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上第一单元《芦花荡》教案.doc
4页芦花荡一、教学目的和重点:1、识记本课生字词,体会用词的生动与准确2、进一步了解小说的三要素及其特点3、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4、整体感受文章,体会中华民族英勇顽强的品质二、教学方法:导读法、合作探究法三、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预习、探究一、布置课前预习:1、阅读全文,了解基本的情节内容;2、识记本课生字词,体会用词的准确与生动;3、找出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并进行简要分析二、课堂预习: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合作探究1、找出本文的主要人物,概括其外貌及性格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2、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并概括文章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故事发生在优美、宁静的芦苇塘;社会环境:抗日战士以美丽的芦苇丛作为天然屏障抗击敌人,日本侵略军包围着芦苇塘,企图围困抗日军民3、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开端:抗日战士以美丽的芦苇丛作为天然屏障抗击敌人,日本侵略军包围着芦苇塘,企图困死、饿死抗日军民;水上技艺高超的老头子成为了根据地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发展:老头子运送大菱、二菱到根据地,由于过于自信与自尊,致使大菱受伤老头子感到非常愧疚,决定杀鬼子为大菱报仇高潮、结局:老头子运用自己高超的架船技术,设计杀死十几个鬼子,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4、思考并完成课后作业一、二第二课时:学习、探究一、探究小说的特点小说主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1、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普通的渔民:外表、穿着、语言和动作;(2)抗日英雄:技术出众、胆量超群、爱憎分明、智勇双全2、表达了怎样的主题?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二、探究小说的人物描写小说主要通过各种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1、阅读3、4段,学习外貌描写1)概括其外貌特点穿着简陋,其貌不扬,短小精悍一个普通中国民众的形象)(2)写法:先抑后扬2、阅读10、15—18段1)描写方法:语言描写(2)作用:表现老头子性格的另一面:柔情、关爱;3、阅读38—54段1)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2)作用:表现老头子因大菱受伤而产生愧疚,以及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杀敌报仇的决心、勇气和自信3)亮点:老头子思想的变化无力、叹气——站了起来——狠狠地4、阅读55——62段1)方法:动作(2)作用:技艺高超、智勇双全——传奇英雄第三课时:巩固、拓展一、探究小说中的环境描写1、展示所划出的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2、阅读欣赏第一段1)从第一句话中读出哪些信息?祖国的大好河山环境优美,但日本侵略者却占领了我们的国土,修建炮楼封锁我抗日根据地。
2)从第二句中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借景抒情对祖国人民的爱,对敌人的刻骨仇恨3)怎样理解第四句?托物言志表现了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顽强生存,勇敢战斗的意志和力量3、阅读、欣赏文中的环境描写,试归纳其特点1)观察仔细;(2)用词生动;(3)多用修辞二、完成课后作业三,及练习册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