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爱国守法是师德修养的基础资料.pdf
16页第一讲 爱国守法是师德修养的基础 课程简介 一、本课程主要内容 : 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 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 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 行核心内容: 爱国和守法; 二、 本课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让教师 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工作 是和祖国的未来发展,国家的繁荣昌盛联系在一起的,自己的日常平凡 的工作不是简单的上课、下课,批改作业,而是像陶行知那样把教育事 业当作“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必须做到有了这种认识,才能 自觉担负起教书育人这份责任 三、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标:让教师理解 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道德 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础教师要树立爱国主义思 想,确立为社会主义祖国教育而献身的崇高理想教师要讲法律用法 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教育教学要遵循教育法律 法规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一定要合法、规范、严谨,要用相关的法 律法规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学习要求 1、了解爱国守法的内涵热爱祖国体现一个人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 情,反映了一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国家)之间关 系的政治原则、法律规范,也是道德要求。
爱国主义从内涵上来看,有 三个层次:首先表现为一种情感,对自己祖国的一种归属感、认同感尊 严感和荣誉感,这种情感随着理性的认识要升华为爱国思想,最终要转 化为爱国行为 人民教师强烈的爱国之情,则表现为深深地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满 腔热情地教书育人,竭尽全力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 2、要理解教师爱国守法的重要意义要认真学习陶行知、斯霞等优 秀教师感人事例,从而认识到衡量一位教师是否具有爱国主义的思想政 治素质,关键要看他能否表现出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看他是 否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献给他所爱的工作和学生,不为名,不为利,不 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扑在教育工作上,把培育祖国的下一代当成自己义 不容辞的天职,忠于职守,埋头苦干,为国尽力,为民造福,为祖国的 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3、教师要自觉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确立为社会主义祖国教育而献身 的崇高理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遵守法律,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 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课程学习 第一讲 爱国守法是师德修养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热爱祖国体现一个人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 一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国家)之间关系的政治原 则、法律规范,也是道德要求。
热爱祖国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是每 一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这次 08 师德规范特别强调教师 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热爱祖国对一个教师来说尤为重要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 儿子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方面都是一个 真正的人新中国建立以来,无数的人民教师胸怀爱国赤子之心,为民 族振兴、社会主义国家繁荣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热爱祖国是教师献身教育的思想基础 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思想品德,是对社会主义 的一种深厚感情和为社会主义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1、教师首先要树立爱国主义思想 我们都知道,就思想和行动的关系而言思想支配行动,思想是行动 的先导和动力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先有思想、后有行动有正 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有积极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行动,有统一的思 想才有统一的行动思想中包含着认识,但并非仅仅局限于认识人的 思想还包括欲求、情感、动机、目的、意志等因素推动和支配人们行 动的 教师应该有什么样的思想呢?这主要从教师职业的责任和使命来 看 马克思曾经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 命,就有任务。
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就意味 着,从事一定职业活动的人,必须承担确定的责任 教师的职业是富于责任感的事业,教师的责任感是教师职业的内在 要求教师承担着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重任苏联 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国家和人民把儿童托付给教师们,要他们来教 育这些按年龄上最容易受影响的人,也就是说,把自己的希望和自己的 未来完全托付给他们这是把伟大的责任加在教师身上的一种重托每 一位教师看到这段话都要有所触动,一个教师首先要树立爱国主义思 想,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和祖国的未来发展,国家的繁荣昌盛联 系在一起的,自己的日常平凡的工作不是简单的上课、下课,批改作 业,而是像陶行知那样把教育事业当作“一大事来”,为一大事来,做一 大事去,有了这种认识,才能自觉担负起这份责任和接受这样一种重 托 2、教师要树立为祖国教育而献身的崇高理想 一位教师不仅要怀有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持有深沉的爱,还 要把为祖国献身教育事业作为一生的目标和追求,树立为教育而献身的 崇高理想有人说过: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就等于没有灵魂,而没有灵 魂,一切都将成为没有结局的开始,成为权宜之计,成为得过且过,苟 且偷生。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理想和追求到话,那他的喜怒 哀乐就完全跟物质的东西相关假如他所追求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民 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 致,其它东西就会放在次要,那么他的韧性就很大,不管遇到什么困 难,有什么问题,都会朝前走 伟大的人生目标往往产生于对祖国深厚的爱,一个人对祖国爱的 越深,社会责任感越强烈,人生目标就越明确,人生信念越坚定信念 是人们对于某种人生观、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正确性和正义性深刻而理 性的笃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它是深刻 的道德认识和炽热的道德情感的有机统一,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一贯 性的特点 一位教师只有认识到、体验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崇高,意识到 自己肩上担负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从而树立献身教育的坚定信念,才 能做到言行一致,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处处为事业着想,呕心沥血, 矢志不渝地为培养一代新人而默默奉献自己的一生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陶行知为当代和后世树立了一个光辉典范 案例:陶行知的教育追求 1917 年,陶行知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毕业之后,同年秋,陶 行知怀着“要使全中国人民都受到教育”的理想,回到了阔别三年的祖 国。
