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博士学位论文-检察机关错案责任倒查问责机制研究.doc

25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3991499
  • 上传时间:2021-10-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0.50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博士学位论文-检察机关错案责任倒查问责机制研究错案严重侵犯了当事人合法权益,影响了司法公 正错案追究机制在我国早已有之,但仍不成熟、不 完善,与公正司法的需求尚有一定差距对此,应从 进一步科学界定错案线索的范围,规范错案线索的受 理程序,明确错案责任的调查启动程序、认定程序、 问责程序和救济程序,建立检察机关错案责任倒查问 责机制等方面着手,建立错案责任倒查问责机制,通 过事后监督的方式防范错案,以此来规范检察权,进 而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近年来,在我国,媒体对一些错案的相关报道使得 余祥林、聂树斌、张高平、赵作海和呼格吉勒图等涉 案主体的名字广为人知,如何有效防范错案已成为社 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 督机关,掌握着公诉、侦查监督等重要职权,在办理 案件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差错,这必然会给检察机关的 执法公信力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司法改革的进 一步深化,对检察工作的要求更加严格,“有权必有 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在这一背景下,建 立健全检察机关错案责任倒查问责机制,以确保检察 机关严格公正执法,已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一、错案及其成因分析(一)错案的概念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错案没有给出明确的界 定。

      综观最高人民检察院所有解释规定,仅有最高人 民检察院于1998年颁布的《人民检察院错案追究条例 (试行)》(目前已经失效)第2条对“错案”作了 具体表述:“本条例所称错案是指检察官在行使职权、 办理案件中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认定事实或者适用 法律确有错误的案件,或者在办理案件中违反法定訴 讼程序而造成处理错误的案件之后,最高人民检 察院于2007年颁布的《检察人员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条 例》对执法过错进行了界定:“执法过错,是指检察 人员在执法办案活动中故意违反法律和有关规定,或者工作严重不负责任,导致案件实体错误、程序违法 以及其他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行为从中可以 看出,执法过错的范围明显大于错案的范围,执法过 错包括错案近些年,全国各地陆续发现和纠正了一 批错案其中,从涉及的罪名来看,主要是故意杀人罪、强奸罪、抢劫等暴力型犯罪;从发现错案的途径看,有“真凶出现”,有“亡者归来”,也有服刑人员及其家属的长期申诉;从造成后果来看,真凶没有 得到及时惩处,无辜者蒙冤甚至付出生命代价学界 对于将上述案件认定为错案并不存在争议,但对于导 致错案的“重大过失”以及何种程度的“严重后果” 应视为错案等的理解和认识并不统一,而各地检察机 关对其进行界定的标准也不一致。

      笔者认为,如果对 “重大过失”及“严重后果”的定义过宽,会在一定 程度上挫伤检察人员办案的积极性;如果定义过窄, 又起不到制约作用对此,应采纳主客观相统一的观 点,明确规定“错案是指检察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办案中事实认定违背客观真相、 办案结果违背实体公正、办案过程违背程序公正,最 终导致案件认定或处理出现错误等严重后果的案 件二)错案的成因分析错案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执法观念陈旧个别检察人员存在“重打击、轻保护”“重实体、轻程序”“重口供、轻其他证据”等陈旧执法观念,具体体现在:注重执法活动控制犯 罪、维护稳定的功能,忽视执法过程中的人权保障; 注重对涉案结果的认定、研究,忽视对发生过程及原 因、条件的审查、甄别;注重对有罪证据的审查、补 强,忽视对无罪证据的复核、印证如在钱某故意投 毒杀人案中,承办人认为钱某作过详细的有罪供述, 且有证人证言和其他物证予以佐证而法院经审理后 认为,被告人钱某仅详细供述过一次,后即全部否认, 究竟是谁投放毒物,案卷内没有其他证据对公诉机关 的指控进行佐证;证人证言系传来证据,不具有补强 证据的作用;毒物来源没有查清,不能得出被害人之 死是钱某所为的唯一结论。

      由此,判定该案事实不清、 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2. 办案责任心不强具体体现在:个别检察人员对 已经暴露出的事实证据疑点未予重视,应复核的未复 核,应补强的证据未补强,导致案件最终错捕或错诉 特别是对边缘刑事责任年龄、边缘追刑金额以及是否 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类的案件,审查证据不细,把关不 严,最终导致案件处理错误如在杨某故意杀人案中, 杨某的家属在审查批捕环节申请进行精神病鉴定,承 办人未予以高度重视,作了批准逮捕决定后经司法 精神病鉴定,杨某患有抑郁症,无刑事责任能力,最 终杨某被作绝对不起诉处理3. 对法律规定的理解存在偏差具体体现在:个别 检察人员对一些刑法条文和相关解释钻研不深,理解 不透,对相关犯罪构成要件把握不准,不能正确区分 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以致在办案过程中因 法律适用存在偏差而出现错案如在杨某贪污案中, 某销售公司业务员余某被人民检察院查处,余某的父 亲请县百货公司分管业务的副经理杨某帮忙借款退 赃,杨某考虑到公司与余某的业务关系,便以个人名 义在某基金会贷款5万元借给余某,后用百货公司的 公款归还了这笔债务由于承办人对于杨某是否非法 占有单位资金的故意认识不清,最终导致案件被作存 疑不起诉处理。

