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徒手肌力检查课件.ppt
40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徒手肌力检查,心脏康复,1,徒手肌力检查心脏康复1,肌力及其影响因素,肌力评定的目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及其分类,徒手肌力评定的操作程序、分级标准和检查注意事项,2,肌力及其影响因素2,一、定义,肌力,(,muscle strength,):,在肌肉骨骼系统负荷情况下,肌肉为维持姿势、启动或控制运动而产生一定张力的能力肌力的临床评估是在,肌力,明显减弱,或,功能活动受到影响,时检查相关肌肉或肌群的,最大收缩力量第一节 肌力,3,一、定义肌力(muscle strength):在肌肉骨骼系,肌无力,指一块肌肉或一组肌群产生张力的能力下降或丧失肌力减弱常见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原发性肌病、神经系统疾病,引起肌肉废用或长期制动的情况也会引起肌力下降(烧伤、关节炎、截肢等)4,肌无力指一块肌肉或一组肌群产生张力的能力下降或丧失4,二、肌的分类,原动肌,/,主动肌,(,agonist,):是指发起和完成一个动作的主动作用肌或肌群,拮抗肌,(antagonist),:是指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协同肌,(synergist),:是配合原动肌并随原动肌一同收缩的肌或肌群,按作用又分为,联合肌,、,中和肌,以及,固定肌,5,二、肌的分类原动肌/主动肌(agonist):是指发起和完成,四、影响肌力的因素,肌肉的横截面积,肌纤维的类型,运动单位募集和神经冲动发放频率,肌纤维的初长度,肌肉收缩的类型,年龄与性别,激素,关节运动角度(杠杆效率),肌纤维的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肌肉的生化成分及毛细血管分布,6,四、影响肌力的因素肌肉的横截面积6,五、评定目的,确定肌力,减弱部位与程度,软组织损伤的,鉴别,诊断,协助某些神经肌肉疾病的损伤,定位诊断,预防,肌力失衡引起的,损伤和畸形,评价,肌力训练的,效果,(一)物理疗法评定目的,7,五、评定目的确定肌力减弱部位与程度(一)物理疗法评定目的7,肌力评估适应证,原发性肌病,:肌源性功能损害和关节源性肌萎缩,骨关节疾病,:截肢、骨折、关节炎、手外伤、烧伤等,8,肌力评估适应证8,肌力评估禁忌证,局部,炎症,、,关节腔积液,、,关节不稳,、,急性扭伤,局部,剧烈疼痛,严重的心脏病或高血压,9,肌力评估禁忌证局部炎症、关节腔积液、关节不稳、急性扭伤9,第二节 检查方法与步骤,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MMT,),器械测试,:等速运动测试仪、背力计、握力计、捏力计,肌力评估常用方法,10,第二节 检查方法与步骤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徒手肌力检查法,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MMT),是一种,不借助任何器材,,仅靠检查者,徒手,对受试者进行,肌力测定,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由,Robert Lovett 1916,年创立,11,徒手肌力检查法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一、,MMT,一般原则,检查的是由主动肌和辅助肌共同完成的运动,熟练的解剖学、运动学基础知识(,肌肉起止点、肌纤维走向、肌肉的作用、引起关节运动的方向和角度、某一肌肉肌力下降时可能的代偿运动等,),检查一块肌肉或一组肌群的随意收缩,,12,一、MMT一般原则检查的是由主动肌和辅助肌共同完成的运动12,二、检查方法,(一)被检者的体位,原则为,肢体运动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或采用去除重力的体位,,舒适、稳定、运动无障碍;被检查肌肉应处于关节全伸展位,(二)固定,固定被检查肌肉的,起点,(被检查者自身体重、正常肌群、体位、外力等),13,二、检查方法(一)被检者的体位13,外加阻力大小(阻力的方向、部位、时机、大小),重力作用,有无肌肉或肌腱的收缩,(三)评级方法,1,、肌力评级依据,2,、肌力的评级标准,见下表,14,外加阻力大小(阻力的方向、部位、时机、大小)(三)评级方法1,Lovett,分级法评定标准,分级,名称,评级标准,0,零(,Zero,,,Z,),未触及肌肉收缩,1,微弱,(Trace,,,T,),可触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2,差(,Poor,,,P,),解除重力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3,可,/,好(,Fair,,,F,),能抗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但不能抗阻力,4,良好(,Good,,,G,),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5,正常(,Normal,,,N,),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15,Lovett分级法评定标准分级名称评级标准0零(Zero,Z,1983,年,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在,Lovett,分级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运动幅度和施加阻力的程度等进一步分级,制订了,MRC,分级标准(见下表),16,1983年,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edical