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文化史09AB.ppt
48页伊斯兰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前伊斯兰教时代伊斯兰教的诞生教义与礼拜仪式阿拉伯文化的启蒙时代前伊斯兰教时代 前伊斯兰教时代 在伊斯兰教诞生之前,阿拉伯民族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落后民族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仍然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这些游牧民族又被称为贝杜因人(意为“草原居民”) 中世纪的阿拉伯史学家伊本卡尔敦在其历史学导论中将贝杜因人分为两类:以放牧牛羊为生的“牧羊人”和深入沙漠以饲养骆驼为生的“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前伊斯兰教时代 贝杜因人很重视血缘关系,血亲之间有一种要相互帮助、相互爱护、荣辱与共的情感这种“团体精神”既增强民贝杜因人的民族凝聚力,同时也导致宗派主义的盛行好战是游牧民族的特性,贝杜因人的好战体现在他们从事经常性的劫掠,并以之为一种民族风俗和高贵的事业 我们以劫掠为职业劫掠我们的敌人和邻居倘若无人供我们劫掠我们就劫掠自己的兄弟 比较:斯巴达人年轻时要接受偷盗的训练前伊斯兰教时代 前伊斯兰教的一系列阿拉伯国家:靠商业而兴盛阿拉伯人自古就形成了重视商业的习惯传统农业文明往往具有浓厚的“重农抑商”的观念,如中世纪的西欧和中国,然阿拉伯人无此观念 比较:中国的回民亦善经商,且不以经商为贱业 Borninabout570CEintheArabiancityofMecca(麦加),Muhammadwasorphanedatanearlyageandbroughtupunderthecareofhisuncle.Helaterworkedmostlyasamerchant,aswellasashepherd.前伊斯兰教时代 KhadjabintKhuwaylidwasthefirstwifeofMuhammadand“themotherofIslam.Herfatherwasasuccessfulmerchantwhosevastwealthandbusinesstalentssheinherited,andshesuccessfullymanagedherfathersbusinessinterests.ItissaidthatwhentheQurayshstradecaravansgatheredtoembarkupontheirjourney,Khadijascaravanequalledthoseofallothertradersputtogether.前伊斯兰教时代 Pre-IslamicArabia前伊斯兰教时代 在贝杜因人那里,诗人就是本部族的智者。
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预言家、历史学家和科学家,其在部族中的地位堪与武士相匹敌: 谁敢与我的部族抗衡?它有众多的人民,还有杰出的骑士和诗人 古兰经:近于诗体前伊斯兰教时代 古兰经(可兰经)既不是依照韵律的,也不是没有节奏和韵脚的散文古兰经每章分为若干节,每节能表达一个独立的意义,各节互相衔接;每节终了,刚好是读者在气势上和情感上需要停顿之处阿拉伯人是以诗歌和词章著名于世的,他们听了古兰经,觉得非常美妙,同时,也觉得非常新奇,因为他们所认识的各种文体中没有这样的一种文体,所以他们不得不说:古兰经是诗歌,或是咒语,或是卜辞这三种东西,在当时是最能迷惑人的,他们这样说,足证古兰经在他们心中曾起了强有力的作用伊斯兰教的诞生 公元6-7世纪,商业危机所带来的社会危机弥漫着整个阿拉伯半岛 Q:商业危机的原因 伴随着希腊人、罗马人、拜占庭和萨珊波斯王朝的入主西亚和北非,阿拉伯人又不断接受他们的文化和宗教,如基督教、犹太教、祆教等都曾在阿拉伯半岛的许多王国中流行 穆罕默德(570-632)出生于麦加城古老而显赫的古莱氏族12岁时,他曾跟随伯父的商队到叙利亚经商据说,在这次旅行中,穆罕默德获得一些有关基督教和犹太教的知识。
伊斯兰教的诞生 穆罕默德得道后,先是采取秘密传教的方式先是其家人、亲戚和朋友入教,后来许多贫苦人民和奴隶也纷纷入教3年后,穆罕默德开始公开传教,并携其门徒深入到麦加城附近的各古莱氏部族传教针对当时的一些社会问题,他公开提出反对斗富和高利贷剥削这引起了古莱氏贵族的激烈不满,并扬言要加害穆罕默德 Q:穆罕默德时代贝杜因人斗富的方式伊斯兰教的诞生 耶稣:“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没有不被人尊敬的马太福音13:57) 耶稣来到自己的家乡,在会堂里教训人甚至他们都希奇说:“这人从那里有这等智慧和异能呢?这不是木匠的儿子么?他母亲不是叫马利亚么?他弟兄们不是叫雅各、约西、西门、犹大么?他妹妹们不是都在我们这里么?这人从那里有这一切的事呢?”他们就厌弃他马太福音13:53-57)伊斯兰教的诞生 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其门徒逃往叶斯里卜,并将此城改名为麦地那,意思为“先知城” 在麦地那,穆罕默德使当地的阿拉伯人皈依了伊斯兰教,而且还以安拉之名建立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并组织了一支穆斯林军队从此,穆罕默德便以麦地那为基地展开了征服麦加古莱氏人的活动,并于公元630年,彻底征服麦加城 穆罕默德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上获得统一。
