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物形象的分析”考点攻略.pdf

9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093327
  • 上传时间:2018-08-2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89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物形象的分析”考点攻略【考点直击】刻画人物形象是记叙文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特征就成为记叙文阅读最重要的考点之一人物形象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事迹,获得对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思想倾向、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准确认识近年来,中考语文加强了对文章中人物形象分析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理解、评价和感悟能力考点解读】这类试题的考查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分析人物形象如2013 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卷第20 题:阅读下面两句话,结合“骨气”的内涵,联系文本分析凯洛琳、克丽丝汀这两个人物形象二是说明人物形象的作用如2013 年江苏省盐城市卷第22 题:小说中“我”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三是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如2013 年贵州省黔东南卷第11 题:这两段文字在刻画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方法?四是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如2013 年四川省眉山市卷第19 题:请运用选文的相关内容,在文中的“我”和妈妈两个人物中任选其一,简要分析其性格特征五是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如2013 年山东省东营市卷第23 题:试对小说中的“退休法官”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及现实意义谈谈你的看法。

      又如2013 年四川省雅安市卷第14 题:文中的“我”对挑糖担老人是怎样评价的?【解题指津】要想对分析人物形象类题型准确作答,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结合事件全面分析因为事件是人物形象刻画的载体,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等只有通过具体的事件才能得以表现,所以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必须弄清文章记叙的事件及其前因后果和起承转合人物形象包括人物的思想特征、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精神风貌、人物形象的社会或时代意义分析人物形象时应当结合以上几个方面尽可能全面地去分析,并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语言,这样才能全面作答,避免因遗漏而失分二、抓住描写提炼形象阅读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首先要粗略地将文章从头到尾看一遍, 看作者描写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然后再细细地阅读,看作者采用了何种描写方法来描写的若是肖像描写,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内容;若是语言描写,要抓住个性鲜明,能凸显其思想品质的内容;若是细节描写,要抓住那些过目不忘,对人物性格的刻画起到显示本质特征作用的内容我们做题时,只要抓住具体的人物描写方法,就可以很快地提炼出人物形象的特点三、抓住情节感受形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环境与情节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

      自然环境描写除了具有推动情节发展这一作用之外,其他作用都是围绕人物展开的,如烘托人物心理活动、烘托气氛、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故事情节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简而言之,就是我们要看清通过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四、抓关键句把握形象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往往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这些语句一般都是作者对人物的分析和感悟抓住这些关键语句,结合文章对人物的刻画进行分析归纳,就能准确把握人物形象阅读闯关一】母亲变了文/ 张金刚①突然发现,母亲的生活理念和习惯变了②自从母亲买了后,便如乡村喇叭一般,实时给我播报村里的杂七杂八但不知从何时起,母亲的内容变了,净是些养生知识告诉我要多吃五谷杂粮,少吃大鱼大肉;不要久坐,要常运动;注意调整心态,生气伤肝 ,,③我打趣道:“您快成养生专家啦 ”母亲笑道:“我天天看养生节目,跟着专家现学现卖呗! ”听了专家指导就是不一样,一向节俭的二老,日渐注意饮食了, 用母亲的话说, 就是嘴头子上不能再吃亏家产的土鸡蛋,她一天吃一个,不再攒着给我们;家里种的花生,不再全部卖钱,而是拿一些榨油,说是花生油有益健康;每天不忘喝杯豆奶,说是补钙;每顿不能少了稀粥,说是养胃;水果不能断了香蕉,说是防便秘。

      ④记得以前,我只要一劝母亲多花些钱保养身体,便会招来数落可如今,母亲肯主动花钱“享受”了每次回家,我提的大包小包重了,母亲的埋怨唠叨没了,我的心也放轻松了⑤一次打, 母亲许久未接 回拨过来, 说是在村里小广场跳舞呢,跳的还是时下最火的广场舞《最炫民族风》,而且一有空便约上几个老姐妹去跳,真是让我大跌眼镜⑥毕竟岁月不饶人,一次天气突变,母亲得了重感冒,医生说最好输液母亲二话没说,便挂上了吊瓶一星期下来,花了好几百块,身体才得以康复若放在过去,母亲肯定会心疼钱,这次却只字未提⑦母亲年轻时身体硬朗,偶尔生病也是“扛扛就过去了”,不会“花那冤枉钱”;带她到医院检查,更是固执得很,劝不通、拉不动,吃点药了事这次,母亲却一改对病对钱的态度,肯花钱输液了我笑着说:“老太太,不服老不行了吧?有病就得治,不能心疼那俩钱母亲咧开豁齿露风的嘴,一阵憨笑,点头称是⑧对母亲的这些转变,我一直认为是,人老了,懂得保重身体了然而一次与父亲闲聊,才真正懂了母亲的心上了年纪,不能挣钱,只剩花钱;而我工资不高,开销却大,母亲心里颇为不安于是,便有了“花小钱养身体,不生病便是在攒钱”的朴素想法;学养生、搞健身、肯输液,都是为了调养好身体,尽量不因生病给我添麻烦、增负担。

