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员队伍建设及现在存在的问题范文(精选11篇).docx
26页网评员队伍建设及现在存在的问题范文(精选11篇) 【篇一】网评员队伍建设及现在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各单位要建设一支至少有1名班子成员任组长的、不少于3人(各学院不少于8人)青年师生骨干组成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具体落实理论武装、新闻宣传报道、新媒体平台运营及维护、师生思想动态收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 二、制度完善,分工明确健全规章制度,各单位网络评论员队伍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做到“具体到人,细化到事”各种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到制度“上墙、入心” 三、硬件齐全,保障有力各单位要为网络评论员队伍体提供固定办公场所;硬件齐全,各单位为网络评论员队伍至少配备2台电脑,1台相机,方便可用的有线及无线网络,便于开展和落实有关工作鼓励广大师生自带设备参与到网络宣传工作中来 四、丰富载体,卓有成效各单位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丰富活动载体,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做到网络评论员队伍工作成效显著 【篇二】网评员队伍建设及现在存在的问题 摘要:在数字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空间已经成为开展意识形态和政治宣传工作的主要阵地。
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与制度建设,不仅是建设网络文化的重要任务,也是分析、引导舆论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网评员队伍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网评员制度的现状和实践经验,提出优化网评员队伍构建的建议 網络评论员(简称“网评员”)指的是在网络平台上针对社会热点和时事政治发表评论和观点的人网评员制度起源于南京大学小百合BBS2005年,南京大学委任部分学生干部和关注校园公共事务的同学在官方BBS上担任网评员,负责发布正面信息,抵制、消除负面信息,维护和谐的网络环境[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空间成为开展意识形态与政治宣传工作的主阵地想要在这个阵地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发挥网络评论的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网评员队伍是新时代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的中坚力量,建立发展一支高质量的网评员队伍,对占领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与思想理论阵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 一、网评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其中网民规模达8.97亿[3]这些鲜活有力的数据说明,互联网正在以异常迅猛的速度进入人们的生活,网络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与信息的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复杂多样的网络传播主体和海量的网络信息都给相关部门对网络媒体的监管带来严峻的考验针对这一难题,一方面网评员能够在短时间内针对热点事件的发生,及时引导舆论向积极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网评员借助普通网友身份匿名发言,能够消除不对等身份的隔阂,获得网友的普遍信任因此组建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过硬、构成丰富的网评员队伍,对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传递社会正能量、牢牢把握舆论阵地、为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提供良好稳定的舆论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网评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2001年以来,人民网、新华社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及部分地方新闻网站,先后推出了多档原创评论节目,建立起了一支评论员队伍但是总体来说,我国网络评论发展和网评员队伍建设还很薄弱,一些地方媒体基本没有网络评论意识,也没有组建网评员队伍 与此同时,各方都逐渐认识到,网评员在引导舆论和思想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网评员正逐渐得到认可,角色发生转变,从幕后走向前台无论是相关理论研究的完善,还是社会各界对网络舆论的重视,都对网评员队伍构建产生着积极影响但当下网评员队伍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都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4]。
(一)个人素养和能力水平亟待提高 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集中显现出来,各种思潮和立场竞相发声,意识形态领域的摩擦与斗争不断,急需一支敢于发声、善于发声的网评员队伍目前网评员队伍主要由年轻有活力的年轻人构成,他们熟知网络传播话语及规律,对社会热点事件及网络舆情反应灵敏并且他们大多思考角度新奇、文笔犀利,评论一针见血但是与此同时,网评员队伍也存在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教育背景复杂多样、理论水平总体欠缺的问题,导致他们在应对网络舆论的过程中,明显存在措辞不够严谨、论据不够充分、逻辑欠缺、深度不够等问题,有时甚至未经自己的思考与辨别,直接拼凑转述他人言论 目前,一些评论员由于专业能力欠缺和思想觉悟有待提升,为了完成宣传任务,不加理解地直接照抄领导人讲话或者新闻通稿的内容,不能从社会实际出发,站在社会公众的立场上,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照本宣科地复述官方信息,做官方的“传声筒”,反而会使公众产生逆反心理,成为公众攻击的重点对象[5]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欠缺的网评员队伍,厚度不够、耐力不强,反而会产生反作用,引起网民的普遍反感与质疑,无法引起人们的共鸣,更无法借此引导社会舆论、传递正能量。
