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兰州百合》的思考.doc
3页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兰州百合》的思考张玉刚兰州市七里河区阿干镇中心校第三小学730097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了三级课程管理的新策略,校木课程开发做为对学校课程体系的补充,在农村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校 的校木课程《兰州百合》应时而生,通过对其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今后的 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反思,相信会对农村中小学具有极积的普遍意 义一、校木课程《兰州百合》开发的成绩与问题1. 开发背景七里河区是甘肃省兰州市的百合之乡,坪岭小学地处阿干镇, 青山绿水,环境幽静,是非常适宜百合种植的“二阴”山区学校幵发的校木课 程旨在趣味化、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涵养、坚强 的意志、强健的体魄、敏捷的头脑和丰厚的人文底蕴2. 需求分析我们把校木课程定为《兰州百合》,依据实际情况,课程密切 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贴近学生的生活,实用性较强教师大都是农村出生,有 着丰富的劳动经验和常识学校周边也有着丰富的实践资源,也得到了学生家长 的肯定和大力支持课程的开发激发了我校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 他们的探究意识,实践能力,促进了他们的个性发展3. 课程内容。
1)兰州百合简介从百合荣誉、历史、及文人对百合的评价 入手,组织学生进行了解和欣赏2)百合的种植介绍了百合母籽的选择,地 块的选择,整地施肥,合理栽植等内容,让学生亲眼观察,亲自实践3)百合 的田间管理介绍了百合的土壤管理、苗前管理、苗期管理、花期管理、后期管 理等方面聘请百合种植能手现场操作讲解,学生参观学习,达到学习目的4) 百合的收获组织学生帮助困难农户收获百合,现场学习并操作,不仅完成学习 目标,且培养了学生的高尚情操5)百合的储存组织学生到阿干镇百合厂进 行参观,了解百合的多种储存方法6)百合的价值从百合的食用、药用价值 两方面进行教学,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价值开展百合“烹饪大赛”,让学生 亲自体验劳动乐趣4. 成绩促进了师生的个性发展在《兰州百合》课上师生一起认识了百合 的主要特征,了解百合的生长习性,百合的种植,收获方法及主要价值,培养了 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术和礼仪规范,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和团队意识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也是教师专业 发展的过程通过开发《兰州百合》校本课程,唤起了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建设, 进一步加深了对课程价值的理解,提升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促进了学校自主特色发展《兰州百合》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教师的 研究能力、专业水平、课程开发能力都有所提升,这非常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 形成,对学校整体发展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使学校的特色日益突显出来,正 向“书香校园”迈进《兰州百合》校本课程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2013年 被评选为兰州市精品校本课程二、校本课程的开发给学校带来了发展,但在幵发与实施中也凸显出了很多 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1. 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必要的基础性条件农村中小学办学经费不足,办学 条件很差,教师结构不合理,开设校本课程的难度很大2. 作为新生事物的校本课程开发,学校虽然对教师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但 理论与实践的转化需要一定的吋间,还需要教师个体的理解与领会3. 校本课程的评价还比较单一,不够灵活更多教师把教学0标定位在实际 操作上,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一4. 大多数教师认为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之外的课程所以,对教学设计、课 堂教学方式等不是特别重视,没有创新、没有潜心准备,没有挖掘出校本课程本 身所蕴含价值5. 随着校本课程的实施,部分教师的热情有所缓解课程开发之初,教师们 跃跃欲试、热情高涨,能积极地参与,随着实践的深入,出现的问题和难题越来 越多,教师们感觉力不从心,出现打退堂鼓、得过H过的现象,致使课程实施进步缓慢。
6. 课程管理不力开头开的很好,领导很重视,教师很热情,但吋间一久,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不能按预定的方案和计划执行,造成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混乱 状态三、推进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1. 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在实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要求的同时,联 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开发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选择开发师生熟悉的 内容,编订出具有一定价值的乡土教材2.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本,开发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校 本课程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发出多样化并具有选择 性的校本课程,这应当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着眼点3. 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制度,保障校本课程顺利开发要通过制度的建设,引 导农村中小学教师积极地开发具有本地农村特点、适合于学校教学和学生发展需 要的新课程4. 教师的减负和培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既有赖于教师的支持和参与,也 有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要增强校本课程的地位,让广大教师从H常教学中解脱, 有吋间和精力进行校本课程开发5. 上级部门支持和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行为,是 一种自下而上的课程变革模式,应该是建立在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基础 上,建立在教师自愿、自主开发的基础上。
上级部门应该在经费、课程评优、教 师晋升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经常性地进行专家指导,这样才能缩小农村与城市教 育之间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