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FM包含分级系统.ppt
121页GMFMGMFM包含分级系统包含分级系统v粗大运动功能测量粗大运动功能测量 (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GMFM) 是对粗大运动进行量化评定的一种方法,此量表主要测定脑脑性性瘫瘫痪痪儿童的粗大运动功能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2024/8/52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什么是GMFM?vGMFM是一个评估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变化的临床方法vGMFM有两个版本:原版的88项评估法(GMFM-88)和新版的66项评估法(GMFM-66)vGMFM-88跨越的范围包括从卧位和翻身的活动到走、跑和跳这些技能GMFM-66合并了88项中属于同一维度的项目2024/8/53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GMFM怎样计分?vGMFM中的每一项都是4分制计分系统GMFM-88和GMFM-66的计分规则是一样的vGMFM-88的计分可以分别合计GMFM五个维度中每个维度的原始分数和百分比,以及GMFM-88的总分vGMFM-66通过一个易于操作的软件程序,对各个测试项目进行计分,并转换成不同区间水平的总分2024/8/54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每次评估需要多长时间?v对于熟悉本方法者,操作GMFM-88大概需要45-60分钟,取决于评估者的熟练程度、儿童的功能水平及其配合和理解的程度。
v因为项目相对减少,操作GMFM-66需要的时间也会减少v由于某些原因,可以分次完成测试,建议在一周内完成2024/8/55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应该在什么环境中实施?v选择儿童舒适的环境,空间足够大以放置必需的测试设施,并允许儿童能自由地移动(如其中一项,要求儿童跑4.5m并折返),地板应该光滑坚实v因为GMFM是用来评估功能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所以有必要保证每一次评估时的环境和设备尽量相同2024/8/56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操作及进行GMFM计分的人员需要具备什么资格?vGMFM是为熟悉儿童运动技能评估的儿科治疗师的使用而设计的v评估之前,应熟练掌握GMFM指南及计分表v在用于临床评估之前,最好先对几个有运动障碍和没有运动障碍的儿童进行练习v建议使用之前先对使用者操作GMFM的信度进行评估2024/8/57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v1997年,Palisano等在对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测量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the 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 GMFCS),其信度和效度己得到了大量的研究的证实,目前己得到公认,广泛用于临床实践和研究。
vGMFCS开始是用于18个月到6岁的脑瘫儿童,之后扩展到10个月到12岁2岁以下的幼儿应以矫正年龄来考虑2024/8/58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2 2岁前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岁前粗大运动功能分级vI级:能变换成坐位和由坐位撤出(即能完成坐位和其它体位间的变换),能在地板上坐着时,双手自由地对物品进行操作能手膝位爬行、扶物站起、抓扶着家具迈几步18个月到2岁间的儿童能在没有任何辅助移动设备的帮助下行走vⅡ级:能维持在地板上坐位,但可能需要双手支撑来维持平衡能腹部着地爬行或手膝爬行可能会抓住物体站起,也可能会在抓扶着家具时迈几步2024/8/59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vⅢ级:在腰部给予支持时能维持坐位能翻身和腹部着地向前爬vⅣ级:有头部控制能力,但需要有躯干支持才能在地板上坐能从俯卧翻身成仰卧,可能会翻身成俯卧vⅤ级:躯体的损伤限制了运动的自主控制不能维持俯卧位和坐位时头和躯干的抗重力姿势需要成人帮助才能翻身2024/8/510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2 2~~4 4岁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岁粗大运动功能分级vⅠ级:儿童在地板上坐着时,能用双手操作物品能在没有成人帮助时变换成坐位和站立位,及由坐位、站立位变为其它体位。
行走是儿童移动的主要方式,不需要任何辅助移动设备vⅡ级:婴儿能维持地板上坐位,但当用双手操作物品时,可能有平衡方面的困难不需要成人帮助能变换成坐位和由坐位撤出靠抓扶稳定的物体表面,儿童能自己拉到站立位儿童有交替模式地手膝爬行,或抓扶着家具到处走动,或以辅助移动设备行走作为主要的移动方法2024/8/511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vⅢ级:儿童常以“W坐位”(坐在屈曲和内旋的双髋和双膝之间)维持在地板上坐位,并可能需要成人的帮助来取得坐位儿童以腹部着地爬行或手膝爬行(常没有腿的交互运动)作为自我移动的主要方法靠抓扶稳定的物体表面,儿童可能会自己拉起到站立位和短距离扶着走通过应用辅助移动设备和成人的帮助来控制方向和转身,儿童可在室内短距离行走vⅣ级:放置成坐位后,需用双手的支撑维持身体的对线和平衡,以维持坐位常需要适应性装置来帮助儿童保持坐位和站立通过翻身、腹爬或双腿没有交替活动地手膝爬行,可短距离(一个房间内)自我移动vⅤ级:儿童没有独立移动的方法,总是要被人转运一些儿童可能通过附加大量适应设备的电动轮椅获得自我移动的功能2024/8/512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4 4~~6 6岁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岁粗大运动功能分级vⅠ级:儿童不需要用手支持就能坐到椅上、离开椅子。
不需要有物品的帮助可从地板上坐位、椅坐位变换到站立位儿童能在室内和室外行走,并能上楼梯出现跑和跳的能力vⅡ级:儿童能在椅子上坐着时双手自由地对物品进行操作能从地板上变换成站立位和从椅坐位到站立位,但常需要用双上肢来推或拉稳定的物体表面(如桌)不需要任何辅助移动设备,儿童可在室内行走和户外平地上短距离行走儿童在扶着栏杆上时能上楼梯,但不能跑和跳2024/8/513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vⅢ级:儿童能坐普通的椅子,但需要骨盆或躯干的支持以使手能更好地发挥功能通过用双上肢来推或拉稳定的物体表面(如椅、桌),儿童能坐到椅上和撤出椅坐位通过用辅助移动设备儿童能在平坦的表面行走,能在成人的帮助下上楼梯在长距离旅行或在户外不平坦的地方时,经常需要他人转运vⅣ级:儿童能在椅子上坐,但需要合适的座位(如姿势矫正椅)以帮助控制躯干,最大限度发挥手功能在成人的帮助下或用双上肢来推或拉稳定的表面,儿童能变换到椅坐位和撤出椅坐位儿童最多只能在用步行器并在成人的监视下短距离步行,但在转弯和在不平坦的地面上维持平衡时有困难在社区需要他人转运儿童可能通过应用动力轮椅达到自我移动vⅤ级:与2-4岁相同2024/8/514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6 6~~1212岁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岁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分级vⅠ级:儿童能不受限制地在室内、室外行走和上楼梯。