(二)队伍松散,系统管理尚未形成 目前,我国的网评员多是兼职人员他们分散在全国各地,主要依托各大高校,由相关部门或宣传网站负责人担任领导,吸纳学校干部或在校学生担任网评员,没有长期稳定的网评员队伍,结构松散 网评员的模式下成员构成来源单一、经验不足、水平一般,同时缺乏良好的传承传统,不能很好地依据大众文化的实际需求目前我国网评事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待遇欠佳,多以兼职、零工的方式计算薪酬,这也是制约我国网评工作发展的主要障碍相关部门会提供一定的支持和领导,但十分有限,缺乏全面的协调和考虑 以文宣教育方面的网评员为例,其构成复杂多样,既有来自高校等教育部门的,也有来自科研机构的,还有来自出版、影音部门的就高校网评员而言,既有党委宣传部门的师生队伍,也有团委主导的团干部,还有马克思理论研究会的成员,更有自发维护网络思想阵地的学生和教师队伍构成的复杂性也导致成员工作方法和评论方式的多样化,难以形成统一的具有战斗力的整体 (三)相关部门重视不够 当前阶段,相关部门对网评员队伍建设缺乏重视在传播速度较快的网络新闻方面,经常存在监测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只有在恶劣社会影响已经产生时才予以相应重视,这时候再去回应、引导,为时已晚。
三、加强网评员队伍建设的策略 从全国范围来看,网评员制度建设工作仍然十分薄弱为加快推进各大网络媒体的网评工作建设,必须采取对应措施加强网评员队伍建设 (一)加强网评员自身建设 想要进一步提高网评员的舆论引导能力,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网评员队伍,最重要的是加强网评员自身的建设 首先,要提升网评员的个人素养严格把控人员甄选环节,吸纳一批政治素养过硬、专业理论水平高、新闻敏锐度高的网评员队伍同时也可以通过定期开设主题培训班等方式,健全网评员培训和教育制度,不断提高其业务和理论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引导舆论的能力网评员队伍建设工作必须根据互联网传播的特性来开展,增强阅读群体的认同感 其次,要完善獎惩机制,根据网评员工作的具体情况,建立赏罚分明的奖惩机制,通过制度的管控和约束,督促网评员充分发挥能力此外,还要提升网评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网评员必须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才能在发表网络评论的过程中坚定立场与方向,抵御网络中的不良风气 (二)健全网评员管理机制 无论网评员的教育背景、专业素养如何,网评员队伍都必须经相关部门统筹管理,建立起多级管理制度,实现区域、行业和网络斗争等多方面的协调,这样才能将分布在全国各地、社会各行业的网评员联合起来,实现系统化的管理,形成一支上下相连、左右互通、前后相拥的战斗队伍。
除奖惩制度外,还要建立保障机制评论员大多都是凭着一腔热血和社会责任感兼职工作,缺乏相关制度保障他们的利益相关部门应当大力支持、重视网评员的工作,在基础设施、工作环境方面创造良好的环境,在经费方面给予充分保障浙江台州网在网评员的管理上,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工作制度,包括网评员选拔过程中的政治条件、业务条件,网评员的工作职责、理论阵地、管理制度,如何发放稿费、如何对网评员进行培训和业务指导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对各机构网评员的管理建设都很有借鉴价值 (三)积极总结吸收网评员队伍建设经验 在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过程中,要积极总结一些党政机关和媒体网站在新闻实践中的有益探索,吸收优秀经验,为自己所用例如新加坡联合早报网在网评员的选拔上不断拓宽视野,吸收来自全世界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其“名家专评”栏目,集合了郑永年、谭中、胡忠信、陈子帛、杜平等一批有影响力的评论员 一般来说,网评员的培训班通常都是邀请大学教授、机关干部、研究学者等,但就实际而言,邀请的这些人并不一定具备丰富的处理网评事件的经验,培训的内容也缺乏实践支撑,往往不能应用到网评员的实际工作中网评员培训班应当邀请奋斗在一线的具有丰富经验的从业人员,针对网评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针对性高、可行性强、实用性好的指导,这样才能学以致用。
四、结语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舆论引导机制的完善,网评员必然会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也将随着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逐渐完善,网评员在舆论引导及政治思想工作中的作用也将进一步显现新媒体平台为广大网民提供了表达意见和观点的平台,网民对网络舆情与网络事件有极高的关注度和敏锐度只有加强建设、健全管理机制、吸收优秀经验,建设好网评员的队伍,才能坚守意识形态领域主阵地,未来的网络舆论也会在网评员的引导下趋于理性和真实 参考文献: [1]雒有谋.角色、问题与出路网络评论员制度的冷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0):1. [2]海蔚.论网络评论员队伍的现状及建设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3):59. [3]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 [4]李志文,徐桂忠.网络评论员队伍现状与建设对策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09(06):64. [5]武海凤.网评员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8(06):275+282. 作者简介:范娜黎(1980),女,浙江嵊州人,博士,编辑,研究方向:宣传文化。
【篇三】网评员队伍建设及现在存在的问题 网络评论工作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市环保局通过选优育强网络评论队伍、注重教育培训、规范工作运行三项措施,着力加强网评员队伍建设,达到驱散网络阴霾、澄清网上谬误的效果,有效构建了清朗网络空间 一是严格选拔,组建精锐队伍通过个人自荐、局内选拔、领导审核,从局属各科室站队中心选拔出22名政治信念坚定、责任心强,善于运用网络语言,知识面广、有较强文字功底的年轻干部加入到网评员队伍中对网评员统一建档,进行日常管理,建立网评员工作群,第一时间交流舆情信息 二是注重培训,提升综合素质制定了《嘉峪关市环保局网评员培训方案》,通过召开专题培训会、观看培训视频等形式,不定期开展培训,不断为网评员充电今年以来,共组织网评员专题培训2次通过微博转载、新闻跟帖、论坛发帖等方式,进行网上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截止目前,共组织网评员参与网评任务1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