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07)应急管理概论(应急宣传培训与舆情监控).doc

21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78074742
  • 上传时间:2022-04-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1.50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应急管理概论(七)应急宣传、培训与舆情监控发布吋间:2011-12-28作者:张文佳 文章来源:总量处 投稿:张文佳 浏览次数:69第七章应急宣传.培训与舆情监控第一节应急宣传宣传是一种专门为了服务特定议题的信息表现手法宣传的基本含义有3种: ①宣布、传达②向人讲解、说明,进行教育③传播、宣扬应急知识是预防 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总称政府通过宣传普及应急知识,可以使 公众增强应急意识,了解突发事件发生的过程,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突发 事件应对能力,提高应急管理技能因此,加强对应急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有利 于提升政府的应急管理效果可以说,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程度,在某种意义上 说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 斗目标,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 展,公众对提高生活质量充满期待,对减灾防灾和社会安全有了强烈需求1. 应急宣传的意义和作用(一)应急知识宣传普及能够唤起公众积极参与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责任感和 自觉性由于我国长期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幅员辽阔,突发事件对当地的影 响,公众感触不深,因而应急意识一般比较淡薄,对突发事件往往漠不关心,通 过应急宣传,使广大公众认识到突发事件的预兆、发生后的巨大危害和严重后果, 促使公众增强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责任感,提高公众对各种信息的识别能力, 从而提高对风险的防范能力,将突发事件化解于萌芽状态,一旦发生,也能及时 应对。

      2007年7月27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潭溪镇朱雀洞村枫树坪 组地质隐患点看守人员发现山体滑坡迹象后,及时利用“五个一”(一本书、一 张图、一个喇叭、一个铜锣、一个手电筒)中的一个铜锣发出预警,村干部接警 后迅速组织村民紧急撤离由于转移及时,尽管山体滑坡导致房屋大面积倒塌和 损毁,但487名村民没有一人因灾伤亡,取得了应对处置工作的圆满成功如果 不是及时发现滑坡征兆,及时预警,迅速撤离,后果不堪设想通过应急知识宣 传普及,使公众认识到突发事件的严重性,能够促使全社会增强预防突发事件的 责任感通过对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各种信息的 判断能力和对风险的防范能力,从而为应对突发事件打下良好的基础二) 通过宣传普及应急知识,能使公众充分利用并掌握应急知识和技能2006 年中央电视台曾报道过一个节目《中国的骄傲》:深圳市南山区小学一7岁小女 孩袁媛,清晨起床上卫生间,闻到一种气味,有想吐的感觉,就到另一个房间去 叫父母亲,这时父母亲却叫不应了她联想到老师说的煤气中毒和处置方法,立 即关了煤气,打开窗户,拨打120,使她的父母亲得救了同样的报道还有: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地震,引发海啸,造 成巨大破坏,遇难人数逼近30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缺乏安全防范意识, 缺少识别灾难预兆和应对的知识和经验。

      当时有一位11岁的英国女孩蒂莉•史 密斯随家人旅游,她看到海里突然露岀来很多海生动物,当时有不少游客去捡拾 这些东西,她想起老师在地理课上讲到的海啸征兆,马上意识到会有海啸发生, 立即向身边的大人发出了危险信号经她提醒,有300多人紧急转移,保住了生 命后来小女孩被请到联合国总部,给予了表彰以上事例说明,政府通过有关 部门、学校、新闻媒体等宣传普及应急知识,可以使公众掌握自我防护方法,增 强危机应对能力,提高危机管理技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灾害三) 应急知识宣传普及能够为处于突发事件中的公众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 力首先,应急知识宣传普及能够消除人民群众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不必要的慌乱 心理,保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其次,应急知识宣传普及能够使人民群众掌握 必要的应急处置技能,面对突发事件能够避免、减少人身和财产的损害第三, 应急知识宣传普及能够凝聚人心,在灾难发生时,能够促使公众同舟共济、万众 一心,共同克服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如汶川地震中,安县桑枣中学近2400名 师生,仅用1分36秒的时间全部实施了安全转移,疏散过程中连挤踩事故都没 有发生,无一人伤亡,创造了奇迹,这些都得益于该校近4年来每期组织的师生 应急疏散演练和校园维修。

      所以,当时的舆论评定该校校长是史上最牛的校长四)应急知识宣传普及能够让公众有能力监督和配合政府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 事件公众掌握一定的应急知识,能够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过程进行有效 的监督,能够对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违背公共利益的做法提出批评意见和 好的建议同时,掌握应急知识的公众也能够更有效地为政府处置突发事件提供 帮助和配合,从而使突发事件尽快得到处置发达国家特别重视对国民危机意识的培养和应急知识的宣传与培训英美国家非 常重视对民众的应急知识宣传教育,英国郡政府和美国联邦、各州政府在预防和 处置突发事件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内容翔实具体,针对性、可操作性很强如美 国联邦政府紧急事件管理局将核电站、火山点、地震活跃带、恐怖分子可能攻击 目标等资料广泛印发给政府各部门、企业和民众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比较频发 的国家,政府特别重视对国民的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如为了对国民进行防灾知识 培训教育,日本各地设有许多由政府出资兴建的防灾教育中心,免费向国民开放 在日本每年一度的9月1日“防灾日”,全国各地政府、社区、学校和企业都要 举办综合性的防灾训练此外,日本各地还设有许多防灾体验中心,免费向市民 开放,这些中心设有模拟火灾、地震的情景,供公众亲身体验灾难实况,了解避 难方法。

