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带气旋灾害.docx
12页热带气旋灾害时间:2009-09-25 00:00:00 来源:热带气旋灾害摘自《广东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灾减灾对策》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气象局编著一、概况(一) 基本情况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和副热带海洋上急速旋转的大气涡旋,是地球上气象灾害中破坏性 最大的一个天气系统它有带来降水和解除旱象的积极作用热带气旋带来的丰沛降水,形 成了广东雨热同季显著的季风气候特色,这是广东与纬度相近的撒哈拉大沙漠气候景观截然 不同的根本原因但是,在其活动过程中,伴随有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等现象,具有 很大的破坏力西太平洋及我国南海是全球热带气旋生成最多的地区之一,每年约有28个热带气旋生成 广东是我国热带气旋登陆最多的省份,每年平均登陆4个,占全国登陆个数的4 0%,年年 都有热带气旋登陆,多的年份7个,有的年份几乎全部登陆广东由于其风大雨猛,带来了 风、涝灾及其次生的风暴潮、巨浪、泥石流、滑坡、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等一系列灾害 热带气旋突发性特别强,在很短的时间内可造成严重灾害1991〜1997年登陆广东的热带 气旋共27个,直接经济损失580亿元(当年价),占全省自然灾害总值的6 0%以上,年平 均损失83亿元,居广东各种自然灾害之首,1996年高达200亿元。
平均每个热带气旋损失 21亿元,1996年15号台风损失170多亿元广东南部沿海热带气旋灾害最重,是沿海地区 发展经济,特别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最大的自然障碍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沿海地区因 热带气旋而遭受的损失还会与日俱增因此,我们必须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投入更多的 资金做好热带气旋科研、预报及防灾减灾的工作发生在热带海洋的暖心强热带气旋,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称台风(typhoon),在东北太 平洋和大西洋称飓风(Hurricane),在印度洋、孟加拉湾称风暴(storm), 在澳大利亚附近称威力(willy—willy)二) 强度的规定1 9 8 9年以前,依照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划分三个等级:(1)热带低压(6〜 7级);(2 )台风(8〜11级);(3 )强台风(12级或以上),并统称台风自19 8 9年1月1日起,按国际标准依照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划分为四个等级:(1) 热带低压(小于8级);(2 )热带风暴(8〜9级);强热带风暴(10〜11级);台 风(12级或以上)并统称热带气旋中国于1926年在南海的东沙岛设立气象台,专为对热带气旋进行观测自195 9年开始,对出现在北太平洋15 0°E以西的热带气旋,按每年出现的先后次序进行编号, 例如9615号台风就是指1996年出现在该地区的第15个台风。
热带气旋的水平范围一般直径为4 0 0〜6 0 0公里,最大可达1 0 0 0公里以上,最 小仅100公里左右热带气旋强度以中心附近的最大风速和中心海平面最低气压为依据, 风速越大,气压越低,热带气旋越强5 8 2 7号台风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达110米/ 秒,3 9 2 0号台风中心最低气压为8 7 0百帕,6 9 0 3号台风在汕头登陆时,中心最低 气压为895百帕,是60年来登陆中国的最强台风中国自辽宁至广西沿海都常受热带气旋危害西太平洋热带气旋引起的降水可深入到 内陆的湖北、河南、陕西等省孟加拉湾风暴可以引起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降水,甚至影 响江南三) 结构和天气热带气旋是近似圆形的强低压,其结构分为外围、旋涡(本体)、风眼(中心)三部分 外围到达广东沿海前,天气特别闷热;外围到达广东沿海时,风向多偏北或偏东,风速时大 时小,逐渐增强,随后乌云密布,低压奔飞,狂风呼啸,暴雨倾盆而降旋涡部分离中心约 几十至二、三百公里,其破坏力最大;旋涡到达广东沿海时,风势更凶,暴雨更猛,因而造 成各种灾害风眼直径为8〜10公里,经过时仅几分钟至几十分钟,有时是碧空无云,有 时是微风小雨但风眼过后,又是低云奔飞,狂风暴雨,这表明热带气旋的另一边已经到来。
