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食品感官评价(3).ppt

33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49824952
  • 上传时间:2018-08-0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78.50KB
  • / 3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四.食品质地的感官表现n感官评价食品的质地,由于有眼睛、手指、口腔、 舌头等许多感觉敏锐器官的参与,通常比用仪器判 断更加直接、精确、综合性好但这毕竟是主观的 测定方法因此,在试验时,应按照试验的规定, 遵循一定的条件,尽量取得客观的信息对于质地 的评价,要提高感官评价的准确性、再现性,有必 要把对质地评价的术语规范化,并对每个表现质地 的用语制定出量化的尺度相关研究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第三章 食品质地学基础 第二节 食品质地的感官评价(一)质地多面剖析法n所谓质地多面剖析法,是用科学的方法对质地评价 术语进行分类、定义,使之可以成为进行交流的客 观信息n例如,面条的“筋道”、西瓜的“沙瓤”、炒肉的“柔嫩 ”、面包的“弹性”等对这些术语,人们似乎都明白 ,但实际上各人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至于地域差别 ,语言、民族的差别等,使得关于质地的表现词语 很难作为科学信息进行交流 n1963年,Brandt首先提出了质地多面剖析法 的概念这种方法把对质地的表现用语,即 感官知觉与其力学性质、几何特性结合起来 进行了定义使对质地的感官评价信息,可 以用客观的方法相互沟通或传递在此基础 上,Szczeniak和Sherman的提案得到较多的 赞同。

      nSzczeniak把质地的评价概念按机械特性、几 何特性和其它特性分为 3 大类对机械特性 等又按进食的先后分为一次特性和二次特性 等,并把这些特性与表现用语对应,给出了 比较明确的定义,见表3-2-5n此外, Szczeniak还对人们进食咀嚼曲线进行 了解析,对质地多面剖析法机械特性中的硬 度、凝集性和附着性给以量化的评价nSherman认为:人对食品的感官评价应当 是包括有烹调在内的一系列摄食动作中的 感觉因此,对食品的质地感觉应当是一 个过程的动态评价其质地多面剖析方案 如表3-2-6所示 (二)语义量化法n语义量化法是用语言心理学的研究手法,对各种质地 评价用语进行分析对比,使这些术语有比较客观的定 义这种方法在质地多面剖析法的基础上,对质地学 中常用的综合感官评价术语,进行了特定的、具体的 量化定义n例如,这种方法把酥脆性用具体的脆性食品来定义, 用这些不同酥脆性的食品分别代表酥脆性的程度这 样就把感觉的术语变成了人们都可以量化比较的指标 当然,用作这种等级尺寸的标准食品,是从利用频 度、普遍性和质地特性的稳定性等方面来选择的其 中的一例如表3-2-7所示n与表3-2-7中等级有关的数据还有:食品的商标、厂 家、规格、试样尺寸及温度等附加条件。

      n对表3-2-7中所有标准食品,用质地仪(texture meter) 同时作了测定把感官评价尺度与仪器测定数据的 相关关系绘成曲线,称为标准曲线人们从这些图 线中发现,硬度、脆度、黏性等感官评价尺度与仪 器测量值为非线性关系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人的 感觉强度和刺激强度,符合下式所示关系: Y = mXn式中,Y 为感觉强度;X 为外界刺激强度;m 和 n 为由外界刺激种类所决定的常数n尽管以上研究成果,使各种感觉的定义和感官评价 的尺度向科学化、客观化迈出了一大步然而,这 些术语的表现,或者作为量化标准的食品,都是从 欧美等国人的角度提出的n由于饮食习惯、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我国人对 食品质地的表现用语与国外也有很大不同必须看 到,在对食品质地的评价和语汇整理定义方面我国 几乎还是空白,有些食味的感觉还是“只可意会,不 能言传”,有些俗语也没有统一和规范因此,在吸 取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适合我国饮食习惯 和传统文化的食品质地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三)质地图法(texture mapping)n质地多面剖析法给质地的评价带来了方便, 它可以通过仪器测定来准确客观地表现质地 的性质。

