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全册教案-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doc

47页
  • 卖家[上传人]:Jerm****014
  • 文档编号:211796715
  • 上传时间:2021-11-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9.50KB
  • / 4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三教上人(A+版-Applicable Achives)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目录第1课 基本形体切挖 2第2课 点的集合 4第3课 远去的路 7第4课 线与造型 10第5课 风景写生 14第6课 让剪影动起来 16第7课 漂浮的画 18第8课 山山水水 20第9课 彩墨家园 23第10课 我做的乐器 26第11课 废旧物的“新生命” 29第12课 保护文物 32第13课 古建筑的保护 35第14课 电脑美术——版画效果的图画 38第15课 中国画与油画欣赏 4147三教上人(A+版-Applicable Achives)第1课基本形体切挖【教学目标】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教学难点】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教学具准备】师:范图、实例、制作材料生:萝卜、橘子、苹果、肥皂、花泥、小刀【教学过程】1、导入阶段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

      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2、发展阶段⑴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⑵请大家根据课本范图尝试制作一个凯旋门,留意小结制作方法,师总结⑶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像3、本课练习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4、生作业,师巡视5、作品展示作品摆在展示台上,生评价,师总结6、拓展纸虽然是一种平面的材料,但在纸上进行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为立体的形体,也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大家可以回家尝试着制作第2课点的集合“点”和“线”一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造型表现,同时,“点”还具备“线”的表现略显不足的色彩表现能力本课正是基于这个思路设计的因为教材导语是:“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在自然界中找到各种各样的点:豹皮上的斑点、花园里的点点小花、夜空中的星星。

      从高楼往下看,大树是点,车辆是点,人物也是点抬头看,飞机、小鸟也都是点用点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图画为了避免先入为主地将“点”仅仅视为造型的元素,教材开始特别以点彩派的代表作品作为欣赏,并配以“修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法国点彩派画家他把各种颜料挤在调色板上,不经过调和,用小号油画笔蘸取颜料,直接在画布上用点排列作画,画面由五颜六色的点构成,达到了他追求的‘最和谐、最明亮、最多彩的艺术效果’”的文字介绍紧接着呈现的是“不同工具表现不同形状的点”的示意图,配以金钱豹和以点为主作为视觉呈现,以及以点状材料创作的不同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和示意图共同构成了“点”在艺术创作中的多元表现特色翻页后,以“学习提示”开始,通过“技法点击”和示范作品及学生作品,为同学们进行自己的创作从技法到内容,以及表现形式都提供了直观的参考而“学习要求”清晰地点出了最终应该呈现的结果以点为主线,通过欣赏法国新印象主义代表画家修拉的点彩画名作《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及西涅克的《纳蒂布港》,对比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作品《牧羊女》,揭示点彩派绘画技巧通过欣赏古希腊人用马赛克拼贴的方式装饰的建筑,中国画中的点点墨迹不仅墨色万变,还概括表现各种形式的物象,现代派画家用不同形状的点勾画诗一样的图画……充分体验点的有序和无序排列的美感,明白点无处不在。

      本课可采用“导入激趣—解读概念—欣赏作品—尝试创作—评价展示”来完成教学一、引导阶段课件出示画面效果完全不同的点彩派创始人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和西涅克的《纳蒂布港》以及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作品《牧羊女》,请同学们分析不同作品中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在分析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经过观察会直观地感到:不经调和的颜色经过重叠形成丰富的色彩,画面给人朦胧的效果,与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实的画面是完全不同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点点的奥秘,出示课题——《点的集合》二、发展阶段1.解读图形,讲述概念通过欣赏教材和学生思考讨论得出:金钱豹的身上有斑纹点;彩色的鹅卵石可以拼成火车的点;马赛克上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是点;花园里开放着的小花是点;树叶是点;夜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也是点;解放军身上的帽子、徽章、枪、衣服是点,甚至他们本身就是点;楼房、汽车也是点出示图片,请学生再次辨析点通过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点的分辨,学生可以得出:点的形状可以是各种样子的,只要在相对空间中较小的事物都可以看成点2.欣赏作品,感受魅力出示多种不同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学会用多种绘画形式来创作丰富多彩的点的集合作品。

      马赛克壁画用小块不同色彩马赛克镶嵌而成电脑绘画,将点整齐排列,用黑白画的形式表现图案(白点集合表现物体,黑点集合表现背景)中国画中的点点墨迹不仅墨色万变,还概括地表现了各种物象民间工艺中利用点的组合作为自己画种的表现手法凡高的《星月夜》用点进行方向组合,形成线化感觉,增加流动效果米罗的《午夜和晨雨中夜莺的歌声》则通过点的奇妙形状产生有趣的画面效果欣赏学生作品3.图乐共赏,学生创作这里提出作业要求:用点的集合创作一张作品引导学生观看书上的技法点击,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用合适的材料创作,题材不限作业要求:(1)用点画方法进行创作或临摹2)注意整体效果的变化,把握色彩的关系三、展示与评价阶段对于率先出色完成绘画创作的同学采用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的手段,再通过奖励机制请这位同学巡视选择优秀作品进行师生互评,最后同组学生互评将优秀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四、1.能否理解点的概念2.能否掌握“点彩派”的绘画典型特征及代表人物3.能否运用点的不同排列规律、疏密变化表现作品4.能否运用合理的色彩关系使画面丰富和谐点的形式表现点集合效果的方法很多,可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去创造新的点画方法第3课远去的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凡是客观世界的景物都是有透视现象的2、让学生了解视平线心点和消失线。