热带气旋在北半球,它周围的风作反时针旋转,在南半球作顺时针旋转它的直径从10 0公里到1 0 0 0公里以上不等生命史从1天到2 0天以上,高可达10多公里在 其范围内,空气一面强烈旋转,一面不断从周围吸收潮湿空气急剧上升由于水汽上升不断 放出潜热,所以功能极大,且越向上越大,活象大漏斗热带气旋蕴藏着巨大无比的能量据有关部门推算,一个风力12级以上的台风,若 使用核武器,大约需要20颗一千万吨级的氢弹才能将之摧毁二、热带气旋形成、发展与消亡的条件热带气旋生成于离赤道不远的广阔的热带海洋上,且多在太平洋西部,在9 0°〜1 4 0°E及40°〜105°W和5°〜10° N的热带海洋,特别有利于热带气旋的形 成由于低纬度海洋上太阳辐射强烈,海水急剧升温,促使海面气流不断上升,而产生低 气压,引起四周空气迅速向低气压区辐合而形成强烈旋转的运动,即叫热带气旋,有利于生 成热带气旋的天气系统是热带辐合带和东风波其生成条件有:(一) 热带气旋是个暖心系统,只有在广阔洋面才易生成,所以首先要有足够广阔的 热带洋面,从表面到6 0米深的海水温度要在2 7. 5以上,特别是达到29〜30°C 时,极易发生热带气旋。
因此,热带洋面上的高温高湿条件,是生成热带气旋的先决条件二) 要有一定的地球自转偏向力,致使热带气旋生成和加强,这是生成热带气旋的 内力,故热带气旋主要发生在5°〜15°N范围内在5°N以内的赤道地区,由于地转 偏向力很小,所以很少有热带气旋形成,赤道处的地转偏向力为零,不会出现热带气旋;而 较高纬度的地转偏向力虽较强,但海温又偏低,也不会形成热带气旋三) 海面空气湿热极并不稳定,且有辐合气流把低层大量暖湿空气带到涡旋内部, 才能产生上升和对流运动海面湿热空气一旦抬升,因其周围空气很暖很轻,可以借助浮力 继续上升而凝结成云雨(即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而水汽凝结释放的大量热能,形成暖 心,使对流更旺盛,绕中心旋转的空气速度也逐渐加大如此循环,直到发展为热带气旋, 这便是热带气旋发生发展和维持的能量来源四) 在对流层内形成垂直的暖心后,在热带气旋生成的初期,热带气旋中心上空的 对流层内上下层风的差异不能太大,否则暖心不易形成,或上下暖心呈倾斜状态,也不利于 热带气旋发展,因此,对流层风速切变要小,使空气中释放的大量热能不易被吹散,使低空 暖湿空气向内辐合加强,更多的水汽向中心汇集,中心变得更暖,涡旋中心的地面气压更为 下降,产生很强的气压梯度。
否则热带气旋的暖心就遭受破坏五) 在对流层的上部和平流层的下部要有辐散气流的初始扰动,且高层辐散须超过 低层辐合,把从近地层流入的空气质量和热量散到远处,才能形成热带气旋暖心的低压结构, 维持足够的上升气流,低层扰动才能不断加强六) 要有一个热带扰动,并使初始扰动中水汽凝结所释放的潜热能集中保存在中心 的空气柱中,才能成长发育为热带气旋热带气旋的发展,一般可分为扰动、增暖、加深和成熟几个阶段热带气旋有产生也 必然会消亡,热带气旋消亡的条件与生成时相反,当热带气旋移到冷洋面可减弱、消亡;热 带气旋移到西风带,因冷空气进入而破坏暖心结构,变为锋面气旋三、热带气旋的特点1 .危害重从联合国公布的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数字中看到,热带气旋是自然灾害中危害最 重的一次强大的热带气旋便可带来严重的损失据世界气象组织统计,世界上每年大约发 生8 0次破坏力极大的风暴,在过去3 0年中平均每年死亡1. 5万人,1 9 7 0年孟加拉 台风和暴潮使2 0万人死亡我国是遭受热带气旋袭击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统计表明,近年 来因热带气旋灾害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在急剧上升:50年代每年损失不足1亿元,60年代损 失1〜2亿元,70年代增至5〜6亿元,80年代10亿至数十亿元,进入90年代猛增至100 亿元以上,1997年高达300亿元。