      Szczeniak等学者对多面剖析法所需 要的凝聚性、硬度、咀嚼性、粘着性、胶黏 性等指标也规定了适当的仪器测定方法n但是,对不同类型的食品质地,用这种方法 有时不易清楚区分为此,森友彦等人提出 了质地图法的概念n质地图法的基本方法是,采用压缩—拉伸试验求出 食品的凝聚性、硬度、咀嚼性、粘着性、胶黏性等 物性值把这些物性值分析归类,以三维空间坐标 表示n例如,以 Y 方向表示硬度大小,X 方向表示凝聚性大小 ,Z 方向表示弹性指标Y 正方向数值越大,表示硬度 越大,相反方向表示越软;X 正方向数值越大,表示越 坚韧,相反方向表示越酥脆;Z 正方向数值越大,表示 越富有弹性,相反方向表示缺乏弹性n这样,就可以把各种食品群的质地性质表示在一个 三维坐标图上质地图法具有直观、准确的特点, 便于对食品的质地进行预测和控制四)质地评价用语简介n表现食品质地感觉的术语虽然十分丰富,但这 些术语只有经过科学的整理和准确的定义,才 能成为质地评价的学术用语n欧美等研究食品质地较早的国家,已经对这些 语汇进行了整理,并逐步形成了国际通用的质 地评价用语现将部分用语按照我国语言的理 解对应介绍如下 1.一般概念 (1)structure:结构、组织。

      表示物体或物质 各组成结合的性质 (2)texture:质地是物理性质(包括大小、 形状、数量、力学性质、光学性质、结构情 况)的感觉表现(包括触觉、视觉、听觉) 2.与压缩、拉伸有关的表现用语 (1)firm = hard:硬表示受力时,对变形抵抗较大 的性质(触觉) (2)soft:柔软表示受力时,对变形抵抗较小的性 质(触觉) (3)tough:坚韧表示对咀嚼有较强的和持续的抵 抗,与柔嫩反义近似于质地用语的凝聚性( cohesiveness)坚韧一词在我国不常用于食品,用 于表现此意的是“咬不烂”,“嚼不烂”之类的俗语( 触觉) (4)tender:柔嫩表示对咀嚼的抵抗较弱,多用于 对肉类的形容(触觉) (5)chewy:柔韧、耐嚼、嚼不碎像嚼口香糖那样 对咀嚼有较持续的抵抗(触觉) (6)short:酥松表示一咬即碎的性质(触觉) (7)spring:弹性去除作用力之后恢复变形的性质 (视觉) (8)plastic:可塑性去除作用力之后保持变形的性 质(视觉)9)sticky:胶黏表示咀嚼时对上腭、牙齿 或舌头等接触面粘着的性质(触觉) (10)glutinous:黏糊,黏的。

      与黏稠(thick )及胶黏(sticky)通常可以视为同义语,常 用来形容糯米年糕、汤圆那样的感觉(触觉 和视觉) (11)brittle:松脆形容施加以作用力时, 几乎没有初期变形而断裂、破碎、或粉碎的 感觉(触觉和听觉)12)crumbly:易成碎渣的形容一受力或一触碰即 易于成为不规则碎渣的性质,如面包屑常形容易 掉渣的糕饼(触觉和视觉) (13)crunchy:嘣脆,兼有松脆(brittle)和易碎渣 (crumbly)的性质常用来形容咬锅巴、萝卜之类 时发响的感觉(触觉和听觉) (14)crispy:酥脆、脆嫩、脆生的受力时伴随脆响 而屈服或断裂的现象常用来形容吃鲜苹果、芹菜 、黄瓜、脆饼干、油炸脆片等感觉(触觉和听觉) 15)thick:黏稠常用来形容粥、糊、酱 等(触觉和视觉) (16)thin:稀薄的、稀的作为黏稠的反 义词,有清淡、爽口之感(触觉和视觉) 3.与食品组织有关的表现用语 (1)构成粒子的尺寸形状 a)smooth:滑腻表示组织中感觉不出颗粒的 存在,均匀细腻的质感多用于形容冰淇淋 等的柔软滑腻(触觉和视觉) b)fine:细腻组织的构成粒子或纹理非常细 小而均匀(触觉和视觉)。

