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自考日概课后中文答案.docx
12页一,日本的地理1, 日本位为亚洲大陆东边,被太平洋/日本还所包围和大陆之间由浅的大陆架连接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组成西邻朝鲜半岛/中国2, ★日本所处的位置不会卷入大陆的政治变动中,相反具有吸收大陆文化的有利地形因此日本建国以来即保持固有的文化,又吸收外来文化融合成自己独有的文化3, 日本国土面积:38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2628万人人口多分布在太平洋沿海平原人口在10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11个4, 东京总人口:1158万人,位居世界第5位东京位于日本中部平均气温:15.3摄氏度5, ★日本列岛位于环太平洋上,火山活动也很活跃所以经常发生地震6, 日本两大地震:1923年关东大地震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7, ★日本气候温暖,各地域温差很大,四季变化明显由于这种气候特征造成夏秋季雨和台风都很大8, 日本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0%9, 日本阿尔卑斯山位于本州的中部,高3000米10, 日本有60个活火山11, ★日本的河流短而急急流用于水利发电,影响:引发洪水12, ★霞ケ浦是由砂丘和砂州与外海分离出来的13, ★因为日本地域差别显著所以造成了植物生态复杂而多极化。
14, 能看到针叶树的地方是包含北海道的北部温带落叶树很多的地方是从日本中部到九州的平地15, 日本人喜欢的话是樱花樱花季节从冲绳开始北上因此如果北上旅行的话三个月都可以观赏到樱花16, 日本的动物分为寒带性动物和热带性动物北海道:棕熊;本州:狐狸,狸,鹿,山鸡17, 北海道有日本猴在雪天也可以看到猴子的地方是青森县18, 1996年度汽车的旅客输送量和货物输送量所占比例最大19, 日本铁路全长2万300公里,其中JR占80%20, 东海道新干线是1964年建成从东京到福冈21, 现在日本有3条新干线东海道・山陽新幹線;東北・山形・秋田新幹線;上越・長野新幹線22, 本州和九州:関門隧道 本州和北海道:青函隧道(53.85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本州和四国:濑户大桥23, 日本的主要道路分为:国道,都道府县道,高速汽车道,市町村道24, 国内输送中占有重要比例的是陆上交通负面影响:导致交通事故,噪音,废气排量大25, 支撑日本进出口的是海运业26, 日本的国土按照地方分为:北海道,东北,关东,中部,近畿,中国,四国,九州,冲绳 按照行政分为:1都,1道,2府,43个县。
行政区域中最大的是北海道,是东京的37倍;最小的是大阪,是北海道的45分之一27,都道府县下面有市町村★日本之最★① 日本最高的山:富士山 高3776米② 日本最长的河:信浓河 长367公里③ 日本最大的湖:琵琶湖 674平方公里④ 日本最深的湖:田沢湖 423米二,日本历史1, 日本属于亚洲蒙古人种2, ★在1万年前就已经有人居住在日本列岛、是和现在不同种族的人居住,后来日本的先祖来到日本列岛去驱逐了在那里驱逐的人3, 古代(一万年前—纪元后11世纪):绳文时代,弥生时代,古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日本历史时代可以划分为中世,近世,近代中世(12世纪—16世纪):镰仓时代,室町时代,近世(16世纪—-19世纪):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近代:19世纪后半—1945年4, 日本在1世纪左右创建了国家,4世纪日本全国统一5, 日本以前不如现在宽广以前:本州的西半分和九州的本半分以及四国6, 将2月11日作为建国日是因为那天是纪元前660年初代的神武天皇建国的日子7, 绳文时代,人们居住在竖穴中,大多以捕猎,打鱼,采集为生。
8, 3世纪开始种稻子中稻技术对农耕社会产生了生产增长,产生贫富差距,农村共同体变为政治集团,划时代的社会变化9, 弥生时代使用种稻和金属器使用技术10, 在4世纪中期左右产生了大和政权11, 日本历史上4世纪中期左右第一次发动了对外侵略12, 古坟时代的特点是,各战乱小国被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也在各地扩大13, 前方后古坟:古坟的一种后面是圆形前方是方形后面圆中是埋葬遗体的地方,前面用作祭祀14, 渡来人:从国外来的人,在古代指的是从朝鲜,中国去日本定居的人渡来人对日本人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带来了知识和技术例如:从朝鲜传来铁器生产,制陶,机械,编织,金属工艺,土木等,从中国传来汉字15, 4世纪:输入大陆文化,5世纪:使用汉字 6世纪:儒教16, 大化革新是以隋唐的制度革新的9世纪末,遣唐使呵遣隋使来到日本17, 奈良时代的首都在平城京(现在的奈良附近)奈良初期文化被称为飞鸟文化佛教盛行奈良时代的文化受唐朝影响很大18, 奈良时代的文化遗产:古事记,日本书纪,怀风藻19, 万叶集:万叶集中是天皇和上层贵族的作品,还有庶民的。
特色:很直率的表现了上代日本人的素朴20, 平安时代的首都是平安京(现在的京都),藤原氏掌握政权文艺作品:古今和歌集(和歌集),源氏物语(长篇小说),沈草子(随笔)21, 11世纪末藤原氏取代律令政治,开始院政以武士为政界的中心22, 武士团是在地方政治混乱,治安也很混乱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23, 和大陆无法进行交流以后,日本独特的贵族文化产生,代表作,区别:古今和歌集(和歌集),源氏物语(长篇小说),沈草子(随笔)24, 中世,武士掌握了政权,25, 镰仓时代,源濑朝开了幕府并产生了武家证券镰仓时代的特色:吸取宋传来的禅宗文化形成了素朴的独特的武家文化26, 宗教方面,名僧日莲:镰仓佛教禅宗受到重视27, 镰仓时代的雕刻:很强的写实性,丰富的人情味28, 平安时代被称为国风文化是因为:有很多代表作,并且这些代表作都是用日本人自己创造出的假名写的29, 平家物语是描写武士战争的30, 方丈记和徒然草都是随笔31, 14世纪左右足利义满平定京都的室町幕府室町幕府是由诸国有力大员成立的,所以不好统治,统治力很弱,这是造成室町幕府陷入战乱的原因。