儿童可进行粗大技巧运动,包括跑和跳,但速度、平衡和协调性减低vⅡ级:儿童能在室内和室外行走能在扶着栏杆上时上楼梯,但在不平坦的表面和斜坡上、在人群中或狭窄的空间行走时受限制儿童最多只有极小的进行粗大运动技巧,如跑和跳的能力vⅢ级:通过应用辅助移动设备,儿童能在室内或室外平坦的表面行走儿童可能会在扶着栏杆时上楼梯在长距离旅行或在户外不平坦的地方移动时,儿童可能会自己手动驱动轮椅或被别人转运vⅣ级:儿童可能会维持6岁前己达到的功能,或在家里、学校和社区更多地依赖于有轮子的移动方式儿童可能通过应用动力轮椅达到自我移动vⅤ级:与2-4岁相同2024/8/515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各相邻级间的区别v1级和2级间的区别:和1级相比,2级的儿童在如下方面存在限制:运动过渡(变换)的灵巧性,户外和社区步行,开始步行时对辅助移动设备的需要,运动的质量,进行粗大运动技巧如跑和跳的能力v2级和3级间的区别:区别在于获得功能性移动的程度上3级的儿童需要辅助移动设备并经常需要矫形器来步行,而2级的儿童在4岁后不需要辅助移动设备2024/8/516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v3级和4级间的区别:即使大量应用辅助技术,在坐位和移动能力方面存在差异。
3级的儿童能独立坐,能独立进行地面上的移动,并能在用辅助移动设备时行走而4级的儿童,有坐位保持功能(通常是支持坐位),但独立的移动能力非常有限4级的儿童更常被运输或使用动力移动设备v4级和5级间的区别:5级的儿童即使在基本的抗重力姿势控制时也缺乏独立控制能力只有在儿童能学会如何操作电动轮椅时才能实现自我移动第5级的患儿也许可以爬行或滚动较短距离,但他们没有实质上的独立移动能力2024/8/517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v若儿童不能进行在某一特定级别所描述的功能活动,其粗大运动功能可能分级在该级以下v1级:无限制地行走;在更高级的粗大运动技巧上 受限 v2级:不用辅助移动设备可行走;在户外和在社区行走受限 v3级:应用辅助移动设备行走;在户外和在社区行走受限 v4级:自我移动受限;在户外和在社区需要被别人转运或应用动力设备移动 v5级:即使是应用辅助技术,自我移动严重受限 2024/8/518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量表的作用量表的作用 vGMFM所测试的是被测儿童完成某个项目的程度的多少,用不同的分数对患儿某一项运动功能进行量化,而不是评定完成动作的质量,其主要作用如下: 2024/8/519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v1.跟踪观察脑性瘫痪儿童粗大运动功能的发育状况,分析和预测不同类型、不同程度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发育轨迹和结局。
2024/8/520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v2.判断各种干预和治疗方法对脑性瘫痪儿童粗大运动的影响,以及各种方法之间的疗效对比 (1)判定运动训练的疗效 (2)判定注射肉毒毒素后的疗效 (3)判定外科手术的疗效 (4)判定肌力训练的疗效2024/8/521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v3.和其他评定指标相结合,全面分析影响运动功能的因素,有效促进脑瘫患儿运动发育的研究和运动控制的研究 v4.GMFM是目前公认的粗大运动测试量表,可 和 其 他 量 表 进 行 平 行 效 度 分 析 v研究证明,正常的5岁儿童应该能完成所有88项测试 2024/8/522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量表的组成量表的组成 vGMFM-88共有88项,将全部内容区分为五个能区,每项原始分为3分,总原始分为264分 (1)卧位与翻身能区:计17项,总原始分为51分2)坐 位 能 区 : 计 20项 , 总 原 始 分 为 60分 3)爬和膝立位能区:计14项,总原始分为42分4)立 位 能 区 : 计 13项 , 总 原 始 分 为 39分 5)行走与跑、跳能区:计24项,总原始分为72分。
2024/8/523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GMFM每一项都为4级评分,具体标准如下:0分:完全不能进行要求的动作(动作没有出现的迹象)1分 : 可 完 成 动 作 的 一 部 分 ( 动 作 开 始 出 现 ) , 完 成 动 作 的10%以下2分:部分完成动作,可以完成动作的10%-90%3分:可全部完成动作 2024/8/524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评分结果计算方法评分结果计算方法v1.各能区百分比的计算方法各能区百分比=(能区所得总分÷能区原始分)×100%例如:卧位翻身能区得分为17分,除以该能区的原始分51分,得0.333,再乘以100%,最后得33.3 v各能区百分比代表患儿该能区的运动发育状况,越接近100说明运动发育水平越高,也可理解为量表中的发育商 2024/8/525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v2.总百分比总百分比=每个能区的原始分与各自总分相除,乘以100%之和再除以5v例如: 卧位翻身能区得分为30分,除以51再乘以100%为58; 坐位能区得分为25分,除以60再乘以100%为41; 爬与膝立位能区得分为8分,除以42再乘以100%为19; 立位能区得分为2分,除以39再乘以100%为5; 行走与跑、跳能区得分为0分; 58+41+19+5+0=123再除以5,总百分比为24.6。
2024/8/526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测试的要求测试的要求 时间要求: 完成一次评估大约要花45-60分钟,如果一次完成测试有困难,可以分成多个部分进行,在上个部分完成的动作在下个部分中不应重复,全部测试必须在一周内完成 2024/8/527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v场地要求: 测试的房间应该要足够大,温度适宜所有需要用的设施都应提前准备好,对设施进行的任何改动都应作记录,保持前后一致卧位和翻身、坐、腹爬和四爬的项目应该在垫子上进行,站立和走、跑、跳的项目应该在地板上进行(部分可在垫子上)被测儿童应尽量少穿衣服,不可以穿鞋2024/8/528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测试过程的要求测试过程的要求 v(1) 逐项测试:一定要按项目顺序进行逐一地测试,即使下一个项目能够完成也不能认为上一个项目就一定也能完成,因为每个能区的最后的项目要比下一个能区开始的项目难度大如果有依从性问题,允许以任何顺序进行测试 v(2) 测试时的尝试与指导:每个项目最多可以做三次尝试,孩子自发表现出的动作也计为一次,对任何项目都可以用语言指导和示范,必要时也可以先帮助孩子完成一次后再进行测试。