      3、让学生用剪贴的方法创作一副《远去的路》过程与方法:1、出示图片让学生讨论图片中的透视现象2、让学生看图片尝试画出简单的透视图片3、教师小结定义什么是视平线心点和消失线教师示范画透视图4、注意透视现象同桌合作完成一幅《远去的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2、培养团结互助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认识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的透视现象2、难点:如何在画面中表现出近大远小近宽远窄的透视关系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各种近大远小的图片资料2.学具:旧画报等剪刀胶水教学过程:一、引入1、观察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疏密、树木的大小等师:你能用间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2、讨论(1)在纸上表现的事物(2)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近大远小)教学说明:让学生自己感受透视的微妙,使他们更有兴趣了解和掌握透视3、揭示课题:《远去的路》二、新授1、讨论学生简易画,从中发现问题讨论:在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以外还有哪些透视现象?近高远底近宽远窄近长远短等教学说明: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问:什么是透视?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同的位置上就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底近宽远低的变化这就是透视。

      1、出示图片:站的高的地方看远去的路站在左边看远去的路站在右面看远去的路小组讨论说说这些环境中的透视现象教学说明: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生活中的透视2、欣赏书本上的透视图片(1)小组讨论找出图片中的心点消失线和视平线(2)教师解释这些名词的定义:如:想象在大海上向远处看天和水之间产生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还比如: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的消失在视平线上的一点这点就是心点而这两条线就是消失线教学说明:用这样的比喻通俗易懂让学生对这些名词的概念联系到实际生活中3)学生练习一个透视图5、教师展示一幅剪贴的透视关系的风景画(1)学生小组讨论这幅风景画是如何制作的?(2)教师小结:A作视平线和消失线B定山脚线和远山C贴正视的房子D按照近大远小近宽远高近高远底的方法贴出树和栏杆注意:远的地方学生选择彩纸的时候因该选择色彩模糊点的近的地方要鲜艳贴的时候先贴远的最后贴近的(3)作业要求:同桌合作一个画透视图另外一个负责剪贴(4)教师巡视指导教学说明: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合作利用废旧的彩色画报根据前面老师所讲的透视方法来完成一幅剪贴的有透视关系的风景画使学生对透视的印象更加深刻三、评价1、布置主题:奇妙的视觉。

      2、展示学生作品3、点评:是否符合老师要求的透视变化和颜色变化4、教师小结第4课线与造型生活中并不存在绘画中的“线”,是创作者根据观察和感受,为了更好地进行表现而“提炼”出来的从一年级起,每个学年的《美术》教材中都至少会有一课涉及到线与造型但是基本都是以感受线条,体会线条造型为主本课在全套教材中第一次将线条表现与造型联系在一起开始呈现的生活中的“线”,其目的就是帮助同学们形成从生活中提炼自己需要的“线”的能力所以在导入课文中这样说:“观察我们的生活环境,你会发现许多不同类型的线:架在空中的电线,人行道上的斑马线,还有大自然中的山川河流、树木花草等等艺术家用线创作出众多丰富的艺术作品首先是“观察”,然后是“发现”,最后是“创作”观察和发现线并不是目的,其目的是完成自己的创作接下来选登四幅中外艺术作品就是为了让同学们直接欣赏并帮助分析“线”的造型能力线可以用来确定物象的形状轮廓,表现明暗结构、质感肌理等,对线的研究是绘画学习中的重要内容翻页后,就可以看到和“学习提示”紧密结合的多种线条的表现形式,既有线条本身的多种变化,也有线条的多种组合效果配合“学习要求”则是人物头像的线描画绘画方法之所以选择人物头像,是因为这是上课时最容易观察到的表现对象,每一个同学都可以以自己的观察提炼出自己需要的“线”完成作品。

      为了强调“线”,在“学习要求”中特别强调要“着重表现人物的头发”教学目标:了解线是艺术造型的主要表现手段和线在美术造型表现中的运用与作用运用直线、曲线、细线、粗线、长线、短线、实线、虚线、有规则的线和自由的线表现各种头发通过欣赏、交流,学生充分认识和体验线的特性及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丰富视觉和审美经验,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教师教学用书、中外优秀绘画名作、学生作品图片学生: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纸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和了解线在美术造型表现中的特性及所起的作用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大胆地运用各种线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教学思路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为了能顺利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建议采用以下教学策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一)运用“观察比较法、启发式谈话法”,引导学生认识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新五上语文课文词语专项训练.docx 2025新一上语文课文词语专项训练.docx 2025新三上语文课文词语专项训练.docx 2025新二上语文课文词语专项训练.docx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六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六年级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六年级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六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六年级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六年级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六年级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苏科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仿真试题.docx 2025年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docx 2025年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庙湾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docx 2025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docx 2025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docx 2025年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docx 2025年吉林省长春市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docx 2025年河南省中招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含简单答案].docx 2025年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