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专题08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古代诗文阅读(原卷版).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烟***
  • 文档编号:119555609
  • 上传时间:2020-01-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5.66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巅峰冲刺 江苏省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考点扫描专题08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古代诗文阅读【考点解读】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文化知识的考查要求是: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能力层级为B级最近三年高考,2017年直接考查一次预测2020年高考,是江苏省语文卷的高频考查内容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文化常识繁多,我们主要是了解与课文相关的基本的古代文化常识重点是知道九个方面的古代文化常识:称谓;历法;节气;职官;科举;宗法;礼俗;音律;地理一、称谓称谓是指人们因亲属或其他关系而建立起来的称呼和名称称谓的使用,多种多样,源远流长,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称谓春秋时期天子称王,这是沿用先代的习称夏、 商、西周三代天子皆称王,而不称帝 “天子”是尊称,《曲礼》说:“君天下曰‘天子’王”是正式称号,“天王”则是最高称号王生时一律简称“王”,死后以谥号称之,如周文王,周武王周朝有追谥的礼规,天子,国君,大夫死后根据其平生表现追封一个谥号,“文”、“武”就是死后的谥号因人物以及职位的不同,谥号的含义也会不同,谥号的各种含义    天子自称“余一人”或“予一人”古字“余”与“予”相 通这是天子面对臣下及诸侯国君朝拜时的自称。

      《周语》内史过在与周襄王对话中引《尚书汤誓》 说:“余一人有罪,无以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论语》上也说:“百姓有罪,在予一人   (一)人的称谓称字,称号,称谥号,称籍贯,称官名、 称官地,简单好记又亲切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 柳宗元称柳柳州还有,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二)谦称与敬称帝王自称,官吏自称,敬称上级,敬称长辈,中国是礼仪之邦普通自称:愚、敝、卑、臣、仆帝王自称:孤、寡、朕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其他自谦词:尊长者自称:在上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女子自谦:妾三)特殊的称谓百姓称谓,辈分称谓,朋友称谓,年龄称谓,有浓郁的文化意蕴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年龄的称谓:垂髫:3—9岁总角:8—14岁豆蔻:13—16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弱冠:20岁而立:30岁不惑:40岁知天命:50岁花甲:60岁古稀:70岁耄耋:80—90岁期颐:100岁二、历法(一)纪年法1.年号纪年法:我国最早的纪年法是用王公即位的年次表示以“元,二,三……”为序数,至去世为止如:鲁僖公元年,鲁庄公十年从西汉武帝建元起,以年号纪年,用“元,二,三……”为序,更换年号则重新开始如:元嘉元年,汉末建安中,元和十年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重新纪年,称作“改元”如:“是年夏王,改景炎”。

      2.干支纪年法: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叫十干,用以表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十二支,用以记时用十干和十二支循环花相搭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癸亥,然后用甲子重新相配正好为数六十,通常叫六十花甲子,循环使用,周而复始,从东汉起采用干支纪年法如“予犹记周公之被捕,在丁卯三月之望3.年号,干支结合纪年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乾隆丁亥冬”二)纪月法1.按序数表示:即一月二月三月……十二月岁首的一月也叫正月古人又有“月建”之法,即把十二支与十二月相配 ,表示月份,通常以冬至所在的夏历十一月配子,称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十一月为建亥之月2.按四季纪月:每季中的三个月,按孟仲季的顺序排列,如孟春,仲夏等三)纪日法1.用干支纪日:如六月丁丑(即六月初九)夏四月辛巳(即十三日)由于六十甲子和夏历的两个月的天数(五十九天)并不等同,故每月的干支名称与日期并不完全对应2.按初一初二至三十的序数纪日每月的初一十五月底这三天又有特定的称呼,分别叫做“朔”“望”“晦”四)纪时法古人纪时用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从23点(即夜十一点)起至夜一点 配子,依次顺推,前一个时辰为初,后一个时辰为正,这样也就等于将一昼夜十二个时辰分成二十四小时辰。

      搭配关系参见十二时辰与十二地支纪时关系表三、节气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也叫元旦,今多 称春节2.元夜:即上元之夜,农历正月十五,又叫元宵,是赏灯节3.寒食:清明前一或前两天为寒食节从这一天起禁火三日:寒食过后重新起火,叫新火,习俗有乞新火,踏青,插柳等4.端午:为纪念屈原投江,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5.七夕:七月初七为女儿节,七夕节传说牛郎织女七夕相会,又有妇女“乞巧”的习俗6.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九为阳数,日月皆逢九,故又叫重九,赏菊佳节7.社日:农家祭社(土地神)祈年的日子分春社,秋社,分别在春分秋分前后举行8.伏日:夏至三伏,伏日指进入初伏的那一天9.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日,是古人腊祭的日子,现俗称“腊八”10.至日:是冬至和夏至的合称,皆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人认为“冬至一阳生”是节气的起点如“淳熙丙申至日(此处指冬至)”11.二十四节气四.职官六部:隋代开始,中央政府尚书省下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部首长为尚书,副职为侍郎;部下设司,司长称郎中,副职为员外郎州、郡、道、路、府、省:”州“为行政区划,历代数目不同,上古说九州,汉时十三州,三国十八州,唐三百多州大洲又称”府”。