2024/8/529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v(3) 减少情绪等影响:孩子的依从性和情绪会影响测试结果,对于孩子能完成而又拒绝做的动作可以留到测试最后进行v(4) 给分要求:孩子没有尝试去完成的动作均记为0分,多做测试前期的观察,确保测试结果尽可能地反映孩子的真正水平,任何跳过的项目均应记0分 2024/8/530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常规测试过程常规测试过程 v(1)在测试前,被测儿童、家长和测试者一起在测试场所交谈或游戏3-5分钟,目的是安定儿童的情绪,同时观察儿童的表现,在测试用纸上记录观察到的儿童的自发运动情况然后安排儿童从容易的项目开始测试,目的是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如果儿童的情绪不稳定,可以暂时中断片刻,保持儿童的持续的运动兴趣是测试成功的关键点 2024/8/531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v(2) 在完成88项测试后,将每项测试结果输入GMFM软件制成的数据库,打印测试结果,也可用手工计算2024/8/532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测试间隔时间测试间隔时间 ∮ 小于1岁: 至少3个月一次,最好每个月一次∮ 1-3岁: 3个月一次∮ 3-6岁: 康复治疗者3个月一次,观察者6个月一次∮ 大于6岁: 一年一次2024/8/533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特殊儿童的测试特殊儿童的测试 v第一次测试应该去掉鞋、辅助设备和矫形鞋等,如果儿童平时一直应用矫形鞋和辅助设备,可以穿上后再测一次,但不需要重复所有的项目,用矫形鞋和辅助设备后测试改变的分数应作标记。
2024/8/534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应用的工具应用的工具 1.测试场所的地板 要求表面光滑,质地较硬的地板2.地板上画线与圆 (1)间隔20cm,长约6m的两条直线 (2)长6m、宽2cm的直线 (3)直径60cm的圆3.垫子 厚度最大2.5cm,面积1.2m×2.4m的训练用垫子 2024/8/535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v4.玩具 (1)用一只手或两只手能触到的、能引起小儿兴趣的玩具,以及高度约l0cm的玩具 (2)在评定时应用的能提高小儿兴致的玩具v5.小凳子 长度小于100cm的小椅子,小儿坐于其上时必须使其足部能着地v6.大长凳 用于立位和向侧方走的项目测试,适当高度(高度在小儿的肩和腰之间)的大凳子,也可用桌子 2024/8/536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v7.平行棒v8.秒表或带秒针的表v9. 棒 长度为30-60cm(项目75用到)v10.大的物品或玩具 用两只手拿的大的物品或玩具,如足球大小的球等v11.阶梯:带扶手的5级标准高度(15cm)的阶梯 2024/8/537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v如果没有上述设备,选用尽可能接近所注规格的设备。
如果使用其他任何设备,要在记分单的正面“测试条件”下注明在以后的测试中要使用同样的设备v因为GMFM是设计用于测量儿童经过一段时间后的变化,所以重要的是使每次评估时的环境和条件尽可能保持一致2024/8/538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具具 体体 操操 作作2024/8/539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卧位与翻身卧位与翻身v共17项v涵盖的能力有: 从俯卧或仰卧开始翻身 保持仰卧或俯卧变化动作情况下,完成特定任务A.卧位与翻身.卧位与翻身 1. 1. 仰卧位:仰卧位: 头正中位:头正中位:转转头时四肢对称头时四肢对称 0分 不能维持头中线位 1分 维持头中线位1-3秒 2分 转头时四肢不对称 3分 转头时四肢对称v位置:头位于中线,尽量四肢放松且对称放置v方法:引导孩子的头从一侧转向另一侧,或跟随物体从一侧转至另一侧孩子能在引导下保持手臂不动,或者可以在较小孩子尽力去得到物体的时候,观察其上肢运动是否对称 2024/8/541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2.仰卧:双手移至中线,仰卧:双手移至中线,手指相触手指相触0分 没有启动双手中线位活动1分 启动双手向中线位活动2分 双手移到身体前,无双手碰触3分 双手移至中线,手指相触 v位置:平卧,头位于中线且手臂放松。
v方法:引导孩子将手放在一起或模仿检查者的示范较小的孩子常常会将手自发地放在一起,尤其是在关注玩具的时候手指相触”指孩子必须保持两手在一起足够长的时间,能使双手指尖的接触(可以是一个手指碰到另一只手,是否与身体接触均可) 2024/8/542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3.仰卧:抬头.仰卧:抬头45°0分 无法启动颈前屈1分 有颈部屈曲的动作但不能抬头2分 抬头小于45°3分 抬头45°v位置:平卧,头位于中线v方法:用孩子感兴趣的玩具来吸引他们,当把注意力放在玩具上时,渐渐地将玩具向足端移动并离开他们的视线,此时会追逐玩具而抬头也可以假装抱孩子,儿童就会抬头2024/8/543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4..5. 仰卧:完全屈曲右仰卧:完全屈曲右(左)髋和膝(左)髋和膝0分 不能启动右(左)(左)侧屈髋、屈膝1分 启动右(左)屈(左)屈髋、屈膝2分 部分屈曲右(左)(左)髋和膝3分 全范围屈曲右(左)(左)髋和膝v位置:平卧,头位于中线,下肢伸展v方法:要求大年龄孩子将膝尽量靠近胸部小年龄孩子在玩耍中自然地完成,拿一个感兴趣的玩具放在一只或两只脚上,从而诱导小年龄孩子屈髋或膝全关节范围是指膝触及胸,大腿触及小腿。
2024/8/544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6..7. 仰仰卧卧::伸伸出出右右((左左))臂臂,,过过中中线线够够玩具玩具0分 不能启动朝向中线1分 启动朝向中线2分 伸出右(左)臂,手不能过中线3分 伸出右(左)臂,手过中线够玩具v位置:头位于中线,手臂放松(只要双手不过中线,在中线上或任何位置都可),玩具放置胸部水平,使孩子容易得到且又离胸部足够远,引导孩子手伸向空中取物v方法:要求孩子去拿放在中线位的一个小玩具,然后逐渐把玩具向孩子左(右)侧移动以使孩子的右(左)手越过中线 2024/8/545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v位置:平卧,头位于中线,四肢放松v方法:大年龄孩子简单地要求翻身至俯卧,小年龄孩子经常会向玩具方向翻身如果孩子完全翻身至俯卧,但右(左)手臂仍压在下面,可以给3分 8..9. 仰卧:向右(左)仰卧:向右(左)侧翻身至俯卧侧翻身至俯卧0分 不能启动翻身1分 启动翻身2分 部分翻至俯卧位3分 向右(左)侧翻身至俯卧2024/8/546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10. 俯卧:竖头俯卧:竖头0分 不能启动抬头1分 启动抬头,下巴不能 抬离垫子2分下巴能离开垫子抬头,但头不能立直3分 抬头至直立位(竖头)v位置:俯卧,头在垫上,手臂、腿舒适地放置(腿部、骨盆必须与垫子接触),可以面朝下或转向一边。
