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TE答辩题总结V4.pdf
8页LTE答辩题总结一 客观题1.A1 测量定义(服务小区的RSRP值比绝对门限阈值高时,输出A1 测量报告)2.核心网由哪些网元组成(MME 、S-GW、P-GW、PCRF 、HSS ) 3.LTE有哪些测量(同频、异频、异系统)4.随机接入的种类(竞争、非竞争)5.异频切换成功率计算公式(小区 eNodeB 内异频切换出成功次数+小区 eNodeB 间异频切换出成功次数)/(小区eNodeB 内异频切换出尝试次数+小区 eNodeB 间异频切换出尝试次数) *100%6.LTE系统带宽的种类(1.4、3、5、 10、15、20) 7.40W 转换成 dbm 是多少( 46dBm) 二 面试题1.LTE关键技术1)OFDM: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2)MIMO: 不相关的各个天线上分别发送多个数据流,利用多径衰落,在不增加带宽和天线发送功率的情况下,提高信道及频谱利用率,下行数据的传输质量3)调制方式: QPSK 、 16QAM、64QAM 4)AMC: TD-LTE支持根据上下行信道互易性进行AMC 调整5)ICIC (小区间干扰协调)——降低边缘用户的干扰6)SON(自组织网络)——降低成本 2.勘站内容基站勘测需要携带GPS 、坡度仪、罗盘、相机。
需要采集经纬度、天线挂高、站高、天线支撑类型、天线方位角和下倾角(机械下倾和内置电下倾)、天线支持频段等信息需要拍摄的照片有:基站全景(地面仰视基站)、基站入口、天线标签、3 个扇区的覆盖方向、以及 360°全景( 0°开始,每45°一张照片) 另外,扇区覆盖方向有阻挡的,要单独进行拍摄,突出阻挡物3.TAC和 PCI规划PCI规划原则1)避免相同的PCI分配给邻区2)避免模 3 相同的 PCI分配给邻区,规避相邻小区的PSS 序列相同3)避免模 6 相同的 PCI分配给邻区,规避相邻小区RS信号的频域位置相同4)避免模 30 相同的 PCI分配给邻区,规避相邻小区的PCFICH频域位置相同TAC规划原则:1) 跟踪区的划分不能过大或过小,TA中基站的最大值由MME 等因素的寻呼容量来决定2) 跟踪区规划应在地理上为一块连续的区域,避免和减少各跟踪区基站插花组网3) 城郊与市区不连续覆盖时,郊区(县)使用单独的跟踪区,不规划在一个TA中4) 寻呼区域不跨MME 的原则5) 利用规划区域山体、河流等作为跟踪区边界,减少两个跟踪区下不同小区交叠深度,尽 量使跟踪区边缘位置更新量最低6) 初期建议TA跟踪区范围与C 网的 LAC区范围尽量保持一致,减少规划工作量。
4.小区初搜 /小区选择(1) 初始小区选择这种情况下, UE 没有储存任何先验信息可以帮助其辨识具体的TD-LTE系统频率,因此,UE需要根据其自身能力扫描所有的TD-LTE频带,以便找到一个合适的小区进行驻留在每一个频率上, UE 只需用搜索信道质量最好的小区,一旦一个合适的小区出现,UE会选择它并进行驻留2) 基于存储信息的小区选择这种情况下, UE 已经储存了载波频率相关的信息,同时也可能包括一些小区参数信息UE会优先选择有相关信息的小区,一旦一个合适的小区出现,UE 会选择它并进行驻留如果储存了相关信息的小区都不合适,UE将发起初始小区选择过程小区选择过程中,UE 需要对将要选择的小区进行测量,以便进行信道质量评估,判断其是否符合驻留的标准小区选择的标准被称为S准则当某个小区的信道质量满足S准则时,就可以被选择为驻留小区S准则的具体内容如下:Srxlev 0 Srxlev = Qrxlevmeas – (Qrxlevmin + Qrxlevminoffset) - Pcompensation 5.