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站结构设计毕业设计.doc
59页北京地铁5号线东单站车站结构设计〔方案二〕摘要北京地铁五号线东单站位于建国门大街与东单北大街,崇文门内大街相交的十字路口,呈南北走向,为浅埋式地下车站,采用三跨双层岛式站台结构,浅埋暗挖法施工本设计分为:概述,地铁及车站概述,车站建筑,车站结构,车站施工方案,地表沉降变形控制和现场监控测量等七局部概述中包括设计依据和设计内容,站址环境,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客流预测,车辆及编组;地铁及车站概述主要包括:地铁综述,地铁车站组成及分类,我国现有地铁车站的形式,现代地铁车站开展趋势;车站建筑设计局部包括,大城市地铁规划实例,地铁结构设计计算方法,地铁主要施工方法;车站建筑设计包括:设计原那么和主要技术标准,车站总平面布置,车站规模,建筑设计,车站附属设施,防灾设计,人防设计,车站主要技术参数统计;车站结构计算包括:设计原那么及主要技术标准,车站概况,荷载及其荷载组合,工程材料,结构比选,结构计算;车站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案比选,浅埋暗挖法施工原理,施工工序及辅助工工法,风道施工方法,风亭,风井施工方法,出入口施工方法,施工场地布置,;地表沉降变形控制包括:变位分配原理,变位控制方法,地表沉降变位分配控制曲线的设计;现场监控量测设计包括:监控量测的目的,监控量测的内容,监控量测管理关键词:地铁车站,结构,施工,浅埋暗挖法目录摘要第一章 概述1.1 设计依据、设计内容1.1.1 设计依据1.1.2 设计内容1.2 站址环境1.3 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1.4 客流预测1.5 车辆编组第二章 地铁及地铁车站 2.1 地铁综述 2.2 地铁车站组成及分类 2.3 我国现有地铁车站的形式 2.4 现代地铁车站开展趋势 2.5 大城市地铁规划实例〔以〕 2.6 地铁结构设计计算方法 2.7 地铁主要施工方法第三章 车站建筑设计 3.1 设计原那么和主要技术标准 3.2 车站总平面布置 3.3 车站规模 3.4 建筑设计 3.5 车站附属设施 3.6 防灾设计 3.7 人防设计第四章 车站结构计算 4.1 设计原那么及主要技术标准 4.2 车站概况 4.3 荷载及其荷载组合 4.4 工程材料 4.5 结构比选 4.6 结构计算第五章 车站施工方案5.1 施工方案比选 5.2 浅埋暗挖法施工原理 5.3 施工工序及辅助工工法 5.4 风道施工方法 5.5 风亭、风井施工方法 5.6 出入口施工方法 5.7 施工现场布置第六章 地表沉降变形控制 6.1 变位分配原理6.2 变位控制方法 6.3 地表沉降变位分配控制曲线的设计第七章 现场监控量测设计 7.1 监控量测的目的 7.2 监控量测的内容 7.3 监控量测管理第一章 概述1.1 设计依据 、 设计内容1.1.1 1. 标准标准⑴?地下铁道设计标准?(GB50157-2003)⑵?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99-1999)⑶?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标准?(GB50307-1999)⑷?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DB11∕490-2007)⑸?建筑结构荷载标准?(GB50009-2001)⑹?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10-2002)⑺?人民防空工程设计标准?(GB50025-95)⑻?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03)⑼?建筑地基根底设计标准?(GB50007-2002)⑽?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与施工规程?(GB50086-2001)⑾?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90)⑿?岩土工程勘察标准?(GB50021-2001)⒀?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⒁?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⒂?建筑边坡工程技术标准?(GB50330-2002)⒃?北京地区建筑地基根底勘察设计标准?(DBJ01-501-92)2. 参考书籍⑴?地下建筑结构?,朱合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⑵?隧道工程?,王毅才,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⑶?土力学与根底工程?,赵明华,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⑷?地下铁道工程?,高波,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⑸?地下工程浅埋暗挖技术通论?,王梦恕,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⑹?地下铁道设计与施工?,施仲衡,张弥主编,陕西科技技术出版社,2006;⑺?地铁设计实践与探索?,刘明义,中国铁道出版社,2021;⑻?地下铁道话题?,杨其新,关宝树,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1.1.2 设计内容① 车站总平面布置〔站位选择、出入口布置、通风亭布置等〕 ② 车站结构形式选择〔三跨三连拱车站〕③ 车站规模、建筑设计、车站附属设施、纵断面设计等;④ 主体结构各工况内力组合计算;⑤ 截面验算与结构配筋设计;⑥ 施工方案、施工工法选择〔小导洞开挖顺序、开挖进尺、辅助工法等〕;⑦ 地表沉降分布变形控制制定; ⑧ 现场监控量测设计〔自身施工平安、地表等〕;1.2 站址环境 车站位于崇文门内大街、东单北大街、东长安街与建国门内大街交汇处,为主要交通十字路口,场地地形较为平坦,钻孔孔口自然地面标高为44.27~45.50m。