      4. 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不当具体体现在:个别检 察人员在审查判断各个证据证明力以形成证据体系证 明犯罪事实、防止翻供或其他证据变化情形对证据体 系的破坏以降低检控风险、确保办案质量等方面的应 对措施不够到位如在程某某故意伤害案中,程某某 因纠纷持锄头在一坳田处将村民程某打成重伤事隔 三年后,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审查起诉由于案发时 间较长,公安机关没有及时固定相关证据,案件材料 中既没有现场勘验笔录,也没有提取作案工具,而在 案发现场仅有程某某和被害人程某某从侦查阶段就 否认犯罪事实,其他证人证言仅能证明程某某到过案 发现场,本案直接证据只有被害人陈述由于承办人 对该案存在的检控风险判断有误,对该案证据体系未进行全面分析、审查和鉴别,对证据体系存在的缺陷 也未采取有力的补救措施,最终导致提起公诉后被法 院作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5•决策失误具体体现在:检察机关的个别领导对一些案件把关不够严格,偏重维护社会稳定,强调打 击犯罪,相对忽视了对犯罪嫌疑人的权益保障,对涉 及犯罪嫌疑人无罪和罪轻的证据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以致决策失误导致错案如在周某诈骗案中,虽然承 办人在汇报案件时提出了周某涉嫌诈骗犯罪的主观故 意不明显的问题,但因该案所涉及案款系移民补偿款, 且数额较大,办案过程中移民情绪激奋,人民检察院 检察委员会偏重考虑稳定社会、保护移民合法权益因 素,忽视了对犯罪嫌疑人主观故意的分析,经集体研 究作出了批准逮捕决定。

      案件进入审查起诉环节后, 周某被作了绝对不起诉处理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机制的提出及其必要性(一)错案责任倒查机制的提出2010年5月9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告赵作海无罪之后不久,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组织监察室 和纪委有关人员进驻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展开调查, 当年办理该案的审判长、审判员、代理审判员三人停 职接受调查,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核主审法官停职检查 如此责任追究力度开了我国多年来错案责任追究的先 河经过不断的反思、研讨、探索和实践,刑讯逼供 证据严禁使用原则、错案責任终身追究制度、去犯罪 化标签举措等如今已在河南省司法系统生根发芽,有 的甚至成为更高层次的制度性框架可以说,河南省 防范错案的实践对于我国司法改革而言具有普适性意 义2013年8月,中央政法委出台的《关于切实防止 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冤假错案的 责任追究机制2013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 《关于切实履行检察职能防止和纠正冤假错案的若 干意见》明确了错案问责等相关内容,要求各级人民 检察院认真总结一段时期以来相继出现的冤假错案的 深刻教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切实防止冤假错案 的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司 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 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规定“实行办案质量终 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至此,错案责任 倒查问责制正式纳入中央的统一决策部署,成为司法 机关必须建立健全的制度机制二)建立健全检察机关错案责任倒查问责机制的 必要性1. 落实中央精神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强调“健 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指出“坚持用制度管 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 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确保决策权、 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 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党的十八届四中 全会提出“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 究”"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 制”等要求当前按照中央部署推进的司法改革,其 核心是司法责任,而司法责任的关键就是责任的明确 和责任追究的落实,相关制度机制的设计必须体现中 央关于加强对司法权力的制约精神检察机关作为国 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监督其他司法机关、行政 执法机关的重要职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 道屏障,人民群众对其寄予了极高的期望在此形势 下,建立健全检察机关错案责任倒查问责机制,确保 检察机关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完全符合中 央的相关精神。

      2. 维护司法公正的必然选择公正是法律之生命所 系英国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培根曾言:“一次不公 正的裁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是无 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裁判则毁坏了 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历史的经验表明,只有公 正执法,惩恶扬善,不枉不纵,才能树立法治权威, 法律所蕴含的公正、公平、正义等基本价值才能得以 实现回顾中国的法制史,各个朝代的统治者都非常 重视通过严格的错案追责制度来倒逼执法者秉公执 法,以确保社会稳定司法公正不是一句口号,要实 现司法公正,必须要有严格的执法责任来制约,有科 学的制度机制来保障可以说,建立健全检察机关错 案责任倒查问责机制,能够促使检察机关牢守宪法和 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全力保障司法公正,确保人民 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与正义3. 提高执法办案质量的迫切需要执法是一个动态 的过程,从受案到结案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检察人员 始终牢记案件质量这主线,不仅要严格依照实体法的 要求去办案,同时也要髙度重视对程序法以及相关规 章制度的遵守近些年,一些检察机关因内部监督制 约不力,错案责任追究流于形式,以致错案时有发生, 使法律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大打折扣,“法律 是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建立健 全检察机关错案责任倒查问责机制,使执法工作受到 严格制约,能够促使检察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增强办案 质量意识,严格、规范、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办 案质量,进而杜绝错案4. 促进检察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根据“权力必须 接受制约”的基本准则,建立健全检察机关错案责任 倒查问责机制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共识,同时也成为促 进检察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检察队伍 不断壮大,检察人员素质有了极大提高,不论是数 量上还是素质上基本都能适应当前检察工作的需要, 但也存在个别检察人员法律素养不髙、办案缺乏责任 心等问题建立健全检察机关错案责任倒查问责机制, 可以鞭策检察人员努力钻研业务,增强执法能力,提 高执法水平,对于进一步提高检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检察机关错案责任追究工作存在的问题检察机关错案责任倒查问责机制是近年才出现的 一个热点词汇,它与检察机关长期以来坚持的错案责 任追究制度的目的和任务都是相同的认真分析检察 机关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情况,对于建立健全检 察机关错案责任倒查问责机制必将大有裨益目前来 看,各地检察机关在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方面做了 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