      汉时,州设刺史,又改称州牧,为军政最高长官;宋代州的长官 为“知州”,都由朝臣担任郡”,行政区域名,秦时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隋唐时改郡为州,郡长官为郡守,汉时称太守,后来作为知府或刺史的别称道“,唐代始设的行政单位,略相当于汉代的州;宋时改”道“为”路“,清回复为”道”,属省管,比州,府大唐代“府”隶属于“道”,宋隶属于“路”省本事中央官署名,指中书省,后来成为行政区名 省的最高行政长官为“巡抚”参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又叫车右、陪乘曹:古代官署内分科办事的单位刺史:汉分全国为十三州,布置刺史一人,掌管郡守、县令之权,与秦御史监郡相似,也称州政牧后成为掌一州大权的长官国子监:官署名,掌管五品以上官僚子弟,或称国学或称太学,设祭酒一人,司业二人将军:武官名先秦以卿统率军队,故卿亦称将军郎:帝王侍卫官的通称执掌护卫配从,是皇帝的近臣有议郎、中郎、郎中、外郎、侍郎等各种名称御史:先秦为在君主左右掌文书档案,记录等事的官秦汉以后开始有弹劾纠察过失之权左右拾遗:唐武则天时置,负责进谏,荐举唐代门下省称左省,中书省称右省,故属于门下省者,称左补阙,左拾遗;属于中书省者,称右补阙,右拾遗枢密使: 官名。

      唐代宗时,以宦官掌枢密,其后握权之宦官多以枢密使的名义干涉朝政甚至废立君主庖厨:师夏代有庖正之官执掌王的膳食卿:古代高级官员与爵位之称有上卿,亚卿,少卿,九卿之名三老:秦时乡一级的所置乡官,掌管教化三闾大夫:楚官,掌王族中势力最大的昭、屈、景三姓子弟的教育,屈原曾任此职司马:治军最高长官,一般称大司马太常:九卿之一,秦代称奉常,掌宗庙祭祀礼仪太史:掌撰文修史及天文历法,祭祀典籍管理的官太守:战国各诸侯在边地置郡,其长官称守尊称太守又称二千石,隋朝称刺史,宋改设知州,明清称知府亭长:战国时各诸侯国之间 邻接地设亭,置亭长以防御敌人秦汉时为地方基层行政区划,约十里一亭,设亭长,掌管缉拿盗贼并管旅宿及治理民事县令:县的行政长官,也称县长,知县其下设县丞,协助县令,掌办事、文书、仓谷、监狱五、科举在中国,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一)科举的等级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二)学校与录取1.校、序、庠、学、国子监学校夏称“校”,商称“序”,周称“庠”,都是民间办学的性质学,太学,国子学,是国家的高等学府;隋朝改国子学为国子监,设国子、太学、四门、书学、算学等科,主管官称祭酒,学官称博士,入学者称监生。

      2.贡举、察举、制举古时官员向君王荐举人员,泛称贡举,后来“分科”贡举,也称科举汉代由郡、国考察举荐,经考核合格即授予官职,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秀才)等科,叫察举除贡举外,皇帝亲自殿试取材,称为制举,也叫制科3.九品中正魏晋南北朝史的选官制度各州郡设中正官负责品评当地人物,分为九品,依品授官实际上以家世为重,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制度六、宗法宗法,是指调整家族关系的制度,它源于氏族社会末期的家长制,依血缘关系分大宗和小宗,强调前者对后者的支配以及后者对前者的服从中国君主制国家产生之后,宗法制与君主制、官僚制相结合,成为古代中国的基本体制和法律维护的主体在历史上还是西周的重要政治制度,这种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种制度起着维护西周政治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宗法形式主要有三种:(一)家谱家谱,是使人们知晓统系来处的方法,又可以使家族不散不失传然而修家谱的目的是治国,将古代宗法尊祖、敬宗、收族的原则,变成了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订族规为特征的体现封建族权的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八年级地理下册 6.3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课件1 (新版)湘教版.ppt (浙江专版)2018版高中英语 Unit 4 Pygmalion核心要点回扣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8.ppt 优化方案2017高中生物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一节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三)血糖调节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 湖南省2017年中考历史 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一 中国古代史 第九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ppt 竞聘镇卫生院院长演讲稿.doc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故事》第1课时教学课件.pptx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1 新人教版.ppt 优化方案2017高中生物 第二章 生物个体的稳态 第四节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产生、分布与运输课件 苏教版必修3.ppt 2019-2020年新人教PEP版四年级上英语期末模拟测试题.docx 竞选学生会生活部部长的演讲稿精选.doc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第1课时课件.pptx 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7.3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doc 优化方案2017高中生物 第五章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 第二节 细胞分化、细胞衰老和调亡(第1课时)细胞分化 细胞的全能性课件 苏教版必修1.ppt prwAAA2016年秋八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8 Accidents主题写作课件 (新版)外研版.ppt 竞选中心村主任演讲稿的.doc 五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苏教版.doc 最新人教版2019-2020年七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doc pxtAAA2016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5《父母的心》课件 (新版)苏教版.ppt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第29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3 岳麓版.ppt 八年级数学上册 1.1 全等图形课件1 (新版)苏科版.ppt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