的声音合成器类似。
与拉曼共用办公室的同事Chales说,“我们经常 忘记他是盲人朋友开车送他回家,他甚至可以指路 拉曼解释,“这很容易车慢下来一次,我就知道过了 一个十字路口;头顶上一暗一亮,就是过了某个公路 桥……”拉曼的一大业余爱好是摄影,他与正常人一样购 买热门的新款相机,先让朋友们教他拍照的姿势,学 会后就到处拍照,拍完后把那照片用Picasa挂在网络 相册上与朋友分享至于那些照片,虽然从未见过, 但他确实拍得不赖除了计算机,拉曼一生中另一件重要的东西是他 的导盲犬一个由导盲犬陪伴的盲人科学家是拉曼在 公众心目中的标准像,这个形象如此根深蒂固以至 于在拉曼中国演讲开始前,一位听众在微博上写道:"Google的盲人科学家T?V?Raman到场了,可惜没有 如传闻中那样牵着导盲犬拉曼目前的导盲犬是条黄色的拉布拉多犬,名叫 Hubble,拥有自己的网站拉曼很爱惜Hubble,不舍 得她旅途劳顿,所以,到中国出差时,没有带她随行Hubble之前,拉曼曾有过一条导盲犬Aster,那是 拉曼的第一条导盲犬,一条黑色的拉布拉多,女性, 1990年1月20日毕业于纽约约克郡的一所导盲犬学 校,是Hubble的学姐。
Aster陪伴拉曼10年,见证 了他拿到博士学位,人职Adobe,被IBM挖走的过程, 却在1999年口月被查出罹患皮肤癌,很快就去世了 在给Aste r的悼词中,这位擅长数学的主人写道:"Aste r 陪伴了我3616夭,其中,3529个工作日,被扣除的 87天包括我的3次印度探亲之旅……我一直希望她能 享受一些正常宠物犬一样无忧无虑的日子,但查出患 病后,她只活了一周值得欣慰的是,Aster是平静地 离开这个世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