广东是热带气旋的多发地区,其危害也特别严重据报道,1 9 2 2年8月2日一次强台风,在广东潮阳县登陆造成6万余人丧生,数 十万人无家可归1 9 9 6年9月9日在吴川市登陆的9 6 15号台风,其强度之大,范围 之广,造成风涝灾之重,为我国建国以来所罕见全省直接经济损失达175亿元,是广东建 国以来造成损失最大的一次台风据资料统计,类似这样的台风在历史上也曾有出现过,例 如,1 9 5 4年8月3 0日在湛江一一雷州沿海登陆的第13号台风,估计极大风速超过6 0米/秒,暴潮水位高达6米,风浪爬高2米、3米,当时湛江市东海岸堤围几乎全部溃决, 沿海城镇7成以上房屋倒塌1 9 7 9年8月2日在深圳登陆的第8号台风,汕尾气象站记 录到极大风速60. 4米/秒1964年9月5日在珠海登陆的第15号台风,香港天文 台曾记录到极大风速6 4米/秒641 1号、6415号、7114号、7513号、7 6 16号和8 3 0 9号等台风,广州市极大风力都达12级左右7 6 19号、7 9 13号、 8 6 0 7号、9 4 0 3号等台风都曾给广东沿海和内陆地区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每次热带 气旋袭击都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2.影响范围广热带气旋内部结构深厚,垂直尺度可达到对流层(15〜2 0公里),水平尺度为它 的5 0倍或以上,所以热带气旋影响范围极广,我国沿海均受其害如1 9 7 6年19号强 台风,路径曲折,3次在广东和海南登陆,时间长达18天9月2 0日在广东吴川县登陆,2 2日在海南儋县登陆,2 6日又在海南万宁县登陆广东湛江、茂名所辖市、县及海南省 不少地方出现特大暴雨,形成自19 14〜1 9 7 6年间的最大洪水广东、海南两省晚稻 受浸4 3 0多万亩,甘蔗倒伏7 2万亩1 9 6 9年0 3号台风带来的大海浪和大海潮比正 常潮位高数米,海水冲过堤围深入内陆10公里1 9 9 4年0 3号强热带风暴,先在东沙 岛南侧回旋滞留2天,先后转折8次才登陆,登陆前又突然急行北翘像这样回旋、曲折、 多变的台风,历史上不多见,它使全省出现暴雨6 7站次,大风2 9站次,其中廉江10分 钟平均风速4 5. 0米/秒,日最大暴雨量5 2 3.5mm3 .广东是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之首全球平均每年出现热带气旋约8 0次以上:登陆中国的平均约10次;在登陆中国的 热带气旋中,广东占4 0%,台湾占2 5%,海南岛占10%,福建占7%,浙江占5%, 山东占2%,上海、江苏、辽宁都不到1%。
四、热带气旋对广东农业生产的影响和危害热带气旋除具有解除旱象和解热消暑的积极作用外,又具有很大的破坏力热带气旋 所经之地,拔树倒屋,摧毁作物,令江河泛滥,咸水倒灌,对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海洋、 渔业等生产、江河的交通运输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这里着重探讨对农业生产的影 响和危害1、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和危害热带气旋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和危害,要看热带气旋入侵的季节而定6月和10月入 侵广东的热带气旋对水稻生产影响最大,因为此时正值早、晚稻抽穗扬花和灌浆充实的季节; 7月和11月入侵广东的热带气旋对水稻生产影响也较大,会直接影响早、晚稻灌浆成熟, 使稻穗脱粒或谷粒发芽霉烂5月和9月入侵广东的热带气旋对早、晚稻生产而言则有利有 弊,利者可使高旱望天田、山区梯田及旱地作物免除旱害;弊者则会使平原、低洼田、大沙 田的水稻发生内涝积水,从而带来病虫危害只有8月份入广东的热带气旋对水稻生产才是 利多弊少当然,对甘蔗等高杆作物来说,热带气旋会使茎杆折断,影响生长发育,显得弊 多利少从热带气旋登陆后移动路径看,以粤东沿海登陆后向西北方向移动,或在粤西沿海登 陆后向东北移动,以及在粤中沿海登陆后向偏北方向移动的热带气旋危害性最大。
热带气旋对水稻的危害最主要的是狂风暴雨所造成水稻中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