32, 室町时代的文化:代表14世纪末金阁文化的北山文化,代表15世纪末银阁的东山文化繁荣,能,狂言,连歌等庶民也可欣赏的文化发展33, 从南蛮人那里传入了铁炮,基督教34, 安土/桃山时代,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掌握政权因为随着国内的统一,和海外的社交活动也很频繁,所以被称为安土/桃山时代35, 德川幕府被称为江户时代德川家康在江户创立了幕府,经过260多年支配了全国36, 3代将军家光时,改变很大的政策是幕藩对江户时代的影响:随着产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的自给自足经营也被瓦解37, 元禄文化是以京都,大阪为中心产生的,其中最为昌盛的是:人形净琉璃,歌舞伎,浮世绘,工艺,最为昌盛的是町人文化38, 19世纪初文化中心由关西移到江户39, 庶民文化时期比较活跃:小说家:井原西鹤,俳谐:松尾芭蕉,人形净琉璃/歌舞伎的作者:近松门左卫门40, 朱子学:维持幕府体制的理论以儒学为根据41, 锁国迎来了幕藩体制的安定期庶民文化是该时代的特色42, 江户时代的教育:很多藩设立了教育子弟用的藩校,在民间也出现了很多面向庶民的初等教育机关的寺子屋。
43, 1867年,由于解除经济封锁通商贸易开始,产生经济危机,借此机会反幕府实力变等强大所以德川幕府下台明治出现日本幕府瓦解后,20年间以欧州诸国为手本44, 日本资本主义:19世纪末成立45, 日本在1937年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46, 日本法西斯势力强大,代表:猶存社47, 樱会发动5.15事件的目的:由军人建立军国主义势力法西斯政权48, 1932年法西斯团体共1965个49, 日本支配阶层为了脱离政治,经济危机决定了国内加强统治,对外:对中国以及亚洲各国进行侵略战争50, 东方会议:田中义一51, 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地区实行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52, 广田弘毅成为首相:建立了军阀政府,向法西斯的道路又迈了一大步53,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和上海事件54, 南京大屠杀,三光政策:杀光,烧光,强奸妇女55, 南进政策的阻碍是美国,,日,德,伊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56, 日美之间的矛盾加深是因为,侵犯了美国东南亚洲的既得权益57, 1941年10月决定太平洋战争58, 1941年12月8日,珍珠港事件。
造成太平洋战争的勃发59, 蒋介石是在英国和美国都像日本宣战的情况下对日本宣战的60, 1942年5月,因为中国人民以及亚洲各国的顽强抗战,特别是中国的对日抗战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其次日本国内反战争呼声高涨,物资枯竭珊瑚海海战惨败61, 日本惨败原因:62, 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进行了雅尔达会谈,决定苏联参加抗日战争63, 1945年7月26日,中国,美国,英国,发表了波茨坦宣言宣言内容:日本无条件投降,解除武装,惩罚其战争犯罪行为,但是日本拒绝了64,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重光葵,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签署了投降文书65, 战后日本经济,政治:三,日本的政治1, 日本的天皇没有实行关于国政的权利天皇对国事的行为限定于需要内阁的建议或承认,内阁负有该责任天皇在政治上是没有权利的,但是在外交礼仪上是做为元首来对待的2, 日本宪法是1946年颁布,1947年5月3日实施和以前的宪法不同在:象征天皇,主权民主,平和主义,人权尊重,作为解决国际纷争的手段,放弃战争3, 日本的统治机构由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组成。
4, 国会是国权最高的机关,国家唯一的立法机关,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5, 最高裁判所的长官由内阁指名,天皇任命6, 日本的政党一共有6个:自由民主党,民主党,自由党,公明党,社会民主党,日本共产党7, 1954年成立了自卫队8, 日本国旗:象征太阳的意思又被称为日的丸,或白章旗9, 日本国歌:君が代(君之代)10, 日本国花:菊花,国鸟:雉(山鸡)11, 现在日本的元号是平成四,日本的经济1, 战后日本经济分成几个阶段:战后复兴期,高度成长期,安定成长期,长期低迷状态,泡沫经济的生成和瓦解期,90年代长期低迷期2, 连合军为了日本经济的民主化,实施了财阀解体,农地制度改革,劳动权的确立3, 劳动三法:劳动组合法,劳动关系调整法,劳动基准法4, 战后恢复期,除了制度改革外,生产方面采用了倾斜生产方式5, 1949年J・ドッジ来到日本,实施了紧缩政策6, 日本用了将近10年(50年代后半—60年代)的时间达到高度成长7, 高度成长期日本的经济发展特色:重化学工业飞跃发展,大型企业合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