v方法:大孩子可要求其抬头并朝前看小孩子可以在面前放一些玩具或叫他们的名字来吸引抬头 “抬头至直立位”指儿童头呈垂直位置头部稍有倾斜或转向一侧,但达竖头标准,可得3分2024/8/547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11. 俯俯卧卧位位前前臂臂支支撑撑::竖竖头头,,肘伸展,胸部抬起肘伸展,胸部抬起0分 不能启动抬头1分 启动抬头,下巴不能离开垫子2分 肘支撑抬头,头不能立直3分 肘伸展,头直立,胸部抬起v位置:俯卧位,头在垫子上,肘支撑,下肢自然伸展如果觉得抬头有困难,就必须让孩子头放在垫子上v方法:鼓励孩子抬头于垂直位,并将上肢伸展大孩子可以用语言要求或做示范小孩子则可以在他面前举起玩具诱导,跟随玩具逐渐抬头 2024/8/548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12..13. 俯俯卧卧位位前前臂臂支支撑撑::右右((左左))前前臂臂承承重重,,左左((右右))上上肢肢完完全全向前伸展向前伸展0分 不能启动用右(左)前臂承重1分 右(左)前臂承重,无左(右)臂辅助,但不能向前伸2分 用右(左)前臂承重,对侧手臂部分向前伸展3分 用右(左)前臂承重,对侧手臂完全向前伸展v位置:头可以处于任何位置,俯卧,前臂支撑位,下肢自然伸展。
v方法:在孩子面前约一手臂长度的地方放一个玩具,大约在视线水平,鼓励伸出左臂离开垫子向前取玩具完全向前伸展”是指肘部完全伸展且肩部屈曲 1分标准:可以看到身体重量转移,空出的手臂试图向前伸展,但没有必要离开垫子 2024/8/549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v位置:俯卧位,四肢自然位,最好低头v方法:鼓励孩子在要求或示范下向右(左)翻至仰卧小孩子可朝着玩具或照料者翻身不可以通过摆放手臂使孩子不用抬头只需轻轻用力即可翻至仰卧位,例如右臂屈曲放在头后虽然下肢保持交叉但能完全翻身可以给3分14..15. 俯卧:向右(左)侧俯卧:向右(左)侧翻身至仰卧翻身至仰卧0分 不能启动翻身1分 启动翻身2分 部分翻至仰卧位3分 向右(左)侧翻身至仰卧位2024/8/550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1616..17. 17. 俯卧:用肢体向右俯卧:用肢体向右(左)转(左)转90°90°0分 不能启动向右(左)侧转动1分 启动利用肢体向右(左)侧转动2分 用肢体向右(左)侧转动<90°3分 用肢体向右(左)侧转动90°v位置:俯卧自然位,最好低头v方法:放玩具在孩子右边并鼓励向右侧转动。
如果希望孩子能转动90度,则玩具应放在>90度的位置玩具放在90度位置,孩子会部分旋转后伸右手来够玩具,从而完成动作如通过爬或翻身来完成此测试的话,最好将玩具放在孩子的右边不远处,通过逐渐移动玩具引导孩子完成2024/8/551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坐位v共20项v涵盖的能力有: 保持各种坐位的能力 在不同情况下,从不同姿势开始转为坐位 从坐位转为不同姿势 保持坐位,完成特定任务**18..仰仰卧卧,,检检查查者者握握着着儿儿童童双双手手::主主动动拉拉起起至至坐坐位位,,保持头部控制保持头部控制0分 拉起成坐位时,不能保持头部控制1分 拉起时,启动头部控制2分 辅助下拉起成坐位,保持头部控制片刻3分 在保持头部控制下主动拉起至坐位v位置:仰卧位,头位于中线,四肢自然伸展v方法:检查者的位置应给予孩子坐起所需足够的空间,同时能安全地抓住孩子的手测试孩子时检查者可以位于其一边,但测试大孩子时需要骑跨在他们的腿上方(注意不能固定儿童的双腿) B 坐坐 位位2024/8/553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19..20. 仰卧:翻至右(左)仰卧:翻至右(左)侧,达到坐位侧,达到坐位0分 不能启动右(左)侧卧位到坐位1分 向右(左)侧翻身,启动坐位2分 向右(左)侧(左) ,部分完成坐位3分 向右(左)侧翻身,完成坐位v位置:仰卧位,头在中线,四肢自然伸展。
v方法:指导孩子先翻至右侧,然后坐起若从仰卧翻身成俯卧然后坐起,这种方法不符合任一得分标准,此项得分为02024/8/554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21. 坐在垫上,治疗师支撑坐在垫上,治疗师支撑胸部:头直立,保持胸部:头直立,保持3秒秒0分 不能启动抬头1分 启动抬头2分 抬头3秒,但头不能直立3分 头直立(竖头),维持3秒 v位置:取自然坐位,头前屈v方法:治疗师在儿童背后用双手支撑胸部,另一人在前面视线水平摆弄玩具如果只有一个人,可以用一面镜子吸引注意 2024/8/555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2222.坐在垫上,治疗师支撑胸.坐在垫上,治疗师支撑胸部:抬头至中线位,维持部:抬头至中线位,维持1010秒秒0分 不能启动抬头1分 启动抬头,头不能达到中线位2分 抬头至中线位,<10秒3分 抬头至中线位,保持10秒v位置:取自然坐位,头前屈v方法:指导孩子抬头向前看玩具,儿童抬头位于中线中线位”是指“头位于中间”,是指头在矢状位和冠状位上均为垂直位(双眼平视前方)2024/8/556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2323.坐在垫上,单.坐在垫上,单( (双双) )手手臂支撑:保持臂支撑:保持5 5秒秒0分 不能保持单臂或双臂支撑1分 保持时间<1秒2分 能保持1-4秒3分 能保持5秒v位置:在垫子上自然坐位,手臂放于最有利支撑的地方:包括前面、旁边或放在大腿上。
也可以用一只手臂支撑或一手叠在另一手之上支撑v方法:对于较小的或能力差的孩子,治疗师应在儿童背后,另一个人在前面鼓励,也可以让儿童面对镜子对于大孩子可以要求保持姿势达到规定的时间 2024/8/557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24.坐在垫上:无手臂辅.坐在垫上:无手臂辅助,保持助,保持3秒秒0分 无双上肢支撑不能保持坐位1分 单臂支撑,保持坐位2分 无手臂辅助,保持时间<3秒3分 无手臂辅助,保持3秒v位置:在垫子上自然坐位,手臂任意放置v方法:检查者可以位于孩子的前面或后面许多孩子可以在开始时用手臂支撑,然后依据动作要求或示范抬起一手或双手年幼儿童可以开始手臂支撑,然后玩具诱导抬起一侧或双侧手臂,或通过游戏如:拍手,来抬起双手无手臂辅助”是指不用手臂承重而达到或保持坐位 2024/8/558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25.坐在垫上,前方放一小.坐在垫上,前方放一小玩具:躯干前倾,触到玩玩具:躯干前倾,触到玩具,无手臂辅助重新回到具,无手臂辅助重新回到直立位直立位0分 不能启动躯干前倾1分 躯干前倾,不能回到躯干直立位2分 前倾,触到玩具,利用手臂回到直立位3分 前倾,触到玩具,无手臂辅助下回到直立位v位置:在垫子上取自然坐位,手的位置可以根据孩子能力而定,但完成此项目,儿童需坐稳。
