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往何处去.pdf
8页1 “你”往何处去作为一个整体, 人类总显得有点不肯安于现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人类身为一种进化水平较高的物种,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这种好奇心用在人类自身就形成了心理学、哲学、文学等等, 用在周围环境上则形成了各种自然科学,比如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等等另一方面,人类足够的脑容量和灵活的手脚,加上对舒适生活的需要,使得人类有动力、有机会制造出各种生产工具,用来改造和探索世界足够的好奇心加上凑合够用的工具,让人类自然而然的开始对所有事情都忍不住要琢磨琢磨但绝大部分这方面的劳动,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能够让我们生活的更加踏实、更有希望对人类未来的考量,就主要为了后一种目的爱护下一代即便不是所有,至少也是大部分稍微聪明一点的生物所共有的行为,但目前看来,大概只有人类才有这个闲心,去为这个种族几百几千年后的生活殚精竭虑——脑容量变大的后果显然就是爱操心大概算一下, 对人类未来比较关心的主要有下面这三种人:科学家、小说家、导演我等星斗小民距离科学界路途较远,只能从边角新闻里大概听说一些,诸如人工智能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宇宙探测发现生命起源新证据、医学研究有望延长人类寿命等等虽然进步2 明显,但前路显然更加漫长,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出现飞跃式发展,给我等带来光明前途之事。
至于导演,与其说对人类的发展感兴趣,不如说对票房感兴趣涉及到未来题材的故事历来是导演和观众的大爱,无论是《银翼杀手》 、 《千钧一发》、 《太空漫游》这样有着严肃思想内涵的文艺范科幻片,还是《X 战警》、 《神奇四侠》,以及最近上映的《超体》这样简单粗暴的商业片,都或多或少涉及到人类自身的进化和发展,抛开它们的商业性质不谈,这些电影最直接的贡献就是用绚烂的特技给了我们一个对人类未来的可能的直观感受很难说这种视觉输入会对社会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但如果像《终结者》这样的电影太过深入人心,那么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或许会变的不那么顺利,或者科学家们会变得更加小心谨慎今日的任何一点微小的改变,也许在未来能够挽救人类的命运也未可知相比之下,小说家们既没有科学家那样严格的理论体系,也更少受到现实条件的约束,又不像电影导演那样受到电影时长和预算、票房预期等等因素的制约,因而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我们的天赋,用足够的文字和爆棚的想象力完整而细致的描绘他们脑中人类的未来就我所看过的小说来看,小说家们对人类自身的发展大致有以下几种设想:一种是人类延续当前的发展模式,在科技水平达到一定水3 平后,逐渐抛弃肉身,朝着“生物—机械”联合体的方向发展。
这方面最杰出的作品当属阿瑟·克拉克的《太空漫游》 系列小说并且在他看来, “生物 —机械”联合体也只是人类进化道路上的一个中间站,人类进化的最终结局将是量子化——如果把宇宙比作网络,那人类就将是网络中的数据信号——以一团纯粹的能量形式在宇宙中飘来飘去老实说,这种未来虽然看起来很酷,但仔细想想,多少显得有些无聊这种进化还有另外一个分支方向,就是人类始终坚持保留自己的肉身,转而采用基因工程对身体进行各种改造,以达到减少疾病、增强体能、延长寿命的目的同时可以像钢铁侠一样来一套穿戴式的人工智能设备,大幅提升自己的能力即将上映的电影《木星上行》就提到了这种做法,九十年代的经典影片《千钧一发》讲的也是这方面的故事这条道路终将面临的问题是,基因改造不一定能让人类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根据目前的研究,人体细胞的复制有一定的限制,再怎么改造,身体都免不了最终衰老以人类对长生不死的渴望来说,这条道路恐怕最终也只能是一种过渡吧另一种进化方向也是和人类自身有关,但这种进化是自然发生的,而非人类强制推动的,这就是《X 战警》系列电影里涉及的人类的基因突变像金刚狼那样的自我修复功能保证了他几乎是长生不老的寿命但基因突变往往不受人类意志的左右,即便这样的突变真的能够发生,也不可能每个人都正好获4 得像金刚狼一样的能力,看看其他变种人就知道了,就连万磁王那么逆天的能力,也一样和正常人一样回衰老,所以这个方向出现的可能性和实用性都相当一般。
当然,也不能排除在未来的某一天,基因技术可以达到不必对身体进行改造、而是可以直接复制金刚狼的能力的地步,到那时候,或许能够出现一个长生不老的社会也未可知基因的变化也带来了另一种进化的可能,那就是蜂巢智慧加拿大科幻作家罗伯特·索耶在他的《触发》 一书中设想了因为一次科学事故,导致地球上所有人能够共享思维的情况,最终所有人类形成了一个具有极其复杂的群体智慧的集体,就像蜂巢和蚁窝一样这时候的人类不再是作为单独的个体存活,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存活简单的说,就是所有人共同组成为一个“人”,而每个原本独立的人现在变成了这个“人”身上的一个细胞这种进化方式对人类这个种族而已还算不错,但对那些希望保持人格独立的人来说恐怕不甚理想与阿瑟·克拉克、 阿西莫夫等同为科幻小说黄金时代著名作家的西奥多·斯特金在他的名著《超人类》里,提到了基因进化的又一种方式,可以看成是蜂巢智慧的缩微版在这部激动人心的小说里,斯特金想象了一种新的人类:一个始终停留在婴儿形态但智力超群的人作为大脑,一个能够用意念传输物体的人作为双手,两个具有超高速度的人作为双脚,一个木讷的大汉作为身体在这个大汉去世后,他们又找到一个替代的人,5 并且为这个“超人类”引入了崇高的道德观念。
