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近零能耗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计算、空气源热泵系统、热回收新风机组现场检验方法.pdf

11页
  • 卖家[上传人]:木**
  • 文档编号:201419925
  • 上传时间:2021-10-1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5.18M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64附录附录 H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计算方法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计算方法H.0.1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应按下式计算:(H.0.1)式中: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供暖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利用量,kWh;供冷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利用量,kWh;生活热水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利用量,kWh;供暖年耗热量,kWh;供冷年耗冷量,kWh;年生活热水耗热量,kWhH.0.2供暖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H.0.2-1)(H.0.2-2)(H.0.2-3)(H.0.2-4)(H.0.2-5)式中:地源热泵供暖系统的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kWh;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kWh;太阳能热水供暖系统的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kWh;生物质供暖系统的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kWh;65地源热泵系统的年供暖供热量,kWh;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年供暖供热量,kWh;太阳能系统的年供暖供热量,kWh;生物质供暖系统的年供暖供热量,kWh;地源热泵机组暖年耗电量,kWh;空气源热泵机组供暖年耗电量,kWhH.0.3生活热水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H.0.3-1)(H.0.3-2)(H.0.3-3)(H.0.3-4)(H.0.3-5)式中:地源热泵生活热水系统的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kWh;空气源热泵生活热水系统的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kWh;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的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kWh;生物质生活热水系统的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kWh;地源热泵系统的年生活热水供热量,kWh;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年生活热水供热量,kWh;太阳能系统的年生活热水供热量,kWh;生物质生活热水系统的年生活热水供热量,kWh;地源热泵机组供生活热水年耗电量,kWh;66空气源热泵机组供生活热水年耗电量,kWh。

      H.0.4供冷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H.0.4-1)(H.0.4-2)式中:太阳能供冷系统的年可再生能源利用量,kWh;太阳能供冷系统的年供冷量,kWh条文说明】【条文说明】建筑中可再生能源系统形式多样, 本标准规定了常用的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利用量计算方法,其他可再生能源系统,如吸收式热泵、太阳能光电空调等可参照H.0.1 条的原则进行计算 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计算公式中分子为建筑实际利用的可再生能源量,比如生物质锅炉,其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应该是生物质锅炉提供给建筑的有效供热量,而不是生物质锅炉消耗的生物质燃料的热量;同样太阳能供热和供冷量,也是指其有效供热或供冷量,而不是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量算例:某建筑 A,年供暖耗热量为 32kWh/(m2a),年供冷耗冷量为10.7kWh/(m2a),年生活热水热负荷为 15.8 kWh/(m2a)供暖和供冷共用冷热源为地源热泵,地源热泵机组供暖电耗 10 kWh/(m2a)、供冷电耗 2.7kWh/(m2a);生活热水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辅助热源为生物质锅炉,太阳能热水供热量为 14.0 kWh/(m2a);照明电耗为 6 kWh/(m2a), 电梯耗为 4kWh/(m2a)。

      建筑本体光伏发电量为 4 kWh/(m2a),计算该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计算过程:67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其中:1、供暖系统:=32 kWh/(m2a),=32 kWh/(m2a),=10kWh/(m2a),;因为供暖热源只有地源热泵,所以,;2、生活热水系统:=15.8 kWh/(m2a);=15.8-14=1.8因为生活热水热源只有太阳能和生物质锅炉,且全部是可再生能源,所以,;3、供冷系统:10.7 kWh/(m2a)地源热泵作为冷源时,不计入供冷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量;4、照明、电梯及光伏系统=6 kWh/(m2a),;=4 kWh/(m2a),;68=4 kWh/(m2a),;5、计算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为:69附录附录 I空气源热泵系统检测方法空气源热泵系统检测方法I.0.1采用空气源热泵的建筑,应进行实际运行状态下空气源热泵制热性能现场测试,同类型机组测试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 10%,且不应少于 1 台I.0.2户式空气源热泵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现场不具备检测条件时,应进行抽检,送至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实验室检测,抽检数量为 10%,但不应少于 1 台;2 热水型空气源热泵机组检测应符合低环境温度空气源多联式热泵(空调)机组 GB/T25857 的要求;3 热风型空气源热泵检测应符合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GB/T18836 的要求。

      条文说明】【条文说明】空气源热泵是影响建筑能效指标的关键因素, 因此本条对采用空气源热泵作为热源的近零能耗建筑提出检测要求 而户空气源热泵是居住建筑较为常用技术方案, 考虑到户空气源热泵由于安装位置空间狭小,可能存在不具备现场检测条件的情况,对于不具备检测条件的建议采取抽检的方式,以确保能效满足近零能耗技术标准GB/T51350 的要求I.0.3 空气源热泵机组性能检测应在典型制热工况下进行,机组负荷率宜达到80%以上,室外干球温度宜在-14-8之间条文说明】【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空气源热泵机组检测的条件根据研究结果,热泵机组性能系数(COP)在负荷 80以上时,同机组满负荷时的性能相比,变化相对较小考虑70热泵机组现场检测的可行性,且接近名义工况,确定热泵机组低温低环境工况检测温度在-14-8之间I.0.3热水型空气源热泵机组制热性能系数检测应满足下列要求:1 检测宜在热泵机组运行工况稳定后 1h 进行,检测时间不得低于 2h;2 应检测系统的热源侧流量、机组用户侧流量、室外温湿度和机组输入功率等参数;3 机组的各项参数检测记录应同步,记录时间间隔不得大于 600s;4 热泵机组制热性能系数按式(I.0.4-1)、(I.0.4-2)计算:iQCOPN=(I.0.4-1)pw C3600rD=wVtQ(I.0.4-2)式中:COP 热泵机组的制热性能系数;Q 检测期间机组的平均制热量(kW);Ni检测期间机组的平均输入功率(kW)。