v方法:使玩具离开孩子足够远,必须前倾才能够到可几次尝试来判断玩具是否在孩子前倾够得着的地方对于较小的孩子,可用较大的玩具,使其双手均不承重 2024/8/559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2626..27. 27. 坐在垫上:触到坐在垫上:触到置于右置于右( (左左) )后方后方45°45°的的玩具,回到起始位玩具,回到起始位0分 不能启动触摸玩具1分 启动伸手,达不到后方2分 达到后方,触不到玩具或不能回到起始位3分 触到置于右(左)后方45°的玩具后,回到起始位v位置:孩子舒适坐在垫子上(包括W坐),手臂的位置可以变化,但孩子必须能够坐稳并尝试完成该项v方法:在孩子右后方45度位置放置玩具,离臀部约一掌的距离只要儿童用右手触到玩具,就可以得分达到后方”指右手到达右侧股骨大转子之后,可以得到2分2024/8/560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28..29. 右右(左左)侧坐位:无侧坐位:无手臂辅助,保持手臂辅助,保持5秒秒0分 不能保持右(左)侧坐位1分 双臂支撑,保持右(左)侧坐位5秒2分 右(左)臂支撑,保持右(左)侧坐位5秒3分 无手臂辅助,保持右(左)侧坐位5秒v位置:在垫子上取右侧坐位(即右侧坐骨承重,且双腿屈曲向左,双足并拢或与左侧臀部呈直线),开始时可以双臂支撑,然后右臂支撑或无上肢支撑。
v方法:指导孩子抬起左臂或双臂一旦确定儿童完成三种姿势中的一种,开始记时5秒,如果不能坚持5秒,则降低一个级别姿势再次记5秒2024/8/561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30.坐在垫上:躯体有控制.坐在垫上:躯体有控制地转变为俯卧位地转变为俯卧位0分 不能启动降低躯干至俯卧位1分 启始降低躯干到俯卧位2分 转变为俯卧位,向前跌倒3分 将躯体有控制地转变成俯卧位 v位置:舒适地坐在垫子上v方法:孩子利用手臂有控制地将躯体转变为俯卧位控制下”指受调控或受支配的运动 “跌倒”是不受控制的运动,不包括突然摔下,然后翻到俯卧位 2024/8/562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31..32. 双足在前坐在垫双足在前坐在垫上:向右(左)侧转变上:向右(左)侧转变为为4点位点位0分 不能启动由右(左)侧至4点位1分 启动由右(左)侧转变为4点位2分 部分完成从右(左)侧变为4点位3分 完成从右(左)侧变为4点位 v位置:坐在垫子上,双腿放在前面不允许W坐)v方法:可以通过右侧横坐位转换到四点位,或者先向前移动然后向右转越过右腿变成四点位也可以通过上臂支撑来完成这项任务,先用前臂支撑后伸直肘部,还是直接就用双手支撑都行,但不能先转到俯卧位再转成四点位。
2024/8/563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33.坐在垫上:无手臂辅助,.坐在垫上:无手臂辅助,躯干转躯干转90°0分 不能启动转动1分 启动转动2分 双臂辅助下,转体90°3分 无双臂辅助,转体90°v位置:以任何姿势坐在垫子上v方法:指导孩子向左或右旋转(任何方向都可以)将玩具置于90度以外,但仍在他们的视线之中,利用双腿转动90度许多孩子转换成四点位代替转身 2024/8/564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34.坐在凳上:无手足支撑,.坐在凳上:无手足支撑,保持保持10秒秒0分 不能坐在凳上(凳高同小腿长度)1分 坐在凳上,手足支撑保持10秒2分 坐在凳上,无手臂辅助,足支撑保持10秒3分 坐在凳上,足悬垂,无手臂辅助支撑,保持10秒 v位置:坐在凳上,膝在凳边缘,双足悬空v方法:放置在凳子上(脚悬空无支撑),如果可坐稳,让其抬起手臂做到“无手臂辅助”,在儿童抬起手臂前或之后,治疗师放开儿童,开始记时10秒只要用手臂支撑(不论是否用足支撑),得分≤1分2024/8/565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3535.站立:坐到小凳上.站立:坐到小凳上0分 不能启动坐到小凳上1分 启动坐到小凳上的姿势2分 部分完成坐在小凳上3分 完成坐在小凳上v位置:孩子站在小凳前,面朝小凳或背朝或平行。
可以无支撑或用一手或双手抓住凳子,但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能倚靠凳子v方法:孩子可以任何方式坐到凳子上,可以爬至凳子上并转身或可以直接由站位坐在凳子上大孩子可以在语言的指导下坐到凳子上,小孩子可以用动作示范,或者用玩具鼓励坐到凳子上 2024/8/566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36.在地板上:坐到小凳.在地板上:坐到小凳上上0分 不能启动坐到小凳上1分 启动坐到小凳上2分 部分完成坐在小凳上3分 完成坐在小凳上v位置:孩子可以面对、背对或平行于凳子开始的姿势可以包括在地板上卧、坐、四点位或跪位等任何姿势,但是除外站立位v方法:和35不同,本项测试目的是了解孩子是否能从地板上起身并坐到小凳子上,和35一样孩子可以选择任何方式坐到小凳子上 2024/8/567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37.在地板上:坐到大凳.在地板上:坐到大凳上上0分 不能启动坐到大凳上1分 启动坐到大凳上2分 部分完成坐在大凳上3分 完成坐在大凳上v位置:把孩子放在大凳子前的地板上在地板上”指站立以往的任何姿势,包括躺、坐、四点位v方法:孩子是否能从地板起来而坐在大凳子上,与35、36一样,孩子可以选择任何方式爬到凳子上。
在凳子上可以采取任何坐姿如能起身站在大凳旁边(或靠着高凳基本站直),可得2分2024/8/568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爬和跪v共14项v涵盖的能力有: 转为和/或保持各种4点位或高跪位 身体向前转为俯卧、4点位或高跪位 保持4点位完成特定的任务38.俯卧:向前爬俯卧:向前爬1.8米米((6ft))0分 不能启动向前爬行1分 向前爬小于60cm(2ft)2分 向前爬60cm-1.5m(2-5ft)3分 向前爬1.8米(6ft)v位置:孩子俯卧在2.4米垫子的一端v方法:指导孩子腹部贴地,靠四肢向前移放置一件玩具在垫子上,诱导孩子向前爬行 C 爬行和跪爬行和跪2024/8/570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39..4点位:双手和双点位:双手和双膝承重,保持膝承重,保持10秒秒0分 双手和双膝不能承重1分 双手和双膝承重<3秒2分 双手和双膝承重3-9秒3分 双手和双膝承重10秒v位置:孩子在垫子上呈四点位,头、躯干和骨盆必须离开垫子,臀部离开小腿v方法:指导孩子尽量保持此姿势来达到要求的时间用玩具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有助于完成测试。
2024/8/571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40..4点位:无手臂辅助,点位:无手臂辅助,转变为坐位转变为坐位0分 不能启动坐位1分 启动坐位2分 手臂支撑下完成坐位3分 无手臂辅助完成坐位v位置:孩子在垫子上取四点位v方法:让孩子转为坐位孩子在自己尝试前的过渡期中可以示范2分标准,可能是单手或双手支撑2024/8/572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4141.俯卧位:转变为.俯卧位:转变为4 4点位,点位,双手和双膝承重双手和双膝承重0分 不能启动4点位承重1分 启动4点位承重2分 部分达到4点位承重3分 达到4点位,双手和双膝承重v位置:孩子在垫子上俯卧v方法:指导孩子摆成四点位,大孩子可以语言指导转换成四点位,小孩子需要用用玩具逐步引导来转成四点位2024/8/573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42..43 4点位:右(左)点位:右(左)臂向前伸,手高于肩臂向前伸,手高于肩0分 不能启动右(左)臂前伸1分 启动右(左)臂前伸2分 部分完成右(左)臂前伸3分 右(左)臂前伸,手高于肩v位置:孩子在垫子上,保持四点位v方法:可以要求大孩子伸出右手向前在肩水平之上,可在适当的高度放置玩具。