小说中的这种设置包含了对心理学中“自我” 、 “本我”、 “超我”等概念的讨论, 这里不做赘述,只简单说一说这种安排本身与变种人类似,这个超人类的组成部分也是具有不同特异功能的人,但与变种人不同的是,这些人相互之间取长补短,用各自不同的功能承担不同的任务,共同组成了一个超越一般人类的“人” 按照这种模式,这个组合中的个体也和蜂巢智慧中的个体相似,是具备一定功能但又可以替换的部分只不过小说中这些组成超人的个体虽然存在不同的缺陷,但基本上都保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就像是用一根无形的线捆在一起的几根木棍,而不是搅合在一起的几种不同的果汁很难说这种组合在进化上有怎样的优势和前景,但这却无疑是一种比蜂巢智慧更容易实现的发展硬科幻大师弗洛·文奇的巨著《深渊上的火》里也幻想了一种类似的生物这种看起来像一群毛茸茸的狗狗似的动物由几个可替换的部分组成,只要及时替换部件,就能维持相当长的寿命,但缺点是每个部件之间不能离的太远,否则就不能保持稳定的人格,而每个新的部件如果不是新生儿,那部件本身的记忆就会对本体的记忆造成一定的冲击第三种进化的方式涉及到除了人类以外的力量,也就是外星人这方面的设想主要是在承认外星人存在的前提下,假设有一种远远超出人类科技水平的外星人,处于某种原因,在进化的道路“拉”了人类一把。
6 在阿瑟·克拉克的小说 《童年的终结》 中,出于某种无法理解的原因,一个量子化的外星生命派遣了一种外形类似于地球神话里恶魔的外星人来到地球,明则教育人类改正以往的缺点,暗则关注人类的下一代——他们因为某种原因与已经成年的地球人不同,具备了融入量子化的超级智慧的资格其中也提到这种科技水平相当发达的恶魔外星人们不知何故缺乏这种资质,只能永远过着自己的生活,没有被超级智慧吸收的机会罗伯特·索耶在他的小说 《人性分解》 里,借外星人的手给人类送来了一架量子仪器,通过这架仪器,人们可以自由访问曾经在这世界上存在过的任何一个人的思想,包括已逝之人的思想但这仅仅只是表象在这架仪器存在的维度里,存在着一个由所有人类思维共同组成的、但又高于所有人类的高级智慧,外星人送来的这架仪器,其实并非送给人类,而是送给人类背后这个尚在沉睡的高级智慧,因为这些外星人也是一个类似的高级智慧的组成部分他在这本书里提到的高级智慧的概念与上文提到的小说《触发》里设想的稍有不同本书里的高级智慧是一直存在的,但同时一直保持在沉睡的状态,它更像是所有人类智慧组成的一个格式塔:即大于每个个人智慧的和至于小说中涉及的其他维度的概念,也使得这个高级智慧显得更加难以捉摸。
而在著名科幻小说家大卫·布林的 《提升之战》 系列小说中,布林提出了这样一个设想,即宇宙中的每一个智慧文明,都是7 由另一个更加高级的文明在过去的某个时刻“拉”起来的这个想法有点类似于《太空漫游》中上古文明为地球人上的猿人送来的立体教育学习机——黑色石板这个想法的跟所有类似的想法一样,最终都要面对一个终极问题,即第一个智慧文明是如何产生的就我们目前所知,宇宙的存在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在这也有限的一百多亿年里,曾经出现过其他高级文明的概率也不见得等于零人类只用了几百万年就建立起目前这种规模的社会,谁也不知道在宇宙形成的最初几十亿年里,有没有什么文明侥幸躲过各种天灾人祸,发展出令现在的我们难以想象的高级文明我们只能希望,当我们有一天面对这种文明的时候,他们能表现出足够的理解和善意就像我们无法准确理解猴子们的行为一样,我们也很难保证高度发达的文明在看到我们的时候,不把我们当成碍事的猴子,顺手就把我们从地球上清理出去或者像英国作家麦克·兰卡斯特在他那本较为另类的科幻作品《0.4》中描述的那样, 所谓人类的进化就像我们升级电脑软件一样,是由某个不知名的高级文明向全人类广播升级软件包完成的书中的几个主人公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恰好处于被催眠的状态,错过了这次“升级” ,依然处在 0.4 这个版本的水平上,而与此同时世界上的绝大部分人都已经升级为了1.0 版。
他们这些低版本的人,就像电脑中那些被替代的早期版本的软件一样,虽然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但却不再被人们注意,仿佛他们变8 成了透明的物体,0.4 和 1.0 之间仿佛出现了一道无形的维度之墙,将他们互相隔离开来0.4 们无法知道在他们之前那些更低版本的人是否仍然存在,也无法知道1.0 之后其他版本的人类会发展成怎样的物种所以我们最好的希望就是,我们遇到的高级文明有足够的耐心对待我们这颗还很落后的小星球,同时有足够的意愿来分析和认可我们作为智慧文明的身份,并且有足够的兴趣愿意为我们的进步提供一些帮助说来说去,我们最好的机会始终在于人类自己只要我们能够熬过粮食和能源危机、没有一时兴起搞一场核战、在各种瘟疫面前有足够的自保能力· · 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始终在技术和思想上向着更加文明和高级的方向发展,那么或许有一天,我们这个种族真的能够实现我们千百年来的夙愿,摆脱我们短暂的保质期,摆脱把我们栓在地面上的重力,用自己的双脚——当然那时候估计已经没有这个部分了——走遍这个灿烂的宇宙,用自己的双眼亲眼看一看那些壮丽的奇迹!甚至有一天,我们能够像《星际穿越》里暗示的那样,进入更高的维度,自由穿行在空间和时间之中,在那超越想象极限的地方继续我们这个种族的传奇。
2014 年 12 月 19 日星期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