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完善政法经费保障机制.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8990609
  • 上传时间:2021-11-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5.50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完善政法经费保障机制按照财政改革的总体要求,保证行政政法经费是财政预算优先 考虑的主要内容,也是今后财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M题为此,我们 于近期对本级行政政法单位经费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一、体制演变及现状分析 (一)财政体制演变情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已明确指出:“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 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2006年9月1日至2日国务院在北京 召开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强调,继续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和“乡财县管乡 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努力改善县乡财政困难状况,确保乡镇 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省管 县财政体制是在“分税制”前提下规范省以下各级财政分配关系的 一种新型的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缓解县(市)财政困难,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并己取得了明显的成效80年代以后,实行市 管县体制,本意是打破多年来市县之间的行政壁垒和城乡分割、工农 分离的格局,发挥中心城市对农村拉动作用,但后来弊端越来越多 2003年湖北全省市本级通过财政体制、结算集中和截留省补助资金 等方式集中县(市)财力3. 3亿元。

      尤其是一些不具备经济辐射能力 的城市强行升格,导致与辖县矛盾加大,弊端明显针对市管县体制出现的问题,从2004年起湖北省在全省实行省管县(市)财政管理体第一、简化了管理层次,提高了管理效率进一步理顺了省以下财政分配关系,简化了管理层次,提高了管理效率,初步构筑了省 以下以省、市(县)两级财政管理为主的更为直接高效的财政管理模 式加快了财政资金调度进度,保证了资金调度数量的足额到位改 变了以前财政资金(包括转移支付资金、专项补助等)调度的“省• 市——县”模式,资金拨付直接通过“省——县”的模式,不仅减少 了资金流转的层级,使得资金在途时间大大缩短,而且数量上也能够 足额满足县级财政的用款需求第二、保证了工资的及时发放,调动了县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实行省直管县以后,县一级的人员国家标准工资由省财政直接拨付到 位,不存在工资被截留的可能性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足额的领到工资, 工作的积极性自然得以提高第三、加强了财政管理,强化了财政监督无论财政供给人员 的管理、政府性债务的管理还是账户、票据等的管理都日趋完善特 别是建立了财政供给人员信息库,对控制人员进入,节约财政支出, 起到了关键作用第四、充分发挥省级政府的协调能力,有利于实现各县之间财 政服务的均等化,促进辖区内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省直管县体制实 施前,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原因等,各市、县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 最明显的就是公务员和教师等的工资发放上的差别过去县域经济比 较发达的,其财力足以保证各类工资发放,房县经济落后,甚至国家 基本工资都常被拖欠实行省管县以后,各项措施使得县级财政财力 水平较改革前大为宽松,长期困扰地方的欠发工资问题基本上都得到 了解决第五、维护市级财政的既得利益,调动市级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转变财力增长方式湖北省对市级财政采取了两项激励政策:•是设 置了市级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激励转移支付资金;二是对五个财政比 较困难的市,给予了一定数额的资金补助,解决省管县后的后顾之忧 通过这两项措施,促进了市级财政由过去向县级集中资金的方式,转 变到发展本级地方经济,增加本级财力二)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演变情况对于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地区而言,建立政法经费保障机制迫在眉睫1、建立政法经费保障机制是适应经济欠发达贫困地区财力现 状,切实保障政法部门正常运转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地区之间发展不 平衡,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很大从我县的情况来看,2003 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箅收入4595万元,人均财政收入94元,财政支 出25597万元,人均财政支出522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东部发 达地区的县更是无法相比。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财力弱,核拨的机 关公用经费相当低,根本无法保障政法机关执法的资金需要虽然政 法部门作为基层政权的特殊部门,承担着维护社会稳定的繁重任务, 其公用经费略高于一般机关标准,也很难维持其正常运转为此,必 须采取非常措施给予经费保障,才能确保政法部门的正常运转,维护 社会稳定2、 建立政法经费保障机制是适应新时期面临的特殊形势,有效 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目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富余劳 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深化改革,进一步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利益更趋多样化、复杂 化;不同阶层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 强;人们受多种思想观念影响的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等原因, 多种矛盾会大量涌现,处理难度越来越大贫闲地区还要面对企业破 产、转制,工人下岗失业,农民失地等带来的诸多问题,维护社会稳 定的压力更大党的十六大对维护社会稳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贫困地区的政法部门啓遍面临着承担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 而工作经费又严重不足的矛盾,这种状况在短时叫又难以改变因此, 建立政法经费保障机制,保障政法机关正常工作必需的经费是非常必 要的。