儿童手臂高于肩膀,即使肘关节伸展不充分,也可得3分2024/8/574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4444..4 4点位:向前爬或点位:向前爬或移蹭移蹭1.8m(6ft)1.8m(6ft)0分 不能启动向前爬或蹭移1分 爬或蹭移<60cm(2ft)2分 爬或臀部60cm-1.5m3分 向前爬或蹭移1.8m(6ft)v位置:将孩子放于2.5米的垫子一端,呈四点位,孩子至少能保持四点位片刻才能进一步完成此评分v方法:指导孩子朝前爬 ,“爬行”是指用手膝移动,可以不交替移蹭”是指动作僵硬地移动,可以包括“兔跳”或“臀部移蹭”,但起始姿势必须是4点位可以用玩具逐步诱导孩子接近目标2024/8/575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45..4点位:交替向前爬点位:交替向前爬1.8m(6ft)0分 不能启动交替爬1分 4点交替爬<60cm(2ft)2分 4点交替爬60cm-1.5m(2-5ft)3分 4点交替爬1.8m(6ft)v位置:让孩子成四点位放于垫子一端,孩子必须能够保持四点位v方法:指导孩子向前交互爬至另一端交替爬行”是指当手和膝向前移动时为双手臂及腿的交替运动这些交替运动不需要很协调。
但不能出现兔跳或臀部移蹭 2024/8/576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4646..4 4点位:用手和膝点位:用手和膝/ /足向足向上爬上爬4 4级台阶级台阶0分 不能启动爬上台阶1分 用手和膝/足爬上1级台阶2分 用手和膝/足爬上2-3级台阶3分 用手和膝/足爬上4级台阶v位置:在台阶前保持四点位标准尺寸(15厘米高)的台阶,也可以从站立位开始v方法:指导孩子向上爬,可通过示范或用玩具来诱导检查者应该在孩子后面保护防止摔伤双手和双腿必须达到第四级才能得3分 2024/8/577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47..4点位:点位:用手和膝用手和膝/ /足向足向下倒退下倒退4级台阶级台阶0分 不能启动倒退爬行台阶1分 用手和膝/足倒退爬下1级台阶2分 用手和膝/足倒退爬下2-3级台阶3分 用手和膝/足倒退爬下4级台阶v位置:孩子取四点位,放在4级楼梯的顶端v方法:指导孩子一级一级向下爬,采用腹爬和四点爬的方式均可,不允许坐在台阶上向前移动或俯卧向台阶下滑行 2024/8/578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4848.坐在垫上:手臂辅助.坐在垫上:手臂辅助下变成高跪位,无手臂辅下变成高跪位,无手臂辅助,保持助,保持1010秒秒0分 摆放成高跪位,不能保持,一直扶持1分 摆放成高跪位后,手臂辅助下保持10秒(开始位置:把孩子摆放为高跪位,扶持高凳) 2分 扶持下达到高跪位,保持10秒(开始位置:坐于垫子,前面放凳子) 3分 手臂辅助下转变成高跪位,无手臂辅助保持10秒(从垫子上的任何坐姿开始) v位置:各级评分的开始位置不相同v方法:需要先做几次测试来了解是否能够从坐位到高跪以及是否需要使用凳子。
指导孩子通过手臂协助来完成高跪位高跪位不要求身体保持一条直线,只要让臀部离开小腿和/或垫子即可 2024/8/579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4949..50 50 高跪:手臂辅助转变高跪:手臂辅助转变为右(左)膝半跪,无手为右(左)膝半跪,无手臂辅助,保持臂辅助,保持1010秒秒0分 摆放成单膝跪位,扶持下不能保持1分 摆放成单膝跪位,扶持下保持10秒(开始位置:把孩子放置在右(左)膝半跪位并抓住凳子) 2分 完成单膝跪位,扶持下,保持10秒(开始位置:跪于垫子,前面放置凳子) 3分 用手臂辅助转变为半跪位,无手臂辅助,保持10秒(开始位置:在垫子上取高跪位)v位置:各级评分的开始位置均不相同v方法:需要先做几次测试来了解孩子是否能够从高跪位到右膝半跪以及是否需要使用凳子半跪是指重量位于一侧膝和对侧的足承重,要求臀部离开小腿或垫子2024/8/580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51.高跪位:无手臂辅助,.高跪位:无手臂辅助,前行跪行前行跪行10步步0分 不能启动跪行1分 两手扶持,向前跪行10步2分 单手扶持,向前跪行10步3分 无手臂辅助,向前跪行10步v位置:孩子在垫子上取高跪位v方法:指导孩子向前跪行至少走10步。
向前一步是指单侧下肢从离开地板到再次接触地板的全过程可用手扶持任何设备,但不能扶持人 2024/8/581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站v共13项v涵盖的能力有: 保持各种站立位的能力 从不同姿势开始转为站立位 保持站立位,完成特定任务D 站站**52.在地板上:拉着大凳站.在地板上:拉着大凳站起起0分 不能启动拉起至站立位1分 启动拉起至站立位2分 部分拉起至站立位3分 凳旁拉起至站立位v位置:孩子位于大凳子前的地板/垫子上,可以是除了站立以外的任何姿势v方法:指导孩子拉着凳子自己站起来可以使用示范、言语鼓励、玩具诱导等方法主要测试孩子拉着站起来的能力而不是站的质量3分标准,必须双足承重成直立位,但允许上肢或身体其他部位倚靠高凳 2024/8/583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5353.站立:无手臂辅助,.站立:无手臂辅助,保持独站保持独站3 3秒秒0分 双手扶持下不能保持站立1分 双手扶持,站立3秒(允许上肢或身体其他部位倚靠器械) 2分 单手扶持,站立3秒(除单手以外身体部位不能倚靠器械) 3分 无手臂辅助,独站3秒v位置:孩子站立在地板上(不同姿势开始)v方法:指导孩子脱离任何支撑保持站立,手臂放开达3秒即可得3分。
2024/8/584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54..55 站立:单手扶大凳,站立:单手扶大凳,抬起右(左)足,保持抬起右(左)足,保持3秒秒0分 不能启动抬起右(左)足1分 双手扶大凳,抬起右(左)足<3秒2分 双手扶大凳,抬起右(左)足3秒3分 单手扶大凳,抬起右(左)足<3秒v位置:孩子位于凳子的旁边,站在地上而不是垫子上,扶着大凳子面对凳子或平行v方法:孩子开始时是否能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凳子,可以让孩子抬腿踢一件玩具也可穿裤子使其抬腿,抬起的下肢必须完全离开地面前臂可以靠凳子不允许先双手扶持,抬起一足后再松开一只手 2024/8/585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56.站立位:无手臂辅助,.站立位:无手臂辅助,保持保持20秒秒0分 不能独站1分 无手臂辅助,保持<3秒2分 无手臂辅助,保持3-19秒3分 无手臂辅助,保持20秒 v位置:孩子站立在地板上而不是垫子上,准备阶段可以有支持或没有支持v方法:此项主要观察孩子站立的时间孩子可以调整他们的姿势,但不能向任何方向跨步可以使用言语鼓励或玩具诱导的方法使孩子维持站立位 2024/8/586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5757..58 58 站立:无手臂辅助,站立:无手臂辅助,抬起左(右)足,保持抬起左(右)足,保持1010秒秒0分 无手臂辅助,不能抬起左(右)足1分 无手臂辅助,抬起左(右)足<3秒2分 无手臂辅助,抬起左(右)足3-9秒3分 无手臂辅助,抬起左(右)足10秒v位置:孩子站在地板上,手臂不支撑。