      V 热泵机组用户侧平均流量(m3/h);tw热泵机组用户侧进出口介质平均温差();热水平均密度(kg/m3);Cpw水的定压比热(kJ/kg)I.0.4热风型空气源热泵机组性能检测应满足下列要求:1 检测宜在热泵机组运行工况稳定后 1h 进行,检测时间不得低于 2h;2 应检测热泵机组的送风量、入口温度、入口相对湿度、入口焓值、出口温度、出口相对湿度、出口焓值、机组消耗功率,室外温湿度同步检测;713 各项参数记录应同步进行,记录时间间隔不得大于 600s;4 热泵机组制热性能系数按式(I.0.5-1)、(I.0.5-2)计算:iQCOPN=(I.0.5-1) h h3600(1)r0=.oiooVQd(I.0.5-2)式中:COP 热泵机组的制热性能系数;Q 测试期间机组的平均制热量(kW);Ni 测试期间机组的平均输入功率(kW)V机组循环风量(m3/h);hi入口空气焓值(kJ/kg);ho出口空气焓值(kJ/kg);o空气出口密度(kg/m3);do空气出口含湿量(kg / kg);I.0.5空气源热泵机组制热性能系数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文件没要求时,应符合表 I.0.5 的规定;表 I.0.5 空气源热泵机组性能系数(COP)类型低环境温度名义工况下的性能系数 COP热风型2.00热水型2.30【条文说明】【条文说明】本条判定指标参照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

      72作为供暖热源,空气源热泵有热风型和热水型两种机组研究表明,热风型机组在冬季设计工况下 COP 为 1.8 时,整个供暖期达到的平均 COP 值与采用矿物能燃烧供热的能源利用率基本相当,热水机组由于增加了热水的输送能耗,设计工况下 COP 达到 2.0 时才能与 COP 为 1.8 的热风型机组能耗相当因此设计时应该进行相关计算,当热泵机组失去节能上的优势时不应采用本标准低环境温度名义工况参考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第 2 部分:户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冷水)机组GB/T 25127.2-2010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空气源热泵性能系数在现行节能设计标准建议值上均有所提高, 热水型机组性能系数 COP 建议值为 2.30,热风型机组性能系数 COP 建议值设为 2.00对于冬季寒冷、潮湿的地区使用时必须考虑机组的经济型和可靠性73附录附录 J热回收新风机组现场热回收新风机组现场检测方法检测方法J.1.1热回收新风机组的性能检测包括风量、风压、输入功率、单位风量耗功率、交换效率等参数的测试J.1.2热回收新风机组的检测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抽检比例不应少于热回收新风机组总数的 10%;2 不同型号的热回收新风机组检测数量不应少于 1 台。

      J.1.3热回收新风机组的现场检测应在机组热回收运行状态下进行,且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于带旁通功能的机组,应关闭旁通功能;2 对于带风量调节功能的机组,应使机组运行于最大风量;3 对于新风热回收功能和空调功能集成于一体的机组,应关闭室内循环风路,使机组运行于新风-排风热回收模式J.1.4热回收新风机组现场检测时,新风量、排风量的检测应采用风管风量检测方法并应符合 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JGJ/T 177-2009 附录 K 的有关规定,输入功率检测应在机组进线端同时测量并应符合 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JGJ/T177-2009 附录 J 的有关规定J.1.5热回收新风机组交换效率现场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进行交换效率的测试之前应先完成新风量、排风量的测试;2 应在热回收新风机组的新风进口、送风出口、回风进口布置温湿度测点,温湿度测试应采用具有自动记录功能的温湿度测试仪表3 应在热回收新风机组稳定运行 30min 后开始交换效率的测试, 各个位置74处的温湿度测试频次不应低于 1 次/min,测试时间不少于 30min,且应完成至少 30 次测量4 测试时新风进口、回风进口的空气温差不应小于 8。

      J.1.6热回收新风机组新风单位风量耗功率应按式(G.1.7)计算:(G.1.7)式中:热回收新风机组新风单位风量耗功率,W/(m3/h);热回收新风机组的输入功率,W;热回收新风机组的新风量,m3/hJ.1.7热回收新风机组的交换效率应按式(G.1.8-1)、(G.1.8-2)计算:(G.1.8-1)(G.1.8-2)(G.1.8-3)式中:、分别为机组的显热、湿量、全热交换效率,%;、分别为新风进口、送风出口、回风进口的干球温度,;、分别为新风进口、 送风出口、 回风进口的含湿量,g/(kg干);、分别为新风进口、送风出口、回风进口的焓值,kJ/kg。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