      1. 应急宣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应急宣传内容广泛,涉及应急管理的整个过程按应急管理工作内容分为一案三 制(预案、体制、机制、法制)的宣传;按突发事件发生的阶段分为事前、事发、 事中、事后的宣传;按突发事件发生的领域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 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宣传等内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各种突发事件的频繁发 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我国历来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对工 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许多应急管理制度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些年来, 国家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我国目前已经 制定涉及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35件、行政法规37件、部门规章55件,有关文 件111件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但是,社会 广泛参与应对工作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公众的自救与互救能力不够强、危机意识 有待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是在认真总结我国应对突发事件 经验教训、借鉴其他国家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根据宪法制定的一部规范应对各类 突发事件共同行为的法律它是政府提高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贯彻落实依 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 措。

      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宣传的力度,既要让政府各部门工作人员掌握这部法律, 也要让社会公众充分了解这部法律,提高全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强化全社 会的突发事件意识和责任意识二) 预案的宣传、解读2004年以来,重点是宣传解读预案的主要内容和处置规程国务院和地方各级 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单位制定了有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 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建立应急预案是根据有关法 律法规组织专家和相关人员分别组织编写经一定程序审议通过的,制定机关会根 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调整、完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者、处 置突发事件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往往是分离的,特别是随着相关处置部门人员的变 动和修订、调整、完善后的应急预案,如平时不对预案内容宣传、学习和解读, 不了解和不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和处置规程,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就会惊慌失措 应急预案的宣传、解读工作是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是积极 做好应对突发事件各项准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三) 应急知识的宣传1、按照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不同情况,分类宣传普及应急知识事前、 事发教育以了解突发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为重点,掌握预防、避险的基本技 能;事中教育以自救、互救知识为重点,普及基本逃生手段和防护措施,告知公 众在事发后第一时间如何迅速作出反应,如何开展自救、互救。

      这里重点需要培 养两种能力:一种是应急生存能力,即个人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保护自己并尽可能 对他人施以援助的能力,包括求生的技能、求助的方法、自救的技能和互助的技 能等另一种是应急心理承受能力,即个人的心理抗打击力和抗受挫折等能力, 做到面对突发事件临危不乱,沉着应对事后教育以经历过突发事件的公众为重 点,抚平心理创伤,恢复正常社会秩序2、 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不同领域的不同 特点开展宣传宣传中要重点介绍本地区多发的、常见的洪涝、旱灾、地质、农 业生物、气象、地震、森林火灾、煤矿事故、安全生产等重大事故灾难、重大疫 情(如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社会群体性事件的有效处置方法和应对 措施等3、 要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通过介绍国 内外应对突发事件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剖析公众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临危 不乱、灵活运用自救互救知识配合政府救援、减少人员伤亡的正确做法,增强公 众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 练;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 演练;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

      做好应急宣传工作,要从过去单一、分散式的应急宣传模式向集成式应急宣传模 式转变,通过做好5个方面的整合来实现集成式的应急宣传工作目标,即:整合 应急宣传主体、整合应急宣传渠道、整合应急宣传资源、整合应急宣传内容、整 合应急管理领域更全面、积极、主动、科学地做好应急宣传工作1、 整合应急宣传主体就是要从过去以政府为主向提倡主体多元化方向转变, 即建立政府、媒体、基层单位等多元主体的应急宣传机制,让不同的主体利用各 自的优势和特长积极主动地进行应急宣传2、 整合应急宣传渠道既充分发挥过去已有的如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 进行应急宣传,又全方位、多媒介地进行应急宣传,如专业培训、使用新兴媒介 等,互联网和新推出的3G,更是让渠道多样化和丰富化,可双向互动沟通3、 整合应急宣传资源应急管理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应急宣传是这个大系统 的一个子系统,同样需要加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硬件建设如建立宣教基地、 防灾教育中心等;软件建设要进行宣传教学研究,怎样宣传、如何教学才能取得 最佳应急宣传效果4、 整合应急宣传内容就是宣教的内容要系统化和专业化并举、精确与熟练并 重5、 整合应急管理领域就是应急宣传不要单兵作战,应与其他应急管理领域如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编制和实施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应急平台建设、公共安全科 技攻关等应急管理领域紧密结合起来,协同发展,既可减少应急宣传的行政成本, 又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应急宣传效果。

      1. 应急宣传的责任主体在突发事件中,公众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往往决定了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和处置 效果目前公众安全意识还相当薄弱,缺乏应急意识,安全常识贫乏对于电视、 报刊上报道的突发事件,虽然触目惊心,许多人往往一看了之,很少想到其前因 后果;对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表现出麻木不仁,事不关己甚至有关部门对一 些商场、学校、娱乐场所、居民楼的安全隐患提岀整改意见直至警告、处罚,许 多人亦不以为然一旦突发事件发生,由于缺乏准备,难以从容应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