v方法:指导孩子抬起左脚离开地面,右下肢独站保持10秒2024/8/587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59.坐在小凳上:无手臂辅.坐在小凳上:无手臂辅助,转变为站立位助,转变为站立位0分 不能启动站立1分 启动站立2分 手臂支撑下转换为站立位3分 无手臂辅助,转变为站立位v位置:孩子坐在小凳子上,小凳子高度合适,双足可以平放在地板上,膝屈曲90°v方法:孩子站起时可以调整姿势,但不能向任何方向跨步可以使用言语鼓励或玩具诱导的方法使孩子站起3分标准,在站立过程中手臂不能有任何支撑座位或身体的动作 2024/8/588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60..61 高跪:无手臂辅助,高跪:无手臂辅助,通过右(左)膝半跪位通过右(左)膝半跪位转变成站立位转变成站立位0分 不能启动站起1分 启动站起2分 手臂辅助转变为站立位3分 无手臂辅助,通过右(左)膝半跪位转变为站立位v位置:使孩子双膝跪于垫子上,无手臂辅助v方法:指导孩子从高跪位站起,不用任何外来支撑如家具或地板可以示范也可以通过几次试验观察孩子是否需要经过半跪位 2024/8/589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6262.站立:无手臂辅.站立:无手臂辅助,有控制地坐到助,有控制地坐到地板上地板上0分 不能降低身体接近地板1分 跌坐到地板上2分 手臂辅助或扶持,有控制地坐到地板上3分 无手臂辅助有控制地坐到地板上v位置:孩子站在地板上或者垫子上,必须能够在手臂不支撑情况下站立。
v方法:指导孩子降低身体坐到地板上,可以包括任何坐的姿势可以通过几次试验来判断孩子是否需要手臂的帮助或者抓着器械2024/8/590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6363.站立:无手臂辅助,.站立:无手臂辅助,蹲下蹲下0分 不能启动蹲下1分 启动下蹲动作2分 手臂辅助或扶持,完成下蹲动作3分 无手臂辅助,蹲下v位置:站立在地板上或者垫子上必须能独站v方法:指导孩子降低身体蹲下来,“蹲”是指接近地面的蜷或弯膝坐在脚后跟上可能需要几次试验来判断孩子是否需要手臂的帮助或者需要抓住器械2024/8/591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64.站立:无手臂辅助.站立:无手臂辅助, 捡捡起地上的物体,回到站立起地上的物体,回到站立位位0分 不能启动从地面上捡起物品1分 启动从地面上捡起物品2分 手臂辅助或扶持,从地上捡起物品3分 无手臂辅助,从地上捡起物品,回到站立位v位置:必须能独站v方法:在孩子面前的地上放一个玩具,指导孩子捡起玩具并重新站立可以通过几次试验来判断孩子是否需要手臂的帮助或者需要抓扶着器械 2024/8/592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走、跑和跳v共24项v涵盖的能力有: 各种行走能力 完成特定任务,如上、下楼梯和踢球 各种跳跃动作E 走、跑和跳走、跑和跳**65. 66 站立,两手扶大凳:站立,两手扶大凳:向右(左)侧行向右(左)侧行5步步0分 不能启动向右(左)侧走1分 启动侧行,但向右(左)侧移动<1步2分 向右(左)侧行1-4步3分 向右(左)侧行5步v位置:孩子面对大凳子站立并用双手抓住。
v方法:允许孩子稍转身但必须横向跨步允许前臂倚靠或身体其他部位接触设备可用平衡杠代替 2024/8/594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67..68 站立,牵双手(一站立,牵双手(一只手):向前走只手):向前走10步步0分 不能启动向前行走1分 向前走<3步2分 向前走3-9步3分 向前走10步v位置:面对面站着,让孩子扶住治疗师双手,治疗师在前面提供支持但绝大部分承重依靠孩子自己v方法:指导孩子尽可能地向前走10步行走应连续,可以有1-2秒的停顿,但不可以更长 2024/8/595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6969.站立:向前独走.站立:向前独走1010步步0分 不能启动向前走1分 向前走<3步2分 向前走3-9步3分 向前走10步v位置:孩子必须能独立站立v方法:指导孩子尽可能自己向前走至10步脚步必须连贯,之间可有1-2秒的停顿,但过长则考虑终止评估 2024/8/596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7070.站立:向前走.站立:向前走1010步,停步,停下,转身下,转身180°180°,返回,返回0分 向前走10步,不能在不跌倒的情况下停住1分 向前走10步,停住,不能启动转身2分 向前走10步,停住,转身<180°3分 向前走10步,停住,转身180°,返回v位置:独站v方法:强调顺序,孩子必须先停后转身。
3分强调转身180°再开始返回,返回后不必计算步数评估的重点是能否向前行走,停下时不摔倒;转身180°后再次开始行走2024/8/597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71.站立:倒退行走.站立:倒退行走10步步0分 不能启动倒退行走1分 倒退行走<3步2分 倒退行走3-9步 3分 倒退行走10步v位置:独站v方法:指导孩子尽可能向后退至10步后退时步子的大小并不重要,步子必须连贯,可有1-2秒的停顿但过长则要考虑终止评估 2024/8/598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7272.站立:双手拿着一个大.站立:双手拿着一个大物向前走物向前走1010步步0分 双手拿着一个大物时不能启动步行1分 单手拿着一个小物向前走10步2分 双手拿着一个小物向前走10步3分 双手拿着一个大物向前走10步v位置:独站v方法:大物指必须用两只手才能搬运的东西(足球或气球),小物指可用单手拿住的东西,小娃娃或小卡车可以让孩子拿东西给他人 2024/8/599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7373.站立:在.站立:在20cm20cm((8 8英寸)英寸)宽的两条平行线之间连续前宽的两条平行线之间连续前行行1010步步0分 在两条相距20cm(8英寸)的平行线内不能启动行走1分 在两条相距20cm(8英寸)的平行线连贯向前走<3步2分 在两条相距20cm(8英寸)的平行线连贯向前走3-9步3分 在两条相距20cm(8英寸)的平行线连贯向前走10步v位置:孩子站在两条平行线的起始端,该平行线为2厘米宽,20厘米间隔,6米长。