      3、 建立政法经费保障机制是理顺政法部门经费供给渠道,有力 促进政法机关公正执法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由于贫困地区财政困难,财政预算内对政法部门的 经费供给往往不足,有相当一部分的经费需要通过罚款、收费,甚至 摊派和拉赞助等手段来补充,经费供给渠道十分混乱以我县为例,2002年全县公安机关支出为1271万元,其中:财政拨款1201万元 (含罚没收入全额332万元,占财政拨款的28%),占总支出的94%, 行政性收费收入返还补充政法经费70万元,占总支岀的6%由于罚 款、收费和其它手段组织收入多少直接关系到政法部门可用经费的多 少,使政法部门千方百计多收费、多罚款,甚至出现乱收费、乱罚款 等问题,影响了政法部门的公正执法水平,损害了党和政府及政法部 门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迫切需要理顺政法部门的经费供给渠 道,实行收支彻底脱钩,切断利益直接联系,为政法机关依法履行职 责提供充分的财政资金保障,从而确保政法机关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法为民二、我县政法部门经费保障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如图)1996年至2006年各年度行政政法实际支岀总额分析表 表一年度财政支出实际支出(万元)其中:公检法司其中:行政管理支岀支出增长数占总支出比%增长比%支出增长数占总支出比%增长比%合计 244385. 00 13558. 00 1914.00 5.55 38834.00 5744.0015.891996 8595.00 525.00 6.11 1795.00 20.881997 9060. 00 658. 00 133. 00 7. 26 25. 33 1810. 00 15.00 19.980. 841998 8114.00 555.00 (103. 00)6. 84 (15. 65) 1820. 00 10.0022. 43 0. 551999 11550. 00 640. 00 85. 00 5. 54 15. 32 2377. 00 557. 00 20. 5830. 602000 16849.00 880.00 240.00 5.22 37.50 2958.00 581.0017. 56 24. 442001 18216.00 1051.00 171.00 5.77 19.43 3001.00 43.0016. 47 1.452002 23985.00 1271.00 220.00 5.30 20.93 3761.00 760.0015. 68 25. 322003 25597. 00 1307. 00 36. 00 5. 11 2. 83 4168. 00 407. 00 16. 2810. 822004 31559.00 1988.00 681.00 6.30 52.10 4429.00 261.0014. 03 6. 262005 40654.00 2244. 00 256.00 5.52 12.88 5176.00 747.0012.73 16.872006 50206. 00 2439.00 195.00 4.86 8.69 7539.00 2363.0015. 02 45.651996年至2006年各年度行政政法财政支出总额分析表 表二年度财政支出财政支出(万元)其中:公检法司其中:行政管理支出支出增长数占总支出比%增长比%支出增长数占总支出比%增长比%合计 244385. 00 12550.00 1808.00 5. 14 29831.00 3210.0012.211996 8595.00 508.00 5.91 1579.00 18.371997 9060. 00 637. 00 129. 00 7. 03 25. 39 1566. 00(13. 00) 17. 28 (0. 82)1998 8114.00 477.00 (160.00)5.88 (25.12) 1528.00(38.00) 18.83 (2. 43)1999 11550. 00 537. 00 60. 00 4. 65 12. 58 1732. 00 204. 00 15. 0013. 352000 16849. 00 833. 00 296. 00 4. 94 55. 12 2454. 00 722. 0014. 56 41.692001 18216.00 985.00 152.00 5.41 18.25 2021.00(433.00) 11.09 (17. 64)2002 23985.00 1216.00 231.00 5.07 23.45 3061.00 1040.0012. 76 51.462003 25597. 00 1227. 00 11.00 4. 79 0. 90 3489. 00 428. 00 13. 6313.982004 31559. 00 1840.00 613.00 5.83 49.96 3605.00 116.0011.42 3. 322005 40654. 00 1974. 00 134. 00 4. 86 7. 28 4007. 00 402. 00 9. 8611. 152006 50206. 00 2316. 00 342. 00 4. 61 17. 33 4789. 00 782. 009. 54 19. 52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政法机关不再经商办企业和严格执行“收 支两条线”规定后,县委、政府对政法经费保障给予了高度重视,经 常听取政法部门工作汇报,及吋解决政法工作中的实际闲难和问题, 为政法机关履行职责创造了必要条件。

      2004年初,县委、政府按照 《省财政厅关于建立县级公安机关经费保障机制的意见》精神,结合 省委、省政府建立县级公安经费保障机制的要求,作出了在全县建立 县级政法经费保障机制的决定,在建立县级政法经费保障机制中坚持 了五条原则:一是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实际,分轻重缓 急,统筹安排政法部门的各项装备经费及主要基础设施建设等支出二是收支脱钩,确保基本需要的原则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 将政法机关收入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按核定的标准在年初预算中 足额安排政法机关正常运转所需的基本支山需要,不留缺口三是坚 持综合财政预算编制的原则严格按有关规章制度,统一编制、统一 管理、统筹安排单位预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