      c)powdery:粉状的颗粒细小的粉末状,或易于破 碎为粉末的性质(触觉和视觉) d)gritty:砂状的、砂质感形容小而硬颗粒的存在 感(触觉和视觉) e)coarse:粗糙的形容组织颗粒较粗,有较大颗粒 的存在感(触觉和视觉) f)lumpy:多团块的、圪塔状的形容组织中含有不 规则团块的现象,例如没有拌匀的面糊,含有圪塔 块;冲调乳粉中有团块的现象等(触觉和视觉) (2)组织的排列和形状 a)flaky:层片状、薄片状容易剥落的层片状 组织(触觉和视觉) b)fibrous:纤维状的形容可感到纤维状的组 织,且纤维易于分离(触觉和视觉) c)stringy:多筋的、纤维粗的形容纤维较粗 硬的组织,如老芹菜、筋多的老牛肉等(触 觉和视觉)d)pulpy:打成浆的果肉样,烂浆状的、软糊状的 形容柔软且有一定可塑性的湿纤维状物料结构,有 时也用来形容果肉丰满多汁的感觉(触觉和视觉) e)cellular:蜂窝状的、细胞结构的主要指具有较规 则的孔状构造(触觉和视觉) f)puffed:蓬松的、膨胀的形容很喧腾的感觉(触 觉和视觉) g)crystalline:结晶状的砂糖、食盐等结晶的群体 组织(触觉、视觉和听觉)。

      h)glassy:玻璃状的形容脆而透明的固体察觉不 出其组织纹理结构(触觉、视觉和听觉) i)gelatinous:凝胶状的形容具有一定弹性的固体 ,察觉不出其组织纹理结构(触觉、视觉和听觉) j)foamed:泡沫状的主要形容许多小气泡分散于液 体或固体之中(触觉和视觉) k)spongy:海绵状的形容有弹性的蜂窝状结构( 触觉和视觉)4.与口感有关的词语 (1)mouth feel:口感表示口腔对食品质地感觉的 总称 (2)body:浓稠感、重厚感是质地的一种口感表 现,类似于我国俗语中的“瓷实”感等 (3)dry:干的口腔中游离液少的感觉 (4)moist:潮湿的口腔中的游离液既不少,也不 多的感觉 (5)wet:水灵的、水的口腔中游离液多的感觉 (6)watery:水的因含水多而有稀薄、味淡的口感 (7)juicy:多汁的咀嚼时口腔中液体有不断增加 的感觉 (8)oily:油的、油滑的口腔中有易于流动,但不 易混合的液体存在的感觉 (9)greasy:肥腻的、油脂的口腔中有黏稠而不易 混合的液体或脂膏样固体的感觉 (10)waxy:蜡质的口腔中有不易混合的固体的感 觉11)mealy:粉质感、粗粉状、干面的。

      口腔中有干 物质和湿物质二者混在一起的感觉,如吃蒸熟的马 铃薯、甘薯或表面带“霜”柿饼的感觉 (12)slimy:细滑的口腔中的细滑(滑溜)感 (13)creamy:奶油状的口腔中黏稠而滑爽的感觉 (14)astringent:收敛感口腔中皮肤收敛的感觉15)hot(fire hot:烫口腔中过热的感觉 );(pepper hot:辣) (16)cold:冰冷口腔对低温的感觉 (17)cooling:清凉像吃薄荷那样,由于 吸热而感到的凉爽 五.感官鉴定评审组的确定n感官鉴定作为食品品质的研究手段亦称感官试验n参加感官鉴定的人员通常组成一个评审组(panel) 而评审组成员感觉的敏锐程度,及其对各评价项 目表现的准确程度,决定了感官鉴定的精度n如前所述,评审组可分为分析型和嗜好型两类分 析型的评审组一般应由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专家组 成对这些专家的要求如下: (1)对鉴定对象食品的各种感官特性有区别、分析和 判断的能力 (2)对以上各种特性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即刺激阈 值小) (3)对各种特性的量化具有强的感知能力(即辨别阈 小) (4)对各种特性的程度具有一定表现能力 (5)对各种特性具有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n特别是第(4)项,要求对评价各项目的尺度(即得 分标准),必须在鉴定过程中保持不变 n例如,采用打分评价时,若满分是10分那么,在10 分、9分、8分……程度的掌握上,能否保证各分值之 间的等间隔,就与此项能力关系很大;n采用刻度式评价时,用 -3、-2、-1、0、1、2、3 的 等间隔衡量尺度进行评价,第(4)项所要求的能力 显然是鉴定精度的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