Resear,分级,评估标准,5,(,N,),能抗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5,-,(N,-,),能对抗与,5,级相同的阻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4,+,(G,+,),在活动的初中期能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在末期能对抗,5,级的阻力,4 (G),能对抗阻力,且能完成全范围的活动,但肌力达不到,5,级水平,4,-,(G,-,),能对抗的阻力与,4,级相同,但活动范围在,50%,100%,3,+,(F,+,),情况与,3,级相仿,但在运动末期能对抗一定阻力,3 (F),能对抗重力,且能完成全范围活动,但不能抗任何阻力,3,-,(F,-,),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50%,100%,2,+,(P,+,),能对抗重力,但活动范围在,50%,以下,2 (P),消除重力的影响,能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2,-,(P,-,),消除重力的影响,关节能活动,但活动范围在,50%,100%,1 (T),触诊发现有肌肉收缩,但不引起任何关节运动,0 (Z),无肌肉收缩,MRC,分级法评定标准,17,分级评估标准5(N)能抗最大阻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5,检查步骤,向患者解释检查目的和步骤,确定与被检查肌肉相关的,AROM,和,PROM,确定被检查者的体位,固定被检查肢体,近,端,讲解动作,检查前让患者实际操练体会一次,肌力检查与评级(从,主动完成动作,开始,首先,抗重力位,),记录检查结果,18,检查步骤向患者解释检查目的和步骤18,MMT,的注意事项,选定合适的测试时机,,在运动后、疲劳时或饱餐后不宜做,MMT,评估。
测试前向患者做好说明,,使患者充分理解并积极配合,并做简单的预试活动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对,3,级以下不能抗重力者,测试时应将被测肢体置于去除重力体位19,MMT的注意事项选定合适的测试时机,在运动后、疲劳时或饱餐后,测试时应做左右两侧对比,,尤其在,4,级和,5,级肌力难以鉴别时,更应做健侧对比观察先做健侧),测试动作应标准化,,方向正确,近端肢体应固定于适当姿位,防止替代动作若,受测肌肉伴有痉挛或挛缩时,应做标记,,痉挛以,S(spasm),表示,挛缩以,C(contracture),表示,严重者可标记,SS,或,CC,20,测试时应做左右两侧对比,尤其在4级和5级肌力难以鉴别时,更应,对,4,级以上肌力的受检肌肉,,在检查时所施加的,阻力,应为,持续性,,且,施加力的方向,要与肌肉用力的方向相反阻力,因人、因部位而异,21,21,重复检查,同一块肌肉的最大收缩力量时前后,间隔,2,分钟,为宜(疲劳性),肌力检查时应,注意患者的禁忌证,,如,持续的等长收缩,可使血压升高,,持续的憋气,使劲可使心脏的活动负担加重,故对患有明显高血压和心脏病的患者应忌用该检查22,重复检查同一块肌肉的最大收缩力量时前后间隔2分钟为宜(疲劳性,躯干前屈,步骤,1,检查,5,级,,被检,者,仰卧位,,,髋,及膝屈,双手,抱头,。
23,躯干前屈步骤1 23,躯干前屈,步骤,2,检查者固定被,检者,双下肢踝,关节,令被检者,躯干前屈24,躯干前屈步骤224,躯干前屈,步骤,3,能完成,躯干前,屈并坐起,的运,动为,5,级25,躯干前屈步骤3 25,躯干前屈,步骤,4,检查,42,级,被检,者,仰卧位,,,髋及,膝屈,双上肢肩关,节屈曲,90,26,躯干前屈步骤4 26,躯干前屈,步骤,5,令被检者躯干,前屈,能完成,前屈并坐起,的,运动为,4,级,27,躯干前屈步骤527,躯干前屈,步骤,6,能完成,抬起头,部及肩胛下角,的运动为,3,级28,躯干前屈步骤6 28,躯干前屈,步骤,7,仅能完成,抬起,头部,的运动为,2,级29,躯干前屈步骤729,躯干前屈,步骤,8,检查,10,级,被,检者两臂自然放,松于体侧,30,躯干前屈步骤8 30,躯干前屈,步骤,9,检查者,一手,置于,被检者头部支托,另一,手置于上腹,部,触诊,腹直肌,令被检者,咳嗽,有,收缩为,1,级,无收,缩为,0,级,31,躯干前屈步骤931,躯干旋转,步骤,1,检查,5,级,被,检者,仰卧位,,,髋及膝屈,双,手抱头,32,躯干旋转步骤1 32,躯干旋转,步骤,2,检查者固定被,检者,双下肢踝,关节,,令被检,者躯干旋转。
33,躯干旋转步骤233,躯干旋转,步骤,3,能完成,转体并,坐起,的运动为,5,级,34,躯干旋转步骤3 34,躯干旋转,步骤,4,检查,4,级,,被检,者,双上肢肩关节,屈曲,90,能完,成,转体并坐起,的,运动为,4,级,35,躯干旋转步骤435,躯干旋转,步骤,5,检查,3,级,,被检,者两臂自然放松,于体侧能完成,一肩离床,的运动,为,3,级,36,躯干旋转步骤5 36,躯干旋转,步骤,6,检查,20,级,,被,检者,坐位,,检查,者于被检者身后,支托37,躯干旋转步骤6 37,躯干旋转,步骤,7,令被检者躯干旋,转,能完成,大幅,度转体,的运动为,2,级38,躯干旋转步骤7 38,躯干旋转,步骤,8,检查,10,级,检,查者手置于被检,者肋骨下缘以下,,触诊同侧腹内斜,肌、对侧腹外斜,肌,有收缩为,1,级,无收缩为,0,级39,躯干旋转步骤8 39,谢谢,40,谢谢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