前台测试重点关注的指标LTE测试中主要关注PCI (小区的标识码) 、RSRP (参考信号的平均功率,表示小区信号覆盖的好坏)、SINR(相当于信噪比但不是信噪比,表示信号的质量的好坏)、RSSI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指的是接收到的总功率,包括有用信号、 干扰和底噪)、PUSCH Power(UE 的发射功率) 、传输模式( TM3 为双流模式) 、Throughput DL, Throughput UL上下行速率、 RRC Setup Success Rate( 无线资源建立成功率)、ERAB Setup Success Rate (无线接入承载建立成功率) 、Access Success Rate (接入成功率) 【拨测 10 次,成功率100%】 ,这三个指标是 UE到 eNodeB 接入层连接建立成功率的考核指标。
6.速率不达标如何处理1)硬件性能问题:终端异常(重启或更换终端)、故障(更换终端) ;服务器不稳定(更换服务器地址、或同时开启迅雷多线程下载、灌包);基站硬件故障(重启基站或更换硬件);传输配置问题或故障(核查并更换传输);天线硬件性能受限(更换单收单发天线为双收双发或智能天线);2)覆盖问题:弱覆盖( RS 、RF优化或者建议加站) ;过覆盖( RS 、RF优化) ;3)干扰问题:PCI冲突(换PCI 、 RS 、RF优化); 业务信道干扰(RS、RF优化) ;导频污染(换PCI、RS 、RF优化);网外干扰(后台配合处理,通过扫频仪测试定位和排除);4)邻区问题:邻区漏配,外部邻区参数设置错误等(邻区优化);5)切换参数设置问题:迟滞、 CIO等设置不合理导致频繁切换(切换参数优化);影响上下行速率总体概括为:UE、服务器、无线环境、信号强度和质量、用户数量、系统带宽、传输模式等. 7.CSFB 指标提升手段前台优化:1)针对 GSM网络伪基站,加强网络监控、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2)针对 LTE弱覆盖位置,及时调整工参和提出加站申请,解决弱覆盖问题后台优化:定期核查站点功率、CSFB频点和优先级、站点告警情况。
1)由于目前终端的成熟度等限制,使3/4G 互操作位置区更新时间过长,在此期间无法接收寻呼消息,导致期间的语音呼叫无法接通需要通过TDL合理调整覆盖, 避免互操作的发生核查互操作参数是否存在参数设置错误,增加4G-3G 与 3G-4G 重选参数门限的迟滞值;核查 4G是否存在TAC插花等问题2)针对跨 POOL区域,避免设置跨POOL邻区关系,降低跨POOL的概率,后续针对POOL边界失败较高区域合理调整小区覆盖目前大连中兴区域不涉及到跨POOL的问题,日后存在跨 POOL时需要注意要彻底解决该问题需要:(1)调整 POOL边界,使POOL边界处于用户较少区域;(2)核心网开通MTRF功能3、由于回落到G 网的质差小区导致未接通,需2/4G 协同优化, 2G及时监控并反馈小区质差情况, 4G 及时维护 4G 到 2G的邻区关系,及时删除质差的GSM 邻区,添加较好的GSM邻区,保证CSFB质量8.簇优化的相关问题(1)簇站点道路摸底和优化前拉网簇站点道路摸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簇区域道路环境和站点情况通过后台输出的基站状态信息明确簇内站点状态(未开通、开通、故障、完好)仔细阅读簇内站点的规划信息、勘察报告和单站验证报告,熟悉站点的设计情况、 站点情况、天线情况及初步覆盖情况通过地图 (mapinfo 、googleearth、百度地图等) 了解簇区域内的地理环境并进行摸底测试。
摸底测试要求簇区域内所有道路遍历,摸底测试可以使用idle 测试也可以带业务测试根据摸底测试的结果、簇内站点的情况以及区域现阶段规划目的设计簇优化路线,并进行优化前拉网优化前拉网要求尽量遍历所有小区和主要道路(2)数据分析数据分析、 天线调整和参数优化是簇优化的重点也是簇优化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簇优化过程中需要反复的部分摸底测试之后,需要根据测试LOG, 分析簇内的问题点,并记录这些问题点,针对每个问题点提出解决方案.