拟建场地周围楼、平房密集,主要建筑物及市政设施有:东方新天地大厦:位于场地西北侧,有地下通道与之相连光荣大楼:为在施工程,位于场地东北侧,有地下通道与之相连东单体育场:位于场地西南侧空中电线密布,地下铺设有照明、通讯、电力及燃气、上水、污水管线等,主要沿道路和人行便道铺设,埋设深度2~6m,同时地下还存在复八线地铁 1.3 客流预测 表一 早顶峰预测客流〔人∕小时〕年限预测客流北行方向南行方向 超顶峰系数上车下车上车下车初期2021年2978997994905472410361 1.3 近期2021年34228112855802569611445远期2032年29565108723899371611078 表二 早顶峰预测换乘客流〔人∕小时〕年限预测客流五号线换一号线一号线换五号线超顶峰系数南行北行南行北行 1.3远期2032年181556707257522906583车站设计规模按远期2032年顶峰小时设计客流为依据,确保车站局部设计能力与客流匹配。
本站远期预测顶峰小时客流量超顶峰系数为1.3车站的设计要求还应满足事故发生时乘客紧急疏散的要求1.4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北京市位于东经1150 25’~1170 30’,北纬390 25’~410 00’之间,总面积16,80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10,400平方公里,平原面积6,400平方公里北京市地处华北平原北部边缘,西部和北部群山环绕,东南与华北平原相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降坡1‰左右拟建场地位于北京市市中心,为冲洪积平原,以第四纪冲积、洪积地层为主如图:车站水文地质条件 〔1〕第一层地下水〔上层滞水〕:第一层水仅局部赋存于粉土③层的孔隙中,由于本场区隔水层③2层较薄或不存在,此次勘察仅在1412、1419、1425及1429号钻孔中遇见此层水,实测水位标高为37.62~41.29m〔水位埋深为3.70~7.60m〕,观测时间为2002年8月20日~8月28日;主要补给来源为管线渗漏与大气降水,排泄方式为蒸发和垂直向下越流补给第二层水〔潜水〕 〔2〕第二层地下水〔潜水〕:含水层主要为卵石圆砾⑤层,粉细砂⑤2层,其下隔水层为粉质粘土⑥层和粘土⑥1层,实测水位标高为25.28~28.54m〔水位埋深为16.50~20.10m〕,观测时间为2002年8月20日~8月28日,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补给和侧向径流补给,排泄方式为侧向径流和向下越流补给承压水。
〔3〕第三层地下水〔承压水〕:含水层为中粗砂⑦1层、粉细砂⑦2层以及卵石圆砾⑦层,水头标高为20.12~25.23m〔水头埋深为19.80~22.19m〕,观测时间为2002年8月20日~8月28日,水头高出含水层底板2~4m主要接受第二层水的垂直渗透补给和区域侧向径流补给,地下水流向自西南向东北此层水的排泄方式为测向径流排泄和垂直越流补给深层承压水局部地段因二、三层水之间缺失隔水层,造成承压水水位较高,最高达24.85m 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根据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标准?〔GB50021-2001〕中“水、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评价〞及 “水对钢结构的评价〞进行综合评价,本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有弱腐蚀性,在长期浸水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历年最高水位 1959年水位接近自然地面; 1971-1973年水位标高约为34.30m; 近3—5年最高水位标高为约31.00m; 据历年最高水位及近3-5年最高水位,参考钻探时的实测地下水位,并考虑该场区的地层情况,建议抗浮设防水位按35.00m考虑。
1.5 列车编组 车辆采用地铁B型车,6辆编组第二章 地铁及地铁车站2.1 地铁综述 地铁是地下铁道的简称它是一种独立的有轨交通系统,不受地面道路情况的影响,能够按照设计的能力正常运行,从而快速、平安、舒适地运送乘客地铁效率高,无污染,能够实现大运量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地铁是有轨交通,其运输组织、功能实现、平安保证均应遵循有轨交通的客观规律在运输组织上要实行集中调度、统一指挥、按运行图组织行车;在功能实现方面,各有关专业如隧道、线路、供电、车辆、通信、信号、车站机电设备及消防系统均应保证状态良好,运行正常;在平安保证方面,主要依靠行车组织和设备正常运行来保证必要的行车间隔和正确的行车经路 为了保证地铁列车运行平安、正点,在集中调度、统一指挥的原那么下,行车组织、设备、车辆检修、设备运行管理、平安保证等均由一系列规章制度来标准地铁是一个多专业多工种配合工作、围绕平安行车这一中心而组成的有序联动、时效性极强的系统 地铁中采用了以电子计算机处理技术为核心的各种自动化设备,从而代替人工的、机械的、电气的行车组织、设备运行和平安保证系统如ATC〔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列车自动驾驶、自动跟踪、自动调度;SCADA〔供电系统管理自动化〕系统可以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