      ⑨听后,不由一阵心酸:我可亲可敬的母亲,原来您的转变,不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儿女选自 2012 年 11 月 13 日《生命时报》)1. 细读课文,说说母亲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母 亲 产 生 这 些 变 化的 主 要原 因 是什 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第⑥段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章结尾两段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请对文中母亲的形象作简要分析 【阅读闯关二】天上有云姓白文\丁立梅他不是我们的正式老师,不过是个高中毕业生,还跛着一条腿那时我们读初二,教我们的英语老师突然生了一场大病,需卧床两个月没有老师能顶上这个缺,于是他来了据说他是校长的亲戚,不然凭他一个高中毕业生,怎么能来代我们的课?而他来代课总有好处的,有不菲的代课费 这是消息灵通的同学说的他第一天来给我们上课,在我们的灼灼眼光中,跛着一条腿,很费劲地迈上讲台,羞赧地看着我们,愣是半天没说一句话。

      有学生在底下憋不住, “扑”一声笑出来这一笑,让他腾地红了脸,终于开口说了话他说: “天上有云姓白,我叫白云 ”自此后,有学生远远看见他,就“白云白云”地叫等他答应一声,一跛一跛地回转过来,殷殷地问:“什么事啊?”那叫着的学生会“啊”一声,抬头对着天说: “我看天上的白云呢 ”他并不恼,呵呵笑一声,也陪着仰头看天他的课备得极认真,书上密密麻麻全是红笔注的补充只是那时我们不懂事,并不知他的艰辛,私下里竟有些瞧他不起,认为他不过是个代课的所以上课总不好好上,不时打岔,跟他耍贫嘴,甚至有同学高兴了还吹口哨每每这时,他都涨红着脸,站在前面看着我们,等我们闹够了,他可怜巴巴地问:“听讲好吗?” 然后弯腰跟我们道歉: “对不起, 对不起,都怪我课讲得不好,让你们没兴趣听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只听见空气流动的声音,那一瞬,我们有些无地自容再上课,都听话起来,乖巧起来他很高兴课上完了,他说:“我要奖励你们 ”大伙以为他是说着玩的,再来上课,他却提一袋子糖,一人发两块课后他喜欢扎在学生中间聊天有学生好奇地问:“你腿咋的啦?”他并不避讳,说小儿麻痹症落下的病根,又说起他很想读大学,但家贫,上大学成了梦想 “所以呀,你们要珍惜呀,珍惜这样的好时光。

      他变得像长者两个月的时间一晃即过,在他要走之前,班上发生一件事,一个成绩不错的女生,父亲突然暴病身亡,女生的家一下子塌了,女生提出退学他听后,很着急,跛着一条腿,走十来里的乡村路,到女生家里去女生的寡母领着五个孩子,哭倒在他面前他的心一下子揪紧了,他说:“我会帮你们的他掏出身上所有钱,又许诺,女生以后上学的钱,他会帮衬着 “一定要让她读高中,读大学,她有这个潜力他再三恳求,直到女生的母亲答应,一定会让女生去上学我们读初三的时候,他来学校两次,来看我们,来看那个女生他瘦了,精神却出奇得好他说: “好好读书,我很想你们 ”这一句话,惹哭了我们很多人在我高中快要毕业的时候,却听说他染上白血病,不久便去了当年他教的学生,因分散在四面八方,竟没有一人能见上一面他资助过的那个女生,一说起他,就哭得不能自制很多年过去了,当年同学每相遇,都会谈到他末了大家会叹一声,他是个好人哪天上每天都有白云飘过,不知有没有一朵云上有他选自《天上有云姓白》 )1. “我”与白云老师结识的起因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答 2. 文章的标题“天上有云姓白”极富特色,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3. 对于白云老师,最初“我们”并不友好,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这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所叙述的关于白云老师的事情中,哪几件事最让你感动?请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5. “天上每天都有白云飘过,不知有没有一朵云上有他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请对文中白云老师的形象作简要分析 (本版参考答案见下期)第 30 期参考答案一版《 “知入”与“知出” 》1. 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 (或:读书的精髓是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或:既能“入”又能“出” ,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2. 首先提出文章中心论点,然后从“入”与“出”两个方面分别分析论证了其在阅读中的意义和作用,最后再一次明确中心论点3. 第②段这段文字引用叶圣陶的话阐述了“通过文字和作者会面,了解作者心情,和作者心情相契合”的内容与第②段所阐述的“阅读中的‘入’是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的观点一致4. 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作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或: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5. 围绕“熟读精思的读书方法”来谈感悟联想二版《一辈子做好一件事》1. 观点:一辈子做好一件事这个观点是通过讲述李国修年少时与父亲的对话,引出他父亲“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的话,从而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2. 实质就是要专注地做好一件事这需要有毅力与恒心才能实现3. 这句话从内容上有力地证明了“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观点,结构上呼应开头,同时运用反问句式,强调了专注于一件事的重要性,起到激励读者的作用4. 示例:我们现在要专注于学习,以后要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脚踏实地,才能取得骄人的成绩5. 举例论证开头列举李国修和父亲的故事引出并证明中心论点“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中间列举莫泊桑向福楼拜拜师的事例证明了专注做一件事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结尾列举李国修成功的事例进一步证明了观点,并激励人们去专心做好一件事《捡得人世几粒糖》1. 三件小事:公交车上老人分发糖果;高中女生给“我”糖果;火车上民工大叔和“我”聊天2. “竟然”写出了老人身份寒酸与发糖举动之间的反差,突出了老人内心的喜悦和急于让大家分享他的快乐的心情3. 人应该以纯洁善良的心对待别人4.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灵,给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