投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的,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的素质,建立民主共 和国以教育救国、教育建国、教育治国为途径,实现民主共和国 他的理想是和祖国的未来结合起来的,所以他为着崇高理想锲而不 舍、呕心沥血、矢志不渝,无怨无悔他自愿放弃优越的生活,率领青 年在老山一片蔓草遍野、荆棘丛生的荒凉之地艰苦创业,开辟新教育基 地,创建晓庄师范,一直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他当时的处境不仅 异常艰苦而且还充满危险抗战胜利后,他到上海,当时国家内战危机 迫在眉睫,他身处逆境,时有遭暗杀的危险,却对中国前途抱着乐观的 希望,对自己的理想毫不动摇,仍“要在上海创办社会大学、函授大 学、新闻大学、无线电大学、海上大学、空中大学,让整个上海,都变 成学校,让上海 500 万市民,都能得到受教育和再受教育的机会”,真 是矢志不渝 陶行知为了人民教育事业,他总是舍己为人,毫不考虑自己他 如果追求个人升官发财是很有条件的,但他视之为粪土,而以为劳动人 民多做好事为乐他不仅置自己的名誉、地位于不顾,甚至置身家性命 于不惜他常说:“唐僧西天取经,遭遇八十难,不知者以为他是自寻 苦吃,其实他是抱着一个宏愿要完成,看破生死就能乐而忘苦他从 事教育事业都是为了劳苦群众。
他无私奉献,为了创办晓庄师范倾其所 有,拿出仅有的一千元,又把母亲死后的人寿保险金拿出来办山海工学 团创办育才学校,他除了卖字、卖文外,还把当参政员每月 360 元 的车马费也全部献出他自己的生活非常简朴,终年穿一身蓝布料做成 的衣服,有时连吃饭也发生困难,正像他自己说的:“生活不如老妈 子为了人民的幸福,祖国的强盛,他无怨无悔 陶行知自觉选择教育专业,放弃政治专业,与其共和国实现之途 径——教育救国、教育建国、教育治国的社会观念不无关系他不想跻 身政界,选择教育为自己的立命之所,安身之处陶行知的理想是建立 民主共和国,途径就是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的素质 ( 选编自《山乡社会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年 8 月出版 ) 二、热爱祖国使教师获得无穷的内驱力和创造力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在选择 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完美,不应该 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相互冲突的,一种利益消灭另一种的人类 的天性本来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 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伟大的人生目标往往产生于对自己祖国深 厚的爱。
一个人对祖国爱的越深,历史责任感就越强烈,人生目标就越 明确,人生信念就越坚定古往今来,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无一不是 忠诚的爱国者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出一番事业,使自己的人生有意义、 有价值,根本原因在于对自己祖国和人民有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俄国 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 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 “跳蚤效应”来源于一个有趣的生物实验,生物学家往玻璃杯中放入 一只跳蚤,跳蚤轻易的就跳出来了再把这只跳蚤放入加盖的玻璃杯 中,结果一次次跳起,一次次被撞最后,这只跳蚤变的聪明起来,它 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一周之后取下盖子,而跳 蚤却再也跳不出来了 跳蚤效应的启示 道理很简单,跳蚤调节了自己 跳的目标高度,而且适应了它,不再改变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梦想,不 是追不到,而是因为心里就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使他们 受限,看不到未来确切的努力方向 然而,有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们一旦树立了远大理想,和坚定的信 念,就会矢志不移,排除万难奋斗不止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斯霞在回 答是什么力量使她坚定不移地把毕生的精力献给教育事业时,她说:热 爱是前提她还说,她最初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是从饭碗考虑的。
真正 认识到小学教师工作的意义,深深地爱上自己的工作,还是在新中国建 立以后祖国光明美好的前景给了她极大的鼓舞,看到孩子们在党和政 府的关怀下迅速成长,她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从而在党的教育下逐步 树立了“一生为了孩子的成长,一生为了祖国的未来”的信念她说:有 了这个信念,才千方百计如饥似渴地去补充自己的知识,再苦再累也心 甘情愿;有了这个信念,个人的安逸,家庭的幸福,如有必要,我都能 牺牲;有了这个信念,什么样的个人屈辱我都能忍受,什么样的磨难我 都不怕;有了这个信念,所有那些瞧不起 “孩子王”,瞧不起小学工作 的世俗观念,都不能使我动摇 爱国主义是一种精神支柱,是一种动力源泉一个教师只有对祖国 的爱,才能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前途和命运统一起来,才能充分认识到 祖国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祖国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 有着血肉一般不可分割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到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祖 国,没有社会主义,教师的个人价值就无法实现,更不可能实现自己的 人生理想因此,教师必须自觉地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把祖国的利 益、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看成高于一切,重于一切,把教育事业看成 祖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甘愿为此奋斗一生。
三、教师热爱祖国要具体体现在热爱教育、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无 私奉献 爱国主义从内涵上来看,有三个层次:首先表现为一种情感,对自 己祖国的一种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这种情感随着理性的认 识要升华为爱国思想,最终要转化为爱国行为也就是说热爱祖国不仅 表现在热爱自己生活的地域、疆土、国度,而且要关心国家的前途和祖 国的命运,不仅表现在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更表现为民族自尊、自信、 自强的精神,更要体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行动上正如苏 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对祖国的忠诚要靠忠诚地为祖国服务来培养 人民教师强烈的爱国之情,则表现为深深地爱自己的教育事业, 满腔热情地教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