其后继者也有很强的军事、政治才能,很快征服了广大的地区教义与礼拜仪式 “伊斯兰”意为“顺从”,即顺从唯一的神安拉(即上帝)中国的穆斯林又称之为真主因此,伊斯兰教在中国又被称为“回教”或“清真教”等信教者称“穆斯林”(“服从者”),即服从真主和先知的人 Q:“回教”一词的词源 “古兰”意为“诵读”古兰经是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论集,但是是真主通过天使传达给穆罕默德的 第一任哈里发(“真主使者的继承人”)艾布伯克尔即位后2年,便下令搜集古兰经,并编定成册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在位时,下令将编定的古兰经抄写多份,以便于收藏从此之后,穆斯林都以奥斯曼抄本为标准本而不断传抄 1924年,哈里发制度才被废除教义与礼拜仪式 基本信条 1信安拉为唯一的神(一神教信仰比基督教彻底) 2信天使(Jibrl) InAbrahamicreligions,Gabriel(Arabic:Jibrl)isanangelwhotypicallyservesasamessengertohumansfromGod.教义与礼拜仪式 3信经典相信古兰经及旧约、新约不过,穆斯林实际上只信仰古兰经,因为他们认为旧约、新约都已遭到后人的篡改。
Example:MuslimsknowLutbestforattemptingtopreachagainsthomosexualityinSodomandGomorrah,inadditiontoencouraginghispeopletobelieveintheOnenessofGod,althoughhiscommunitymockedandignoredhim.IslamdeniestheactswhichtheHebrewBibleattributestoLot,likedrinkingandbecomingdrunk,andhavingintercoursewithandimpregnatinghistwodaughters.教义与礼拜仪式 4信先知相信并服从穆罕默德和在他之前的历代先知,如易卜拉欣(即亚伯拉罕)、尔撒(即耶稣) 伊斯兰教的先知 Adam,Nuh(Noah),Ibrahim(Abraham),Lut(Lot),Ishaq(Isaac),Yaqub(Jacob),Yusuf(Joseph),Ayyub(Job),Musa(Moses),Harun(Aaron),Dawud(David),Sulaiman(Solomon),Ilyas(Elijah),Yahya(JohntheBaptist),Isa(Jesus),Muhammad(thelastprophet) Historicalprophets Confucius,Socrates,Plato,Mani教义与礼拜仪式 基本信条 5信前定。
相信善恶等一切事物皆由真主安拉预先定下来了 宿命论和前定论主张,宇宙万物无论大小,都是前定,人类毫无自由人类没有行为的能力、意志、自由听天由命,虽干大罪也不受罚 自由论主张,人类完全自由,根本没有前定,人是自己行为的创造者,人可以为所欲为 这两种论调都是极端的、片面的、脱离伊斯兰正道的穆圣说:“自由论者是拜火教徒他们患病时,你们不要慰问他们,他们死亡时,你们不要参加他们的殡礼教义与礼拜仪式 基本信条 这两种论调表面上看是相反的,实际上都是想否定客观事实和规律伊斯兰是反对这两种论调的,主张前定与自由合一论,就是说世界上无论社会或自然界的万物都有真主制定的前定法则,都按规律运行,人类有充分的自由去选择规律,利用规律但是,人的自由不能完全脱离前定法则,在前定法则内的自由才是正当的真自由世界上离开一定的规律的自由是没有的 6信末日和来世相信末日审判,相信死后复生教义与礼拜仪式 政教合一 AnIslamicstateisastatethathasadoptedShariaasitsfoundationsforpoliticalinstitutions,orlaws,exclusively,andisthereforeatheocracy(withGodasitsheadofstate). SharialawisthemoralcodeandreligiouslawofIslam.Itdealswithmanytopicsaddressedbysecularlaw,includingcrime,politicsandeconomics,aswellaspersonalmatterssuchassexualintercourse,hygiene,diet,prayer,andfasting.教义与礼拜仪式 InitsstrictestdefinitionShariaisconsideredtheinfalliblelawofGodasopposedtothehumaninterpretationofthelaws. Inmoderntimes,Shariaistheofficialbasisforstatelawsinthefollowingcountries: Yemen Afghanistan Somalia Sudan SaudiArabia Mauritania Oman Iran教义与礼拜仪式 宗教仪式(“五功”) 1念功:时时不忘背诵“信仰证词”(“除唯一的神安拉之外,别无其他主宰。
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2礼拜:每天都必须面向麦加的克尔白天房礼拜5次(晨礼、午礼、哺礼、昏礼和宵礼),每个礼拜五到清真寺聚会做礼拜,在重大节日(如开斋节和古尔邦节)也要聚会礼拜 晡:申时,即午后三点至五点 3斋戒:成年穆斯林于回历9月斋戒一个月,清晨日出前至日落不能饮食,夫妇不同房日落后斋戒方除 4天课:即“济贫税”,将个人财产的2.5上缴原先规定自愿捐献,后由国家统一征收cf.tithe) 5朝圣:身体健康、经济上宽裕的穆斯林一生中应到麦加朝圣一次教义与礼拜仪式 除宗教问题外,古兰经还涉及了几乎所有的世俗问题,如国家政体、商业与金融、契约与债务、遗嘱、手工业、战争、刑法、道德品质、学问、礼仪、卫生、婚姻及对待儿童、奴隶和动物的方法等可以说,古兰经既是一部宗教法典,也是一部社会政治、经济、伦理、法律等的法典 婚姻制度 伊斯兰教允许一夫多妻,而绝对禁止一妻多夫和群婚 严格执行一夫一妻制的社会,往往会有不少卖淫、同性恋、通奸、金屋藏娇、性行为放纵等等情事有关希腊、罗马与犹太教、基督教文明的历史记录中,皆可发现此方面的明证 比较:当今中国的“包二奶”等现象教义与礼拜仪式 当伊斯兰教由穆罕默德圣人再行提出之时,社会上多妻的婚姻方式已甚普遍而且已在人们生活习惯中根深蒂固。
古兰经上对此事之实施既未予以忽视亦未加以摒弃,也没有让它毫无忌惮、漫无限制地继续下去就像对待其它那许多社会上所流行的习惯与陋俗一样,古兰经先从设定规则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