问题列表可分为:切换类、覆盖类、干扰类、硬件类和其他等类型,针对每个问题点,提出解决方案,实施与跟踪3)切换优化切换优化作为簇优化开始的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切换与邻区优化可以解决部分弱覆盖问题, 避免有些没加邻区导致没有切换一直拖死的情况所以, 邻区优化也是覆盖优化的基础切换优化主要依据初测的结果,哪些地方该有的邻区关系实际上没有加邻区的,需要整理出来,联系后台OMC 工程师,尽快加上邻区确认这些邻区关系没问题之后,再次对漏配邻区的区域进行复测,直至切换关系正常为止切换优化有两部分内容:1)邻区配置优化:重点关组规划过程中漏配邻区的问题邻区配置的优化分析是基于路测数据,辅以扫频数据从而对每个小区提出邻区增加、删除和保留建议的过程。
根据测试结果,重点关注邻区漏配的问题、对于确定的邻区漏配,提出相应的增加邻区关系的建议同时, 邻区关系的优先级也会对切换性能造成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测试结果对邻区关系的优先顺序进行调整2)切换参数优化:主要解决测试区域中存在的切换失败和切换异常问题4)覆盖优化LTE同频组网,因此需要实现比2/3G 更为严格的覆盖控制覆盖优化主要基于对规划区域的路测,通过测试设备 (例如测试软件、 LTE终端或者Scanner)在行进过程中采集的RSRP等数据来发现覆盖问题在测试完成后,使用后台处理软件对相应的测试数据(包括经纬度、RSRP 、SINR以及 PCI覆盖等指标)进行分析:1)首先检查无覆盖和弱覆盖区域对比实测数据与网络规划设计数据,确定弱覆盖区域规划设计中的主控小区找出设计小区在该区域覆盖差的原因,必要的时候需要进行到现场进行勘测, 根据分析结论和勘测结果提出解决方案,通常对天线方向角、下倾角、高度等进行调整如果天线调整没有效果,可根据周围环境或者运营商现有站点资源提出整改、搬迁或加站建议2)通过后台处理软件导出相应的PCI覆盖图,通过查看该指标图来找出主控小区不明显的区域(如下图所示) ,从而进一步通过调整天馈(硬调整)以及调整功率、切换门限等相应参数(软调整)的手段在问题区域确定相应的主控小区。
3)越区覆盖小区的优化,在后台处理软件中对指定eNB 或者指定小区的覆盖进行分析(服务 小区与邻小区相结合) ,如果某一小区的信号在周围相邻小区的覆盖范围之内均有较强信号存在,说明小区存在越区覆盖的现象,越区覆盖可能是由天线挂高或者天馈倾角不合适所导致的 越区覆盖的小区会对邻近小区造成干扰,从而导致干扰增加容量下降对于存在越区覆盖问题的小区,可以通过调整天线方向角、下倾角、天线挂高、降低功率等措施来控制其覆盖范围, 确保其覆盖范围与设计中大致相同在解决越区覆盖问题时需要全面考虑注意是否会产生覆盖空洞和弱覆盖的负面影响5)干扰优化干扰问题分析包括网内干扰分析和网外干扰分析,存在干扰会影响业务的性能和测试的指标,严重时会导致切换失败、掉线和接入失败1)网内干扰问题分析通过DT 测试中接收的RS-SINR指标数据进行问题定位,通过后台处理软件导出相应的RS-SINR的覆盖图,从覆盖图当中将RS-SINR恶化区域标识出来,同时,结合检查恶化区域的下行覆盖RSRP指标情况进行分析, 如果下行RSRP 覆盖指标数值也差则认定为覆盖问题,在覆盖问题分析中加以解决对于RSRP好而 RS-SINR差的情况,确认为网内小区间干扰问题,分析干扰原因并加以解决。
网内干扰, PCI的规划和优化:对于双天线端口模式, 对强干扰邻区一定要避免PCI 模 3 相同,一般规划时很难对所有强干扰邻区实现PCI模 3 分配,需要针对情况进行后期优化;强干扰邻区PCI模 3 相同时对性能有较大影响Physical Layer Cell Identity = (3 × NID1) + NID2(NID1:物理层小区识别组,范围为0 到 167定义 SSS序列, NID2: 在组内的识别,范围为0 到 2 定义 PSS序列)网内干扰,功率调整:对于天线对打的场景由于。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