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广东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真题含答案.doc
15页2015年广东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的是() 2.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肯定() B,物质和运动具有不可分割性 3.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4.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 6.认识的高级阶段是() 7.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 B.被多数人赞同. 8.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 9.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 10.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11.唯物史观认为,历史人物的活动可以() 12.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13.农民阶级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中所处的地位是() 14.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1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存在着进步势力、中间势力和顽固势力,党对中间势力采取的策路方针是()。
16.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段话旨在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必须()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依据是() 18.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19.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 20.住房、物价、收入、医疗、教育等民生热点问题备受百姓关注这些问题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 2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立国之本是() 2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 D.构建和谐社会: 2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24.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 25.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坚持这一基本国策的立足点是() A.内外联动,互惠互利 B.多元平衡,共同发展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D.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2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7.当前,制约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是() 28.我国经济发展步人新常态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是() 2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30.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3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 C.难以抓住机遇,应回避风险 33.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C.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D.互惠互利、共赢共存 34.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35.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B.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D.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36.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设立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国家宪法日的日期是() 37.2015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据初步核算,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6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A.6.5% B.7.4% C.9.2% D.10.4% 38.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其中第一步是到2025年() B.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成为制造业大国 D.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人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39.2014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我国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各成员领导人围绕“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主题深人交换意见此次会议的举办城市是() 40.2015年4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纪念活动本次活动是纪念万隆会议召开() A,50周年 二、辨析题:41-4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41.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这表明社会规律不具有客观性,是可以被创造或消灭的 42.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三、简答题:43-45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43.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其表现 44.毛泽东思想在哪些方面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45.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做出的重大抉择当前,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四、论述题:46小题,20分。
46.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千重大问题的决定》冲提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如何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01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政治答案 一、选择题 1.B[解析]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即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把哲学区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凡是肯定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承认客观世界能为人们所认识的哲学观点,属于可知论;凡是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否认客观世界能被人们所认识,或者否认客观世界能够被人类彻底认识的哲学观点,属于不可知论 2.C[解析]所谓一元论哲学,就是主张世界只有一个统一的本原的哲学,即肯定世界万物具有统一性的哲学哲学上的二元论,否认世界有一个统一的本原,认为世界有两种各自独立、性质不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 3.D[解析]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4.A[解析]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它们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5.B[解析]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又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6.D[解析]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級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7.C[解析]真理是一个认识论概念,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8.B[解析]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全面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们可以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认识的过程就足主体通过实践认识客体,排除谬误,把握客体及其规律,达到客观真理的过程 9.A[解析]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简称生产方式,是指人类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一定的生产力与一定的生产关系的统一 10.B[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人类社会就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1.D[解析]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进程,深刻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但是他们也必须受到社会规律的制约,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大方向、总趋势,也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进程 12.D[解析]1840年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的开始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 13.B[解析]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14.A[解析]毛泽东指出,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大革命的影响和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及政策的正确,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主观条件 15.D[解析]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针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和分裂活动,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即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16.A[解析]毛泽东的这段话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路,不可盲目照搬他国的经验和发展模式 17.D[解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史依据 18.D[解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建立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之上的;而且实事求是又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各个阶段,是党的理论和实践的根本点所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