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三年级上语文第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ppt
32页30、一次成功的实验,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第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请同学们读读题目 听录音范读课文①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②自由朗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并在自然段上标上序号 ③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0.一次成功的实验,自学提示:,1、一位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请校长找来三个学生,让他们做个游戏 2、这位教育家从手提包里保拿出一个瓶子,又取出三个系着绳子的小铅锤他把瓶子放在地上,把三个小铅锤分给三个学生,让他们拿着绳子头,先后把铅锤放到瓶子里 3、他对三个学生说:“这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有水你们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说完,他又问:“记住了吗?”三个学生齐声回答:“记住了 4、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 5、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6、“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7、教育家问这个女孩:“你刚才跟他俩说了什么?” 8、女孩如实地告诉了他 9、“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又问 10、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11、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30、一次成功的实验,铅锤 围堵 获得,,chuí dǔ huò,,我会认:,30.一次成功的实验,教育家 瓶子 系扣子 绳子 茶杯,危害 危险 顺利 他俩,yù píng jì chéng chá,Wēi xiǎn shùn liǎ,学习生字:,30.一次成功的实验,suǒ jī dǔ huò,不假思索 激动 堵车 获得,教育家 瓶子 系扣子 绳子 茶杯,危害 危险 顺利 他俩,,,读读:,30.一次成功的实验,,不假思索 激动 堵车 获得 铅锤,,系,,xì,jì,(系统) ( 关系),(系着)(系绳),假,,jiǎ,(真假)(假冒),jià,(假日)(暑假),多音字:,近义词: 顺利 -( ) 思索 -( ) 获得 -( ) 反义词: 危险 -( ) 顺利 -( ),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顺畅,思考,得到,安全,困难,1、一位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请校长找来三个学生,让他们做个游戏。
2、这位教育家从手提包里保拿出一个瓶子,又取出三个系着绳子的小铅锤他把瓶子放在地上,把三个小铅锤分给三个学生,让他们拿着绳子头,先后把铅锤放到瓶子里 3、他对三个学生说:“这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有水你们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说完,他又问:“记住了吗?”三个学生齐声回答:“记住了 4、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 5、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6、“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7、教育家问这个女孩:“你刚才跟他俩说了什么?” 8、女孩如实地告诉了他 9、“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又问 10、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11、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30、一次成功的实验,学习课文,听录音范读默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教育家 小学生 实验 成功,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第1节,第2—6节,第7—11节,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做过多次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了成功。
想想哪些段落是描写实验经过的,哪些段落是描写实验成功原因的1、一位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请校长找来三个学生,让他们做个游戏30、一次成功的实验,学习课文 第一 自然段,回答问题这段写教育家在一所小学找三个同学让他们做一个游戏2、这位教育家从手提包里保拿出一个瓶子,又取出三个系着绳子的小铅锤他把瓶子放在地上,把三个小铅锤分给三个学生,让他们拿着绳子头,先后把铅锤放到瓶子里 3、他对三个学生说:“这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有水你们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说完,他又问:“记住了吗?”三个学生齐声回答:“记住了30、一次成功的实验,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回答问题用横线画出教育家向学生说的游戏规则的句子读读这两自然段写教育家向三个小学生讲游戏规则4、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 5、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6、“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30、一次成功的实验,学习课文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回答问题· ·,这里的省略号表示时间的停顿说明小女孩十分聪明,做事果断、迅速。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小女孩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先考虑的地别人,最后考虑的才是自己说明小女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先人后己、沉着冷静、团结合作),第四、五、六自然段:写游戏开始了,三个小学生按照女孩的指挥,依次把小铅锤提了出来· ·,“顺利”迅速的,没有任何阻碍的意思本意是指在事物的发展或工作的进行中没有或很少遇到困难7、教育家问这个女孩:“你刚才跟他俩说了什么?” 8、女孩如实地告诉了他 9、“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又问 10、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30、一次成功的实验,学习课文第七、八、九、十自然段,回答问题· · · ·,“不假思索”的意思是不经过思考,脱口而出的这句话如实地道出了实验成功的原因· · · · · · · · · · ·,反映了这个小女孩的心灵美·,11、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30、一次成功的实验,学习课文第十一自然段,回答问题用横线画出教育家说的话读读这句话一方面,说明了以前的多次实验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
另一方面,这次实验的成功让教育家十分激动,也是对女孩无私精神的赞扬小结:本文叙述了教育家让三个学生做拉铅锤的游戏的事,赞扬了小女孩在危急关头先人后己的可贵精神,说明了只有团结协作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先人后己 成功 团结合作 沉着冷静,1、一位教育家来到一所小学,请校长找来三个学生,让他们做个游戏 2、这位教育家从手提包里保拿出一个瓶子,又取出三个系着绳子的小铅锤他把瓶子放在地上,把三个小铅锤分给三个学生,让他们拿着绳子头,先后把铅锤放到瓶子里 3、他对三个学生说:“这个瓶子是一口井,不过现在井里没有水你们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说完,他又问:“记住了吗?”三个学生齐声回答:“记住了 4、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 5、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6、“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7、教育家问这个女孩:“你刚才跟他俩说了什么?” 8、女孩如实地告诉了他 9、“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又问 10、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11、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
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30、一次成功的实验,再读课文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 “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A、从小女孩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B、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镇定地说:,果断地说:,低声地说:,“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三个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心里十分高兴高兴读,校 长和老师为自己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自豪骄傲自豪读,教育家这一次实验成功了,他显得十分激动激动读,,实验演示,小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A、你佩服小女孩什么? B、 “不假思索”是什么意思? C、为什么女孩不用思考就这样做?,,这位教育家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1、这位教育家为什么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 2、以往试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找出有关的词语。
分角色朗读4一10自然段 注意不同的语气实验演示,失败了!,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呢?,讨论:,30.一次成功的实验,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 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30.一次成功的实验,我会读:,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 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30.一次成功的实验,我会读:,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心里要多想着别人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团结合作、协调互助读读记记,学有所用:,,你看到了什么?说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你又看到了什么? 说说这样做有什么不好?,122页 1、我要把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读出来 2、我们讨论: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呢? 答:因为女孩先人后己的精神品质和行为让实验得以成功;女孩的临危不乱、沉着冷静让实验取得成功;学生听从安排,有序“撤离”让实验取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