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父爱之舟》评课稿.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20****03
  • 文档编号:186436899
  • 上传时间:2021-07-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5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父爱之舟》评课稿在一般人的笔下,母爱如水般温柔,父爱如山般厚重,而著名画家吴冠中记忆中的父爱却能载于小舟之中,漂入他的梦境在为数不多的以父爱为题材的文章中,《父爱之舟》这篇回忆性散文可算是精品之一,它不是以斐然的文采见长,而是以情取胜,平白如话的语言里蕴含着深厚的父子之情,细细咀嚼,别有一番滋味,令人感动不已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体会这“润物细无声”的父爱从选材方面看,文章所选取的都是些平凡小事,但小中见大,表现出了父爱之伟大与深沉在写作手法上,文章采用了以时间为序,围绕父亲送“我”上学、“我”报考学校这一重点,中间穿插其他一些生活场景的描写,又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再加上对人物的精彩描写,都烘托出父爱的珍贵难忘听了石老师的课,我有以下几点思考1. 《父爱之舟》一文围绕“父爱”这一中心,文章所写的内容看似零碎,实则结构严谨作为老师,石老师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备课,上课备课的时候不要故意去设计一些看似有效果,实则花哨的环节设计教学环节要从整体着眼,抓住主线,抽丝剥茧比如《父爱之舟》这一课围绕我什么时候才能够用手中的画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这一句话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一个功成名就的画家,我为什么不能画出那只小船,我能画出的是什么,画不出的又是什么”。

      石老师重点指导一个场景,其它场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呈现全篇采用倒叙的手法,从梦境开始,引入对往事的回忆;以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结束,首尾圆合2. 石老师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在课堂上,学生会的老师不说;学生不会的,邓老师要适时引导,但也没多说在《父爱之舟》的教学中,她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没反复强调,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教学时间仅应占三分之一石老师在学生的学习出现瓶颈的时候发挥引导作用,而不应该像个指挥家一样去吩咐学生该如何做3. 石老师课堂教学中关注更多的学生多次提问个别孩子不仅对其他孩子不公平,还会使被提问的孩子有优越感,不利于其心理发展即使没有举手的孩子也可以对其提问,或许他们的内心希望自己得到老师的关注,但是又不敢表现自己,这时老师的提问对他们来说应该是催化剂关注每一个孩子,是对课堂的尊重,也是对孩子的尊重4. 教学中,石老师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主题进行了研读,体会到父亲的伟大形象和深深的父爱学生在积极品读和思考交流中进行了比较、归纳,既深刻体会到作者四次写小渔船的用意,又懂得了围绕一物叙事和一步步揭示文章主题的写法教师在潜移默化中传授了知识,学生在多样化的品读中提高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另外,石老师抓住课文重点,让学生品读交流体会如对课文标题的理解,进而拓展指出文章标题的一些特点和作用如找出文中围绕小渔船所写的场景、细节和所叙的事件,从中体会作者对父亲形象的刻画和对父爱一步步的揭示听石老师的课,受益良多,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教师不仅在自己的专业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还看到了一个良心教师坚守本心的可贵品质我也将在今后的教学之路上继续学习,使自己的业务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