v方法:孩子必须朝前走在两线之间,脚可以碰到线但不能越线,脚步必须连贯,停顿不超过2秒,一旦越线重新开始测试 2024/8/5100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74.站立:在.站立:在2cm((0.8in)宽的直线连)宽的直线连贯前行贯前行10步步0分 不能启动沿着2cm宽的直线前行1分 沿着2cm宽的直线连贯向前走<3步2分 沿着2cm宽的直线连贯向前走3-9步3分 沿着2cm宽的直线连贯向前走10步v位置:孩子站在一条2厘米宽、6米长的直线的起始端v方法:孩子向前走,必须保证部分足底踏线,行走连贯,停顿不超过2秒,一旦足底完全离线,重新开始测试 2024/8/5101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75..76 站立:右(左)脚在站立:右(左)脚在前,跨过膝水平高度的杆前,跨过膝水平高度的杆0分 右(左)足在前,不能启动跨杆1分 右(左)足在前,跨过5-7.5cm高的杆2分 右(左)足在前,跨过小腿中部高度的杆3分 右(左)足在前,跨过膝水平高度的杆v位置:孩子站在地板上,检查者在孩子前面或旁边,保持杆水平放置v方法:指导孩子右脚起步跨越木棒,最初可以从较低的高度开始孩子越过杆不跌倒,双下肢不能与杆接触。
2024/8/5102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77.站立:跑.站立:跑4.5m(15ft),,停住,返回停住,返回0分 不能启动跑1分 通过快走启动跑2分 跑4.5m3分 跑4.5m,停住并跑回起点v位置:独站v方法:孩子必须能独行指导孩子跑向一个4.5米远的目的地,停下并往回跑至起点注意必须双足均离开地面的瞬间,才能视为跑3分必须全部完成,1分必须快走至4.5米 2024/8/5103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78..79 站立:用右(左)站立:用右(左)足踢球足踢球0分 不能启动踢球1分 抬起右(左)足,不会踢2分 用右(左)足踢球,跌倒3分 用(左)足踢球v位置:独站v方法:球的位置在孩子脚前至少10厘米以外,指导孩子用右脚踢球踢”指在球被接触时,足部必须离开地面,球必须移动 2024/8/5104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80..81 站立:两足同时跳站立:两足同时跳30cm((12in)高)高/远远0分 不能启动跳1分 两足同时跳起<5cm(2in)高/远2分 双脚同时跳5-28cm(2-11in)高/远3分 双脚同时跳30cm(12in)高/远v位置:独站v方法:指导孩子两脚尽可能地跳高。
两脚同时”的标准是指两脚同时离开地板,可以不必同时落地,孩子不能跌倒向前跳:可以放置两条间隔30厘米的线,指导孩子两脚一起尽可能朝前跳 2024/8/5105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82..83 站立:在直径站立:在直径60cm(24in)的圆中用右的圆中用右(左)足跳(左)足跳10次次0分 不能启动右(左)足跳1分 在直径60cm的圆圈中,右(左)足单足跳<3下2分 在直径60cm的圆圈中,右(左)足单足跳3-9下3分 在直径60cm的圆圈中,右(左)足单足跳10下v位置:孩子站在一个标志清楚的直径为60厘米的圈内v方法:指导孩子站在圈子里时尽可能多跳(直至10次)跳必须连贯,停顿不超过2秒,不能到圈外,任何时候左脚不能触及地板,不能跌倒,手不能扶持 2024/8/5106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8484..85 85 站立,扶一扶手:站立,扶一扶手:扶扶手,交替上(下)扶扶手,交替上(下)4 4个台阶个台阶0分 不能启动扶扶手走上(下)台阶1分 一足始终在前,扶扶手,走上(下)2级台阶2分 扶一扶手,双足交替不连贯地上(下) 4级台阶3分扶一扶手,双足交替上(下) 4级台阶v位置:孩子站在楼梯的底部,一手或双手扶扶手,楼梯为标准尺寸,治疗师在身后注意保护。
v方法:孩子用单或双手扶扶手,但主要通过下肢承重 2024/8/5107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86..87 站立:双足交替上站立:双足交替上(下) 4级台阶级台阶0分 不能启动无手臂辅助时走上(下) 台阶1分 一足始终在前,连贯地上(下)走2级台阶2分 双足交替不连贯地上(下) 4级台阶3分 双足交替上(下)4级台阶v位置:孩子站在楼梯的底部注意保护v方法:孩子不能用手扶扶手或台阶 2024/8/5108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88.站在.站在15cm((6英寸)英寸)的台阶上:双足同时跳下的台阶上:双足同时跳下0分 不能启动双足同时跳下台阶1分 双足同时跳下,但摔倒2分 双足同时跳下,用单或双手撑地防止摔倒3分 双足同时跳下v位置:孩子站在15厘米高的台阶上或者楼梯的最后一级上v方法:指导孩子双足同时从台阶上跳下 2024/8/5109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2024/8/5110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1 1、、点击点击continuecontinue2 2、、点击点击create a new filecreate a new file 输入孩子姓名,打开文件。
输入孩子姓名,打开文件3 3、输入孩子编号(按登记本顺序)、、输入孩子编号(按登记本顺序)、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姓名、性别、出生日期、 类型:痉挛、徐动、失调、迟缓、混合;类型:痉挛、徐动、失调、迟缓、混合; 双瘫、三肢瘫、四肢瘫、偏瘫双瘫、三肢瘫、四肢瘫、偏瘫 按屏幕下侧绿箭头按屏幕下侧绿箭头4 4、、进入测试结果填写界面进入测试结果填写界面 填写测试日期、填写测试日期、GMFCSGMFCS分级分级 取消取消Enter GMFM66 scores only Enter GMFM66 scores only 的的√√ 输入分数:直接输入数字,不用换行输入分数:直接输入数字,不用换行 点击点击calculate GMFM88 calculate GMFM88 按按OKOK 按绿色前进箭头按绿色前进箭头5 5、、点击:点击:show item map by item order6、打印结果、打印结果GMFMGMFM测试操作步骤测试操作步骤2024/8/5111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2024/8/5112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2024/8/5113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2024/8/5114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2024/8/5115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2024/8/5116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2024/8/5117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2024/8/5118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2024/8/5119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2024/8/5120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